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春
随着新高考工作的深入推进,语数外三科在高等教育和学生终身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已经被广泛认知。许多省(市)将语数外三科作为统考科目,部分省(市)甚至只将语文、数学作为统考科目,就是要突出其基础地位。语文的基础学科地位本来是毋庸置疑的,但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普遍重视。
再加上部分教師热衷于对教材、教学模式的探讨,而忽视对“人”的发展性培养和人文性提升,加之缺少教师终身学习与进修的机制和科学评估教师素养的体系,使得青年教师得不到均衡发展,狭隘的教学空间,高强度的教学工作,使得很少有人去思考语文教学的真谛。
在新高考背景下,一名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师除了要热爱语文、有事业心、有责任感外,还要认真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从新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一、要有现代的语文教育理念
新课标认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就是说,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尊重学生人格,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的体验。可以说,语文教学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提高的过程。
二、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
语文教师既要做专家,又要做“杂家”,天文、地理、历史、美学、音乐等知识都需要知晓一二。只有这样,在新高考背景下的教学工作才能游刃有余。
具体而言,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可分为四层:第一层是不可缺少的初级知识,这类知识是一切工作、学习的基础,是非专业的普通知识。第二层是社会科学和其他百科知识。教师面对的是学生,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高中语文课文《石钟山记》涉及到地理知识,《琵琶行》涉及到音乐知识等,只有熟悉了这一层知识,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应对自如。第三层是和语文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第四层是教师知识结构的顶端——语文学科的专业知识,它是任何一个语文教师从事这一职业的最重要的知识储备。
此外,语文教师还需要有一定的语文教研能力,在工作中注重教法的研究,努力成为“学者型教师”“专家型教师”,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要有较强的教学管理能力
语文教学工作本身就是一种管理工作,语文教师也是教学管理人员。语文教师在提高自己教学管理能力的过程中,要善于剖析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挥特长,学会倾听,学会调控。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平等互助的教学情境,在真正了解学生个性、特长、爱好和要求的基础上,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比如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布置不同的练习,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法上多采用启发式、自由讨论式、综合探究式等多种方法,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要有创新意识
为适应新高考的需要,语文教师要在教育观念上大胆创新。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的许多发明创造均源于“疑问”,可以说,疑问是开启创新的一把钥匙。面对新课程、新高考,语文教师的创新主要表现在要有课程意识,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掌握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五、要有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
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变了,时代赋予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要找准自我,要学会纠正自己的行为,要批判自我,进而超越自我;要学会反思,思考、反省、探索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具备了反思能力,对语文的理解才能匹配新高考的理念。
教师有了良好的情绪和健康的心理,在教学中才能让学生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有利于学生高效完成学习任务。反之,教师不良的情绪和不健康的心理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总而言之,在新高考背景下,语文教师应从多方面充实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还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努力保持热情活力,不断创新探索。只有教学面向未来,才能让教育彰显出时代价值。
【作者单位:江西省黎川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