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艺术大众化趋势
——以自媒体短视频为例

2022-12-20 01:50毛丽平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18期
关键词:大众化艺术品大众

毛丽平

(泰国格乐大学,泰国 曼谷 10700)

中国艺术品行业已经迎来了春天,近年来,随着资本迅速融入艺术品电商行业,越来越多的新型艺术商业模式从传统模式走向新型的网络电商模式,中国艺术品行业市场日渐繁荣,继而艺术品延伸出的周边产品,例如,工艺品、文创产品、文创市场、文化旅游、伴手礼等系列包装产品市场需求也都在增加。中国艺术品交易市场的火热,催生出很多艺术类企业良性发展。中国的艺术品行业市场将赶上艺术品经济快速发展的好时代,艺术品消费经济市场销售份额正在不断的上升,中国艺术品行业未来发展潜力可观,属于艺术品商业时代已经来临,越来越多的艺术类上市企业爆炸式发展的三个原因推动了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第一,2021年,中国的GDP超过114亿元大关,继续稳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中国正迎来艺术品经济市场的繁荣快速发展时期。第二,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国内年轻一代艺术家以价格低廉、高产量、高品质的生产迈向艺术市场。第三,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经济收入、生活水平及社会地位处于中等阶层的社群比重超过1亿人,艺术品交易市场需求正在增加。我国艺术品交易市场开始呈现成熟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艺术品市场二十多年来从零到有迅速发展起来,整体市场规模居世界第二。得益于我国政府部门明确的市场规划,逐渐完善的法律制度,同时不断开放多元融合的艺术品市场,而且近年来随着国内艺术家思想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绝大部分艺术从业者认为,虽然目前谈论大众艺术品消费过于急功近利,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艺术品消费,应该是面向平民的大众消费,并且对艺术品有自身评判力的普通百姓,具有一定消费购买力,有需求,能支付得起,而不是过多地去关心作者是否是名家,作品是否能升值。艺术品走入普通百姓人家,这一种的消费观念最终会成为一种趋势。从世界来看,中国是近十年来成长最快的艺术品市场,据有关数据报道,2021年以来,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已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品市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潜在需求虽然接近6万多元,但是目前规模不过数千亿元。随着中国中产阶层正在扩大化,这部分人口对艺术精神文明的追求将更加迫切,这会进一步推动中国朝投资型经济向消费型经济进行转变,艺术品消费将迎来高峰。艺术品作为一种有鉴赏价值、能保持价值的收藏,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在,已经成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审美的趣味和商业化的价值促进了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发展,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传统行业受到了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巨大冲击与变革。艺术市场也无一例外地被卷入这股浪潮中,网上交易已经成了生活方式。艺术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是用人们对生活熟知的场景和实物进行再创造,没有生活原型或者现象就没有艺术创作的源头和灵感。人们用艺术创作手法还原社会生活的真实场景和真实现象,而复制模仿是在艺术创作和作品传播过程中经常用到的创作手法。基于此,所有人都不受限制地参与艺术的创作和欣赏,直到生产力发展促成了社会阶级的分化,部分人艺术创作的技艺不断提升,艺术遂有了高低之分,在此过程中,艺术面前大众都是平等的,收藏面前各显神通。也就是说,艺术要尽可能去中心化,把价值判断的标准从少数权威专家受众,扩大到更多的艺术爱好者受众,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艺术电商的最终目的——艺术大众化。

一、如何定义“艺术大众化”

