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秦源,陈冬梅,宋圆圆,曾任森,张惠莹
(1.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2;2.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2)
2017年7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要热爱自己的家乡,首先要了解家乡。深厚的感情必须以深刻的认识做基础。唯有对家乡知之甚深,才能爱之愈切”。“三农”情怀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与基础,马香丽等[1]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详细总结归纳了“三农情怀”的提出渊源及其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中明确指出∶“‘三农’工作没点情怀还真搞不了,出差比别人都远,得到乡到村、爬坡下田,必须带着感情、饱含热情、充满激情去干工作,有时候还要有点痴情。”总书记的这一论述为农林院校培养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新农人指明了方向,揭示了“三农情怀”的科学内涵和重要价值[1-2]。
2018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努力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满意的教育。我国农林院校应着力发挥好高等农林教育在解决“三农”问题、厚植“三农情况”和培养新农人中的重要作用,以“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实际行动,来解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核心命题,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步伐,为我国乡村振兴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创新人才格局。
现阶段,我国农林高校培养的农林人才对“三农”问题认识的还不够深刻,“三农情怀”还有待提高[3],“知农强农兴农”本领还有待加强,加上高等教育中“三农”问题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较少,急需将厚植“三农情怀”渗透到高等教育各方面,最终达到新农人培养与价值引领的目的[4-5]。大家对“三农”的认识似乎只停留在“农业、农村、农民”等以“农字号”开头领域的问题,当今我国三农问题是一个决定中国农村乃至国家全局发展的重大历史课题,我国高校农林院校应带头加大有益于服务“三农”的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应用,从专业设置、课程安排角度扩大其影响力与受众面,为乡村我国全面振兴提供更多元化、更具创造力的教育实施方案。
植物生物技术作为新型的农业技术之一,掌握该技术可为我国农业产业带来高价值的经济利益,也可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该门课程思政教育、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文化养成和教学评价五个模块有机融合,将“三农情怀和创新教育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引入系列“三农”讲座,增加学生对“农业、农村、农民”的认知以及对乡土风物的认可接纳;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服务“三农”的能力和素质;将课程建设与基地建设、“社会实践”有机融合,引导学生了解农村环境、农业发展现状,增加学生对“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感性认识,着力培育和引导学生树立“知农爱农为农”的深厚情怀,坚定学生投身“三农”事业的理想信念;采用环境熏陶、知识拓展、文化引领、情感体验、宣传感染等形式助力学生文化养成,成就担当乡村振兴大任的时代新农人。
植物生物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和农业生产紧密联系的课程之一,更是解决我们“三农问题”所需要的关键技术[6]。
植物生物技术这门课程主要包括三大块:植物组织培养(第一至第七章:植物细胞培养实验室建设与操作技术、胚胎培养、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培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与植物改良、单倍体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植物基因工程(第八至第十一章:植物基因克隆原理与技术、植物转化载体、植物遗传转化技术和方法、转基因植物的分子检测及安全性评价)、分子标记及辅助选择育种(第十二至第十三章植物遗传标记与分子标记图谱构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本课程重点介绍植物组织培养、遗传转化、分子标记、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克隆、基因功能分析、结构和功能基因组学等内容。
本课程构建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中心、“厚植三农情怀”、培养新农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植物生物技术课程体系;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创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措施,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智慧教学软件、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当代科学前沿和社会热点问题,将思政教育、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文化养成、教学评价五个模块有机融合;培养学生“三农情怀”,鼓励学生关注乡村振兴战略下“三农”的重要问题,引导学生朝着全面乡村振兴的目标要求发展,从而新农人为投身“三农’事业奠定深厚的感情与理论基础。
