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世践,户金鸽,薛 锋,张 雯,谢 辉,赵荣华,陈 光,蔡军社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葡萄瓜果研究所,新疆鄯善 838200;2.吐鲁番楼兰酒庄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吐鲁番 838201;3.新疆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乌鲁木齐 830091)
【研究意义】新疆是我国重要的酿酒葡萄产区,2018年酿酒葡萄栽培面积达32 513 hm2,约占全国栽培面积的1/3,大部分分布于新疆南疆炎热地区,该地区葡萄生长季节热量资源丰富,光照强烈且日照时间长,降雨稀少,蒸发强烈,空气湿度低,极端高温干旱。高温强光低湿等不利气候因素,对植株生产造成逆境伤害的同时也对葡萄次生代谢产物积累产生了不利影响[1],表现为糖分积累、有机酸降解过快,酚类物质积累不足和非典型香气的产生,导致酿造的葡萄酒酒精度过高、酸度不足、易早衰、整体品质降低[2-3]。传统多主蔓扇形整形方式存在病虫害严重、果实品质差、不利于埋土防寒等弊端,而‘厂’字形整形相比多主蔓扇形更有利于酿酒葡萄果实品质的提高及生产成本控制[4-6]。结果高度对葡萄果实光热微气候的调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结果高度对果穗采光程度、温、湿度及接受的地面潜热均存在较大差异[7-8],而葡萄浆果的成熟度、酚类物质、花色苷、香气物质均受这些气候因子的调控[9]。【前人研究进展】前人对酿酒葡萄不同结果部位品质差异的研究多集中于多主蔓扇形[9,10]和直立独龙蔓[11]栽培模式。张雯等[12]研究认为,结果高度对新疆北疆地区‘厂’形栽培架式下酿酒葡萄果穗微域环境及果实品质影响较大,50 cm的结果高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可滴定酸含量最高,果实品质最好;孙晔等[13]研究认为,贺兰山东麓产区结果高度越低总酸含量越低,还原糖含量越高,结果高度越高果实果花色苷、总酚、单宁含量越高。【本研究切入点】不同产区生态条件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新疆南疆地区气候条件特殊,特别是吐哈盆地产区中的吐鲁番地区属极端干旱区,葡萄生长季节极端高温、干旱,导致陈酿型葡萄酒原料品质不佳。针对该产区气候条件下赤霞珠葡萄‘厂’形栽培不同结果高度果穗微域环境、果实发育、葡萄酒品质的差异研究尚未见报道。需研究极端干旱区结果高度对‘厂’形栽培条件下赤霞珠葡萄果穗微域环境、果实生长发育、葡萄酒品质的影响。【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在吐鲁番地区‘厂’形栽培的6 a 生赤霞珠葡萄为试材,设置不同结果高度(40、60、80、100 cm),分析不同结果高度葡萄生长期果穗微域环境、果实发育、成熟期果实品质及葡萄酒品质差异,为提高产区陈酿型葡萄酒原料品质提供技术参考。
试验于2019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葡萄瓜果研究所(42°91′N,90°30′E)进行,海拔419 m,年降雨量25.3 mm,年蒸发量2 751 mm;全年日照时数为3 122.8 h,10℃以上有效积温4 525℃以上,无霜期192 d,干燥度(K)高达74.36,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暖温带荒漠气候,是我国极端干旱地区之一。土壤质地为砾石砂壤土,0~40 cm 土层含有机质11.58 g/kg、全氮0.62 g/kg、速效磷52.45 mg/kg、速效钾158.26 mg/kg,pH 值8.12。供试品种为6 a 生酿酒葡萄赤霞珠(Vitis viniferaL.cv.Cabernet Sauvignon),东西行向,株距1.0 m,行距2.5 m;采用改良VSP整形(‘厂’形)栽培,灌溉方式为滴灌。
1.2.1 试验设计
4月上旬葡萄出土后通过调整第一道铁丝离地距离进行结果高度设定,主蔓水平绑缚于第一道铁丝上,以后果穗着生位置约为离地40、60、80和100 cm(4个结果高度处理);每个处理分3个小区,每连续10 株葡萄为一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除结果高度不同外,其他栽培管理方法均一致。
1.2.2 测定指标
1.2.2.1 果穗微域环境
