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在手机屏幕里的时代
——中学生手机成瘾的原因及对策

2022-12-21 18:37王晓君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大连116029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35期
关键词:中学生学校学生

王晓君(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大连 116029)

“吃饭也喊不动,管又管不住,要走手机就闹。”很多家长聚在一起时,总是面露难色,抱怨自己的孩子整天抱着手机,问他在干什么,他总是会用查资料来搪塞。如今,手机已经变成移动的电脑,许多人吃饭、坐公交、坐地铁,甚至走路的时候眼睛都不离开手机,“低头族”已变得愈发普遍,且逐渐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50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 月,我国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规模为10.47 亿,未成年网民已达到1.85亿,其中10 至19 岁年龄段的网民为1.41 亿[1]。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在线教育模式愈发普遍,智能手机由于功能全面且方便携带,成为大部分学生上网课的首选设备。其中,中学生中超九成使用智能手机,在他们获得知识和便利的同时,也最容易受到手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沦为手机的“奴隶”,出现手机成瘾的现象[2]。刘坚和刘红云[3]调查研究发现,手机成瘾的现象在中小学中广泛蔓延,某所学校近七成的学生有手机依赖或手机成瘾倾向,且中学生的手机成瘾情况比小学生更严重。本文阐述了中学生手机成瘾的负面影响,深入探究了中学生手机成瘾的原因,并尝试提出手机成瘾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中学生手机成瘾的负面影响

(一)影响学业成绩

卢雄和李俊卿[4]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手机成瘾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首先,中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强,手机中一些软件对他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如各种手机游戏、小说、微信、抖音、微博等,沉迷于这些软件会耗费精力,从而直接影响学习效率,在学业上就会“遇到麻烦”。其次,由于现在手机功能强大,学习资源丰富,也衍生了许多有助于学习的软件,比如查题解题软件。研发软件最初是帮助学生自我探索问题的本质,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但实际上,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往往不思考问题本身,直接拿出手机去搜索答案,降低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有的学生利用手机作为作弊的工具,对学习产生懈怠。

(二)影响身体健康

手机成瘾会导致中学生过度使用手机,占用了大量的时间,特别是课余休息时,久坐不动又低头看手机,容易引起肥胖和颈椎损伤等问题。有研究发现,日均手机使用时间超过7 小时的中学生报告更多的生理不适,如视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头疼、情绪焦虑、注意力分散、睡眠质量下降、全身乏力,甚至手肘、腕关节等出现炎症[5]。此外,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看视频、发信息等,都会损害视力,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中学生而言,这些伤害都是不可逆的。

(三)影响心理健康

手机成瘾还会引起中学生的情绪和心理问题。首先,过度依赖手机会使中学生沉迷网络世界,导致现实生活中与家长、教师和同伴交流减少。研究发现,手机成瘾者往往忽视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和现实人际关系,损害社会动能,从而导致孤独感、社交孤立感与受挫感的产生,增加现实人际交往的压力[6]。其次,手机成瘾还会对中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冲击,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智能手机可能会收到一些负面的消息、照片和录像,对于涉世未深的中学生而言,很难抵御手机信息的诱惑,常常会由于尝试心理而逐步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严重者可能走向违法犯罪。

最后,手机成瘾还会造成中学生情绪不稳定,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大部分学者认为,手机成瘾者长时间沉迷于手机的虚拟世界,不进行真实的人际交往,会出现各种心理不适反应[7]。

(四)影响社交能力

手机的社交功能本意是拉近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改善人际关系,但手机成瘾会导致中学生过度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而缺乏在现实社会中与人沟通交流的机会,久而久之,就会使得他们的人际沟通和交流能力下降,出现社交困难,严重者可能会出现人际沟通障碍。并且这一问题在性格越内向的中学生中体现得越明显。据有关研究指出,造成中学生手机上瘾的因素有性格差异、自尊程度和性别等,而且内向寡言、缺乏自尊心的中学生在使用手机时更易产生问题[8]。此外,中学生长时间沉迷于虚拟网络世界,可能会遭遇一些不法之徒的诱骗,对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隐患。

