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强化农村道路建设管理的策略研究

2022-12-17 20:27何小兵
中国科技纵横 2022年20期
关键词:监督管理道路资金

何小兵

(启通集团,四川成都 610000)

0. 引言

我国新农村规划以及乡村振兴战略都依赖于农村道路的发展与建设,在路况良好的情况下,可以帮助农民源源不断地将农产品运往周边的县市进行加工和售卖,使农村产业链得以有效的完善。但同时农村道路具有覆盖范围极广、里程较短、管理困难等多方面的特点,无法保证其较高的通行质量。即便政府部门提供了足够的资金展开农村道路建设,但由于覆盖区域较广、农村居民不具备道路管理、使用经验,导致农村道路建设产生的问题源源不断。

1. 农村道路的特点

1.1 单位里程较短、路径规划简单

与城镇道路建设不同,农村居民的分布较为固定,其运输的场所和目的相对处于固定的状态,受到交通运输条件的影响相对较小。同时,大多数农村居民的产品运输并不需要大规模的物流、装卸和管理交付,单个家庭就可以自行完成相关工作,导致在农村道路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中,主要以村镇、村村之间的短途往返运输为主,交通运输的总里程相对较短,公路的建设规格要求也不高,在设计、规划的过程中,缺乏明确的农村经济开发指导思想。因此,路径的规划方式简单粗暴,并没有考虑到周边区域的规划与开发内容,规划过程具有一定的随意性[1]。

1.2 建设方式不一、覆盖面极广

农村道路的建设围绕农村展开,而农村分布的地理区域相对比较广阔,地理条件十分复杂,既有山区、高原、丘陵等不容易修建道路的区域,也有平原、盆地等能够方便展开道路建设的区域[2]。同时,由于道路对于农村的出行、交通运输、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周边的乡镇、企业、居民都非常愿意为农村道路的建设提供支持。同时在我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村村通”等项目使我国农村公路的总里程不断发展,公路项目的展开甚至能够覆盖到非常偏远的地区。但不同的区域,其农村道路的建设方式有较大的差别,由于资金投入、道路需求等多方面的差别,农村道路的建设方式有硬化路、柏油路以及规格、等级较高的农村沥青公路,而农村自身的经济水平,与周边区域的联系,使农村对道路的需求有极大的差别。比如经济发展较好,产业较为成熟的区域,希望通过高等级、高效率的道路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而经济能力较差、外出务工人口较多的农村,则希望保证较为便捷的交通即可。在建设方式不一以及覆盖面极广的情况下,农村道路的建设与维护有非常大的管理难度,在资金、人力、物力方面都存在短板。

1.3 由中央、地方财政拨款,缺乏盈利手段

与高等级公路、高速公路不同,农村道路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由中央地方财政进行拨款,高等级公路和高速公路可以通过收费站等形式来获得资金回报,而在地区发展的角度上来讲,高等级公路和高速公路在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持下,其带来的经济作用非常可观。而农村道路作为联系农村、方便居民出行、交通运输需求的基础设施,其本身具有极高的公共性质,设置收费站等形式获得投资回报是不太现实的。因此,农村道路的建设与养护都很难吸引到外部的投资,并长期保持良好的经济回报。农村道路的建设与维护主要依赖中央、地方财政拨款的支持,而建设与养护工程也只能在资金到位的情况下才能顺利展开[3]。

2. 新时期农村道路建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资金管理问题

在缺少资金的情况下,农村道路的建设根本无法展开。在农村道路建设的管理过程中,资金来源主要以国家和地方财政所承担。在地方财政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农村道路的建设与发展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我国大多数农村依然处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情况,农村居民自建公路的现象虽然得到政府的支持,但由于其本身的资金条件有限,农村道路建设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而在具体道路的建设过程中,农村道路建设单位往往缺乏良好的管理资质,在资金管理中出现混乱的现象也比较常见。由于管理人员的水平能力不足,即使在道路建设资金正常到位,在没有建立明确的成本控制、公路工程管控制度的情况下,在材料采购、设备租赁等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资金存在一定的浪费现象,难以让资金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进而影响到农村道路的实际建设。

2.2 道路监督管理问题

良好的监督管理机制可以使道路建设有序、高质量的展开,但农村道路建设由于地区偏远、单位里程较短,很难吸引较为专业、大型建设企业的注意力,而小型建设企业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在农村道路建设监督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

(1)缺乏监管标准。虽然由于农村建设的需求让各部门已经注意到了农村道路建设管理的重要性,但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道路建设部门,对监管的内容、方式和标准都存在模糊不清的现象。多数道路建设单位缺乏相关的监督管理经验,基层政府也很难提供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管理人员,导致监督效果无法得到保障,从而使农村道路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工程的建设质量也缺乏良好的保障。(2)监督力度不足。虽然现阶段农村道路建设展开时地方基层政府会组织道路质量监督队伍对现场进行管理,但组成人员往往缺乏对应的专业知识,而在缺乏资金保障的情况下,农村道路建设项目也缺乏对专业人员的吸引力,导致很多监督标准和监督工作无法展开,在人员素质不齐的情况下,监督力度与监督水平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2.3 道路养护管理问题