随着生活的互联网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正在逐步改变艺术的生态环境。艺术生产、传播的主要工具和手段都全然颠覆,艺术品不再是个人创造的而是集体产物。科学技术的发展给艺术创新创作带来了丰富的灵感和更多的创新表现方式,而这种创新通过科学技术给艺术创作带来了丰富的灵感和不断突破的创新模式,而这种创新让艺术的魅力更与众不同。技术进步为艺术品交易提供了广阔和宣传的渠道,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列夫·托尔斯泰在他的文章《什么是艺术》中写道:正如形而上学家所说,艺术不是像一些神秘的美或神的想法的表现;正如美学生理学家所说,它并不是像人类放过剩余储存能量的游戏;它不是通过外部标志表达人的情感;它不是制作令人愉快的物品;而最重要的是,这不是快乐;但它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联合手段,以同样的感觉将它们联合在一起,对于个人和人类的幸福生活和进步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法兰克·洛德·莱特认为,“建筑、自然、人类精神:引用文集”艺术是自然界基本原理的发现和发展,是适合人类使用的美丽形式。本雅明认为,艺术品常常是被复制的,人们总是在模仿中制作。艺术的大众化已经悄悄地进入我们的生活。在机械复制的时代,复制技术改变了少数精英对艺术的垄断,让艺术为大众所接受。复制技术将艺术品从独一无二变为量产,其膜拜价值将转变为展示价值,观赏者不是关注艺术品,而是娱乐阅览,大众可以不受艺术品控制而评价艺术品。这不但会增加艺术消费者的数量,也增加了消费者的参与度。广泛模仿粘贴技术的运用不仅得到了艺术的普遍注意和大量普及,还将艺术作为与世俗生活息息相关的范畴,具有现实的世俗内容。现在,从应用技术到数字应用时代,信息和图像的统一应用已经很少见了。进入数字时代以来,各种新型网络出现,技术门槛越来越低。自媒体时代以来,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创作者。一些艺术家也开始尝试新的艺术媒介,如互动媒介艺术、沉浸艺术、介入艺术等,艺术开始反思与大众的关系,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只有的资本与精英才可以参与,大众也将是参与的一部分。

随着中国人均GDP的不断提升,人们的消费结构也步入了探索和转型阶段。随着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文化市场陆续兴起,如此也是促进艺术品经济消费发展的力量,不断推动艺术品市场与消费的大众化是艺术品发展市场的追求目标。艺术品大众消费时代需具备许多附加条件,例如,艺术消费者不仅限于数据分析报告中的有钱人和知识渊博、高收入人群,也包括中产阶级和一些普通的艺术爱好者。当整个社会的经济收入水平在增长时,艺术消费的需求是否也在增长,我们可以用国际上通用、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和居民家庭中食物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工具来测算。如果人们的吃穿基本生活条件得到保障后,就会有更高的其他追求,艺术品消费市场需求也会随之增强。这样的人群结构能说明艺术品大众消费具备了一个构成大众“消费时代”的心理需求。其中艺术品消费经济能力更重要。简单的艺术经济消费现象的诞生,并不能充分说明消费需求增加。如果本身经济不允许购买艺术消费品,换句话说,就是说没有经济实力购买艺术品的时候,中国艺术品市场仍然是控制在少部分人手里,依然是一个掌握在少部分人手里的小众消费市场。购买消费者艺术品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大目标、大趋势就是不断推动艺术品市场与消费大众化。这类大众化,一方面是指民众参与的大众化、消费的大众化;另一方面,是指利用经济市场机制调节进行社会美育的大众化普及。因此,为了尽快顺应这些正在成长的艺术品买方,以及大量正在成长的年轻艺术家们,如果艺术品市场不寻求突破圈层和寻求融合,就会面临着失去很多消费群体,在网络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瞬息万变的新技术交融会给中国艺术市场带来新的发展可能和格局,其中以大数据为代表性的有,综合服务平台技能、高科技判断、判定备案技术与体系、信息技术网络艺术金融、区块链、客户管理、智能管理、数据服务、人工智能、VR、AR、MR用户体验和模拟场景展示技术等的互相叠加和创新,不仅会产生新业态,也会进一步推动跨媒界交融与业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这一进程的深化。

二、自媒体短视频快速发展——数字技术影响下艺术的新形式

在现代数字技术的影响下艺术的传播手段、渠道、方式不断革新,衍生了大量的新媒体,受众依托于各类数字技术,终端的艺术体验也发生改变,亦极大地改变了艺术本身,短视频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现代社会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社会生活节奏快、时间碎片化、网络裂变传播等,短视频相比于传统的传播媒介,在适应新时代的社会变化上展现出巨大的优势。这些显著优势推动了短视频的快速发展,形成了赶超电影、电视的独立艺术形式,亲民化、时间碎片化、交互化等特点极大地促进了艺术大众化的倾向。

