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角下美丽乡村建设路径和机制研究
——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2022-12-18 11:04宋金秋张铁生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2年15期
关键词:湘西美丽建设

刘 丽,宋金秋,张铁生

(1.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2.中共湘西州委政策研究室,湖南 吉首 416000)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2],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概念。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把“美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和标志之一,促进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现代化建设目标更好对接[3]。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乡村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基本单元,“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福祉、农村社会的文明和谐。只有把乡村建设好了,城市才能美丽起来,中国才能美丽起来。美丽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建设美丽乡村,可以全方位盘活、激活、放活乡村各类资产资源要素[4],整合政府、市场与社会各方力量与资源,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打开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方略,随着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5]。建设美丽乡村,把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有机融合在一起,通过城乡要素、产业、居民、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全面融合[6],推动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建立一种全新的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和发展方向,有利于“村镇化”与“城镇化”的双轮驱动[7],对实现从“小康社会”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跨越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 湘西州美丽乡村建设现状

1.1 总体规划重点突出

紧紧围绕国家、省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部署要求,把美丽乡村工作纳入全州“十四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作为打造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示范区、民族地区团结奋斗共同富裕标杆区、全国绿色低碳发展样板区、武陵山区承接产业转移新高地、国内外享有盛名的旅游目的地,建设红色湘西、生态湘西、文化湘西、开放湘西、幸福湘西的重要抓手,按每年100个精品村、300个示范村逐步打造,结合“土家探源”和“神秘苗乡”两条生态文化村镇游精品线开发,精选城镇、景区景点、重要通道周边的村为重点进行提质升级,优化美丽乡村选点布局,全州美丽乡村群落构架基本形成。

1.2 基础设施明显夯实

深入推进最美公路创建,完成通村通组公路硬化2 468 km,入户道路硬化4 116 km,村庄停车场建设595个,安装村庄路灯41 362盏,完成公路沿线“裸露山地”造林2.7万亩、植树50.66万余株,建成34个观景台及交通驿站,创建最美生态公路599 km。大力开展最美乡村、最美农家创建,全州创建最美村119个、精品村293个、示范村600个、“最美农家”10 212户、特色民居和传统风貌保护示范村(镇、街区)63个、森林乡村和森林人家各40个,场坪村、司城村入选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十八洞村等40个村入选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1.3 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新(改)建农村户厕44 326座、农村公厕57座,完成农户厕所改造167 907户,实现常住农户旱厕清零乡镇26个、村493个。全部拆除国省县道公路沿线垃圾围(池)3 306处,打造垃圾治理提升村514个,创建城乡垃圾分类示范点106个,实现全国重点镇垃圾转运设施全覆盖。新建6座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面完成153个污水治理村,24处农村黑臭水体实现清零。开展联合执法行动1 000多次,依法依规拆除破旧危房、空心房3 500余栋,“两违”动态清零50余宗,整治殡葬乱象3 000余处,各类乱搭建棚子、违章户外广告、乱堆放杂物等得到有效清理。

1.4 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全面推进“党建引领、互助五兴”治理模式,全州建立互助小组10万余个,覆盖农户60余万户,农户覆盖面达87.39%,“互助积分超市”全面铺开,农村党组织民主测评满意率超过98%。全面推进“五进小区”治理模式,把支部建在小区,落实薪酬待遇和激励措施,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水平全面提升。全面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全州划分城乡网格9 991个,已建县市、湘西高新区网格化指挥中心9个、乡镇(街道)网格化分指挥中心115个、村(社区)网格工作站1 815个,网格员达1万余名,另有民情员、信息员、街巷长等1.4万余名,成为联系服务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新生力量。

1.5 美丽经济逐渐壮大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利用美丽乡村的特色文化底蕴、产业资源、关联效应,积极探索“美丽乡村创建+特色产业”“美丽乡村创建+特色文化”“美丽乡村创建+乡村旅游”等模式创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等多种业态,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些基础好的村庄逐步走向农旅结合、茶旅结合、休闲观光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之路,一批适合民族风情观光、生态农业体验、周末休闲度假的特色村庄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脱颖而出。

2 湘西州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思路理念标准不清

一些部门对美丽乡村的概念内涵认识不清,更多侧重于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治理等外观形象改造,对精神文明的培育教化、人文价值的挖掘推介等方面缺乏系统有效的工作机制,没有把握好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两者的关系,影响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推进效果。

2.2 规划引领作用不够

美丽乡村规划编制质量普遍不高,一些村庄的发展定位、功能布局与村庄实际发展需要存在一定差距,一些村庄规划做完后就成了摆设,美丽乡村如何建、建什么、建成怎样,规划没有发挥应有的引领作用。

