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肠黏膜屏障及细胞免疫的影响

2022-12-21 12:26甘华魏海云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32期
关键词:屏障根治术直肠癌

甘华 魏海云

1.江西省樟树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西樟树 331200;2.江西省肿瘤医院胃肠外科,江西南昌 336000

在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众多临床研究中,关于微创手术方面的研究是重点,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作为结直肠癌的微创治疗方式,其相关的研究涉及面较广,不仅仅包括手术治疗的效果,且包括手术相关并发症、对消化系统及其他系统器官的影响研究[1-2],而肠黏膜屏障作为消化系统的重要评估方面,其受手术的影响程度较高,而细胞免疫受疾病及手术均影响较大,其相关指标的表达变化波动也是手术可取程度的重要参考方面[3-4]。因此,本研究就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肠黏膜屏障及细胞免疫的变化情况进行细致探究及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至12 月江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80 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 例)和观察组(40 例)。纳入标准:①年龄20~75 岁;②符合结直肠癌根治术手术指征者;③对研究知情同意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消化系统疾病者;②消化系统手术史及创伤史者;③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者;④合并感染者。对照组中,男22 例,女18 例;年龄43~73 岁,平均(66.1±6.9)岁;疾病分类:结肠癌23 例,直肠癌17例;TNM 分期:Ⅰ期6 例,Ⅱ期15 例,Ⅲ期19 例。观察组中,男23 例,女17 例;年龄43~72 岁,平均(66.3±6.6)岁;疾病分类:结肠癌22 例,直肠癌18例;TNM 分期:Ⅰ期5 例,Ⅱ期16 例,Ⅲ者19 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分类及TNM 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学委员会批准(编号:2016-6-11)。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常规麻醉后于膀胱截石位下进行治疗,于下腹部做正中切口,常规入腹,进行细致探查,处理肠系膜及淋巴结,对病灶进行处理。观察组则进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常规术前准备,改良结石位进行手术治疗,于脐上缘置入10 mm 套管,输入二氧化碳气体,并维持气腹压力12~15 mmHg(1 mmHg=0.133 kPa),充气后置入其他器械,进行细致探查,处理肠系膜及淋巴结,对病灶进行处理。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统计及比较两组的感染发生率,胃肠功能改善时间,术前及术后3、7 d 的肠黏膜屏障指标[(血清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内毒素(endotoxin,ET)及D-乳酸(D-lactic acid,D-LAC)]与细胞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及相关血清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于术前及术后3、7 d 分别采集两组的外周空腹静脉血,将血标本进行离心,取血清进行肠黏膜屏障指标DAO、ET、D-LAC 及IL-2、IL-6 的检测,以酶联免疫法试剂盒进行定量检测;另采集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T 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检测及统计指标为CD3+、CD4+、CD8+及CD4+/CD8+。上述方面均由两名检验科的工作人员按照试剂盒及流式细胞仪的操作标准严格操作及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进行秩和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感染总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未发生浅层感染及深部感染,对照组患者中发生浅层感染3 例(7.50%)、深部感染1 例(2.50%)。观察组患者的感染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1,P=0.040)。

2.2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改善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腹胀改善时间与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的胃肠功能改善时间比较[n(%)]

2.3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7 d 的肠黏膜屏障指标的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的肠黏膜屏障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 d,观察组患者的肠黏膜屏障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ET 及D-LAC 均高于本组术前,对照组患者的DAO 高于本组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患者的DAO 高于本组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4)。

表2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7 d DAO 的比较(U/ml,)

表2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7 d DAO 的比较(U/ml,)

注 DAO:血清二胺氧化酶

2.4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7 d T 淋巴细胞亚群的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的T 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 d,观察组患者的CD8+均低于对照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CD8+均高于本组术前,CD4+均低于本组术前,对照组患者的CD3+、CD4+/CD8+低于本组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患者的CD4+/CD8+低于本组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5~8)。

2.5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7 d 的血清IL-2、IL-6 的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IL-2、IL-6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 d,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L-2 均高于对照组,血清IL-6 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血清IL-2 均低于本组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的IL-6 均高于本组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对照组的IL-6 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9~10)。

表3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7 d ET 的比较(EU/ml,)

表3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7 d ET 的比较(EU/ml,)

注 ET:内毒素

表4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7 d D-LAC 的比较(ng/ml,)

表4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7 d D-LAC 的比较(ng/ml,)

注 D-LAC:D-乳酸

表5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7 d CD3+的比较(%,)

表5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7 d CD3+的比较(%,)

表6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7 d CD4+的比较(%,)

表6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7 d CD4+的比较(%,)

表7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7 d CD8+的比较(%,)

表7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7 d CD8+的比较(%,)

表8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7 d CD4+/CD8+的比较()

表8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7 d CD4+/CD8+的比较()

表9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7 d IL-2 的比较(pg/ml,)

表9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7 d IL-2 的比较(pg/ml,)

表10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7 d IL-6 的比较(pg/ml,)

表10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7 d IL-6 的比较(pg/ml,)

3 讨论

结直肠癌作为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早期正确有效的诊治是改善预后的重要基础与前提,而手术作为本类疾病的有效治疗方式,与结直肠癌手术相关的研究则成为重点[5-6]。腹腔镜手术作为临床的常见微创术式,其在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应用率不断提升,且临床对其认可程度较高。临床中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相关的研究显示,本类手术除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外,对于机体的手术性创伤较小,因此患者的术后恢复相对较快,而这也是其应用优势突出的重要原因。另外,本类术式作为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方式,其对消化系统的影响普遍存在[7-8],可表现出围手术期胃肠功能方面的变化波动,除胃肠功能改善时间是重要的评估方面外,肠黏膜屏障也是重要的评估方面,而其中的DAO、ET 及D-LAC 等是有效反应肠黏膜屏障状态的指标,其在本类患者围手术期的检测价值较高,围手术期的波动变化情况具有较高的监测意义[9-11]。再者,机体免疫作为与疾病及手术创伤等密切相关的方面,其中的细胞免疫是常见的免疫研究方面,而T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及相关血清IL-2、IL-6 等作为细胞免疫的常见重要方面[12-13],其对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波动,除与感染发生等密切相关外,对于机体整体状态的恢复程度也有积极的反应价值。

本研究就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应用效果及对肠黏膜屏障及细胞免疫的影响进行探究及观察,结果显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感染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功能改善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 d,观察组患者的肠黏膜屏障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 d,观察组患者的CD8+均低于对照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肯定了腹腔镜手术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分析原因,可能与结直肠癌根治术更为有效地控制了创伤,进而对于创伤所致的炎性及免疫应激的影响更为积极有效有关[14-16],其有效控制了不良应激的同时,消化系统受手术创伤的不良影响也相对较小,因此肠黏膜屏障受损的情况相对轻微[17-19],相关指标的表达也相对较低,而这也有效保证了机体术后的尽快恢复,最终形成良性循环[20-23]。综上所述,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肠黏膜屏障及细胞免疫状态相对优于开腹手术,相关的感染发生及胃肠功能状态也相对较好,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屏障根治术直肠癌
咬紧百日攻坚 筑牢安全屏障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屏障修护TOP10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一道屏障
基于U-net的直肠癌肿瘤的智能分割
维护网络安全 筑牢网络强省屏障
乳晕入路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与小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的临床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