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视域下增强专业群适应性探析

2022-12-17 11:16郭高萍王志明
教育与职业 2022年17期
关键词:适应性职业高职

郭高萍 王志明

一、引言

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吹响了高职学校新时代深化改革的号角,“专业群”成为各界热议的“关键词”。以国家层面“双高计划”为目标,以“高水平”为价值追求,各地先后启动省级高水平专业群遴选、立项和培育热潮。从“双高计划”项目的基本原则来看,高水平专业群要从服务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谋划,通过与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的路径来创新产教融合发展模式,从而实现精准对接区域人才需求、提升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和助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目标,这不仅彰显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语境下的核心要义,更突出专业群在国家职业教育决策中的重要地位。要做好“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这篇文章,必须从“增强专业群适应性”这个关键点切入,实施高职教育领域的大变革,带动中高本职业教育贯通培养的全链条,促进各类优质办学资源向职业教育流动和集聚,打通教育场域与产业场域的“壁垒”,在互动融通中改变职业教育“被动适应”产业革新的局面。

“适应性”本为生物学用语,“是生物体随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自身特性或生活方式的能力”①。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个领域的学者将“适应性”引入研究领域,产生了多个适应性理论。关于职业教育适应性,众多学者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研究。根据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统计文献情况,截至2022年5月中旬,以“双高”并含“专业群”为篇名的论文共计231篇,以“职业教育”并含“适应性”为篇名的论文共计215篇,以“专业群”并含“适应”为篇名的论文仅27篇。综合分析这些文献,大都阐述了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历史流变、时代内涵和优化策略,但对专业群适应性的研究相对较少。

文章将采用生态学视角来系统研究专业群适应性的问题。生态学概念是1868年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首次提出的,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或有机群体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的科学”②。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生态学已经成为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其所蕴含的整体、多样、动态、平衡等思维适用于多种研究场域。在教育研究领域,20世纪60年代在英美等国兴起运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来研究教育现象的“教育生态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专家克雷明在1976年出版的《公共教育》中正式提出“教育生态学”。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掀起教育生态学研究热潮,潘懋元教授提出,“运用生态学思维来探讨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全面与长远”③。从生态学思维切入,可将专业群类比为生态学上的生命有机体。解读专业群及其适应性的内涵,从生命因子、种群竞合、群落与环境双向互动、专业群生态系统平衡等方面考量专业群在生态系统中的能力形成与进化路径,推动专业群内部、专业群种群、专业群群落与生态系统的共同进化,为专业群更好地适应并推动区域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野。

二、专业群的生态学解读

“生态的观点,从根本上说就是生命的观点、有机的观点、自组织的观点、内在关联的观点。”④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分析,学校组织是一个生态有机体。其中,专业群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开放的体系,呈现出递进、互动的层次特征,在深度、广度上也不断拓展。第一层为专业群内部,包括组建专业、师资、课程、教学活动、实训资源等生态因子,会对专业群结构、行为及结构等方面产生影响。第二层为专业群,是多个具有某种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专业组织集合。为服务区域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产业发展,各高职学校基于产业面向、岗位关联、资源互补等逻辑组建而成“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省级专业群。例如,山东省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盯紧“十强”产业,集中打造高端装备、新材料、建材、纺织等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山东高职领域立项建设14个专业群来服务高端装备产业。第三层为专业群群落,是多个专业群的集合,或在空间上具有集聚特点,或在外部环境依赖上具有相同的需求,专业群之间存在竞争与合作,资源流动过程中可实现共享互补、协同进化。例如,江苏省提出在“十四五”期间建立50条重点产业链、30条优势产业链、10条卓越产业链,为省内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指明了方向。江苏省确定了省高职学校高水平专业群144个,其中,有17个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群、16个软件技术专业群、15个电子商务专业群、14个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群,这就组成了专业群群落。专业群对接产业链的不同链环和技术链的不同需求,在技术创新、资源共享、知识创生等方面实现协同进化。第四层为专业群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空内专业群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各组成要素之间借助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而互相联系。高职学校专业群与区域产业的龙头及骨干企业、行业协会和地方政府等形成整体,通过师资能力提升基地、协同创新中心、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等平台推动信息流动、资源共享、技术创新和知识生产,促进整个专业群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

