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意义和理论意义

2022-12-17 13:08
人民论坛 2022年20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李 捷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列入大会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彰显了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作用。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懈探索

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别国赐予的,不是照搬别国的,而是中国共产党通过独立自主、艰苦奋斗、长期探索得来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①对这个问题保持清醒认识,是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依据。

中国的现代化起步,并不始于中国共产党。但是,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找到唯一正确的道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苦苦寻求中国现代化之路。然而,不通过革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从根本上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境遇,从根本上扭转效仿西式现代化的被动局面,把国家命运、民族命运、人民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现代化不可能取得成功。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从新中国成立之日起,为彻底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使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进而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1954年9月,周恩来同志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指出:“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②1956年1月,毛泽东同志提出:“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③1964年12月,周恩来同志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正式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和“两步走”战略:“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总的说来,就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历史任务,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④从1949年到1978年,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有效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安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迈出了坚实步伐,同时积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初步经验。这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包括:经济发展和经济计划要做到综合平衡;经济计划要量力而行、留有余地;要坚持中国工业化的道路,搞好农轻重的比例关系;要厉行节约、勤俭建国;坚持统筹兼顾方针,“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⑤这一点出发”⑥。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即到20世纪80年代末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到20世纪末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他提出:“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⑦这里所说的“中国式的现代化”,也就是“小康社会”。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⑧进入新世纪,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之后,我们党又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纵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上,取得了以下重要进展。一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找到了正确的道路;二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顺应经济全球化浪潮提供有力保障;三是强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四是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现代化;五是明确“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⑨。这既是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的重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成果,也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总结。正是在改革开放强有力的推动下,我国在短时间内走完了发达国家工业化现代化上百年所走完的路,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

新时代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新时代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新时代十年间,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114万亿元,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5%,提高7.2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9800元增加到81000元。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38.6%,超过G7国家贡献率的总和,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不仅掀开了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新的一页,而且拓展了人类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破解人类社会发展诸多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新时代十年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是三件大事。

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经过一百年的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实现了最广泛的人民民主,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我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创造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奇迹,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文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我国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整体上彻底摆脱了绝对贫困,成为世界上中等收入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长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历史与现实都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已成为拥有九千六百多万名党员、领导着十四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无愧于是领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力量。

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明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定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紧紧围绕这个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各项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

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鲜明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必须时不我待抓好脱贫攻坚工作。新时代这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发扬钉钉子精神,敢于啃硬骨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平均每年1000多万人脱贫,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脱贫。2021年,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新时代十年的三件大事充分证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

回顾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艰辛探索,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接续奋斗,令人由衷地钦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走过弯路,也遭遇过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意志和决心始终没有动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入、在战略上不断成熟、在实践上不断丰富,加速了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为新发展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实践基础、理论基础、制度基础。”⑩

中国式现代化标注了现代化问题上的新高度

在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回答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更加深入、在战略上更加成熟、在实践上更加丰富,达到了一个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集中阐释了以下六个要点。

第一,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明确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明确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第三,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明确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第四,关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明确分两步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五,关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明确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第六,关于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明确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导制定“十四五”规划过程中及其以后,还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主要有:

——关于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机遇期及其特点。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过去是顺势而上,机遇比较好把握;现在要顶风而上,把握机遇的难度明显加大。过去大环境相对平稳,风险挑战比较容易看清楚;现在世界形势动荡复杂,地缘政治挑战风高浪急,暗礁和潜流又多,对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过去我们发展水平低,同别人的互补性就多一些;现在我们发展水平提高了,同别人的竞争性就多起来了。我们的判断是危和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机遇更具有战略性、可塑性,挑战更具有复杂性、全局性,挑战前所未有,应对好了机遇也就前所未有。我们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勇于开顶风船,善于化危为机,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关于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所处的历史方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彻底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为我国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奠定了坚实基础,表明我国已经拥有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的雄厚物质基础。新发展阶段,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也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

——关于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是新发展阶段要着力推动完成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新发展阶段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

——关于现代化模式和标准。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实践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我国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注释】

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

②④《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32页、第439页。

③⑥《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页、第227—228页。

⑤这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人口概数。

⑦⑧《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94页、第237页。

⑨《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页。

⑩《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823—824页。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中国式民主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中国式教育的“逆袭”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