三、短视频——自媒体发展下的艺术大众化表达

自媒体短视频作为传统电影媒介、传统电视媒体、微电影之后的又一影像视听传播媒介,其以时长简短,内容创意丰富有趣,传播性快,制作过程简单易操作等特点满足了信息技术网络时代大众对时间碎片化的消费需求,近些年来呈快速增长趋势。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市场细分步伐的加快,短视频的用户使用率最高,目前智能电子产品的成熟,使短视频用户使用量增加,进而也吸引了各大商家、明星、普通工薪阶层的积极投入,使短视频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娱乐,内容向直播、电商、教育、艺术等多个领域渗透,展现其强大的用户黏性和吸引力,以至于今天,刷抖音、小红书、玩快手成为大众消磨时间的不二选择。视频媒介特有的声画共存的影像特点大大地降低了大众接受和欣赏的门槛,事实上,从未有一种艺术形式像影像的普及度那么高。短视频以其独特的“短”迅速普及,它传播面广、传播内容多、传播方式便捷的特点使视频艺术越来越面向大众。短视频的火爆无疑印证了艺术大众化是机械复制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纵观短视频的流行与发展,不难从中窥视艺术大众化趋势中呈现出的一些特点。创作者入门门槛偏低,与传统艺术创作需要较高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不同,短视频的制作非常简单,基础的创作者利用手机即可进行拍摄取材、手机下载软件进行剪辑和包装。各大手机厂商早已将摄影功能视为竞争主战场,手机的摄影功能不断优化。同时,目前各大短视频平台均有配套的强大后期制作软件可供下载,也有大量第三方软件满足创作者进行视频优化创作,不仅能进行拍摄、剪辑,还能根据创作者需求选择增加滤镜、特效、音乐等,大大降低了视频创作的准入门槛,为短视频创作者提供了便利。事实上,短视频的创作者大多非专业人士。

四、创作题材多元化且多为现实题材

与传统艺术孤独的自我表达相比,短视频的社交属性更为强烈。创作者不仅以此作为表达个人见闻思想的载体,更热衷于反映社会现实,在题材的选择上广泛涉及了从大众喜闻乐见的生活素材到八卦闲聊的社会热点事件。比如,张同学的短视频没有唯美的风景,没有炫酷的特效,也没有流行的背景音乐,但凭借着东北独特的田园风光,引起了网友的共鸣和讨论。他的视频剪辑节奏快,视频连接自然,吸引了众多粉丝,短短两个月粉丝数就涨到了720万个以上。

五、创作手法的大众化和趣味化

消费主义带来的快节奏生活方式将艺术表现的形式改写。铺垫、留白这类意蕴深长的技法难以迅速引起观者的共鸣,更不适合碎片化的使用场景。短片视频选择“一人一事一线”的短叙事模式,加上平实场景的语言,多用近景和特写辅助视频场景,组合软件自带修剪视频,搭配明亮的色彩布景和富有节奏性的剪辑,以简短有趣和简单的方式打动观众。短视频还催生了一些另类的趣味性影像艺术,例如,鬼畜视频——笑点快速多次重复;变装视频——卡点剪辑制造前后反差等。通过别致的表现形式赋予重复或老旧的内容新的生命,颇具实验性,更加符合现代年轻受众的审美需求,具有张扬的感染力。

六、大众化对艺术辩证影响

可以肯定的是,艺术大众化趋势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艺术的大众化趋势使今天的艺术更亲民,大众对艺术的评价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绝大部分人其实对一件艺术品认识是有差异的,但大众在欣赏作品时感受到作品本身的情感,如喜怒哀乐,欣赏作品时获得的艺术共情力、感染力,以及欣赏到艺术作品美的震撼力,是能促进大众提升艺术修养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能力的,从而促进民众的美育发展和身心健康发展。但过度快餐化的作品忽视了艺术作为人文产物的深层价值思考,对形式的重视伴随着内涵的缺失,造就了过度娱乐化的世俗表面。而其中忽视社会效益的商品属性规则可能带来更恶劣的影响,不仅一时影响了大众审美情趣,还会对未来社会的价值观造成影响。

