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明霞 王欣
五上第六单元以“舐犊情深”为人文主题,以“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和“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为语文要素。教学这一单元时恰逢学校举行“感恩父母”主题活动,由此,本单元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基于真实的任务情境、融合单元训练要素,设计了学习任务群,即“采用书信、演讲或其他喜欢的方式表情达意”。这一任务群设计,旨在突出第三学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学生“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满足学生语文课程素养发展的需求。
1.通过课前自学、全班交流、课堂检测等形式,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感受三篇课文中流淌的“舐犊之情”,并联系现实生活初步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
2.通过多种学习方式体会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从而发现本单元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提高审美品位。
3.在真实的社会场景中,能积极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愿意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
1.学习目标。
通过前置活动,了解学生已有认知,以及联系生活表达自我感受的能力。
2.任务设计。
同学们,“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天下所有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从孩子呱呱坠地那天起,他们就倾注了无私的爱。我们也深爱着自己的父母,总有无尽的话想要和父母说。学校将举行“感恩父母”主题活动,让我们有机会进一步感受、表达与父母之间浓得化不开的感情。本单元,我们将学习以“舐犊情深”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体会作者蕴含在场景和细节中的深情,并主动运用场景、细节描写表情达意,从而在真实的社会场景中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敢于尝试创作文学作品。
学习之前,请同学们借助“前置任务小提示”完成自己的作品,感受父母之爱,并表达对父母的爱。
【设计意图:这一前置任务用于单元学习之前,未学先做,初步试做“有形成果”,目的是唤醒学生旧知,在试误中寻找学习上的“惑”,从而对学习新知产生预期,以便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任务群中。
此环节为“预学”。可根据单元内容灵活安排课时,一般情况下不设置课时,作为单元学习前置的实践性预习活动,学生在课下进行综合体验;也可以设置单元学习前1 课时。】
研学任务安排三个板块,建议教学时数9~11 课时:板块一2~3 课时,板块二4~5 课时,板块三2~3课时。
板块一:预习交流,发布任务
1.学习目标(即单元教学目标第1 条)
(1)通过课前自学、全班交流、课堂检测等形式,初步掌握本组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梳理文章的人物、事件、表达的情感,初步感受三篇课文中流淌的“舐犊之情”。
(3)联系现实生活,初步感受本单元课文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
2.任务设计
(1)活动一:结合预习单,学习生字新词。
①课前结合预习单进行自主预习。
②交流预习,并采用借助工具书、请教同学等方法自主识字。
③全班交流,识记新字、新词,练习容易写错的字。
(2)活动二:梳理文本信息,初步读懂课文。
①继续交流预习单,明确每篇课文的人物、具体事例和表达的情感。
②以点带面,对单元的几篇文章进行比较,感悟父母之爱的不同表达形式。
③小组伙伴回忆并交流生活中具体的事例,进一步感受本单元课文语言和形象的魅力。
(3)活动三:明确展示任务,初步完善前置任务。
①播放有关父母关爱孩子的故事、歌曲、电影片段等,发布展示任务,即任选书信、演讲、图文并茂等自己喜欢的形式完成作品,参加学校“感恩父母”主题活动,表达对父母的爱。
②根据本单元初步感受到的“舐犊之情”,思考和讨论完成作品的好方法。
③小组合作,尝试修改自己的参展作品。
【设计意图:本板块设计旨在学习任务驱动下,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产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基于本单元的初步学习明确展演任务,为下一步进行自主学习提供条件。】
板块二:阅读课文,体会方法
1.学习目标(即单元教学目标第2 条)
(1)认识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能找出课文中场景、细节描写的关键语段,并拓展阅读《母亲》,体会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通过概括本单元课文的语言特点,建立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一般认识。
2.任务设计
(1)活动一:认识场景、细节描写,体会《慈母情深》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复习课文,回忆内容,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课文描写的内容。
②师生共同学习什么是场景描写,并通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场景描写。
③学生抓住文中打动自己的语句,认识细节描写,分析细节描写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④小组交流,能说出细节描写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语言流畅,表达准确。体会母亲的“舐犊之情”。
⑤拓展阅读《母亲》,完成小练笔,扩写母亲第二次为“我”凑足钱的场景和细节描写,全班交流分享。
(2)活动二:多种方式结合学习,迁移运用学法。
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找出《父爱之舟》几个场景和细节描写,感受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②个人自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找出课文中的场景和细节描写,感受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活动三: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建立认识。
①比较本单元三篇课文在场景、细节描写方面的异同,进一步体会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②概括本单元课文的语言特点,建立运用场景、细节描写表情达意的一般认识。
(4)活动四:梳理学习收获,制定评价标准。
①回顾、总结本单元内容选材和语言表达两方面的标准,形成习作的评价量表。
②结合“交流平台”和口语交际,制定演讲的评价标准。
③结合搜集到的素材,依据对习作、演讲评价标准的理解,自主拟定其他形式作品的评价标准。
【设计意图:本板块是在前置任务“有形成果”完成基础上任务分解后的第一个环节,主要是学习本单元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获得审美体验。同时,不断地总结场景、细节描写的方法,提炼归纳,形成参赛作品的评价标准,从而更好地修改完善“有形成果”。作为单元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如此边学边评,环环相扣,旨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在旧知与新知的循环往复中得以系统建构。】
板块三:参考评价标准,自主完善参赛作品
1.学习目标
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采用书信、演讲或其他喜欢的方式,主动运用场景、细节描写表情达意。
2.任务设计
(1)活动一:参考评价标准,完善书信作品。
①结合课内、课外文本中习得的方法,尝试在书信中运用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使语言更富有表达效果。
②进行习作修改,先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听取另外三个同学对自己习作的建议,随后在全班至少找三位比自己习作水平高的同学进行交流,以便利贴或者批注的方式发现习作中的优点以及不足,互相学习,提出修改意见。
③依据同学们的建议,再次完善修改习作。
④誊抄习作,初步设计美化,准备习作展示。
(2)活动二:参考评价标准,完善演讲稿。
①尝试在演讲稿中运用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
②将演讲稿读给熟悉的人,倾听评价和建议,看是否表达出了对父母的深情。
③依据他人的建议,再次完善演讲稿。
④背诵演讲稿,准备展示。
(3)活动三:参考评价标准,完善其他参赛作品。
①结合自主拟定的评价标准,修改作品。
②同伴交流,听取他人意见,进一步完善作品,准备展示。
【设计意图:本板块是对课堂所学的迁移运用。学生依据已有的学习经验,根据对评价标准的理解,迁移运用进行表达,完善参赛作品,在具体探究、合作交流中充分体验大任务,积极主动参与,精准有效解决相关问题,在系统学习中形成较为完善的“有形成果”,建立对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基本认识。】
1.学习目标
在真实的社会场景中,能积极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愿意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敢于尝试创作文学作品。
2.任务设计
同学们,学校“感恩父母”主题活动设置了三个区域——习作区、演讲区、其他作品区。你想参加哪个区域的展示呢?请带着自己的作品,去不同区域找负责人提交作品吧!在参观其他参赛作品的过程中,建议找作者交流,并将参观的收获用于自己后续作品的完善。
【设计意图:展演任务是单元学习的总结与拓展。基于真实情境,在前置、研学整个过程中学生对大任务的系统学习,经历探究实践、合作互学、总结提炼、修改优化,形成属于自己或团队较为完善的“有形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