果实膨大期至成熟期(6月21日~8月31日)在各结果高度果穗处分别安装温湿度记录仪(LASCAR,EL-USB-2),实时监测果穗微域温、湿度,每小区设置一台温湿度记录仪;果实转色期(7月中旬)选择晴天采用光合有效辐射仪(SPECTRUM,3415F)测定果穗微域光合有效辐射日变化,每2 h 测定1 次,测定位置为垂直方向距离果穗5 cm 处,每小区每个时间点测定10个数据。采用温湿度记录仪统计2019年6月21日~8月31日不同结果高度果穗微域超过35℃的温差总和(高于35℃的温度减去35℃之后相加得温差总和)和极温差(最高温与最低温之差);计算≥35℃的高温时长;统计不同结果高度果穗微域月平均湿度。
1.2.2.2 果实品质
果实转色至采收期(6月21日~9月7日)每隔10 d采样1次,南北面交叉采样,每小区随机采集6个果穗,剪下果粒混合均匀用于测定果粒质量、果粒体积、总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还原糖、总酚、单宁、总花色苷、pH 值等指标;葡萄成熟后(9月7日)统一采收并测定果穗质量,统计果穗松紧度,统计果皮、种皮颜色值和测定果皮、种子相对质量。果粒质量、果穗质量使用电子天平(0 ~500 g,0.01 g)测定,每30果粒为1组,重复3次,果穗重复10次;果粒体积采用排水法测定,每50粒一组,重复3 次;果穗松紧度的统计参照OIV 标准[14]进行,重复10次;果皮颜色值、种皮颜色值的统计参照Winter E等[15]的方法,重复30次;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质量分数表示)采用手持糖度计(Atago,Tokyo,Japan)测定;pH值采用pH计(Mettler-Toledo,LE438)测定;还原糖采用斐林试剂法[16]测定;总酸采用酸碱指示剂滴定法[17]测定,结果以酒石酸表示;葡萄果皮中总花色苷含量采用pH示差法[18]测定;总酚采用福林-肖卡法[19]测定,结果用没食子酸表示;单宁采用福林-丹尼斯法[20]测定。
1.2.2.3 葡萄酒品质
采收后的葡萄统一进行单品种酿造试验(10L)[21],测定酿造阶段完成后(11月3日),对葡萄酒各项品质指标,包括酒精度、还原糖、总酸、pH值、总酚、单宁、总花色苷含量等指标。酒精度采用酒精计法(GB/T15038-2006)[17]测定;其他指标的测定方法同上。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 和DPS V7.05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图表绘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进行数据比较,利用Duncan 新复极差法检验处理间差异的显著性水平(P <0.05)。
2.1.1 高温月份结果下高度对葡萄果穗微域温度、湿度的影响
研究表明,极端干旱区酿酒葡萄‘厂’形栽培下不同结果高度果穗微域环境存在差异。6月下旬果穗微域最高温、极温差以40 cm最高,平均温度、≥35℃高温时长基本呈现出随结果高度增加而升高的趋势;7、8月各高度处理果穗微域最高温、最低温差异不大,极温差7月差异较小,8月80 cm显著小于100 cm;平均温度以40 cm处理最低,其次是60、100 cm,而80 cm处于较高水平;7、8月40、60 cm 超过35℃温差总和值较低,而80、100 cm 较高;≥35℃高温时长基本呈现出随结果高度增加而增大的趋势,其中40、60 cm 与80、100 cm 7月差异较大,8月差异减小。平均湿度除6月下旬外,基本以40、60 cm 较高。葡萄生长季节果穗微域最高温、极温差,40、100 cm最低温略低于60、80 cm;平均温度以40 cm 最低,相比80、100 cm 分 别 降 低0.84℃(2.77%)和 0.73℃(2.42%);相比80、100 cm,40 cm有效降低了超过35℃温差总和、≥35℃高温时长,降幅分别为7.58%、13.39%和10.54%、13.87%;40、60 cm 平均湿度处于较高水平,相比80、100 cm,40、60 cm增幅分别为8.86%、4.90%和15.40%、11.21%;40 cm 较60、80、100 cm 平 均 光 合 有 效 辐 射 降 低20.81%、21.85%和37.95%。表1,表2
表1 高温不同月份结果高度下葡萄果穗微域温度、湿度变化Table 1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f cluster microdomain in different fruit set heights of high temperature months
