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巧云、姬红兵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的时期,对音乐艺术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不仅需要单一表演型的高精尖人才,更需要复合型、应用型的综合人才。对于地方本科院校来说,应该重新定位音乐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培养符合当前市场需求的应用型音乐人才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操能力。只有确立了应用型音乐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才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制订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并探索与之匹配的教学模式,这正是本课题的研究主旨。
目前,在绝大多数本科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中,都认定音乐表演专业的就业方向是在中等专业学校、文艺团体、艺术研究单位和文化宣传机构,从事教学、研究、编辑、评论、管理等;音乐师范专业的就业单位一般是中小学、幼儿园,或者中等职业艺术学校等。据有关统计,全国每年艺术类本科招生达四五十万人,但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不到60%,其中还包括一部分灵活就业,因此,前面提及的就业岗位是远远不能满足毕业生就业需求的。随着新时代社区文化建设对大量的艺术人才需求的增加,这将为未来音乐本科毕业生提供广阔的就业市场。基于目前我国音乐学与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都面临就业难的问题,本课题提出增加“社区音乐人才”专业,通过加强合唱、合奏、自弹自唱、指挥排练、演出策划等实践性课程与教学比重,培养全能型社区音乐艺术人才,为提高我国全民艺术素养提供师资保障。希望国家相关部门能够加大音乐专业改革力度,拓展应用型本科音乐专业新的培养目标,为就业难的音乐专业毕业生开拓新的生存之路。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赋予了现代社区文化建设更加深刻的意义和丰富的内涵,使其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音乐、舞蹈作为感染力、号召力极强的艺术活动,受到我国民众的普遍喜爱,因此社区合唱团、小型乐队、广场舞等艺术活动已经成为我国城市社区较广泛的文化生活,在不久的将来也需要大量社区艺术人才,这是高校音乐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新契机。就如2014 年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因此,应用型本科音乐专业应该成为新时代社区文艺工作者培养的摇篮,使其成为极具发展前景的新型就业领域。本课题希望尽己所能,在探索社区艺术人才的培养上做些尝试。
音乐是流动的艺术,在高校音乐专业讲授吹、拉、弹、唱等演奏演唱技能时,教师需要讲解演奏演唱技能的生理学原理与发声要领,分析由此产生的千变万化的声音属性,但因学生主客观条件和能力的不同,造成每个学生在学习进程和学习结果上,就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偏差与声音偏差。这些发声技巧必须通过教师一对一、因人而异的教学方式,才能准确、细致地得到辅导与解决。因此,音乐技能课一对一的授课方式,无论对于表演专业还是教育专业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是高等教育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向,一对一的授课方式更适合高精尖型音乐教育,而对大批量招生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仅掌握一技之长是不够的,更何况从市场需求与就业岗位来看,国内一流音乐学院表演专业的毕业生已经远远供大于求。因此,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探索复合型音乐人才的培养模式。山西大同大学作为一所应用型大学,正为建成区域一流的地方性应用型综合大学而努力。大同大学音乐学院秉持“培养应用型人才,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社会”的培养目标,旨在培养“通专业、重实践、善协作、能创新”的音乐舞蹈艺术人才。本课题组全体教师希望通过对现有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教学改革,开展“应用型专业建设研究”,探索“社区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音乐院校毕业生谋求新的就业方向,为本科音乐教育改革做出贡献。具体探索方向包括:
第一,拓展与整合有效的课程资源。培养社区艺术人才,要突破音乐表演专业一直以来延续的以单一技能为主的课程体系,须整合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既要制订全能型社区艺术人才掌握不同专业技能应达到的专业规格,还要平衡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精力,有效整合课程资源,确保学习效率。
第二,探索多导师协作教学模式。即打破专业课“一对一”的封闭教学模式,探索更为高效的教学方法,建立多导师教学团队,促进不同专业课与专业教师之间的教学合作,聚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在某一阶段或针对某一教学目标,形成“多对一”或“多对多”的教学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协作与教师之间的配合,以及线上线下结合、个别课与集体课结合,形成开放式教学模式。
第三,构建多方合作的教学平台。培养社区应用型艺术人才,不仅需要其具备一定的音乐专业技能,能担任中小学生与社区中老年人、音乐爱好者的音乐基础教学、文艺娱乐的组织辅导工作,还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文化素养、个性品质与人际交往能力等,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引导者,起到传递社会正能量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中,需要学校、社区、社会各类办学机构共同搭建多方合作平台,协同参与未来社区艺术人才的培养工作。
