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祥:背母上学的他,托起更多孩子的梦

2022-12-18 02:58张桂秀
时代邮刊 2022年23期
关键词:望谟县大山资助

● 张桂秀

2022年,在党的二十大代表名单里,人们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刘秀祥。2008年,他曾因“千里背母上大学”感动中国。毕业后,他又从一名普通的支教老师成长为贵州望谟县实验高中的副校长。他发起的助学活动让1800多个孩子重返校园,他所在工作室累计牵线对接资助学生4000多人。他让大山里的孩子们看到了读书和奋斗的力量。

走出大山,追逐梦想

1988年,刘秀祥出生于贵州望谟县一个贫困小山村。他4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因伤心过度患上精神疾病,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刘秀祥上小学三年级时,哥哥和姐姐外出打工,从此杳无音信,照顾母亲的重担,便落在了他的肩上。

那时候,他既要上学,又要照顾母亲,只得将自家土地租给别人耕种,每年的租金是500斤稻谷,这是他和母亲的口粮。为了购买生活必需品,他就自己种菜,把菜背到集市去卖。为了多挣点钱,他还会在放学后独自一人去山上挖药材卖给药铺。

刘秀祥偶尔也会将母亲托付给乡亲们照顾。大家对他的帮助,他始终铭记在心。生活的困苦,没有让他放弃梦想和做人的信念。

小学毕业后,刘秀祥决定带着母亲去县城求学。离开家前,他跪在父亲坟前,发誓一定要照顾好母亲。来到县城,没钱租房,他用秸秆、稻草在学校旁搭了间棚子居住。他白天上学,晚上捡废品,周末打零工,勉强维持生计。有时候,他晚上去捡瓶子,捡到一个,发现前面还有一个,便越捡越有劲头,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

尽管生活艰难,刘秀祥始终没有放弃学业。在他实在没钱交学费的时候,老师为他垫付了学费,并告诉他:“你来读书就好。”这句话一直温暖和激励着他。

自强不息的他考上了当地的重点高中,却没有足够的钱来交学费,无奈之下,他选择进入一所民办学校。在那里,他依旧过着半工半读的生活,成绩也依旧名列前茅。为了省钱,他租下农户家的猪圈居住。后来,学校了解到他的家庭情况后,主动免去了他的学费。

为了攒学费,刘秀祥随乡亲去一个电站打工,每天干的都是重活。2007年临近高考时,他因为长期营养不良和过度劳累病倒了,导致当年高考落榜。但他并没有认命,费尽周折获得了复读的机会。一些家长在听说了他的身世遭遇后也深受感动,在他们的帮助下,刘秀祥如愿继续学业,而他也不负众望,第二年终于考上了大学。

回到大山,点燃梦想

上大学时,刘秀祥一如既往带着母亲去求学。2008年,他“千里背母上大学”的故事被媒体报道后,感动了无数国人。学校为他和母亲提供了住处,同时还为他安排了勤工助学岗位。一些爱心人士和企业也曾找到刘秀祥,表示愿意为他提供帮助,但都被他拒绝了。

刘秀祥自己生活并不宽裕,但他仍在尽力帮助他人。他将部分勤工俭学的劳动收入寄回贵州,帮助他当年捡废品认识的三个孩子上学。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一家企业工作,收入相当不错。那时的他想得很简单:“只要我和母亲在外面有吃有穿,我就把多余的钱寄回老家去,帮助那些有需要的孩子。”

没多久,一个电话改变了刘秀祥的想法。他资助的一个孩子给他打电话说,不想读书了,他怎么劝说都没用。这个电话让他意识到,这样的孩子在家乡应该还有很多,越是贫困的地方越是需要好老师。2012年,他毅然辞职,回到家乡望谟县任教。他的心愿既宏大又具体:他要托起更多山里孩子的梦!

