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精神故里

2022-12-21 01:28邓利娟湖南省桃源县第一中学语文教师
十几岁 2022年36期
关键词:养人大千世界梁晓声

文/邓利娟(湖南省桃源县第一中学语文教师)

精神故里是一个漫长而又古老的命题。人类自诞生那一天起,就在不停地寻找、塑造精神故里。

作家梁晓声说:“人应该有两个故乡,一个是现实地理的故乡,另一个则是精神上的故乡。”相较地理上的故乡,精神故里的范围更广博浩瀚,存在形式更加多样。

精神故里往往有两重存在形式。一重被称为信仰,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一个人心灵的宿处,一个人一生追求的方向。另一重,则是养育我们的文化和土地。两重精神故里相辅相成。

回乡,追寻生命的原点

我们从生长的土地里获得力量,我们也在用一生追寻生命最初的起点。

我们行走世间,不断浸润着故乡的文化,汲取着故乡的营养。我们不断被文化的根脉牵扯着,或许是某件事,或许是某个人,或许是一些过往,又或许只是门前的一棵树。

在出走的过程中,我们关于故乡的定义不断扩大。生命越长,距离生命的原点越远。我们像被动离群的候鸟,总在寻找鸟群。于是,人走回故土,寻觅精神故里成了常态。

这让我想起了沈从文。他终身以“乡下人”自居。虽然生命中的几十年都在城市度过,但是他从未适应城市。当他走回乡下,从前的乡邻觉得“那个城里人回来了”。他心心念念了一生、晚年再次回到的故乡,已经大不相同。故乡也在一直变化。

但是故乡寄托的精神并没有消失,它化作沈从文笔下的文字,化为田园牧歌一般的边城世界。《边城》的诞生,也成了无数人心中永远的梦。此时,在沈从文的努力下,精神故里已经以实质的姿态,变成了永恒的存在样式。《边城》丰盈了他人的精神,也丰盈了沈从文的精神故里。

寻觅,于大千世界丰盈精神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养的是什么呢?养人的相貌,养人的性情。水土又是什么呢?是我们生活的大千世界——精神故里的载体。我们要大步朝它走去,寻寻觅觅,不歇不停。

梁晓声的母亲以非凡的勇气和韧劲为梁晓声守护过精神的故乡——书籍。“阅读”这个信仰确实拥有着广大的信徒,“精神故里”这个短语也常被读书人谈起。阅读是我们获得生命厚重感的通道,是无限的精神良药,是一场不出门的旅行和生命的另类加时,是滋养我们精神故里的不尽源泉。

而地理上的故乡,追根究底,是一片自然生成的土地。只有承载了人们的情思时,它才成为精神故里。它是我们途经的大街小巷,是我们驻足过的雨天书屋,是我们踩过的水花绽开的青石板,是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文化聚集地,还是我们目之所及的自然。

我们向往如陶渊明一般于南山采菊,也羡慕王维沉醉于松间清泉。从古至今,对自然的向往是中华大地上的人们流淌在血液里的文化乡音。无数人从自然获得力量,也有无数人走入自然,获得精神故里的丰盈。

归根到底,寻觅精神故里,是寻觅那一方可供寄托的园地。而这园地,无论是什么,我们都需要努力探索前行。

猜你喜欢
养人大千世界梁晓声
生活好了,更要看看从前
梁晓声:读书与一个国家的好时光
室内山水画最养人
大千世界
初秋的莲藕,比人参还养人
什么是文化
大千世界
大千世界
大千世界
冬日里,汤水最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