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琴芳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100)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国家不断富强,贫困家庭已解决基本温饱问题,但仍有部分贫困家庭需要给予帮助。而物质资助只能暂时缓解他们的处境,未来只有提升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素质,才能保证真正脱贫。因此,教育育人、教育扶贫将是一个贫困家庭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当前,越来越多的贫困家庭子女依靠自强不息、努力奋斗考入大学,以获取更高的人生目标。但大学并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篇章、新起点、新希望、新未来。在新时代背景、新发展理念下,社会需求日新月异,大多数贫困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更多的是迷茫,找不到人生方向,尤其是高职院校贫困生,由于缺乏自我规划意识,导致在大学后找不到人生目标定位,进而变得颓废、迷茫。相较于给予他们金钱资助,高校更应该培养他们如何“成才”,即要让他们学会制定科学的、系统的人生方向,培养优秀的品格、素质和能力,以此来迎接未来人生道路上的坎坷和挑战。
扶贫必先扶志,提升高职院校贫困生整体教育素质是保障我国未来社会整体素质和缩小贫富差距的根本方法。因此,本文将重点阐述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如何通过有效的资助育人方法,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现“解困—成人—成才”三个关联递进维度的最终目标[1]。
大学生在步入大学之后,相比于原来高中生涯,所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变得很多。一方面,时间把控自由,可以让大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拓展自身的知识面,这对于提升大学生自我规划和发展是比较有利的。另一方面,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变得更加充裕,但由于对自己日常学习生活缺少良好的规划,会导致很多课余时间无法很好地利用,进而无法有效提升自我综合素质,这是目前高校大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同时也是很多贫困大学生多面临的困境。因为,以前高中时期目标明确,只需要认真学习;而到了大学生涯之后,只需要花一部分时间就可以把学业任务完成,而富余的时间,由于以前并未培养较多的兴趣爱好,导致很多情况下不知道往哪个方向拓展。因此,如何帮助高职院校学生,特别是贫困学生培养主动学习和自我规划能力是高职院校“资助育人”行动中极为重要的一环[2]。应指导他们去学习更多与未来职场工作有用的技能,比如沟通、演讲和规划的能力。
大部分贫困学生,在童年时期或者九年义务教育时期,没有过多的培养课外的兴趣爱好,比如弹琴、绘画、唱歌及体育爱好等。在步入大学生涯后,特别是新生时期,很难像其他学生一样,有“一技之长”可以快速地融入社团或者大学圈。往往一些贫困生只能通过学习,成为学霸才能在班级内有足够自信,但这只是一少部分贫困生能做到。而大部分贫困生,缺乏较好的社交才艺,让他们缺少表现的机会。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可以多设立一些兴趣社团,并鼓励贫困学生多参加,让其培养更多兴趣和爱好,从而树立更强的自信心和团队融入感,有助于提升贫困学生的幸福感。因此,职业院校资助育人,需要重点培养贫困学生的专业自信,提升其社交能力和表现欲望,才能保证贫困学生步入社会后快速融入社会。
由于原生家庭原因,一些贫困生往往缺乏自信心,比较在乎他人的看法,且很多时候都易于迁就别人。经过调研发现,贫困生往往不喜欢表现,不喜欢成为中心,这种方式可以让他们感觉更加舒适,但同样也让他们失去了部分提升和改变的机会。因此,资助育人工作需要做好培养和提升贫困学生自信心的工作,这就需要老师在日常多观察贫困学生,去挖掘他们的优点,然后去培养并放大这个优点,让其变得更加自信。因此,如何提升贫困学生自信心,增加其表现欲,同时以尊重方式给予其等价资助,是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所应该重点考虑的内容。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社会资讯、热点新闻、行业前沿、就业信息等信息的获取渠道越来越多,但对于高职院校贫困生来说,因缺乏指引,他们仍旧更倾向于用QQ、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软件获取生活或学习所需的一些简单信息。像对专业学习、个人兴趣爱好培养、自我发展等方面的信息获取相对贫乏,使其获取信息更慢,这虽对个人的生活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但可能会影响未来个人的职业发展的提升速度。
例如,部分贫困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缺乏清晰的认识,对于为何选择目前所学专业认识并不清晰,因此在填报志愿时对所报目标院校和专业没有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对所学专业的行业前景、就业去向、人才需求未做到长远规划,导致进入大学后对专业缺乏相应的兴趣,进而间接影响其未来职业规划。而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一方面,贫困家庭本身能给予子女的资源相对有限,家长与外界信息缺乏交流;另一面,科技的快速发展,技术的大爆炸确实极大地便捷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但同时也由于信息量过于庞大,很多时候很难筛选到合理正确的信息,让很多贫困学生很难选择到更合适的专业,进而影响其未来的工作规划。因此,高校资助育人也需要帮助贫困学生去提前培养就业信息获取的能力,让其提前了解行业热门方向和从业岗位的必要技能,以便其提前做好知识储备和技能储备,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
教育资助育人平台不是简单地给予贫困学生资助奖金的慈善发放机构,而是让贫困学生通过自身“付出”获得等价“回报”的素质拓展和自信心培养的综合服务平台。因此,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高职院校必须建立健全保障制度和有效的资助育人机制,包括明确资助岗位类型,奖励考核办法及公开、公平、公正的奖励竞争策略[3]。同时,需要通过融合高校在育人方面的合力作用,保证资助专任教师做好“思想育人”、行政人员做好“管理育人”、职能部门人员做好“服务育人”的工作[4],保证专职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化水平,同时也给予教育专职人员一定的奖励激励,提升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花更多的心思真正投入到资助育人工作当中,保证给予贫困学生更多的心理疏导和人生规划指导,这个是每个高职院校资助育人能够正确实现的最基本条件。
