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韵曦
在网络时代的亲子关系中,手机已成为家长和孩子拉锯的焦点。对家长来说,手机是造成孩子沉迷堕落、学习退步的罪魁祸首;对孩子来说,手机是掌中宝,里面有他们渴望渴求的精彩世界。两种观念拉扯下,因手机而产生的亲子矛盾屡见不鲜。
针对新时代家庭教育这一难题,近日,资深媒体人、家庭教育咨询顾问朱煦在其新书《孩子玩手机,家长怎么办》中,通过生动新鲜的案例和满满的干货,把孩子“玩手机”的问题说得清晰透彻,并针对每个问题给出了可行性建议以及富有创意的实操方案。
书中,朱煦把家长对手机的各种担心,拆分成一个个具体问题,比如:应该什么时候给孩子买手机?如何与孩子聊手机上的脏视频?孩子的手机该不该设置密码等等,指点家长辩证地看待手机问题,切断手机与成绩、与沉迷、与堕落的片面关联,从而帮助家长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
记者:您如何评价这本书?
朱煦:这是一本与大多数家长思维定式相悖的书。既然家庭中确实遇到了手机这个绕不过去的“沼泽”,对抗肯定是越陷越深。铺跳板,甚至匍匐前进,才可能是通过的有效方法,本书就像一块接着一块的跳板。
记者:在您以往的咨询案例中,跟手机有关的占多大比例?您是否也对家长给出了书中的建议,家长的态度如何?
朱煦:过去我咨询过的千余个案例中,100%的家长都糟心孩子玩手机的问题。家长无一例外地称孩子“玩手机”,而非“使用手机”。书中内容全部是我曾经在咨询中跟家长讲过的方法内容,在咨询中,家长对我的建议有点头称是的,有将信将疑的,也有当即反驳的。
记者:为什么说,手机是当前处理好亲子关系的关键问题?
朱煦:表面看,亲子之间因孩子使用手机时间长短、看什么内容等方面发生争执,实际上,是家长根本不相信孩子能自主管理好智能手机,这是对孩子的彻底否定,孩子对此十分明白。
回到亲子关系,信任是基础,试图在信任不完整的基础上奢谈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不可能的。手机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手机在亲子关系中的分量。
记者:城市和乡村的家长,孩子学段不同的家长,遭遇的手机问题是否有区别?
朱煦:我有两个基本观察。一是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从大都市到小乡镇,孩子玩手机的行为特征没有区别,家长的固有观念没有区别,不因为学识、经济条件有区别。二是孩子主动被动接触手机的现实,已经引起很多父母的警惕,一些9个月到6岁的孩子已经开始接触、使用手机了。
记者:与其说家长要解决孩子使用手机的问题,不如更关注自己如何陪伴孩子的问题?
朱煦:你这个问题说到了点子上。一部分孩子使用手机时间超长,内容集中在打游戏、聊天、刷短视频等,恰恰是孩子所需要的亲子陪伴不足造成的。家长不陪,孩子需要陪,手机便当仁不让,更不要说手机比偷懒的爸妈要好玩得多。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手机也能拓展孩子的眼界。所以,家长修正理念的时候,就是与孩子成长时期共情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