良好的道路养护管理可以有效提升道路的使用年限,并保障道路的运行舒适度,但往往农村道路建成后并不注重道路养护管理问题。一方面,由于农村道路建设标准不一,既有硬化路也有沥青、柏油路;另一方面,农村道路的覆盖面积较广,全面的养护、管理具有极高的难度,在缺乏养护的情况下道路病害现象时有发生,也无法得到及时的处理。同时,部分农村道路的养护工作需要由本地农民进行看护,其缺乏良好的养护管理能力,导致养护效果无法得到保障[4]。此外,正常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的后期养护管理工作中,由于该部分道路能够提供一定的经济效益,养护工作的展开,可以确保道路养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良好循环,使养护工作拥有客观的现实价值。但农村多数农民和道路基层管理人员根本不了解道路养护对地方经济带来的实际作用,从而导致道路养护的质量、效果较低,很难起到延长道路使用寿命,保障道路运输效果的作用。

3. 新时期强化农村道路建设管理的策略

3.1 资金管理对策

良好的资金保障,可以确保农村道路建设的有效展开,而资金管理一方面需要从资金的筹集进行展开,确保相关资金到位,从而提升农村道路的总体建设水平;另一方面则需要从资金的使用上入手,确保专项资金能够顺利到位,并进行合理的分配,使每一笔资金都能够用到“针尖”上,从而全面确保农村道路建设的有效展开。

(1)在资金筹集投入的过程中,中央政府应当对地方政府和部门的经济能力进行有效的评估,确定其能够保障农村道路资金的部分投入,并在此基础上提供相关的资金支持,在降低地方政府压力的同时,使农村道路建设获得充分的资金储备[5]。同时,农村道路的建设应当围绕农村的经济规划展开,将农村道路与农村经济发展进行挂钩,从而吸引本地企业、个人加入到农村道路建设的投资过程中。比如,农产品加工厂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利用农村道路建设的优惠政策,吸引相关企业入驻到农村,使道路建设与农村的经济发展直接挂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农村道路建设的资金来源。

(2)在农村道路资金的投入过程中,应当派专员对农村道路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全过程的追踪管理。详细记录并追踪每一笔资金的去向和使用情况,并定期对资金的使用情况和剩余资金进行全面审核。同时,建立良好的预算管理制度,确保农村道路专项资金能够落实到农村道路的建设与养护过程中,需要做好农村道路的建设、管理、成本管理工作,通过对农村道路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其能够明确自身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向,并在展开工作的过程中通过标准化的管理模式,降低管理难度。在此基础上,确保每一项资金得到合理的利用,并通过有效的监督管理措施,全面提升农村道路建设和养护的质量、水平。

3.2 道路监督管理对策

为了促使农村道路的建设能够满足实际发展的需求,在对农村道路建设进行全过程动态监督的同时,需要建立对应的监督管理标准,并提升监督的力度。

(1)在监督标准的制订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根据农村道路的建设标准,针对性地制订监督内容,并在道路项目规划的过程中,将质量监督、建设过程监督纳入到监督标准的制订过程中,监督内容需要全面覆盖招标、采购、设计、人员、机械各个方面;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需要积极吸引专业的监督管理人员投入到农村道路的监督管理过程中,通过对农村道路的全过程监督与管理,并根据专业人员的监督管理意见制订标准化的监督管理内容,并按照相关管理规定,让下属监督管理人员执行相关的监督标准,以确保农村道路建设的合理、有序展开[6]。

(2)在明确监督标准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督力度,从而使监督标准得以有效地落实。一方面,需要建设完备的监督管理队伍,相关的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监督管理知识和经验,并由地方政府、建设部门共同参与到监督管理队伍的建设过程中,使其在专业知识能力的指导下,有效地展开监督管理工作,并确保每一个层级有对应的管理负责人员,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位;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监督管理队伍的素质建设,不但需要对监督管理队伍进行监督标准、道路建设专业知识、管理经验的培训,使其具备在管理过程中,落实管理项目、内容的能力还需要与本地的高校进行有效地合作,让学习相关专业的学生参与到监督与管理的实习过程中,使其在实际的项目展开过程中积累实战经验,同时利用其专业的知识基础,对农村道路建设进行全面系统的监督,从而确保监督力度的有效加强。

3.3 道路养护管理对策

养护工作可以提升农村道路的运行质量和使用寿命,而农村道路养护工作存在的问题较多,在加强资金投入、养护力度的基础上,还需要通过良好的养护专业知识建设和养护质量的管理,全面提升农村道路的养护水平。

(1)养护专业知识的建设。在经济条件支持的情况下,基层政府和部门应当为农村道路的养护建立专业的养护团队,聘请专业人员对农村道路进行有效的养护,而在缺乏养护经验人员的情况下,基层政府和部门应当积极鼓励当地的农民,使其投入到农村道路的养护工作中,对其进行养护专业知识的培训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建立养护工作团队,从而建立由地方村镇形成的道路养护团队,在养护工作中能够通过专业知识的培训以及实践,有效提升农村道路的养护水平,对农村道路的使用进行有效指导。

(2)养护质量的管理。首先,在农村道路建设完成后,需要建设养护工作的监督与管理机制,建立农村道路的养护标准,并对养护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有效监督,从而确保相关养护人员能够严格落实道路养护标准;其次,需要建立良好的绩效考核机制,将道路养护情况与养护人员的绩效挂钩,从而提升养护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养护工作中具有更高的积极性;最后,在道路养护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农村道路的养护工作进行定期的检查,建立对应的巡检机制,对道路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隐患进行积极的处理,从而避免因设备、人员能力不足等原因所造成的农村道路病害无法得到有效处理的情况。

4. 结语

农村经济的发展与道路的建设具有直接的联系,但农村道路与城镇道路有较大的差别,情况更加复杂,导致农村道路的管理存在较多的问题,相关部门需要充分认识农村道路的特点,并明确农村道路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相关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从而为农村道路建设的现代化发展打下坚实的管理基础。

猜你喜欢
监督管理道路资金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
某区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管理的做法及建议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