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晓晶,王勇军,姜云虎,马金娇,赵健,黄坤,王龙
南开大学附属北辰医院康复科,天津市300400
超过80%脑卒中患者有轻度及以上偏瘫,约70%偏瘫患者遗留上肢损害[1]。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损害重于下肢,恢复也较下肢困难[2]。等速肌力训练可提高脑卒中患者肌肉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3-5],应用于上肢训练的研究也逐步增多[1-2,6-10]。以往研究多通过等速肌力、肢体运动功能量表、肌张力量表和疼痛指数等常用指标评估,缺乏肌肉量的客观数据研究。
人体成分分析仪采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技术(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是一种简便易行、成本较低且非侵入性的方法,临床广泛用于身体组成,尤其是肌肉量的评价。本研究采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测量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肌肉量和水肿等情况,观察等速肌力训练的影响。
选择2021 年1 月至2022 年4 月在南开大学附属北辰医院康复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符合2007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关于脑梗死和脑出血的诊断标准,并经过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
纳入标准:①年龄≤75 岁;②首次发病,生命体征平稳,病程≤60 d;③偏瘫上肢Brunnstrom 分期≥Ⅲ期;④改良Ashworth 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分级[11]≤Ⅱ级;⑤患侧肩、肘关节能主动屈伸,配合治疗师完成测评和治疗;⑥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严重影响患侧上肢感觉、运动功能的疾病,如肩关节半脱位、疼痛、关节挛缩、上肢外伤等;②严重认知功能障碍;③严重心、肺、脑、肾疾病;④严重抑郁焦虑、精神疾病史;⑤恶性肿瘤。
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等速组,每组15 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Brunnstrom 分期和MAS分级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本研究经南开大学附属北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No.2020.04.17.02),患者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由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等速组给予肩、肘关节等速肌力训练,对照组在等速组训练时间内,继续予上肢力量和功能训练。
1.2.1 常规治疗
所有患者均予常规药物治疗、营养支持治疗、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吞咽治疗,辅以物理因子、针灸、中医中药等综合康复治疗,由本科治疗师团队完成。每天累计6 h,每周5 d,共4周。
1.2.2 等速肌力训练
等速组增加肩、肘关节等速肌力训练。采用IsoMed2000 型等速测试与训练系统(德国D &R FER‐STL公司),由同一名康复治疗师进行评估和训练。采用等速向心训练模式,先进行肩关节屈伸训练20 min,休息5 min 后,再进行肘关节屈伸训练20 min。分别以120°/s、90°/s、60°/s 的角速度各训练2~3 组,每组10 个,组间休息1 min。训练量以引起肌肉适度疲劳,但第2 天不感到疲劳为宜。每天40 min,每周5 d,共4周。
采用InBody S10人体成分分析仪(韩国INBODY),于训练前、训练2 周、训练4 周时,对所有患者进行人体成分测量,均由熟练掌握设备操作的同一治疗师进行。采集以下数据:①瘦体质量主要成分是肌肉,数值越大,肌肉含量越高;②上臂肌肉围度;③患侧上肢肌肉量;④浮肿指数,也称细胞外水分比率,反映肢体肿胀情况,>0.40 提示肢体浮肿,浮肿指数越大,水肿情况越明显;⑤骨骼肌指数(skeletal musclemass index,SMI),根据2019 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sian Working Group for Sarcopenia,AWGS)专家共识,采用BIA 方法时,低SMI 的标准为男性≤7.0 kg/m2,女性为≤5.7 kg/m2[12-13],数值越小,肌少症程度越严重。
采用SPSS 16.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多组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级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显著性水平α=0.05。
组内比较,训练后,对照组除浮肿指数下降(P<0.05),其余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等速组浮肿指数显著下降(P<0.001),患侧上肢肌肉量和SMI提高(P<0.05)。见表2~表6。
组间比较,训练前两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后,等速组浮肿指数2 周和4 周时较对照组降低(P<0.05),患侧上肢肌肉量4 周时较对照组提高(P<0.05)。见表2~表6。
表2 治疗前后两组瘦体质量比较 单位:kg
表3 治疗前后两组上臂肌肉围度比较 单位:cm
表4 治疗前后两组患侧上肢肌肉量比较 单位:kg
表5 治疗前后两组浮肿指数比较
表6 治疗前后两组SMI比较 单位:kg/m2
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不理想,上肢肌力下降和废用性肌萎缩是重要原因。以往认为,对偏瘫上肢进行肌力训练可能加重痉挛,加重异常模式,从而忽略或不强调上肢肌力训练。等速肌力训练采用患者主动运动,人机互动趣味强,速度恒定,顺应性阻力和肌肉重复训练,可快速提高偏瘫上肢的肌力和功能,不会引起明显肌肉痉挛或加重关节疼痛[1-2,6-10]。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人体成分分析仪使用多频BIA 分析人体成分,简便易行、成本较低、非侵入性、数据客观准确[14],临床广泛应用于健康评估[15-16]、肥胖症[17]、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18-19]、骨质疏松[20]、老年肌少症[13]、心血管疾病[21]、淋巴水肿[22]等多种疾病研究。
瘦体质量反映去除脂肪的体质量,主要成分是肌肉;上臂肌肉围度和患侧上肢肌肉量可反映上肢废用性肌萎缩情况;浮肿指数反映机体浮肿或淋巴水肿情况;SMI 综合反应患者四肢肌肉量情况,是肌少症诊断的必备条件之一[13,18,23]。本研究显示,病程60 d 内,约有76.7% (23/30)患者存在肢体浮肿(浮肿指数>0.40),所有患者SMI符合肌少症标准。常规康复治疗对偏瘫上肢水肿的效果较好,但对上肢肌肉量的改善不理想。增加等速肌力训练后,浮肿下降更快、更明显,治疗4 周时,浮肿人数为0;且患侧上肢肌肉量、SMI 均较训练前增加,患侧上肢肌肉量多于对照组,提示对废用性肌萎缩可能有效。
值得注意的是,训练4 周时,所有患者SMI 仍处于肌少症水平,提示脑卒中偏瘫患者存在长期慢性营养不良和肌力下降,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干预。本研究样本量较少、训练时间不够长。后续应增大样本量、适当延长训练时间和随访时间,以提供更多肌肉量变化的客观数据。
利益冲突声明:所有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