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主持人传播问题研究

2022-12-18 17:10:48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15期
关键词:电视节目广播电视主持人

慕 怡

(作者单位: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陕西广播电视台))

主持人在广播电视节目中起着关键作用,其是广播电视节目信息传播的主体。在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人们对于广播电视主持人的传播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全新的技术环境和社会发展环境,为更好地抓住发展机遇,实现传统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广播电视主持人就必须明确新媒体时代提出的专业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的传播力,更好地塑造良好的广播电视品牌形象,提升广播电视的影响力。

1 新媒体时代对广播电视媒体的影响

现阶段,新媒体与多种传统媒体形态紧密结合在了一起,有效改变了传统媒体的运作和传播方式,扩大了传统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仅从广播电视媒体发展形势来看,实现新媒体技术融合后,广播电视的话语权得以增强,在全新环境下,广播电视主持人转变传统的媒体理念和思想观念,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广播电视的内容,能够使得广播电视信息传播的途径逐渐多元,更好地满足受众的信息获取需要。同时,融入新媒体技术后,社会受众具备了选择节目和评价节目的权利。在此影响下,广播电视能够参考受众的意见对节目进行优化更新,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整体质量。此外,对比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传播方式与效果,新媒体在传播效率层面具有较突出的优势,实现新媒体与广播电视结合后,计算机网络、全媒体、云计算等新技术也得到了较深层次的应用,实现了广播电视运作模式的转变,拓展了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空间[1]。

2 新媒体时代对广播电视主持人的专业要求

2.1 具备更强的灵活性与亲民性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主持人应具有较强的语言能力,能灵活地使用语言艺术,以满足广播电视节目播报需要。如当广播电视节目出现紧急插播情况时,广播电视主持人应能通过较强的梳理能力判断插播内容的逻辑关系,继而科学选择词组语言,灵活地播出插播内容。一般认为,广播电视主持人语言应用的灵活性与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经验有较大关系,故而在新媒体时代,主持人应重视自身这两个层面的能力训练,以满足节目主持的专业需要。此外,以往的广播电视主持强调专业性、标准性,这虽然能保证节目本身的专业性,但其也使得广播电视节目的播报过程较为机械,主持人与受众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感。在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还必须具有较强的亲民性,一方面,广播电视主持人要能通过轻松、自然的语气播报节目内容,并且重视播报过程的语气、语调控制,以此来带给人们一种亲切感、真诚感。另一方面,为更好地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主持人还需注意与观众互动,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这样既能满足观众的信息获取需要,又能突显主持人自身的灵活性和亲和力,且符合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需要。

2.2 具备更高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新媒体时代的媒体类型众多,在诸多媒体形态中,广播电视媒体突出的特色与优势就在于其存在的时间较长,整体的权威性和专业性特征更强。而这种特色与优势需要通过广播电视主持人的节目播报活动体现出来,这便对主持人提出了较高的专业要求。在权威性层面,要求广播电视主持人能在节目报道初期对报道的内容进行严格筛选和识别,并结合报道作出专业解读,在突显主流媒体权威性的基础上,实现对社会舆论的有效引导。在专业性层面,要求广播电视主持人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保证普通话表述的标准性,而且还要具有较强的语言表现欲望,以此有效应对各种突出情况。此外,主持人还要具有较强的思维和敏锐的洞察力,准确掌握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媒体发展的规律和特征,以针对性地提升自身专业能力,进而更好地适应节目播报需要[2]。

3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主持人面临的问题

3.1 听众信息需求多元

在5G网络的支撑下,新媒体平台逐渐多样,并且这些新媒体平台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给受众群体的信息获取造成较大影响。一方面,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电子产品的作用下,受众能“全天候”地接收各种信息,受此影响,广播电视不再是唯一的信息获取渠道。另一方面,对比过去通过广播电视获取信息的方式,新媒体时代受众接收的信息内容更加趋向碎片化、随意性,同时受众对于广播电视节目信息的需求也表现出了多元化的特征,传统的广播电视信息传递方式难以满足受众需要。在此背景下,广播电视主持人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对既有的节目播报方式进行优化创新,以此来提高节目的收视率、收听率,使广播电视节目获得受众认可。

