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河南大有可为

2022-12-18 01:14:05杨佩,孙友文,于晓瑛
协商论坛 2022年3期
关键词:基本农田高标准种业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3月6 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对保障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指示。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围绕粮食安全,住豫全国政协委员出谋划策。

育好每一粒种子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源安全决定着国家粮食安全。

“国际上50%~60%的粮食单产增长依靠品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种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在一些品种、环节和领域我们还有不少短板和弱项。”为此,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校长宋纯鹏建议,在国家粮食核心产区布局创建“国家种业实验室”。

“国家实验室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科技力量,谋划建设国家种业实验室,是解决我国农业领域‘卡脖子’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的战略选择,迫在眉睫。”宋纯鹏说,目前,河南、湖北、海南等地方政府,先后筹建了相应的种业实验室,对小麦、水稻、玉米等重要粮食作物开展了深入研究。

宋纯鹏表示,建议国家依托粮食核心产区的产业优势、种业科技优势和平台优势,率先组建国家种业实验室,布局重大课题和产业发展。同时,要充分考虑不同粮食核心产区需求,建设不同农业区域的分中心或基地。还要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结合,注重源头创新,真正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强化统筹能力、创新体制机制,将吸引、聚集和培养国际一流农业、生命、信息和人工智能等相关人才作为重要任务,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竞争,千方百计吸引和选拔一流人才,促进我国种业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确保我国粮食供给安全。

在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院长范国强看来,种业的发展是科技与市场协同发展的结果,育种单位有着较强的技术力量,而种业公司则掌控着市场开发环节。“只有双方通力合作,才能促进整个种子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障我国农业生产的安全。”

“要加强对种业市场监管力度,引导企业特色化经营,降低同质化竞争,减少互相交叉造成的市场混乱。”范国强建议强化需求侧引领作用,不断推出适合市场需要的新产品引导种业发展。他还建议加大资金投入,引导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重点开展育种材料收集、新种质创制和种子质量检验等基础性研究,支持种子企业完善品种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大型龙头企业根据农业生产实际确定育种目标,按照商业化、工厂化育种模式开展品种研发,切实提高育种水平。

建好高标准农田

农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政策实施以来,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加强了耕地保护和利用,提高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农业综合生产水平,推动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说,2019 年11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2 年全国要建成10 亿亩高标准农田。

张改平坦言,在中国工程院院地合作咨询项目的粮食主产区调研中,他们也了解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结合这些问题,我提出三点建议。”张改平说,一是建议国家综合考虑建设成本、物价波动等因素,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投入标准提高到平原农区每亩3000 元以上、丘陵及山区4000 元以上,避免建设不达标、功能不到位、利用有困难。

二是建议国家综合考虑粮食主产区财政能力薄弱、基层负担重等情况,取消其省市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财政配套要求。同时加大涉农资金在国家层面的统筹力度,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重的粮食主产区倾斜,破解涉农资金投入与耕地资源禀赋不匹配的难题,努力打破“粮食大省、经济弱省、财政穷省”的怪圈。

三是建议由中央财政定期拨付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后期管护资金,同时将管护成效纳入县乡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考核范围,同步完善相应的奖惩配套措施,确保管护到位、利用到位。

发展好特色产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总要求。

“从整个乡村振兴来看,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推进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绿色中原现代农业集团董事长宋丰强希望通过加强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结合基层调研,他建议优化村集体经济发展、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并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具体来说,他建议突出规划引领,制定适合特色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将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村容村貌整治规划、文化事业发展规划有机结合,杜绝乡村振兴发展中的杂乱无序。要突出精品带动,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发展、阳光康养、乡村休闲旅游项目,做深做透,做出特色。积极引进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强增收链。

此外,突出资源整合,加强特色产业资源、区位优势资源、传统文化资源等有机融合,加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的宣传、包装、整合,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希望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真正实现我国广大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宋丰强说。

猜你喜欢
基本农田高标准种业
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禁废”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今日农业(2021年1期)2021-11-26 07:00:56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确保按时保质完工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26
高标准高质量转入“三年行动”
“两委”换届发动攻坚——确保啃掉“硬骨头”、实现“高标准”
当代陕西(2018年12期)2018-08-04 05:49:08
山东省共划定永久基本农田9587万亩
山东画报(2017年9期)2017-04-29 00:44:03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导刊(2016年11期)2016-07-20 10:58:25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导刊(2016年4期)2016-06-19 18:32:58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导刊(2016年5期)2016-03-20 10:57:16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导刊(2016年9期)2016-01-03 01: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