■滨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张羚
广播电台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人物,不仅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与丰富的媒体报道、传播经验,广播电台也是一种极为关键且重要的新闻信息传播工具与途径,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同时也肩负着引导正确舆论的重要媒体职责。广播电台编辑工作者需要在日常新闻报道与信息传播过程中为受众与媒体用户提供客观、真实、准确的新闻信息,并且能够与受众展开良好的情感交流与沟通。当前阶段,面对各类新媒体的强势发展,广播电台编辑需要创新自身传统采编理念与思想,能够拥有良好的互联网思维与新媒体意识。并且始终秉承“内容为王”的新闻工作原则,创新自身采编工作方式,拓展新闻报道与传播的途径,彰显出传统媒体应有的社会影响力与舆论监督力。
21世纪无疑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以及各类先进信息技术层出不穷的时代。媒体融合已经成为各类不同媒介之间相互促进、携手共赢的一种必然趋势。融媒体通常可以理解为以网络为主要传播载体,将各类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介完美整合与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而实现传播技术、传播渠道以及经营方式等方面有机整合的一个过程。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报道以及信息传播的成本已经得到大幅度降低,加之数字化技术、新媒体技术的创新发展,让网络传输系统与设备能够将各种图片、文字、视频与音频进行有效结合、多元传播。广播电台媒体在迎来各种全新挑战的同时,也获得了宝贵的创新化发展空间。
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电台编辑工作的创新自身具有极为重要的媒体意义与促进作用。具体来讲,首先,广播电台编辑工作的创新发展堪称为自身业务发展的一种必然需求。融媒体时代,受众与媒体用户自身的审美趣味、审美取向以及审美能力发生了诸多变化,对于广播电台的新闻报道节目质量也与时俱进地提出更高的要求与不同的需求,同时也导致广播电台编辑在新闻采编与报道过程中面临较大挑战。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广播电台编辑人员,其自身必须要拥有良好的创新理念与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为受众编辑与制作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新闻报道与电台节目,进而增强自身媒体黏性,积累更多的受众与媒体用户。其次,广播电台编辑工作的全面创新堪称为编辑人员提升素养,获得全面发展的一种个人需求。现如今,媒体融合的全新行业发展背景影响下,促使传统广播电台编辑必须要形成实时且完美的转型,进而与时俱进地提升自身媒体综合素养与专业采编能力。在广播电台编辑工作创新过程中,编辑人员不仅要能够提升自身思维水平、协调能力、适应能力以及跨媒体合作能力,而且也能够开阔视野,学到更多先进的新媒体理念、新媒体技术与新媒体传播手段。进而积累丰富的媒体实战经验,为个人日后的创新发展、水平提升与个人晋升奠定扎实的基础。
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电台新闻编辑在创新工作时拥有较为明显的各种优势。具体来讲,首先,广播电台编辑自身拥有极为深厚与扎实的采编专业能力。相较于其他新媒体采编人员以及自媒体从业者,广播电台编辑自身在日常采编工作中无论是稿件撰写能力、稿件编排整合能力,还是沟通合作能力无疑都更胜一筹。当前阶段,我国广播电台编辑大多数都是新闻专业或者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科班出身,这些编辑人员不仅专业知识水平优秀,而且在日常采编工作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实现创新化的完美转型。其次,广播电台编辑自身适应能力极强。传统媒体自身拥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与舆论监督力。大多数广播电台编辑也能够在融媒体时代深刻理解与认识到转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充分调动自身主动性与积极性来推动编辑工作的创新发展。在转型过程中,一旦面对各种较为棘手的困难与问题,广播电台编辑则能够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有效克服各种困难,确保自身媒体能够获得创新稳定的全面发展。最后,广播电台编辑自身拥有较高的政治觉悟与职业道德素养,并且拥有良好的新闻敏感性与新闻把关能力,在日常媒体工作实践过程中能够确保各类新闻信息的客观性、真实性与准确性。与此同时,优秀的政治素养媒体素养也为自身编辑工作的创新转型提供了强力的支持与正确的指引。