三、专业群适应性的基本内涵

从2020年我国“十四五”发展规划中首次提出“增强职业技术教育的适应性”,到2021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再到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指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引起了广泛关注。邢晖教授认为,“所谓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归根结底要适应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的需要和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教育的需要,以促进自身体制机制及制度格局更成型,专业结构更优化,产教融合协同创新贡献率更大”⑤。

职业教育兼具“教育性”与“职业性”双重属性。专业原本是职业院校服务产业发展的逻辑起点,但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变化、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高职学校原有的专业组织形式已经难以适应产业变革、职业变迁和岗位变化,就业结构性矛盾愈加明显,“专业群”应运而生。“从关注单个专业建设转向关注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主动适应产业集群发展、变革教育组织方式的自我革命。”⑥作为当前高职教育改革创新的主要载体,专业群承载着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的重大使命,增强专业群适应性已成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关键一招”。

从生态学理论来看,专业群适应性的内涵需要涵盖三个维度:一是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单元,专业群必须基于“人才培养”的逻辑去适应受教育者的职业生涯发展诉求,促进受教育者可持续的终生发展。这需要充分调研生源的特征,明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成长愿望,建立目标知识网络,创新培养模式,为学生搭建职业立交桥。这个教育过程应覆盖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贯穿于受教育者的多个职业变迁阶段。二是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与社会劳动分工息息相关,专业群建设必须基于“工作体系”的逻辑去适应经济领域的产业群、企业群和岗位群,以满足产业升级改造的人力资本需求。“职业教育存在的基础是工作体系,它是职业教育之所以为职业教育的根本原因。”⑦增强专业群适应性要从工作岗位的能力分析入手,探询蕴含其中的技术和知识逻辑,以建立产教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等来确定培养规格、层次、规模等信息要素,并通过重构课程体系、改革育人方案等举措予以保障。三是作为一种组织生态系统,专业群必须基于“内在成长”的逻辑去适应学校的办学传统、特色及文化基因。“组织形态来自文化信息的制约性价值,这些价值是决定组织结构的蓝本、定义和模型。”⑧增强专业群适应性必须根植于区域产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土壤,不断优化组织结构和功能要素,与环境相互作用。专业群具有改变自身环境的能力,通过知识传播、知识创生、技术创新及专业群群落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活动等行为对产业发展等外界系统产生一定反作用。

四、生态学视域下专业群适应性建设的现实困境

2006年国家启动示范性高职学校建设项目以来,各高职学校从专业建设的线性思维转向专业群建设的立体化思维,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改革。随着社会分工、产业变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当前专业群还不能较好地适应区域产业升级需求,“用工荒”“结构性失业”等社会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高职学校的专业群建设在战略定位、结构变革、制度供给、治理模式等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困境。

1.战略谋划上的局限:统筹力不够。建设专业群的政策是教育行政部门基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迅速变革的背景下提出的,是对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变化进行研判之后的一种战略思考,是推动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引导。专业群建设需要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区域产业特色及高职办学基础等情况进行整体性的谋划,构建国家、省级、市级或校级专业群建设梯次,在战略布局上适配区域产业升级及企业需求。但在目前“双高计划”专业群和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中,省级层面的统筹力度还不够,省级教育部门制定专业群建设规划时,发改、工信、人力资源等部门参与不足,专业群布局与产业群布局存在不平衡。研究表明,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如果缺乏高水平专业群规模的支撑,将出现人才供给不足的隐患。有的高职学校缺乏对区域产业情况等外部环境的系统调研,也缺少对内部办学资源的深入细致分析,过分强调短期的办学业绩,相对忽视对接产业变革升级的战略性谋划;有的高职学校囿于专业建设的固化思维,将原有的专业建设任务简单包装为专业群任务,缺乏整体性的解构与重组,致使专业群建设目标不清晰、定位不准确,这势必影响内涵建设质量和区域产业贡献度。