表2 高温月份不同结果高度下葡萄果穗微域温度、湿度及光合有效辐射指标均值Table 2 Statistics of average value of temperature,humidity and photosynthetic effective radiation index of cluster microdomain in different fruit set heights of high temperature months
2.1.2 不同结果高度葡萄果穗微域温、湿度和光合有效辐射日变化
研究表明,不同结果高度果穗微域温度日变化不同,夜间不同结果高度温度差异不明显;白天各结果高度温度变化差异较大,08:00 ~14:00以40、100 cm 的果穗微域温度较低,而60、80 cm的果穗微域温度较高,13:00 ~24:00 80、100 cm的果穗微域温度较高,而40、60 cm 的温度较低。不同结果高度果穗微域湿度全天变化规律均为夜间、早晨高,白天低,呈现出先升后降再升再降的变化趋势。早晨09:00湿度达最大峰值,40 cm高达79.70 %,下午16:00 为最低点,100 cm 仅31.35%;全天以40 cm处理湿度最大,其次是60、80与100 cm最低;湿度基本呈现出随结果高度增加而减小的趋势。不同结果高度葡萄果穗微域光合有效辐射日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表现为早、晚光合有效辐射较低,中午光合有效辐射较高,正午因为太阳辐射角度高的原因导致略有下降。40 cm 光合有效辐射早晨10:00 以后一直处于最低水平,100 cm光合有效辐射全天一直处于最高水平,80 、60 cm 光合有效辐射居中;10:00时100 cm 光合有效辐射即明显高于其他处理;12:00 ~16:00 光合有效辐射随高度增加而增大。图1
图1 不同结果高度下葡萄果穗微域温度、湿度及光合有效辐射日变化Fig.1 Daily changes of temperature,humidity and photosynthetic effective radiation of cluster microdomain in different fruit set heights
2.2.1 不同结果高度葡萄果实发育后期果粒质量和果粒体积的动态变化
研究表明,果粒质量和果粒体积随果实生长而增大,100 cm 在8月17日即达到最大值,60、80 cm在8月27日达到最大值,之后果粒质量、果粒体积呈现下降趋势,而40 cm 在8月27日至9月7日之间保持最大值基本不变;果粒质量和果粒体积变化趋势基本相同,生长过程中基本以60 cm 的果粒质量和果粒体积最大,成熟后期以40、60 cm 果粒质量和果粒体积较大,80、100 cm的果粒质量和果粒体积较小,8月17日结果高度果粒质量和果粒体积最相近。果粒质量和果粒体积后期减小的原因为果实失水萎蔫所致,而结果高度低的处理湿度较大,果粒萎蔫程度较轻,40 cm 的处理果实质量、体积无减小;而60、80、100 cm果粒质量、果粒体积相比最大值分别减小2.33 % 、6.47 % 、16.99 % 和1.98% 、4.17% 、10.00%。图2
图2 不同结果高度下葡萄果实发育后期果粒质量和果粒体积动态变化Fig.2 Dynamic change of berry mass and berry volume of during the fruit late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fruit set heights
2.2.2 不同结果高度葡萄果实发育后期糖、酸及pH的动态变化
研究表明,随着葡萄果实生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还原糖质量浓度均程上升趋势,到8月17日后上升缓慢,8月27日有所降低,8月17日以后40 cm 糖含量变化幅度较小,而其他处理糖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随着果实生长总酸质量浓度呈下降趋势,而pH呈上升趋势,总酸质量浓度在7月14日至8月7日间迅速下降,pH 值随之迅速上升,后期下降缓慢,pH 值亦上升缓慢,40 cm 的果实总酸质量浓度在成熟后期一直处于较高水平,采收时候也最高为6.59 g/L,相应的pH 值亦最低,为4.39。图3
图3 不同结果高度下葡萄果实发育后期糖、酸及pH动态变化Fig.3 Dynamic change of sugar,acid and pH of during the fruit late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fruit set heights
2.2.3 不同结果高度葡萄果实发育后期果皮花色苷、总酚和单宁的动态变化