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电台编辑工作想要获得全面创新与健康发展,广播电台编辑人员首要任务就是创新自身媒体思维,与时俱进地拥有先进的互联网思维与新媒体意识。近年来,广播电台媒体虽然也在积极向新媒体进行转型发展,但总体而言获得的成效不够明显。我国大多数广播电台媒体自身的新闻报道以及电台节目所迎来的创新与改变幅度并不大,并且自身新闻采编工作以及所制作与播出的各类节目与受众需求并未达到高度契合。多数广播电台的新闻报道以及节目风格改变幅度并不大,在其身上依然能看到原有传统节目的影子。加之思维意识上的禁锢与束缚,以及受自身制度、节目资金、媒体技术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广播电台编辑工作的转型面临诸多障碍,可谓“举步维艰”。基于此,广播电台编辑在当前必须要始终以受众的媒体需求为采编工作核心,并且要以新闻产品以及媒体服务为主体发展方向,形成一种产出内容与新闻平台同步化创新发展的思维意识,确保自身媒体能够创新转型发展。
实事求是地讲,广播节目自身与网络节目、电视节目存在较大差异。广播节目主要依靠声音作为主体传播方式和渠道,凭借声音去呈现各种新闻信息内容,自身传播形式较为固化且单一。针对广播电台媒体而言,其自身新闻报道以及节目制作的整体水平和质量,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与决定了自身的收听率与传播率。基于此,广播电台编辑必须要创新自身节目理念,秉承“内容为王”的新闻采编与报道主体原则。将高品质、生动化、亲民化的新闻报道以及广播节目内容作为自身节目创新发展与升级的“立身之本”。因此,广播电台编辑必须要提升自身新闻敏感性与新闻判断力,能够针对互联网“海量化”新闻信息与素材形成良好筛选与有效甄别。结合当前受众不同需求与不同新闻口味精心策划以及创新编辑出优秀的节目内容,让新闻报道工作能够真正意义上从形式、内容到传播推广等各个方面都能够达到和谐统一。让广播电台新闻报道节目能够以一种更完美的姿态呈现在受众与媒体用户面前。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每一天的现实生活中必然会发生不同类型、丰富多彩的新闻事件与热议话题。不同的热点以及焦点新闻无疑成为广播电台新闻编辑最优质的新闻素材。随着各类新兴媒介以及自媒体的不断迅猛发展,部分自媒体为了博取眼球效应,增强自身流量与关注度,经常会对一些新闻事件进行夸张与歪曲。甚至报道一些未经夯实的新闻内容,导致各类不实报道与虚假新闻开始频频流传于互联网各个平台。这种情况下,广播电台编辑必须要创新自身新闻传播方式与传播途径,并且应当在始终确保自身新闻信息客观性、真实性、权威性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新媒体技术以及新媒体平台,以及更加巧妙的编辑手法充分满足听众的不同媒体需求。随着5G技术的全面普及,广播电台媒体应当更加关注与重视移动客户端的创新传播与节目推广。当前阶段,更多的广播受众与媒体用户对于“短音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形成了极大需求。鉴于此,广播电台编辑在创新新闻报道以及节目方式的过程中可以将一些新闻报道制作成“短音频”这种短小精湛形式,或者结合相应的图片、动画、视频以及文字内容利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进行多元化传播。此外,广播电台编辑也可以结合自身发展现状,将一些有声小说、广播剧、精品栏目制作成“知识付费”的一种全新节目类型。通过各类新媒体平台与渠道大力宣传与推广,提升自身媒体社会影响力与关注度的同时,增强媒体市场竞争力。
除了上述几大创新策略与有效路径之外,媒体融合时代背景下,广播电台编辑工作想要获得真正的创新发展,还需要不断创新与受众以及媒体用户之间的互动形式。众所周知,互动性、交流性强向来是传统广播电台媒体的一大固有优势。在融媒体时代,广播电台必须要继续对这一优势进行完美发挥与全面呈现,进而增强与受众之间的交流互动频率,聆听受众与媒体用户情感诉求与不同媒体需求。具体来讲,首先,广播电台编辑需要让自身新闻报道以及各类节目的编排工作更加符合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广大受众的多元化、多样化需求,创设出当前媒体用户较为认可与喜欢的互动形式,进而解答受众的各种疑问,聆听受众的各种想法与意见。举例说明,广播电台编辑可以利用自身官方网站发布一些互动性强的新闻调查问卷,并且在自身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短视频公众账号上创设交流沟通的优质平台。加强与媒体用户沟通质量与效果的同时,充分了解受众与媒体用户当前的新闻口味以及不同节目需求。其次,广播电台编辑想要创新与互动之间的互动交流形式,还应当拓展与延伸相关的互动空间。让受众和媒体用户能够拥有更多机会与多元化途径参与到各类广播节目以及信息传播过程中。例如,在节目中开通与听众的音频、视频交流互动平台,或者在各类新媒体社交平台上发布各类广播电台优质音频新闻或者金牌栏目,与受众在下方评论留言区进行积极的互动与交流。广播电台编辑应当认真回复广大听众的留言与建议,进而对自身新闻报道以及编辑工作进行及时地调整、创新与完善。
综上所述,媒体融合时代背景下,广播电台编辑工作的创新实践之路可谓“任重而道远”。广播电台编辑人员必须要拥有良好的政治素养与媒体素养,并且要不断创新自身媒体思维与理念,积极学习新媒体技术与新媒体传播方式,秉承“内容为王”的编辑原则,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入手,提升自身编辑水平与创新能力。力争让广播电台新闻报道以及各类节目制作整体水平和质量能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