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志愿服务育人功能及其实践路径探析

2022-12-18 11:24
中文信息 2022年9期
关键词:服务育人服务项目志愿

陈 晓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山东 烟台 264199)

鼓励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者,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社区、走进农村、走进学校、走进家庭,为他人送服务,为社会做贡献,这充分彰显了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担当和为民情怀,成为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行动。广大青年志愿者、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高校志愿服务工作者定会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继续以具体行动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志愿服务不仅为大学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供更好的平台,更成为大学生提前认知社会和决心报效祖国的有效抓手。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功能之蕴含阐释

1.核心价值观塑造功能

价值观是社会价值体系的核心与灵魂,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价值体系的最高凝练,它鲜明规定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决定社会应该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社会通过各种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民大众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志愿服务精神在蕴含上具有同质性。一方面,志愿服务将实现个人价值与服务他人、奉献社会联系起来,将个人发展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当中,督促大学生提前了解社会真实情况,认识民情社情国情,使得大学生在社会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弘扬正能量;另一方面,大学生通过开展“三下乡”、精准扶贫、保护生态等志愿服务活动,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真实的参与和实践活动中,提升了理论学习的层次,对理论学习的理解更为深刻,真正做到知行合一[1]。

2.社会责任培育功能

志愿服务是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是弘扬时代新风、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路径。社会责任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是大学生立足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志愿服务是大学生接触社会的主要路径,更是培育大学生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从情感角度出发,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有利于了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有利于了解基层和百姓的具体生活,更看到了我们党和政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的巨大努力,有利于涵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从认知层面出发,志愿服务的对象极有可能是生活困难群众,志愿者会将他们的生活境遇与自己的条件相比较,更有利于志愿者深层次了解社情民情乃至国情世情,强化大学生对祖国和人民群众的情感认同。从意志层面来看,志愿服务需要付出较大的精力和体力,考验志愿者们的意志力,一批又一批大学生纷纷投入到志愿服务中来,既明确了自己身上肩负的重任,又更加确定了自身的奋斗方向。

3.实践能力强化功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志愿服务活动本身就带有鲜明的实践特征,大学生通过与志愿服务对象真真切切的互动了解实地情况,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增强;通过打磨活动流程、谋划活动细节,整体构思能力等到了强化;通过组建团队、安排职责与分工以及分配具体任务,领导能力得到了增强;在活动内容具体实施中,组织协调能力和情商得到了强化;通过克服困难以及随机应变,应对复杂情况以及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危机意识和心理承受力得到了锻炼;通过撰写新闻报道以及总结报告,语言表达能力和文笔得到了提升。与此同时,大学生进行志愿服务本身就是一个将专业所学运用到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进程,将理论运用到实际当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提升专业素质,在解决问题中激发成长成才动力,进一步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志愿服务内容隶属于劳动教育的范畴,要引导学生在服务过程中凝聚精神力量,践行劳动文化,认可“劳动创造幸福”的理念,在实践活动中做到辛勤劳动、诚实劳动,懂得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

4.全面发展促进功能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最高发展目标,志愿服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有利于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所有社会活动都需要经过社会协作来完成。志愿服务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它在各个方面体现着社会关系的属性。志愿服务目的是解决社会问题,帮扶困难群体,促进社会进步。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性质发展的终极目标,个性的充分体现是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更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要义。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带有强烈的个人意愿和主观意志,通过志愿服务,有助于为人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奠定基调。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功能之影响因素

当前,高校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功能日渐重视,并采取了一些针对性措施进行部署实践,形成了一系列育人项目,收获了较好的育人效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功能要始终坚持“目标、问题、结果”三导向,以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为出发点,破除制约志愿服务育人功能发挥的桎梏,结合志愿服务项目实施,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功能飞跃式发展。

1.对志愿服务育人功能认识不足

现阶段,高校对于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的重视程度不够,围绕志愿服务育人功能开展指向性和系统性工作仍有欠缺,对志愿服务在人才培养、强化大学生素质提升等方面认识不深、重视不够,尚未构成系统的志愿服务育人体系。从大学生角度分析,部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带有一定程度的功利性,被动心理占据了上风,他们并不想真正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去。有的大学生是为了获得“志愿服务时长”等证明,有的大学生是为了获得较好的思想品德评价,有的大学生是为了评奖评优条件,这些与志愿服务自愿性的本质相违背。从社会治理角度出发,尽管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了具体的活动,促进了社会的和谐进步,但社会各个群体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认可度较低,削弱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影响了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的具体实施。

2.志愿服务项目专业性欠缺

从专业属性来说,志愿服务活动分为专业化服务和非专业化服务两种类型。非专业服务是指一般性事务性志愿服务,比如大型赛事志愿服务等。专业服务是指利用所学专业提供志愿服务,如支农支医、科技扶贫、心理辅导等。当前,高校志愿服务项目仍以非专业性项目为主,但随着志愿服务多样性发展以及大众需求要求提高,对科普、法律、医疗等专业需求越来越多,非专业志愿服务已经无法满足大众日益增强的服务项目专业需求。目前高校基于专业学科特色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仍然不多,志愿服务的供给端存在一定的质量缺陷。与此同时,大学生志愿服务者由在校生担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志愿服务组织也未建立起相应的培训机制,志愿服务组织核心团队和管理骨干更替频繁,导致专业化程度较低,对大学生吸引力不强,同时,专业化志愿服务者在一般性志愿服务行动中收获颇少,锻炼效果欠佳,造成志愿服务个人价值观和成就感缺失[2]。

