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和媒体发展规律,作出了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指导、推动,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为我们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必须站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把握机遇、乘势而上,以更大力度、更实措施、更硬作风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全媒体的发展,内宣和外宣已经很难分开,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内宣就是外宣,外宣也是内宣。2020年武汉“解封”前后,先后有77家境外媒体共174人来汉采访,这充分说明我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地方也会成为国际舆论斗争的主战场。武汉是抗疫主战场,也是国际舆论斗争“风眼中的风眼”。国内外媒体对武汉抗疫的持续广泛关注,对湖北来说既是重大挑战,也是其加强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建设、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窗口期,我们必须努力适应国际化的舆论环境,加快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建设新型主流媒体,以更生动、更扎实、更自如的风格讲好湖北抗疫故事、中国抗疫经验,为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做出贡献。
当前,互联网正在媒体领域催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着新的调整。湖北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暴露出了基层治理方面的不足,为此湖北省委做出了关于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的决定,出台了关于补齐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等方面短板的“1+11”一揽子制度。贯彻落实省委决策部署,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在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全面提升省域治理现代化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讲,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是湖北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为省域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撑。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以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成效更好地助力省域治理现代化。
近年来,湖北新闻战线在媒体融合发展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经验,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在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中走在前列。下一步,我们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紧盯技术前沿,瞄准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虚拟化等新技术,以新技术引领和驱动媒体融合发展,推动以产品形态多媒体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全媒体转型。加大对有利于主流媒体融合发展的基础设施项目和信息来源的支持力度,推动主流媒体整合自身积累的信息资源,聚集政务信息、公众信息、企业信息、行业信息等公共信息资源。建设内容数据库、用户数据库、客户数据库,搭建集采集、存储、编辑、分发、互动、监控于一体的“全媒体融合信息平台”和互动性强、关联度高、服务性好的“全省信息服务平台”,重点推进“媒体线上线下综合社区平台”“新闻大数据中心”“长江云”新闻政务平台、全省音视频集成播控平台和全省数字出版网络运用测试平台等平台建设。
加快对新一代信息传播技术的利用,推进全省媒体移动互联网业务布局,大力发展移动客户端、微博微信公众平台、政务微信群、户外电子阅报栏、互联网电视和交互式有线电视等融媒体产品,同时借用已成熟的技术、平台,拓展渠道和平台终端,实现信息数字化传播、多媒体展示、点对点推送、分众化互动,形成“多渠道、多终端”的现代化立体传播体系。利用微博微信平台,丰富传播形态和传播样式,拓宽社会化传播渠道,推进社交媒体与新闻传播平台的对接。
整合传媒企业线上线下资源,加速媒体与物联网、数字家庭等新技术、新业态的融合应用,打通线上线下服务,充分发挥媒体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和用户资源优势,增强信息产品供给能力,培养信息消费需求,不断拓展和延伸产业链,构建“新闻+”的新型媒体产业链。鼓励媒体企业面向重点行业和重点民生领域,开展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提升物联网公共服务能力。支持传媒企业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互动新媒体、移动多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加快建立文化产品多媒体、多终端制作传播平台,实施网络文化信息内容建设工程,推动优秀文化产品网络传播。充分运用北斗导航技术,拓展位置信息服务市场。
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在信息采集和专业解读上的优势,借助新兴媒体技术的优势和传播特点,以专业权威的品质、快捷精简的传播方式、多媒体化的展示、分众化互动式的服务、体验式个性化的供给,将传统媒体的内容信息向新兴媒体领域延伸拓展,让群众喜闻乐见,在传播中抢得先机。加强对微信、微博等互联网社区中海量信息资源的跟踪、监管和分析,及时发现重大突发事件和社会舆论热点,根据受众关注倾向,指导新闻生产和发布,有效引导舆论。加强对信息资源的挖掘和加工,深耕信息内容,推出思想性强、观点鲜明的深度报道和评论,提升报道内容品质。探索动漫新闻、数据新闻、图片新闻、短视频、微视频、互动图表、网络专题等生产方式,创新报道形式,多方抢占舆论阵地。
实施新闻宣传网络化表达改造工程,创新权威信息的呈现形式和话语表达方式,将传统媒体的权威信息资源优势和新兴媒体的技术优势相融合,综合运用图文、图表、动漫、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实现内容产品从可读到可视、从静态到动态、从一维到多维的升级融合,满足多终端传播和多种体验的需求,实现“优质内容+优质体验”目标,增强宣传实效。坚持用户至上原则,多在“微”字上做文章,多生产精准短小、鲜活快捷、吸引力强的信息,在传播中抢得先机。主动融入网民和新兴媒体话语体系,使新闻回归平实本真的本质,使新闻产品更加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切实增强其吸引力和感染力。
增强服务意识,加强信息产品分众化、互动化服务,满足受众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根据不同用户需求,有针对性地生产特色信息产品,点对点推送到用户手中,做到量身订做、精准传播,提高新闻宣传的实效性和用户满意度。推动市政公用企事业单位、公共服务事业单位等机构开放信息资源。支持新兴媒体企业参与全省重点领域、重点工作、重点行业的信息公开工作和公共信息服务云平台建设运营,充分发挥新兴媒体的优势,提升全省信息化服务水平。把互动思维引入信息服务领域,加强媒体与用户间的互动交流,吸引用户提供新闻线索、报道素材和意见建议,优化信息服务,提高用户对新闻宣传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寓宣传和引导于互动和服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