音乐表演专业受自身专业特性影响,使得每个学生所掌握的技巧和对音乐的感悟千差万别。但对于培养未来将从事社会音乐普及教育的工作者来说,必须突破一对一传统教学形式,尤其对于互为基础或互相关联的课程,可以尝试多导师联合备课,统一教学内容与目标,加强课程或技能之间的横向联合与纵向联系。例如,在乐理课与视唱练耳课,独奏、独唱技能课与作品分析、和声曲式理论课,以及合唱、合奏、指挥、排练、演出等综合技能训练课,采用多导师协作教学的模式,既能提高教学质量,又能节省教学时间。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我们课题组尝试组建导师小组,形成多导师联合教学的模式,发挥每位导师的专业特长与学源优势,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与知识面。具体做法为:
本科一年级要加强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两门音乐基础理论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让两门课程的授课教师联合备课,在一个学期内乐理课讲什么,视唱练耳课就听什么、唱什么,教学进度同步跟进,力争确保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同步推进。此外,这两门课程的教师要定时沟通,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乐理讲解“节奏节拍”的概念与各种拍子的特征,视唱课就同步训练学生在视唱曲目中体验和表现各种节拍的强弱韵律,以及了解基本击拍图示与指挥方法。乐理课讲解“和弦”的构成、原位、转位、识别方法等知识,练耳课就去听辨和弦的原位、转位构成与色彩性能等。本科二年级的“视唱练耳”与同时期开设的“应用和声”可以横向结合在一起。例如,和声课讲解“和弦连接”中和弦音的重复、省略、声部进行等知识,练耳课就听辨三和弦原位、转位的连接方法,以及属七和弦解决时的音响效果等。上述所列的几门音乐基础课程彼此间互为基础、相互关联,但由于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不能同步,存在基础知识与能力训练脱节的问题,使得知识点讲得再多、再难,学生若没有掌握,就不能指导艺术实践,到头来还是徒劳无功。尤其对于应用型社区艺术人才来说,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必定得太高,但一些基本乐理、和声知识必须搞懂学透。毕竟不能熟练掌握音准、节奏等识谱能力与调式调性等分析能力,就无法担当社区音乐教师。所以,大学期间乐理成绩达不到95 分以上、视唱成绩达不到80 分以上的学生,应要求他们重修这些课程。如果这些音乐基础课程可以采用多位教师同步教学,以及协同评判学生的学习情况,那么就一定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视唱练耳实践能力。
本科二年级开设的“应用和声”与本科三年级开设的“音乐作品分析”,应该与学生演奏、演唱曲目的作品分析紧密结合起来。音乐表演专业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主修的专业课,或钢琴、或声乐、或其他器乐。钢琴本身就是建立在和声基础上的多声部乐器,钢琴曲目也至少都是二声部作品;本科生学习的声乐与其他器乐作品,很多都有正规的钢琴伴奏谱,也属于多声部作品。如果和声课教师在讲授“调与调的关系及近关系调转调”的知识时,让学生找到“共同和弦”、掌握转调的手法,那么除了运用和声教材中的谱例之外,还可以让每个学生对自己本学期正在学习的器乐或声乐曲目进行调式调性分析,这样在理论课与专业课两位导师的共同指导下,一定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音乐内涵的理解。同样,如在“音乐作品分析”中,讲授“单三部曲式概念、分类、各部分特征”等知识时,使每个学生能在授课教师的指导下,对自己学习的器乐或声乐曲目进行曲式结构分析,那么学生在背谱与把握作品发展脉络等方面一定会得到帮助与提高。可见,音乐基础理论课与技能课之间开展多导师协作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起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
以钢琴专业课为例,无论对哪种层次的音乐院校来说,钢琴教学都是以“一对一”的专业授课形式为主,每个学生都在两年或者四年内,在一位固定的专业教师指导下系统掌握钢琴演奏技巧与不同时期的钢琴文献。但再好的教师也会受到学习年限、学习背景等因素的限制,存在一定的认知盲区。对此,我们以教研室为团队,以同年级学生为教学对象,打破封闭教学的“门户之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授课形式。例如,大一学生在学习巴洛克时期的钢琴曲目时,首先由一位教师通过“学习通”平台,讲解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与键盘演奏特点,以及巴赫、斯卡拉蒂等代表作曲家的创作风格与触键技巧等共性知识,然后在“资料”栏目中添加如巴赫二部创意曲第8 首等作品的教学范例,以及主讲教师的讲解示范;其他授课教师也要参与曲目触键方法或者作品分析的知识添加;还有教师将各自收藏的权威演奏家的经典演奏拿出来与大家共享;教学班的十几位学生要参加讨论,对比不同演奏版本各自的特点,最终在自己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一首巴赫的复调作品。多导师协作的开放教学,可以让学生获得更为开阔的知识视野,广泛吸收每个教师的长处,积累更全面的音乐素养。
针对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我院会以集体课的形式开设三个学年、六个学期的室内乐排练课,包括声乐伴奏、键盘重奏、管弦与民乐伴奏、小型室内乐组等,并由多位不同专业的教师共同承担排练课的教学任务。每位教师按照各自承担的相关教学内容,依次讲授各类乐器或男女声部的发声特点;分析作品的不同时代风格;指导学生分声部排练;解决作品中的技术难点等。由于排练课是钢琴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因此指导教师在专业课上,除了要指导学生演奏独奏作品外,也会协助排练课教师,对学生一个学期内要完成的伴奏曲目与室内乐合作曲目,尤其是对合作曲目的曲式结构、风格特点、技术难点给予更具体、细致的指导。
