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龙跃梅
近日,丹霞呵叻蛛、丹霞铁马鞭、丹霞铁角蕨、东方卷柏4个新物种先后正式发表,再次刷新世界自然遗产地广东丹霞山物种纪录。
丹霞山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境内,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的风景区、以丹霞地貌景观为主的风景区和世界自然遗产地。据不完全统计,从山顶到山脚,再到乡村,丹霞山有20多种生境类型,已调查野生维管类植物1700多种,大型真菌300余种,昆虫1400余种,鸟类、两爬和哺乳动物400多种。地理学家和生物学家在这里发现了“丹霞梧桐”“丹霞兰”“丹霞小花苣苔”等20个特有物种。
生物多样性是检验生态环境好坏的一项重要指标,丹霞山为何能成为众多动植物生存繁殖的王国?
4月1日是“国际爱鸟日”,一群被观鸟者称为现实版“愤怒的小鸟”——短尾鸦雀被发现在丹霞山的天空自由翱翔。
在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面开展春季野生动物的监测工作中,由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王英永组织的春季鸟类调查活动有了新发现:首次观测到成群的短尾鸦雀。
短尾鸦雀间断分布于我国大陆华东至华南地区和云南及中南半岛东北部,为不常见留鸟,在2021年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名录中被列为二级重点保护鸟类。短尾鸦雀主要栖息于低矮浓密的竹林灌丛中,极其活泼好动,其多结小群在竹林中快速移动,常常一闪而过,尽管在浙江、江西、福建和广东等地时有报道,但至今没有一地有稳定可见的居群。
在近期丹霞山春季鸟类调查期间,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鸟类调查队在保护区内多条样线记录到短尾鸦雀。其中,有些样线在一次调查过程中可以数次见到求偶过程中的短尾鸦雀小群,或者刚刚求偶成功的成对短尾鸦雀。
结合以往的调查记录,专家团队负责人表示,短尾鸦雀在丹霞山的分布面积很有可能覆盖了整个保护区,属于比较易见鸟类,种群数量较大。
至此,丹霞山记录鸟类19目61科242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种,二级保护鸟类39种。
鸟类集聚在丹霞山,因为这里有着不一般的“天空”。
南岭是地球同纬度最大的绿洲和物种宝库,如果把南岭比作翠绿的翡翠,那丹霞山就是翡翠皇冠上的一颗红宝石。广东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南岭南麓的一个山间盆地,总面积292平方公里。
据推测,距今1.4亿年至7000万年间,丹霞山区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四周山地强烈隆起,盆地内接受大量碎屑沉积,形成了巨厚的红色地层;距今7000万年以后,地壳上升而逐渐受侵蚀。距今600万年以来,盆地又发生多次间歇上升,平均大约每万年上升1米,同时流水下切侵蚀,丹霞红层被切割成一片红色山群,也就是丹霞山景区。
丹霞山属南岭山脉南坡,是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性湿润气候,亿万年来受南岭山脉的庇护,保留了大量原生物种。在292平方公里的丹霞盆地里,峰林丛立沟谷密布,拥有多样化的生境类型和生态系统,区域内“孤岛效应”“热岛效应”明显,物竞天择,在漫长的适应性演化过程中,发育形成了独特的生物区系,成为全球最令人瞩目的生境栖息保护地之一。
科学家推测,丹霞山是亿万年前南岭山麓地质剧变时期的物种避难所,因而留存下许多全球极小种群,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因丹霞山区域复杂特殊的生境中变异分化衍生了许多神奇的特有物种。
这里从山顶到山脚,有野生维管类植物1700多种,大型真菌300余种,昆虫1400余种,鸟类、两爬和哺乳动物400多种。这里新物种频现,不断刷新物种纪录。这里,为何能成为众多动植物生存繁殖的王国——
近年来,丹霞山已发现20余个动物、植物和菌物新种,且大部分新物种仅在丹霞山或丹霞地貌区生存。尤其是,随着丹霞梧桐、丹霞兰、丹霞柿、丹霞小花苣苔等一系列新物种的发现,极大地提升了丹霞山生物多样性的特殊地位和珍贵价值。
丹霞呵叻蛛的发现团队来自湖南师范大学,他们在丹霞山砂岩壁凹陷处发现的这种大长腿蜘蛛不仅是新物种,而且目前还确认是亚洲特有种。
据该团队介绍,丹霞呵叻蛛属于幽灵蛛科呵叻蛛属新种,目前该属种全世界共报告了48种,在丹霞山发现它的踪迹,再次说明丹霞山生态环境的优越性,是蜘蛛、昆虫和脊椎动物们最安全的栖息地。
中山大学凡强博士和团队则在丹霞山发现了丹霞铁马鞭和东方卷柏。数十年来,他们观察到丹霞山的地貌多样性赋予了植被类型多样性,推断在几乎没有人类干扰的丹霞山各山峰顶部、沟谷深处和绝壁上,一定会有地质剧变后保留下的孑遗物种。据此,该团队想方设法深入无人区,攀绝壁下深谷,在这些极为原生态的特殊栖息地中发现了多个新物种的线索。
据推测,随着对丹霞山生物多样性系统调查的深入开展,丹霞山的动植物物种总数将突破4000种,特有物种预计将达到50种以上。
如今的丹霞山,正在全力推进国家公园创建工作,深入有序开展地质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科学价值调查和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