研究表明,花色苷含量随果实生长而逐渐积累,40、60、80 cm在8月27日达最大值,之后略有下降,100 cm花色苷含量在9月7日达最大值,采收期各结果高度花色苷含量大小顺序为100 cm>80 cm>60 cm>40 cm,100 cm果皮花色苷含量较高可能与果皮失水皱缩有关;果皮总酚含量随果实生长呈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8月27日各处理总酚含量升高至较高水平,成熟后期40 cm 的果皮总酚含量最高;单宁含量变化趋势与总酚相似,除80 cm 处理外,其他处理均在8月27日达成熟后期最高值,采收期单宁含量大小顺序为40 cm>60 cm>100 cm>80 cm。图4
图4 不同结果高度下葡萄果实发育后期花色苷、总酚及单宁动态变化Fig.4 Dynamic change of anthocyanins,total phenols and tannins of during the fruit late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fruit set heights
2.3.1 不同结果高度葡萄外观品质指标
研究表明,果穗质量以60、40 cm 最大,显著大于80、100 cm,100、80 cm的果穗质量较40 cm分别减小45.38%和20.75%;果粒质量以60、40 cm较大,显著大于80、100 cm,以100 cm最小,显著小于其他处理,相比40、60 cm,80 和100 cm 的果粒质量分别减小10.78 %、16.67%和16.51 %、22.02%。果穗紧密度值随结果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果穗由紧密变为疏松,40 cm的果穗紧密度值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表现为适中稍偏紧;而100 cm 显著低于其他处理,表现为疏松;萎蔫率随结果高度增加而增大,100 cm 显著高于其他处理,40 cm 和60 cm 萎蔫率无显著差异,显著低于80 cm,相比80、100 cm,40 cm 萎蔫率降低91.41%和76.87%;果皮颜色值以100、60 cm 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次是40 cm 较高,显著高于80 cm;种皮颜色值以100 cm 最大,显著大于40、80 cm,60 cm与其他处理差异均不显著;100 cm果实成熟度最高,种皮颜色最接近暗褐色,果皮颜色最接近黑红色。表3
表3 不同结果高度下葡萄外观品质指标变化Table 3 Appearance quality indicators of grapes in different fruit set heights
2.3.2 不同结果高度葡萄理化指标
研究表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100 cm 最高,显著高于40 cm,60、80 cm 与40、100 cm 之间差异均不显著;还原糖质量浓度以100 cm 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40 cm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处理,60 cm 和80 cm 居中,与100、40 cm 之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40 cm 相比100 cm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10.82%,相比60、80、100 cm还原糖质量浓度降低6.32%、8.76%和13.35%。40 cm 总酸质量浓度显著高于60、80 cm,增幅均为6.46 %,与100 cm 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H 值以40 cm 最小,显著小于60、100 cm;花色苷含量以100 cm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40、60 cm最低,显著低于80 cm,相比80、100 cm,40 cm花色苷含量降低16.10%和22.70%;40 cm 总酚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相比60、80、100 cm 分别增加6.84%、13.02%、8.63%;单宁含量以40、60、100cm较高,显著高于80 cm。表4