2.结构变革上的短板:融合度不高。目前“双高计划”专业群组建主要基于三种逻辑,即对接区域产业需求建群、相近专业整合建群、推进校内资源互补建群。其中,匹配产业建群的模式,更强调了专业群对外部环境主动适应的愿望。获批立项后,高职学校理应从整体规划、深度融合、资源整合等角度,启动课程体系重构、培养方案改革、教材内容更新、师资队伍重组等一系列组织内部改革,促进专业群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组织实体去运作。但是,在专业群建设实践中仍存在重申报、轻建设的现象,群内各专业的运作多是合并而非融合在一起,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材内容、校内外实训资源、校企合作关系等众多生态因子并未凝结到专业群建设整体的层面上来,各专业仍各自为政、缺乏沟通协作,“集而不群”“形聚神散”的现象还比较普遍,难以形成“1+1>2”的集群效应。

3.制度供给上的缺失:系统性不强。“双高计划”建设标准和动态调控是高职学校深化改革的重要遵循,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成效已经成为影响办学业绩和外界资源供给的重要杠杆。为此,高职学校应从扶持专业群长远发展的角度去设计一套系统性的制度,为专业群建设营造良好的制度生态。从目前一些专业群的运作情况看,学校领导层、教学职能部门及专业群所在二级学院,还比较缺乏课程体系重构、师资知识结构更新、办学资源开发与共享、专业群负责人考核、组织学习与激励等方面的制度体系建设思考,较多沿用以往专业建设的规章制度。一些教师只知道调整了专业隶属关系,不知道专业群意义上的目标定位、创新思路、使命与愿望等方面的新思想;学生也不知道学校层面的专业群建设对自身能力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等有哪些新变化和新优势;原有的合作企业在专业群组建时参与度不够,不清楚专业群在服务企业技术升级、人力资源供给等方面的新能量,这不利于调动广大师生和合作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改革、技术创新和知识生产等活动的积极性,专业群建设成效将大打折扣。

4.治理模式上的困难:多元化不足。“治理的典型特征是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同治理,共治是路径,善治是目标。共治并不必然带来善治,但没有共治必然没有善治,共治所具有的内在优势有助于达成善治。”⑨每个组织都需要通过治理来实现组织目标,创造价值。专业群组织生态主体包括学生、教师、决策者、校外企业合作方等多个利益相关者,专业群的决策及运作需要多元主体的参与,并在诸多利益主体之间寻求平衡。但在职教领域“校热企冷”的现实困境下,学校缺乏调动政府、产业界、行业企业人员参与专业群建设的话语权,也未能提出有针对性的激励机制来激发师生参与治理的热情,这与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建设还存在一定差距。

五、生态思维下增强专业群适应性的路径探析

“教育生态分析是一种注重全面联系、突出整体价值和强调动态过程、追求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研究方式。”⑩运用系统性思维、平衡性思维、价值性思维等生态思维去思考,专业群要坚持开放共享、竞合共生、协同创新,形成一个相对稳定、动态平衡、自我调节的系统,推动专业群生态系统随着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而不断调整结构和功能,并在对环境的生态适应中与环境协同进化。

1.遵循系统性思维,推动专业群建设的开放共享。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结是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产率与创造力的重要前提。专业群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要树立开放共享的理念,不断地与环境中的其他组织进行信息和资源的互动交换,从而获得生存与发展。专业群的系统性建设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处理好输入与输出的关系。专业群既从外部获取生存和发展的师资、经费、政策、企业资源等各种物质和信息,又通过自身结构的变革和完善来拓展功能,输出高质量技能人才、技术创新等方面的能量,在这种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中形成生态价值链,为师生个体、专业群、学校和社会创造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专业群尤其要重视从企业获取物质和信息,如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展技术攻关,与企业技术骨干、第三方人力资源机构等共同研讨岗位群、职业群等能力结构,从而优化课程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二是处理好系统与因子的关系。在专业群生态系统中,各生态因子均发挥自身功能,教师要潜心教书育人、服务学生,学生要学会知识技能、成人成才。因此,专业群组织决策者要积极创新激励机制,建立学习型组织,促进不同专业教师的知识共享和信息流动,深化“三教改革”,并积极引入企业因子参与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实训资源共建和专业群治理,整合校内外各类办学资源,将所有生态因子的正向功能激发和集聚起来,打造共享、创新、学习的组织文化。三是处理好系统与环境的关系。从宏观层面看,专业群生态系统主要受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影响;从微观层面看,专业群生态系统主要受区域产业变革、企业需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决策等影响。因此,高职学校在设计专业群建设方案、课程体系、组织文化、制度供给时,要全面考察各种环境因素,从系统观出发定位专业群在本校、本省乃至全国高职领域的地位和价值,并通过组织变革来激发各生态因子的活力,实现组织整体能力的跃升。新职教法为职业教育今后的改革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可探索建立区域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组织发展规划、产业布局、人力资源供给等职能部门,协同本土产业领军企业、行业协会等第三方组织共同研讨解决专业群建设上的共性痛点、对接区域产业链的联动难点等,从而在推进区域性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战略意识和大局意识,形成更宽广的视野、更清晰的思路、更系统的设计,为综合部署、分类推进、整体评估等打好基础,逐渐扭转当前专业群布局上的零散、设置上的同质、规模上的失衡、对接产业链上的断裂等局面。

