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川慧佳 张 兵
于成龙(1617-1684),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于成龙被任命为罗城县知县,先后升任四川合州知州,湖广黄州府的同知和知府、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等职。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朝廷命于成龙兼管江苏、安徽两地巡抚的政事,于在任上去世。于成龙明确保甲制度,全力推行农耕,造福一方百姓。在二十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他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被康熙皇帝追赠为“太子太保”,赐谥“清端”,赞誉为“天下廉吏第一”。有《于清端政书》八卷等著作传世。
于成龙故居总平面图
于成龙故居位于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北武当镇来堡村,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均为清代建筑。2014年,方山县按照符合政策、勤俭节约、尊重历史、教育后人的原则,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文物局与方山县政府投资近1000 万元修复于成龙墓地和故居。2016年8月26日,方山县举行于成龙故居修缮落成仪式,并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廉政教育基地。
于成龙故居是见证一代廉吏于成龙成长生活的重要场所。故居现存三座院落,沿东西方向依地势落差呈阶梯状分布,总占地面积2752.23平方米,一宅居东,地势最高;二宅居中;三宅居西,地势最低。
三座院落基本保持了原有建筑格局,体现了清代吕梁当地的建筑风格及特点,其结构手法也充分地展现了窑洞的建筑使用功能、建筑背景及建筑条件。主要建筑在形制特征、材料和工艺特点等方面都保留了历史原状。2016年6月6日,于成龙故居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国务院核定并公布其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宅院落整体
一宅院内环境
一宅位于宅院最东端,俗称大宅。院落整体坐北朝南,东西长34.9米,南北宽24.6米,占地面积858.54平方米。现存北窑、西窑、厦房、南房和大门。北窑为七孔箍窑,自西向东第五孔至第七孔窑檐设厦檐一步,两侧设楼梯通往窑顶。窑顶铺设方砖,设置烟囱,四周围砌女儿墙。西窑为两孔箍窑,北侧设楼梯通往窑顶。厦房位于西窑南侧,面阔一间,进深两椽,单坡硬山顶,筒板瓦屋面。南房面阔五间,进深两椽,单坡硬山顶,筒板瓦屋面。东次间为大门,外设厦檐一步。
二宅位于一宅与三宅之间。整体坐北朝南,东西宽22.1 米,南北长34.6 米,占地面积约768.4 平方米。现存北窑、东西厢房、东西厢房南耳房、西厢房北耳房及大门。北窑为四孔箍窑,东侧两孔窑洞前檐墙之间开设楼梯洞口通往窑顶。窑顶铺设方砖,设置烟囱,四周围砌女儿墙。东西厢房均面阔三间,进深两椽,单坡硬山顶,筒板瓦屋面。东西厢房南耳房均面阔两间,进深两椽,单坡硬山顶,筒板瓦屋面。西厢房北耳房面阔两间,进深两椽,单坡硬山顶,筒板瓦屋面。大门位于院落东南角,面阔一间,进深三椽,双坡硬山顶,顶覆灰陶筒板瓦,檐下有斗拱及木雕拱眼壁、雀替。
二宅大门
三宅北窑
三宅位于宅院最西端。整体坐北朝南,东西宽25.5 米,南北长32.3 米,占地面积约867.4 平方米。现存北窑、西窑、大门及照壁。北窑为四孔箍窑,窑顶铺设方砖,设置烟囱,四周围砌女儿墙。西窑为五孔箍窑,前檐墙南侧开设楼梯洞口通往窑顶,窑顶铺设方砖,设置烟囱,四周围砌女儿墙。大门位于院落东南角,面阔一间,进深两椽,双坡悬山顶,筒板瓦屋面,内为砖砌券门。大门北侧有砖砌照壁。
于成龙故居为清代建筑遗存,院落由窑洞作为主体,配房及大门辅之,形制较为单一,建筑结构简单,是典型的晋西北地方民居院落建筑风格,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历史环境下的地域性建筑特征,从一定层面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多样性和地域风格上的特定性。同时,其简单、淳朴的建筑风格,亦印证了于成龙为官清廉的历史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