表4 不同结果高度下葡萄理化指标及酚类物质含量变化Table 4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dicators and phenolics contents of grapes in different fruit set heights
研究表明,60、80、100 cm葡萄酒酒精度显著高于40 cm,且三者间无显著差异;残糖质量浓度大小顺序为100 cm >60 cm>80 cm>40 cm,且各处理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总酸质量浓度以40 cm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以60 cm 最低,显著低于40、100 cm处理;单宁质量浓度以40 cm最高,为1.29 g/L,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总酚质量浓度以40 cm 最低,显著低于100 cm,与60、80 cm 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花色苷质量浓度随结果高度的增加而增大,以100 cm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以40 cm 最低,显著低于80、100 cm;各处理葡萄酒pH 值与总酸相反,以40 cm 最小,显著小于其他处理,以100 cm 最大,显著大于60、80 cm。40 cm 的葡萄酒酒精度、花色苷质量浓度低,但酸度高、单宁含量较为丰富。表5
表5 不同结果高度下葡萄酒理化指标及酚类物质含量Table 5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dicators and phenolics contents of wine in different fruit set heights
结果高度可调节果穗微域环境[12,22-23]。受到地面潜热影响,葡萄果穗表面夜间温度会随结果高度增高而降低[13,22],研究中,40 cm 平均温度较80、100 cm分别降低0.84和0.73℃,除6月下旬最高温、最低温较高外,7、8月最高温、最低温均较低,且高温月份夜间40 cm和100 cm夜间温度处于较低水平,与6月下旬葡萄生长量较小,地面遮阴不足导致地面辐射较大至地面潜热大有关,而7、8月夜间温度低可能原因是吐鲁番地区夏季极端高,空气湿度小,土壤潜热散失较快,与张雯[12]、贾杨[22]等研究认为厂形栽培结果高度低能降低平均温度的研究结果一致,而与孙晔[13]、Buttrose M S[24]等研究结果不一致,原因是试验地气候环境不一致造成。结果高度不同光合有效辐射及光质组成存在差异,结果高度越高总辐射值越大[12,23],研究中40 cm 光合有效辐射一直处于较低水平,100 cm 全天处于较高水平,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研究中40、60 cm 7、8月平均湿度及全天湿度均处于较高水平,而80、100 cm 则处于较低水平,与贾杨等[22]在吐鲁番地区小棚架的研究结果一致,但与张雯等[12]研究认为,在北疆地区30 cm湿度高于50 cm,70 cm 湿度高于50 cm的结果不尽一致,原因是试验地生态环境不一致所致,北疆地区多雨湿润,空气湿度大而吐鲁番地区则干燥少雨,果穗微域湿度依赖于根区灌溉水及土壤湿度。≥35℃高温时长均随结果高度增加而增大,40 cm有效降低了超过35℃温差总和和≥35℃高温时长,有效避免了高温对葡萄果实的伤害。
结果高度通过调节果穗微域环境对葡萄果实生长发育及品质产生影响[25]。高温、低湿对葡萄生长发育带来不利影响,6月下旬至7月中旬由于40 cm处理葡萄生长量不足接受地面辐射较大,最高温、极温差、超过35℃温差总和较大、湿度较低对果实发育不利,果粒质量、果粒体积增长速度较小,后期结果高度高的处理受到高温、低湿、干热风的影响较大,果实失水萎蔫、皱缩,果粒质量、果粒体积均程下降趋势,且结果高度越高,萎蔫越严重,降幅越大,而40 cm 由于改善了果穗微域环境,果粒质量并没有减小,有效避免了高温、干热风的伤害。光热水平高的环境有利于糖分的快速积累[26],研究中结果高度越高糖分积累越快、含量越高,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8月27日100、80 cm糖分含量明显下降,与浇水导致果实膨大糖分被稀释有关,8月27日以后果粒质量和果粒体积因为失水皱缩而下降,糖分被浓缩而含量明显增大[27],而40、60 cm受高温、低湿、干热风逆境伤害小,糖分含量变化较小。