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文君
(国电电力山西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山西 大同 03700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电能需求也在日益的增长,电力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电力调度已经成为影响电力资源供给效率的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智能设备的投入使用,提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能够有效提升其运行效率,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加强电力系统设备之间的配合紧密度,对其进行一体化的运行维护,避免传统电力调度管理模式下能源损失大、维护效率低的问题,促进电网的高效运行管理。
从电力系统电网建设运行管理的规律上看,我国已建立了完整的五级电网调度系统,智能电网的产生和发展为实现电网一体运行维护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电网的智能化自动运行可以对电力运行进行即时的调度管理,减低电网调度的反应时间,减少电能在电网中的损耗,从而提高电力的传输和供应效率[1]。特别是在当前经济社会对电力需求较大的情况下,不仅需要得到充足的电力供应,更需要保障电力安全平稳地供应。当前,城乡发展日新月异,对电力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发展智能化的电力运行系统,能够有效控制电力成本,提升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更好地实现电力资源的调配,确保电网安全平稳运行,对保障经济社会的电力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较于传统的电力运营维护,智能电网的一体化建设和运营应用到了大量的新技术,其中涉及网络、通讯及智能设施等新的技术,对运行维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要求较高,需要运行维护人员具有相应的理论和实践基础[2]。
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在智能电力一体化建设方面,在智能设备的应用覆盖面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智能电力设备的建设仍在高速发展阶段。在智能电力一体化建设上人才需求存在不小的缺口,随着国家对电力发展的投入,人才队伍建设的短板正在逐渐补齐。在智能设备应用上,需要继续保持对当前电力设施智能化改造的节奏,持续加大投入,确保电力设施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我国地形地貌特征丰富,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电力需求差异显著,对电力设施的空间分布等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电力运行维护一体化建设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供电网络所处的环境特征,结合地区的用电需求,设计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智能化电力网络建设。
智能电力运行管理一体化对技术人员的理论素养和技能水平要求较高,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够对电力运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高效精准的排除,确保智能设备之间的高效配合运转。在实际工作中,技术人员工作压力较大,相关企业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建立不健全,造成人才队伍建设的滞后,影响到电力运营管理一体化的建设进度。此外,管理机制不健全,相应的奖惩机制建设缺失,不利于人才队伍的高效管理,降低了企业人才队伍的活力。
电力设备智能化改造之后,需要对设备进行不间断的维护与检测,如果完全交由电脑控制进行自动化运行,而忽略人工的效能,一旦设备出现问题,会造成较大的电力供应事故,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在对电力智能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过程中,部分企业没有制定和执行严格的管理标准,增加了系统的运行风险系数,在设备管理上存在明显的漏洞。
在智能电网运行管理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基础电力设备的标准不高,是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在变压器、供电线路的建设中,部分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对电力的需求在短时间内发生较大的变化,造成城乡配电网络基础设施存在供应能力不足,设备陈旧过时的问题,对智能设备的兼容性较差。
相较于传统的电力运营维护,智能化电网的科技含量和技术要求更高,对维护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实现智能电网的电力运行维护一体化建设,必须培养一支专业化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确保电网维护始终保持较高的水平[3]。首先,应当加强对维护人员的培训教育,在培训实际操作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理论教学,提高维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在理论培训过程中,要根据维护人员的接受程度,采取灵活的培训方式,通过多媒体教学、开展传帮带或邀请专业人员授课等方式,丰富理论学习的形式,提升学习的效果。要注重对维护人员的理论知识考核和检验,定期进行理论知识测试,更好地激发维护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加强对专业化人才的引进力度,智能电力设备的维护和操作,特别是在电网的检修环节,主要用到智能设备,以及各种辅助的软件检测手段,对维护检修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电力部门在人员选聘过程中,要严格把关,选拔理论基础深厚,综合技能全面的人才进入到智能电网设备的运营维护当中,夯实智能电网一体化建设的人才根基。最后,要加强对电网维护人员的考核测评。通过建立严格规范的考核评价制度,依靠考核结果进行奖惩,确定职务的升降,营造公平的选人用人氛围。将日常的监督与综合技能考核相结合,综合考评维护人员的技能水平,对经过多次培训,操作技能仍不合格的,及时进行岗位调整。
智能电网的运行和管理是一个精密复杂的系统,需要对运营体系严格监管。监管体系的构建离不开各岗位人员的合理调配和明确责任。在电力的生产、调度、管理等各个环节,需要精准衔接配合,时刻保持信息连通,杜绝在电力的调度运营上出现空白点。一方面,要制定严格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规章,明确各工作环节的运营管理办法,加强对信息沟通交流平台的建设,确保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对电网运行各子系统的信息能够及时掌握,构建高效便捷的信息共享系统,对电网进行系统化、信息化提升改造,提升电网的智能化运行水平。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动态的监督检查机制,在智能电网的运行过程中,严格监测电路的运行状况,对发现的问题和产生的故障,既要及时排除修正,更要分析故障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对电网进行技术改造,完善技术和管理层面的漏洞,通过日常的严格监管,降低因智能电网产生故障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提升电网运行的平稳程度,提高智能电网的商业利用率。
智能电网一体化建设需要电力设备的高度智能化,构建相互配合、有效衔接的电力生产、调度、传输和供应体系,电网各设备都需要进行智能化的改造和提升,对一些落后老化的设备进行更新、完善、升级,满足智能电网一体化运行的基础条件。
1)设备安全是基础。电网的安全运行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只有在保障设备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够对设备进行升级和维护。因此,在设备的采购和测试环节,要进行安全和质量测试,确保智能电力设备能够长期稳定运行。要注重对现有软件的升级,满足智能电网运行的需要,依靠系统自身的纠偏能力及时发现和排除细小的故障隐患。在日常的系统维护过程中,对电网系统的运行负荷进行测试,探究其符合运行的极限值,更好地掌控系统运行的状态,为智能化升级提供数据支撑和参考。
2)在设备的调试和安装过程中,要严格施工的标准,防止因为施工不规范,或者没有按照施工要求安装设备,造成设备的损坏,降低电网运行的稳定性,把电网损耗成本降到最低,充分发挥智能设备在减少能源损耗,提高电力运行效率的功能。
完成电力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构建运行管理一体化网络,需要从多个角度协同发力,无论是在供电网络的基础设施改造,还是对智能设备的安装维护,或者是专业化人才队伍的建设,都需要结合智能电网的建设需求,把握好智能电网一体化运行的建设方向。把安全、高效、稳定作为智能电网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标准,同时做好电网的建设和运行监督的有效融合,提升电网运行管理的规范性,真正让电力供应实现智能化运行,提升电力能源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