七、结语

艺术的大众化倾向表明艺术有着泛化和消亡的可能性。特别是在一个网络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看似高大上的艺术早已与自媒体业务一起出现。艺术展览、3D艺术、艺术直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艺术与自媒体电商的结合可谓“恰逢其时”。彼此各尽其能,互相成就。自媒体短视频借助艺术突破互联网经济的“围剿”,艺术走出常规的美术馆,借助电子商务短视频,展示艺术多元融合,既促进了艺术的多元发展,也提升了大众艺术文化的水平。因此,在当代,艺术与自媒体短视频相结合,实现优势资源取长补短,毫无疑问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但随着社会发展的复杂性,艺术与自媒体电商的关系也随之变得复杂。尤其在艺术家这里,艺术与自媒体电商行业好像却成了对立的两个方面。艺术家对于自媒体电商行业表现出得又爱又恨的复杂情绪,更多的是为了表现出一种冷静,一种睿智,还有一种艺术家的清高,一种尊严。确实,复杂的情形对于艺术以及艺术品质有着一定的影响力,最常听见,似乎也最为客观公正的一句话就是“自媒体短视频之于艺术是一把双刃剑”。

既然是双刃剑,就必须客观分析。自媒体对于促进艺术的经济市场是显而易见的。今天,绝大部分人谈起凡·高时依然是如此激动,但现实中,即便是普通人也不会完全依靠弟弟维持生计,很少有艺术家愿意像卢梭那样一顿饭钱都没有了还不谋生。宁愿晚饭去街上拉小提琴,幸好他学过小提琴。即使愤世嫉俗孤傲如马克·罗斯科那样,为了不让自己的作品在“四季餐厅”与资产阶级共进晚餐,他撤回了作品并退还了纽约西格拉姆酒店的大笔押金,但在他早年穷困潦倒的时候,如果有人愿意每月给他600元钱,那么他愿意把自己画过的和以后要画的画都给他。相比优势,自媒体电商对艺术的劣势,还是利大于弊的,因为没有优势表现得那么明显,再加上艺术本身的特点,分析起来就困难多了,形而上学,以及就人、时间和地点而言。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各个时代的艺术史上,很多杰作都是艺术家在穷困潦倒时创作的,如凡·高、高更等。所以,穷困潦倒似乎能激发艺术家在某个时期的创作灵感。例如,马克罗斯科,他的作品现在价值数十亿美元,并且他拥有真正艺术家渴望的商业成功。他曾经说:“我年少的时候,艺术是一条孤勇的路。那时候并没有画廊,没有艺术收藏家,更没有艺术评论家,也没有钱。但那是一个创作的黄金时代,因为我们原本都一无所有,我们可以更加放开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

艺术商业化不代表就没有艺术性,大众通过自媒体的制作宣传不代表就能成为艺术家。无论是被媒体催生的艺术还是商业,“和谐共生”都是大势所趋。 艺术家要冷静地面对各种“新技能”,不反对也不排斥,与时俱进。商业化并不意味着没有艺术性。 每个人都是自媒体,不代表可以成为艺术大师。大众会被自身对艺术的衡量标准和大众自身艺术的素质及所受艺术教育影响,因此坚持艺术梦想、不断提升艺术鉴赏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面对艺术商业新潮,艺术家可以伸出援手出谋划策,但不要趁波逐浪,故步自封。同时,对艺术的教化功能扩大了。艺术的无限传播是最大限度地传播艺术,人人可以密切接触艺术,有助于加强艺术教化功能。在互联网的信息世界里,艺术在泛化的同时被细分为无数不同的价值倾向,任何价值观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伙伴,在任何艺术发展都没有尽头的网络中寻求身份。通信技术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也是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一。当今时代,人们可以从容地追求艺术的真谛。但是,在这个效率最高的时代,为了追赶时代的脚步,艺术同时也很慌张,艺术的存在是复杂的。

猜你喜欢
大众化艺术品大众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艺术品鉴,2021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常年征订中…
大众ID.4
上汽大众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