100、80 cm糖分最大值在8月17日,糖分在此时已经积累完成,而高温、低湿逆境对果实造成了脱水和糖积累紊乱型皱缩[28]。酒石酸、苹果酸是葡萄的主要酸组成,高温、强光逆境胁迫会增强呼吸作用,消耗苹果酸[29],同时也会造成抗坏血酸的降解,降低酒石酸含量[30-31]。研究中,40 cm在果实发育后期一直保持较高酸度,显著抑制了总酸的降解速度,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而100、80 cm因为果实萎蔫皱缩,酸浓度有所增高,100 cm尤为明显,pH变化规律与酸变化相反,60 cm 一直处于较高水平,40 cm 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但100 cm 果汁的pH值与总酸质量浓度不一致,与果实皱缩改变了酸种类有关[28]。延迟采收会导致果实失水皱缩,有机酸含量降低[32],但在研究中结果高度增加,果实萎蔫率升高,果实体积减小,相应的出汁率降低,总酸浓缩的速率明显大于降解速率导致总酸质量浓度升高。
葡萄果实酚类物质的积累同样受到光照和温度的影响,高温强光或者低温弱光均不利于葡萄酚类物质的积累[3,33]。总酚、单宁、类黄酮在葡萄成熟过程中均呈缓慢降低后又缓慢上升的趋势[34];高温、强光会加速酚类次生代谢产物的降解[35];果实皱缩也会降低果皮中酚类物质含量[28]。研究中,40 cm 总酚、单宁含量在果实发育后期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且果皮、葡萄酒中单宁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结果高度高的处理葡萄酒中总酚质量浓度高的原因是酿造同体积葡萄酒所需果实质量高(果皮质量增大)所致。单宁含量与产量呈负相关,与受光程度呈正相关[7],而张雯等[12]研究认为在北疆地区受光程度低的果实单宁含量高于受光程度高的果实,研究结果与张雯[12]的研究结果较一致,引起研究结果不同的原因可能是处理不同造成果实微域环境不同所致。
糖、苯丙氨酸是花色苷合成的前体物质,光照通过诱导苯丙氨酸解氨酶、查尔酮合成酶和查尔酮异构酶促进花色苷积累,夜间低温、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花色苷的积累[36];高温、强光照会对果实造成氧化胁迫抑制花色苷的合成,促进花色苷的降解[37];果实皱缩也会造成花色苷含量降低[9]。研究中100、80 cm 果实所受光合有效辐射较大,白天温度较高,温差较大,糖分也较高,促进了成熟期花色苷的积累,研究中所有处理花色苷积累前期温度差异较小,而不同高度之间光合有效辐射差异较大,光合有效辐射是造成花色苷积累差异的主要因素。采用低厂(40 cm)形栽培应适时结合摘叶措施改善果实光照环境来促进花色苷含量的提高。8月27日以后,80 cm 受到高温强光、果实皱缩不利影响花色苷降解,含量明显降低;而40、60 cm 花色苷含量受高温强光、果实皱缩影响较小,花色苷变化较小;100 cm 果皮花色苷含量升高,原因是果皮皱缩、失水严重,导致花色苷浓度升高所致。100 cm 葡萄酒中花色苷质量浓度亦最高。研究结果与孙晔[13]等研究认为,在贺兰山东麓产区结果高度越低总酸含量越低,还原糖含量越高,结果高度越高果实果花色苷、总酚、单宁含量越高的研究结果不尽一致,原因是产区气候条件不同造成果实微域环境不同所致。
新疆南疆炎热产区葡萄生长季节高温、低湿,干热风危害严重,导致葡萄糖分积累、有机酸降解过快,葡萄过熟,高糖低酸,果实过早萎蔫、皱缩,酚类和香气物质积累不足,酿造的葡萄酒酒精度过高、酸度不足、颜色、香气欠缺,易早衰。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低‘厂’(40 cm)形栽培,果实成熟延迟,避免了果实过早萎蔫皱缩,具有缓解糖分积累、有机酸降解过快的作用,还可增加果皮总酚和单宁含量,可获得品质较高的酿酒葡萄原料。
4.1 极端干旱区‘厂’形栽培不同结果高度赤霞珠葡萄果穗微域环境存在明显差异。果穗微域平均温度、超过35℃温差总和、≥35℃高温时长和光合有效辐射随结果高度增加而增大;结果高度低果穗微域湿度大,果粒质量较大,总酸质量浓度、总酚、单宁含量较高,但还原糖质量浓度、花色苷含量较低;结果高度高,果实容易失水萎蔫皱缩,糖分积累、总酸降解过快,果皮总酚、单宁积累不足,但花色苷含量高。
4.2 极端干旱区采用低厂形(40 cm)栽培能够有效改善果穗微域环境,避免高温、低湿、强光造成果实失水萎蔫皱缩,果实成熟延迟,缓解了葡萄糖分积累、有机酸降解速度,增加了果皮总酚和单宁含量。极端干旱区酿酒葡萄采用低‘厂’(40 cm)形栽培结合摘叶施提高花色苷含量,可获得较高的酿酒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