另外,管弦、民乐、声乐专业学生都有各自的指导教师,当他们与钢琴专业的学生合作排练时,也应打破一对一封闭教学模式,实行导师团队制,有条件的可以形成固定的导师搭配模式。不同专业导师组的教师要进行集体备课,共同确定学生每个学期演奏、演唱、合作的学习内容与考试曲目,确保各项技能训练的循序渐进与统筹安排。学生的演奏曲目要首选经典音乐文献,在艺术性和技术性上都应具有良好的训练价值和实用价值,注意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搭配与衔接。导师团队在每个学期至少要进行四次集体备课,对学生每个单元所学内容、掌握情况、存在问题、下一阶段如何调整训练目标等进行集体研判。同时,在协作曲目的力度、速度等音乐处理、技术标准、排练走台、演出比赛、社区实践等教学过程中,都力争实现双导师联合上课的模式,整合教师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一个学期内,导师至少要为相同导师组的学生,或者同类乐器的合作学生,组织两到三次公开课和研讨会,让学生在开放公平的学术氛围中,互相观摩、彼此评价、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高合作能力,拓宽学术视野,积累演出经验和教学经验。
现在很多家庭都会培养孩子从小学习吹、拉、弹、唱等音乐才艺,与此同时,社区中老年音乐爱好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可见未来的社区艺术工作者将凭借自己在大学掌握的一技之长,承担社会音乐基础教学。音乐专业学生在大四的实习中,无论是到学校顶岗代课,尝试做一名中小学音乐教师;还是到社会培训机构,做一名乐器技能课的陪练;或是到社区辅助相关工作人员开展文艺娱乐活动,都要把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付诸实践。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实习期间校内专业教师应与校外实习指导教师保持及时沟通,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协同指导,及时了解学生面临的教学难题与欠缺之处,并各自从不同角度给予有力的帮助。
将来要想成为一名社区音乐艺术活动的教师,还必须具备合唱、合奏指挥的能力。现在社区音乐文化生活中最喜闻乐见的形式便是社区合唱团及小型乐队合奏。因此,本科阶段开设的合唱排练课,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到优秀的合唱曲目,还应让其掌握基本的指挥知识与技巧,尤其是针对未来的社区艺术人才,需要增加“指挥”这门课程,以帮助他们胜任群众歌咏辅导工作。音乐学院应设有专门的实习指导教师,与校外实习实践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聘任社区合唱团、社区乐队、社区舞蹈队的辅导教师做学生的校外实践导师,协助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定期带领学生参加社区成人与青少年艺术教育实践,以及社区节庆演出活动,让学生在跟随校外导师的社区艺术实践过程中耳濡目染,尽早熟悉社区艺术工作,为将来顺利就业打下基础。
我国有句俗语叫“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生情谊是世间最伟大的情感之一,尤其是基于音乐专业的特殊性所形成的“一对一”这样更亲密的师徒关系。音乐作为一门表现人类情感的艺术,具有修身养性、锤炼品行与能力的社会功用。通过专业教师手把手、面对面、一对一的教学,有利于将课程思政元素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融入每节课中,在用声音表现人世间喜怒哀乐的艺术创作中,提高学生的感受力、控制力、判断力、决策力,以及表现能力、创新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等;在传授学生音乐技能的同时,担负着启迪思想、温润心灵,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踏实严谨的学习作风等育人使命。高校辅导员作为专职班主任,其工作职责就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在帮困、心理辅导、就业、人际关系指导,以及党团建设等工作中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但现实是,一名辅导员往往要管理数个班级、上百名学生,肯定有力不从心的时候。而音乐专业“一对一”的教学形式,使得导师一年最多接收三五个学生,比辅导员更容易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关系,因此辅导员要和专业导师加强沟通,共同关注学生思想动态。笔者建议建立“学生学业思政管理电子数据库”,使辅导员和专业导师每个学期至少登录数据库三到四次,了解与添加学生学习信息、思想状况等,便于双方及学院相关负责人,甚至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成长动态,联手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
总之,应用型本科音乐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顺应新时代发展潮流,围绕市场需求与就业方向做出调整,使音乐教育与音乐表演专业人才过剩的现状得到改善。新时代社区需要一批德艺兼备的应用型音乐艺术人才,这就需要国家在音乐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管理等方面都做出改革。多导师协作教学模式是本课题组近年来在不违背现有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做出的一些探索和尝试。在课题推进过程中,导师团队同心协力、无私奉献,力争做到教学资源、教学方法与教学成果共享,使学生在专业水平、综合素质、研读乐谱能力、合奏伴奏能力,以及参与社会艺术实践能力与自学能力等方面都获得了一定提高。然而,要想培养真正的社区应用型艺术人才,必须设立新的音乐专业,改革现有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配置特色课程,从更高层面改革音乐专业固有的授课方法,推广多导师协作的授课形式,并与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授课形式灵活结合,力争使理论课与技能课同步进行,加强各类技能课之间的合作互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升实践能力,最大效率地将书本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成为他们得以谋生的技艺,能够在毕业后快速融入社会,适应社区文化艺术工作需要,成为推动我国国民艺术教育大发展、促进社会文化繁荣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