由于贫困学生本身性格特性存在差异性,在资助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状态给予良好的个性资助。比如,对于成绩相对较好的贫困学生给予国家贫困助学金、对于喜欢社交和志愿服务的贫困生设立志愿服务岗位,且给予相应资助报酬、对于有创业意向的学生给予创业规划方面的培训教育,激励意向学生的创业激情,同时通过经验帮扶,帮助其把握正确方向[5]。高职院校资助育人体系,需要相关师生密切协作,设立丰富多样的资助岗位,帮助不同类型的贫困学生实现“授之以渔的”目的,真正做到让贫困学生通过资助平台,获取具备等价“尊严”的有效资助。让贫困学生在保障大学日常生活开支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按需培养其个性化素质,为未来步入社会提供更好的职场技能。
当下部分大学生,往往是由于原生家庭遭受自然灾害、家庭突发意外事件导致的家庭困难,在突然的打击下,很多贫困学生一时之间很难接受,往往会让其产生极度焦虑、抑郁、紧张和挫败等负面情绪,长期如此很容易导致心理危机,不仅会影响其日常生活,还会进一步促使其对未来失去信心,进而消沉[6]。这种情况,他们不仅需要经济援助,更需要来自学校的专业心理疏导,保证其对未来重拾信心。因此,高职院校应该设立专业的心理咨询疏导岗位,在保证学生足够隐私的前提下,给予贫困学生良好的疏导和引导,让其走出阴霾,并重拾生活信心。但需要注意的是,心理疏导需要保证其完全自愿和尊重隐私,防止其二次伤害。
扶贫先扶智,抓好文化育人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一部分贫困生可能因学习思维单一、基础薄弱在学业上难以跟上课程进度,需要给予他们在学业上的帮扶或召开学业座谈会,倾听其在学业上的困难和诉求,针对性地答疑解惑,帮助其夯实基础,避免出现补考、挂科等情况。另一部分贫困生想要在学业上有所成绩帮助自己建立自信或在更大的舞台上发光发热。对此,职业院校要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学校可以开展晨读、晚自习、各类知识竞赛等活动,多引导广大学生多读书,营造成读书热潮;让广大学生陶冶性情,丰富其人文精神,提高他们素养。相信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更有助于帮助贫困学生养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规划的意识,为日后个人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美育育人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也有着关键作用。高职院校对贫困生可开展针对性的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美育活动,在活动中设置一些奖励机制,将资助育人与立德树人相融合,既可以形成激励机制帮助贫困生解决物质上困难,也可以调动积极性,鼓励贫困生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塑造品格,提升个人综合能力,促进贫困生全面成长成才。
宣传育人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引领和促进作用。充分发掘励志成才先锋人物,在微信公众号或网站开展“励志先锋人物”专栏,宣传报道在学业、技能竞赛、志愿服务等个各方面的优秀事迹,形成榜样的力量,激励广大贫困生敢于拼搏、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用知识改变命运,为日后个人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变革,带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再只是单一的关注学历证书,更多的是关注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要注重个人高素质的培养,洞悉所学专业行业的发展方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虽说家庭的教育与资源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帮助,但对于高职院校的贫困生而言,家庭对于他们的帮助是有限,可提供的资源是有限,更多的是要依靠个人和学校的力量。对贫困生个人而言,大部分学生在大一进校后,会定一些目标或规划,但往往因为眼光的局限性,思维的僵化性,目标大多是一些短期的,比如更多的心思用于关注奖学金的获得,而忽视了职业未来的发展规划。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在贫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承担更多责任,给予更加科学、行之有效的规划[7]。
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职业院校要帮助学生梳理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盘点社会需求和专业去向,寻找实践机会和信息资源。而院校里的专业老师往往有相关专业知识,了解最新的行业知讯,企业岗位需求和人才要求,借助专业老师的就业指导,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身能力与社会所需人才的差距,帮助学生明晰所学专业定位,明确就业方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8]。同时,高职院校要探索产教融合,强化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尤其是与知名企业、校友企业寻求深入交流,形成产教融合或校企合作机制,为企业输送人才的同时,致力于学生技能的培养,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逐步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校有收获,出校门后心中有信心。另外,可组织企业用人单位到校开展宣讲、校友经验分享、行业专家讲座等活动更能帮助学生明确市场定位,找到人生方向。
国家富强,教育为本,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新生代平均综合素质,需要通过不同阶层的共同努力,通过给予贫困家庭更多的关心关爱,更多的教育机会,让贫困学生获取更优质的资助。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而言,对于贫困学生的资助,不应只停留在物质层面,而更应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和适合其自身特点的人生规划,让其变得更加自信、主动和积极。具体的方式就是通过在高校建立健全的资助育人体制、提供更加丰富有效的资助育人方式、提供良好的心理咨询疏导、挖掘各育人阵地、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引领,最终让其热爱生活,进而找到更加准确、合适的人生轨迹,这样才能让贫困学生真正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并实现自身价值,进而反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