3.2 媒介市场竞争激烈

多种媒介同平台竞争是新媒体时代传媒行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在多种媒体传播方式竞争中,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在生动性、及时性和互动性等层面不能满足新时代受众的需求,这不仅降低了广播电视节目的播报效果,而且容易造成受众群体流失。面对这种激烈、复杂的多媒体竞争环境,广播电视主持人需要努力地提升自身的传播能力,以此来改善节目的播报效果,提高节目收视率。

3.3 媒介话语权弱化

基于传统媒体传播方式,广播电视主持人是信息传播的主体,在这种媒体方式下,广播电视在信息传播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在新媒体时代,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型媒体平台逐渐多样,如微博、微信、抖音等在信息传播中均获得广泛应用。对照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新媒体不仅能随时随地发布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而且能即时性地与他人进行在线沟通交流。在这种信息传播方式下,受众都可以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即信息传播的主体具有泛众化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这种转变影响了广播电视媒介的话语权。对于广播电视主持人而言,其需要通过提升专业能力来增强自身的传播力,并在信息传播中突出独特性、权威性以及自己的播音主持风格,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播报效果,提升广播电视的影响力[3]。

4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主持人传播力提升策略

4.1 提升自身的基本能力

主持人是广播电视传播的主体,面对新媒体时代带来的影响,广播电视主持人需要通过增强自身的基本能力来提升传播力。首先,语言表达能力是一名广播电视主持人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其直接关系着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对此,广播电视主持人需要快速地完成稿件的准备,有效识别稿件关键内容,为播报阶段的语言表述奠定良好基础。在具体的语言表述活动中,主持人要做到吐字清晰,语速恰当,如在广播电视新闻类节目中,主持人应按照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中对时政新闻报道工作的要求严格控制语速,一般主持人每分钟阅读稿件的字数应在360字以上。同时,主持人的语言表述应吐字圆润、语句流畅、重音突出,内容报道应张弛有序、提升有度。其次,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主持人还应具有良好的表演能力,通过提升该能力,能充分彰显主持人的个人魅力,进而保证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的丰富性、有趣性[4]。再次,主持人还应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以此更好地面对各种突发情况,从而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播报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增强主持人自身基本能力的过程中,广播电视台还应从培养主持人“四力”入手,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锻炼主持人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为主持人基本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使其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信息传播需要。

4.2 提升信息管理能力

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中,主持人是信息的把关者,广播电视媒体发挥主持人的积极作用,提升其信息管理能力,能为提升主持人的传播力创造有利条件。新时期,基于提升主持人传播力需要,提升广播电视主持人的信息管理能力可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提升信息筛选能力。在信息筛选层面,一方面,广播电视台应积极开展主持人培训工作,使其具有良好的新技术操作能力,能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选择符合本节目主题的代表性信息,淘汰无关信息。另一方面,在日常工作中,广播电视台还应组织主持人开展信息筛选、整合训练活动,在具体的活动中聚焦信息筛选方法应用,提升信息筛选能力。二是设置信息筛选标准。在信息筛选初期,广播电视台需要设置较为严格、标准的信息筛选标准,明确信息筛选的实用性、重要性、可听性原则和标准要求,提升主持人的信息筛选能力。三是提高信息整合能力。首先,在信息整合初期阶段,主持人需要积极参与广播电视台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学习熟悉党和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提升自身的新闻敏感性和政治敏锐性,为信息的整合提供思想基础。其次,新媒体时代的文字使用规范性减弱,在锻炼提升主持人信息整合能力层面,广播电视主持人需要开展对受众语言体系的研究工作,同时积极学习我国语言规范,以此提升自身的网络语言驾驭能力,强化、巩固并提升自身的信息整合能力。再次,在信息整合过程中,广播电视主持人还需要积极学习多种信息整合方法,如通过框架的方式开展信息梳理、整合工作,在确定具体的框架主体后,再按照时间、地点、时间顺序、影响等模块,完成零散信息的重新整理,这样能有效保证信息完整性,进而满足受众信息获取需要[5]。