3.志愿服务管理机制亟待健全

健全的体制是一个组织高效运转长久发展的重要标志。对于志愿服务组织而言,建立科学的管理、考核、评价与激励制度体系至关重要。近年来,国家层面积极推进志愿服务法治建设,国务院出台了志愿服务工作条例,各省市也制定了相关地方性法规,不断完善志愿服务法治建设。在高校中,志愿服务主要大都是团委和团总支管理与负责,缺乏专职工作力量,学生自发组织的团体居多,但这些组织并未纳入高校“三全育人”整体格局中,高校对志愿服务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志愿服务项目培育、系统培训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空白,这是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

4.志愿服务条件支持有待优化

当前,团中央以及省市团委组织青年志愿服务大赛并对志愿服务项目进行进行表彰和推介,给予经费支持,这充分展现出国家和社会爱护青年志愿服务的大好局面。但目前高校志愿服务仍然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和人员保险保障,更缺乏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合形成的育人合力,考核激励评价具体措施缺失,志愿服务基地管理与维护以及常态化运营仍有薄弱环节,志愿服务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仍有许多顽疾,亟须优化提升。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功能之实践路径

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功能实践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高校志愿服务要坚持将认知与实践相结合,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高校志愿服务改革,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实现志愿服务育人功能最大化。

1.构建高校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加强顶层设计

立足于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应该充分挖掘志愿服务的育人价值体系构成,包括教育、精神文化以及社会价值。高校要将志愿服务作为育人体系的重要抓手,根据本身实际情况、专业优势以及学生特点,做好顶层设计。首先,要建立多部门联动的志愿服务领导体制,强化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统筹协调,坚持党的领导,团组织牵头落实,形成多部门联动,学生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其次,打造科学透明的激励评价考核系统,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质量情况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志愿服务个人记录档案,一人一档,记录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时间、地点、时长、内容等参与情况,并把志愿服务记录作为大学生评奖评优、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以及大学生党员培养、培训以及学习实践的重要依据。最后,健全志愿服务保障机制,设立大学生志愿服务专项经费,多渠道筹集志愿服务基金,分类建立维护志愿服务基地,配优配强专职辅导员或者社会组织专业指导教师,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保驾护航。

2.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理念,加强文化引领

文化是推动实践进步的重要动力,志愿服务理念只有内化为大学生内心的价值追求,才能转化为真正的行动自觉,被绝大多数大学生践行和弘扬。要充分利用文化作品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创新志愿服务文艺作品传播方法以及传播作品内容,以优秀志愿者先进事迹为打造原型,创造一批弘扬志愿服务精神、讴歌先进志愿服务事迹的文艺作品,开展话剧表演、影视配音、歌曲创作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让大学生在参与活动具体过程中感受、参与并体会志愿服务的真谛。与此同时,高校要充分发挥微信、微博、客户端、抖音等自媒体制造一批立意鲜明、导向正确、弘扬正能量的网络作品,生动形象诠释志愿服务精神,占据网络话语主导权,激发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参与热情。要充分发挥优秀大学生志愿服务者的引领示范作用,讲好大学生志愿者在基层建功立业的先进事迹,引导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大力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调查研究,以研究结果为切入点,开展志愿服务理论相关研究,用研究成果指导志愿服务实践,推动志愿服务育人效果飞跃式提升。

3.加强志愿服务组织建设,夯实组织平台

全面加强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建设,构建“学校—院系—班级”为架构的三级志愿服务体系,打造全方位立体式的志愿服务育人系统,把志愿服务与到高校班级团支部建设相融合,给团支部建设注入活力,全体团员注册成为志愿者,成立团支部特色志愿服务队,使得志愿服务真正深入到基层团组织。打造符合高校专业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伍,建立教师志愿服务队伍,使其与学生志愿服务队共同促进,互助前行,带动高校整体志愿服务建设质量走上一个更高的台阶。提高志愿者招募标准,常规化招募和应急性招募相互协调,吸引青年教师和大学生自觉申请加入志愿服务组织。全面推进志愿者注册制度,建立志愿者注册管理系统,有效整合志愿服务管理各种资源。推进志愿服务队伍专业化建设,建立相应的培训制度,加强对志愿者的常规培训和专项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志愿者服务水平,开展志愿服务理念、精神、文化等理论以及技能、教育等实践培训,根据志愿服务要求,依托学科优势开展与专业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重视志愿服务大学生领袖培养,切实提高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3]。

4.强化志愿服务项目建设,润色内容载体

依据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功能为出发点,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内涵式发展,按照社会普遍需求,师生共同参与的基本要求,建设一批显现高校发展特色、符合时代潮流特征的志愿服务项目,构建精准帮扶、门类齐全的志愿服务项目库,打造一个特色与公益融合、专业与重点于一体兼顾的全覆盖志愿服务项目库。打造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传承发展体系,突出项目的可持续性与发展功能,强化志愿服务团队的文化传承与交流,大力推广“赋能+优化+传承”志愿服务模式,推动志愿服务项目长远接续发展。推动志愿服务与创新创业融合发展,鼓励大学生利用现有手上资源和所学专业优势进行创新创业,并将创新创业项目融入其中,助力乡村振兴、重走长征路、“一带一路”倡议等。在国家重大战略中找准机遇寻求志愿服务新的突破点,在推动生态发展、人工智能等方面下功夫。鼓励大学生深入基层、走向社会,在与人民群众交流过程中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扩大品牌影响力,提升志愿服务实施与治理水平,发扬示范性志愿服务项目的头雁效应,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质量迈向一个新的更高的台阶。

猜你喜欢
服务育人服务项目志愿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我志愿……
健康科普推进医疗服务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洛阳师院:坚持以人为本 精心打造管理服务育人文化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制定和落实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实施意见
高校服务育人的内容和机制研究
基于互联网地图语言的实时路况信息服务项目探析
伊朗工程服务项目的合同关闭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