2.3 基础设施建设不佳

高等级的旅游路网建设还需加快推进,很多美丽乡村以点或局部群落的形式散布在全州各地,停车场、旅客服务中心、高标准的酒店、民宿、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建设不足,严重制约了美丽乡村建设。

2.4 要素保障能力不足

地方财力薄弱,基本只能保工资、保运转,没有过多的财力投入美丽乡村建设,多元投入机制尚未形成,仅靠整合部分项目资金、涉农资金,对于美丽乡村提质升级大量的建设任务而言,显得十分紧缺。

2.5 内生动力激发不够

农村基层组织力量参差不齐,能够组织和带领村民创造性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不多。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吸引,农村青壮年、特别是有思想、有能力的青壮年大部分选择外出发展,能够团结和引导村民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的领路人不多。一些农村群众思想有待进一步解放,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主动性不够。

3 湘西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3.1 坚持规划引领,彰显布局之美

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新湘西的蓝图愿景,结合乡村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村民需求等对村庄进行梳理分类,实施差异化指导,坚持个性化塑造,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注重保护好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着力打造富有湘西特色的美丽乡村。坚持因地制宜、改革创新,以市场为导向,以村民为主体,围绕创造新业态、构建新机制,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一体推进,走绿色、低碳、融合的现代化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路子,既留住乡村的美和乡村的人,又吸引城市人才、资金、技术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加大规划贯彻执行力度,做好配套政策和衔接工作,确保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战略性和连续性。

3.2 坚持融合发展,放大产业之美

用好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机遇,根据资源要素构成状况来确定项目建设的区域,可以是一个自然村,可以是一个行政村,也可以突破行政村、乡镇甚至县市行政区划的界限,关键要有利于突出特色、有利于资源要素的整合开发利用。立足各村发展优势和资源特色发展绿色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建立乡村现代化、数字化产业生产经营体系,实现农民稳定致富、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用产业美为乡村美提供物质支撑。注重放大视野,整合资源,精心设计包装一批重大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乡村建设和发展。坚持培育、借用、吸引相结合,充分发挥村支两委的核心作用,积极培育本地人才,借用城市精英人才,吸引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业,解决美丽乡村人才、资金、技术短缺问题。

3.3 坚持宜居宜游,构建生活之美

正确处理好乡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强村庄规划、美化绿化、污染防治、环境整治,加强水、电、路、信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让良好的生态资源升值,用生态美提升乡村美颜值。尊重乡村的差异性和多样化,因村定位,突出特色,坚持把生态优先、规划引领、文化传承贯穿始终,加强对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民族非遗和农耕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留住乡土文明和乡土风情,不搞大拆大建,防止乡村城市化,不搞照搬照抄,防止千村一面。加快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融资平台管理和运作,统筹规划乡村的水、电、路、信和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美丽乡村建设打下坚实的硬件基础。

3.4 坚持综合治理,塑造环境之美

抓好“党建引领、互助五兴”基层治理模式的同时,推进乡村治理融入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乡风建设、文化建设等活动中,引导村民学法用法、遵纪守法,实现自治、法治、德治融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的目的,用治理美为乡村美提供组织、制度支撑。巩固提升美丽湘西建设成果,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依托最美城镇、最美乡村、最美生态公路、最美农家,以及治厕所、治垃圾、治污水、治容貌秩序等工作,提升美丽乡村颜值品质气质。抓好农村污染防治,教育引导村民树立绿色生活、绿色生产理念,妥善解决乡村垃圾分类、集中无害化处理等问题,长期抓好乡村有机生产、绿色生产,减少化肥使用量,禁止使用除草剂,限制或禁止使用化学农药,确保乡村环境美、产品优、效益好。

3.5 坚持文明建设,展现风尚之美

深入开展“星级农户”“党员示范户”等群众性评选活动,利用“村村响”传播文明公益知识,引导群众积极开放思路、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开展乡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立与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环境整治一体推进的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切合乡村实际的评价标准和制度,引导和激发村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移风易俗,抵制歪风邪气,让村风民俗与现代文明因子有机结合。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保护挖掘传承乡村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乡土文化、产业文化、传统手艺等乡村文化资源要素,搞好乡村文化、村史、民族风情、传统手艺展示,提升村民文化素养,让乡村呈现出多元化、特色化的人文气息。

猜你喜欢
湘西美丽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湘西剿匪:七十年前的历史风云
走进湘西凤凰城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我们创造美丽
湘西 国画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