4.3 发展互动传播能力

进入新媒体时代,受众的身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新媒体背景下的受众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实现即时的交流互动,基于这种变化,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必须发展主持人的互动传播能力。结合实际可知,发展主持人的互动传播能力,能有效打破以往广播电视节目以“主持人”为核心的播报模式,实现主持人与受众之间的零距离互动。新媒体时代,主持人互动传播能力发展中应注重两个层面的控制,一方面,广播电视主持人需要积极学习新媒体环境下先进的知识理念,不断拓宽自身眼界,及时对各大平台上的留言信息进行汇总,随时聆听受众的想法,并结合节目的内在属性设置一定的互动环节,实现主持人与受众的有效互动。互动可分为场内互动和场外互动两种形式,场内互动是主持人与现场的观众就节目播报的内容进行深入探讨;而场外互动是通过电话热线、网络论坛、微信微博等形式来吸引场外观众,使更多的群体参与到节目讨论中。不论采用哪种互动方式,对于主持人而言,都需要对互动讨论的内容进行把关,尽可能地设置有价值且受众感兴趣的讨论话题,同时,在讨论过程中还应注重节目传播氛围的有效营造,创造良好的互动环境。另一方面,广播电视主持人还应注重多种社交媒体的有效应用,现阶段,广播电视台大多具有自己的新媒体应用软件,为增强广播电视台与观众的联系,电视台可安排主持人入驻其中,然后借助新媒体快直播的方式实现主持人与受众的联系,提升主持人的传播力。如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挑战不可能》播报期间,主持人就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在线与观众进行讨论,直播过程中,撒贝宁幽默、机智、调皮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展现,有效地激发了受众的兴趣,使得节目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另外,在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主持人还可通过线下活动提高自身的曝光度,如广播电视台可设计主持人见面会、签售会等活动,突显主持人的亲和力、感染力,并提升主持人的传播能力。

4.4 提高节目的品牌影响力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不断增多,要提升主持人的传播力,需要从主持人、广播电视台两个层面出发,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品牌形象,以此发挥主持人和电视节目的相互促进作用。结合实际可知,知名广播主持人拥有更强的传播能力,其主持的广播节目也会有更高的收听率。这就需要从主持人本身出发,注重主持人和具体节目的绑定,通过塑造良好的节目品牌形象来创建“名主持+名节目”的媒体传播模式,以此增强主持人的传播力和广播电视节目的影响力[6]。此外,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不断增多,要提升主持人的传播力,除主持人自身努力外,广播电视台也要科学规划设计广播电视节目内容,提高节目本身的品牌影响力。具体来说,在广播电视节目品牌打造过程中,首先要坚持内容为王的要求,将精彩的内容作为品牌建设的基础;其次要在先进理念指导下,进行节目的创新,在创新中确立品牌;再次要在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建设与创新的过程中,重视本节目与其他节目的区分,以突显节目特色;最后,在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节目还应制定严格的评价标准,严格审核节目内容、特点,以此形成独特的品牌影响力。

5 结语

主持人传播力直接影响着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效果,对于增强广播电视在新媒体时代的影响力具有积极作用。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主持人只有深刻认识到新媒体的优势,深层次分析新媒体环境对自身的专业要求,并在考虑新媒体对广播电视传播影响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的传播力,才能积极发挥主持人的带动作用,塑造良好的广播电视品牌形象,继而扩大广播电视的影响力,推动广播电视实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电视节目广播电视主持人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新闻传播(2016年13期)2016-07-19 1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