二、中学生手机成瘾的原因

(一)中学生自身特点

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心理上具有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缺乏自制力,难以控制使用手机的时间。研究者研究中学生群体的网络使用自控力对手机网络成瘾的影响时,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这一结果表明,自控力强的学生能够更好地控制上网时间,避免出现手机成瘾的现象;而自控力差的学生抵制诱惑能力较弱,导致使用手机时间较长且不自觉,造成手机上瘾的情况[9]。另外,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对于各种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并且乐于模仿周围人的行为,产生同伴效应。董彩婷和陈媛媛[10]研究发现,青少年群体使用电子媒介上网冲浪、玩游戏等行为会感染周围其他的同龄人,并且关系越亲密的伙伴越容易受到影响,这使得同一群体中的中学生相互影响进而出现手机成瘾问题。

(二)家庭环境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起着主要引导作用。中学生手机成瘾受父母的关爱程度影响较多,徐祖年[11]指出,父母情感温暖与孩子手机上瘾呈显著负相关。首先,在亲子关系中,中学生与父母发生冲突,会加重他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他们会通过手机游戏来逃避父母的责备与管教。其次,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也会直接导致子女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父母粗暴的养育方式会让正值青春期的中学生陷入手机的虚拟世界中,寻求认同感。再次,如果父母在家一直玩手机而对子女缺少关注,那么子女受父母的影响,也会对手机有强烈渴求。最后,有些家庭中,父母在外工作,与孩子分隔两地,需要通过手机跟孩子保持联系,此时父母不能管控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孩子容易对手机产生依赖,造成手机上瘾。

(三)学校和社会环境

中学生面临较大的升学压力,如果在学习中没有获得老师积极的肯定,可能会选择逃避,将注意力转向手机中的虚拟世界,从中寻求认同感,缓解压力。此外,现代社会科技迅速发展,手机的功能日益强大,就像是“移动网吧”,各种网络游戏、网络小说、电影、电视剧等都极具吸引力,使得自控力较差的中学生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三、中学生手机成瘾的应对策略

家庭和学校是中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和家庭应携起手来,帮助中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合理利用手机,减少手机依赖行为。

(一)学校方面

第一,学校可以开设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校本课程,吸引学生参与,如科学创新、经典阅读、文明礼仪教育、形体健美等。同时,学校可以开展多种校内比赛、文艺晚会、运动会等一系列文体娱乐活动,给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机会,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减少对手机的痴迷。

第二,学校应加强专业心理辅导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定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此外,面向全校开设心理健康讲座,使学生了解手机过度使用对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防止手机成瘾。同时,重点关注已经出现手机过度使用的学生,对违规违纪使用手机的学生进行教育,对手机成瘾学生开展帮教工作,使学生尽快摆脱手机成瘾。

第三,学校应利用网络中心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推进互联网教育,向学生全面普及互联网知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手机上网习惯,提高其网络素养,避免沉溺于网络世界。

(二)家庭方面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首先,要想帮助中学生戒掉手机瘾,父母须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正面榜样,在孩子面前不过度使用手机。其次,父母应采取民主的教育方式,加强和孩子的交流和互动,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减轻其内心的孤独感,降低他们对手机的依赖性。最后,对孩子进行正面引导和教育,让孩子认识到不当使用手机的危害,提高其对手机成瘾问题的重视。

(三)学校与家庭合作方面

学校应当以班级为单位,让班主任定期与家长取得联系,双方就学生的使用手机情况多沟通。利用家长会进行安全上网普及教育,让家长了解到学生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并给家长提供具体的建议,使其能够正确引导学生摆脱手机依赖。同时,加强家长学校建设,对家长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与能力,打造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

总之,学校和家庭应携起手来,科学、有效地防止中学生沉迷手机,助推他们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中学生学校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学校推介
聪明的学生等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