3.1.1 组建优质教师团队建设植物生物技术优质教师队伍就是要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只有做到先化教师、后化学生,才能为我们“三农问题”的解决输入农业现代化的人才。本团队包括“金山学者”领军教学人才、福建农林大学教学名师、教学名师培育对象、优秀教师、校杰青、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福建省青年拔尖创新人才、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者”学术新秀、优秀辅导员和高级实验员等,队伍合理、目标一致、团结协作,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将厚植“三农”情怀、培养新农人才为己任。
3.1.2 优化培养目标在知识目标(生物技术和“三农”知识)的基础上,提升能力目标(新农人),明确素质目标(厚植三农情怀),推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下沉,润物细无声般将“三农”情怀、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7]根植于大学生的“血液”中,引导学生“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并将理论知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应用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成就担当乡村振兴大任的新农人。
3.1.3 引入“三农”系列讲座我国高校大学生有的来自城镇,有的来自农村,有的亲自去过乡村,体验过农村生活,但有的同学仅仅是通过网络上认识农村生活,所以同学们基本都会有城乡两种生产力布局的对比与审视,但往往不同的经历会带来不同的感悟与认知,大学生眼中的“三农”未必是相同的场景。该课程教师队伍或下载或制作或邀请著名农学专家开展系列“三农”讲座,让学生全面、系统、多方位地了解我国“三农”问题,充分认识到目前城乡间的真实差距和周边农村的发展现状,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三农情怀”的背景、意义,促进学生掌握农村方面以及农业方面的相关知识,助力大学生投身“三农”、服务“三农”,助力乡村建设。
3.1.4 重构教学内容、重塑教学流程、创新教学方法和科学教学评价重构教学内容:讲教学内容分为植物组织培养、植物基因工程、分子标记及辅助选择育种三大知识模块,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除了课本理论知识的讲解,更注重与“三农”问题的联系与应用;另外,教学内容体现时代性和前沿性,将学术研究、科学发展前沿成果、优秀乡土人物和“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典型案例”等融入到课程中,同时潜移默化培养大学生“三农”情怀。重塑教学流程:课前、课中、课后环环相扣,课内课外相辅相成,线上线下有机融合;思政教育、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文化养成、教学评价五个模块巧妙衔接,以课程、讲座、报告、社会实践、下乡调研、农村考察、为农服务等形式落实“三农情怀”教育,让学生不再觉得这是一门枯燥无味的课程,而是一门极具吸引力、富有创造力、又有实践力的一门有趣有情怀的课程。创新教学方法: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PBL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课堂内外多采用生讲生评、案例点评、研讨辩论、项目探究、边讲边练、边做边评、师问生答和生问生答等多种形式。科学教学评价:对于师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表现进行科学评价,启发学生主动学习和善于有效学习,提高学生高阶思维能力;规范对学生的考核评价,科学做好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和成就感。努力建设成有特色、受欢迎、有成效的植物生物技术理论课,并着力打造成厚植“三农情怀”、培养创新人才的一门示范课。
3.2.1 教学队伍优秀有经验该课程优质教学团队包含“金山学者”教学领军人才、教学名师、省杰青、校杰青、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辅导员和高级实验员等,团队教师优势互补、团结协作、目标一致,品德高尚,热爱教育,关心“三农”,并善于运用当代先进信息技术和智慧教学软件,为本项目的开展提供了高质量的优质教师资源。
3.2.2 社会实践有保障本课程依托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本学院每年都有成功大学生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并且得到了全校师生的认可。除此之外,本团队与福建省农科院有密切的合作,为本项目课程社会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3.2.3 文化建成有依托本项目课程建设中的文化建成与我院团委主办的学院文化建设、“三农”知识竞赛、“三农”微课程竞赛、学院周“文化艺术节目”、优秀毕业生展板、优秀创业个人、“三下乡”学生优秀感人事迹的宣传等相融合,在润物细无声中培养学生文化建成。
3.2.4 “三农”讲座有计划本项目团队教师队伍所从事科研问题都是“三农”问题中重点科学问题,对农业领域的关键问题和热点问题把握比较到位,并且有开展农学领域学术会议的经验,所以能够成功举办本项目中的系列“三农”讲座。
我国农业4.0时代已经来临,通过“三农情怀”教育使农林创新人才“知农”、“爱农”、更“为农”成为高等农林院校新的历史使命,福建农林大学作为全国农林院校的高等学府,非常注重“三农”教育,通过“植物生物技术”这门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我校大学生已基本具备“两懂一爱”的三农情怀,并已基本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最可贵的是有不少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回家乡服务“三农”,亦有很多大学生选择继续深造,以期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积蓄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