做老师后,刘秀祥发起了“助学走乡村行动”。他和几个老师骑着摩托车走村串寨,四处劝学。刚开始时,吃闭门羹是家常便饭,有一次,他甚至被家长放出的恶狗追得满村跑,不小心栽倒在地,后脑勺都磕破了,至今还留有疤痕。

越是这样,刘秀祥劝学的信心越是坚定。“那时的孩子们非常自卑和迷茫,我要让他们知道读书是为了什么。”10年来,他几乎跑遍了望谟县各个乡镇,骑坏了8辆摩托车,成功让1800多名学生重返校园。

为了激励这些寒门学子,他现身说法,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让他们感受到读书和奋斗的力量。

刘秀祥后来说:“我一遍又一遍地讲我自己的事,不是为了博取同情,而是希望可以帮助那些和我一样的孩子,给他们精神上的激励,希望他们渡过眼前的难关。如果揭开伤疤能够激励更多的人,那这种痛是值得的!”

在精神上激励学生的同时,刘秀祥也在物质上资助学生。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后来,他不得不寻求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的帮助。用他的话说,为了孩子,他“可以连尊严都不要”。2020年,刘秀祥工作室成立,工作室的工作内容包括励志演讲、教师培训、学生德育教育和贫困学生资助。两年多来,刘秀祥工作室已累计牵线对接资助学生4000多人。

建设大山,传递梦想

10年来,在想尽办法助学的同时,刘秀祥在教学上也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主动接手的“差生班”,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后,所有学生都考上了大学。那三年,他成了学生们的家长和朋友,不仅帮助和陪伴他们学习,而且常常与他们谈心。为了带好学生,他将一大半工资都花在了他们身上。周末,他还会分批带学生们到自己家来,亲自做饭给他们吃,既是为了给他们改善伙食,更是想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经过了日复一日的努力,刘秀祥最初的心愿逐渐变成现实。2012年,望谟县只有70人考上本科,2022年则有1302人考上本科,教育质量从全州挂末提升到全州前三。“现在,我们每个村都有了大学生!”刘秀祥骄傲地说。他的骄傲并不来自“全国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而是来自家乡越来越多的孩子通过读书改变了命运,继而反哺家乡。

2013年,刘秀祥“偷偷”资助了一个学生。后来,这个学生无意中知道了是刘秀祥一直在默默帮助自己,大学毕业后便回到家乡,成为刘秀祥的同事。

“我常和学生讲:‘无论你走得多远,不要忘了来时的路。’以前,我的老师说:‘同学们要努力读书,走出大山。’但我想,走出大山应该是为了更好地回到大山,建设和发展大山。”刘秀祥说。

孩子们没有辜负刘秀祥的期望。他教过的很多学生毕业后都选择了回到家乡。他说:“我非常高兴,因为这些年我们培养的很多孩子,大学毕业后又重回大山,我们一起去建设和发展大山。”

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刘秀祥也从未停止自我成长的脚步。如今,他已从一名支教老师成长为望谟县实验高中的副校长,还完成了研究生学业。2022年,他光荣地当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

在“党代表通道”上,刘秀祥说,10年来,自己的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县城最漂亮的建筑、最好的环境就在学校里。教育彻底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让大山里的孩子们有了更好的出路和更多的选择。在谈到自己的梦想时,他说:“我希望大山里的孩子们都有更好的未来,希望在大山深处也可以打造教育的高地。”

在他看来,自己也需要放下过去,重新出发。他说:“希望大家把背母上大学的我忘掉,我现在就是大山深处的一名普通教师。我会一如既往地走下去,和广大乡村教师一起奋斗,继续扎根乡村教育,做大山深处孩子们的‘守梦人’。”

猜你喜欢
望谟县大山资助
春天的大山
田野里,丰收忙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贵州省望谟县纳郎金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研究
大山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望谟县委离退局、老年大学到蔗香镇新寨村张贴帮扶公示牌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望谟县重访革命遗迹传播红色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