2.遵循平衡性思维,推动专业群建设的协同进化。“专业群是一种组织形态,课程是专业群内部组织的基础,相邻专业群和区域产业是专业群的外部生态。”专业群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需要依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转型对专业群的需求以及职教系统内部的发展不断打破旧平衡、发展新平衡,从而保持专业群生态系统的旺盛生命力。专业群、专业群群落等各生态层都要打破传统的组织边界,通过不同类型的竞争与合作,推动技术流动、知识共享和资源整合,创造出新的价值,实现自身与环境的协同进化。一是聚焦岗位群,激发内源性动力,推进结构上的平衡。对接企业不同岗位群的能力结构和知识要素,专业群要根据区域产业的发展规模、技术含量及知识逻辑来确定人才需求的规格、数量和素质等元素,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推动群内各专业在课程组织这个基础载体中确定各自的定位、分工、着力点和增长极,利用各自特色、学科基础、校企合作优势、实训资源等建立分工协作的关系,实现相互学习、交叉融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尤其是在当下的智能化时代,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更加全面,提出设计创新、实践操作、技术工艺、团队管理等多元化能力的诉求,这就要求各专业在课程建设、技术创新、组织治理、对外服务等方面进行协同与融合,并通过制度设计促进组织结构上的平衡,激发各生态因子的活力,从而实现协同进化,各专业的特色优势与核心竞争力在专业群治理效应中得到整合提升,增强专业群对接产业链的主动调适能力。二是对接产业群,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推进功能上的平衡。专业群是为服务区域产业变革而生,具有一定的“地域根植性”,不同高职学校的专业群因地缘、业缘等紧密联系起来,镶嵌于相同或相近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中组成不同的专业群群落。在一定空间中,如果相同的专业群过多,不仅导致同质化功能过剩,而且容易出现“生态位重叠异常”现象,加剧对政策、经费、企业等办学资源的争夺。因此,在专业群群落层面,高职学校之间要加强沟通,树立“竞合”理念,根据本土产业链发展的特色需求制定专业群差异化发展战略,开展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与服务等方面的多种合作。同时,不同高职学校建立相似专业群之间的衔接机制,构建区域专业群对接服务产业链图谱的网络,促进各专业群既错位发展,又融合渗透,共同推动区域内产业资源、教育资源等的优化配置,努力扩大对区域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的覆盖面,进一步增强区域专业群的整体服务能力。三是立足新变化,实施持续性变革,推进动态上的平衡。专业群的进化具有过程性的特征,这不仅体现在组建、成长、壮大、成熟、进化、衰亡的生命状态变化上,也体现在专业群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中。高职学校在建设专业群的过程中,要树立一种动态性思维,重视与环境彼此交互所产生的新变化,不定期分析研判产业发展形势及企业改革动态,及时反省建设思路,持续性调整建设重点。高职学校要着眼于中高本贯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不断优化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组织结构要素。从知识源的识别分析到知识点的采集选取,从知识网的搭建到课程群的集聚,从专业群布点到区域专业群群落辐射产业需求面,都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确保专业群内专业的准入与退出、专业群的培育与取舍等决策都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能在动态变化中寻找战略转换,在稳定有序中实施组织变革,累积、整合和内化人才、经费、信息和关系等各类资源,既适应环境,又影响环境,在互动转化中抓住机遇、实现发展。

3.遵循价值性思维,推动专业群建设的长远发展。生态环境中各物种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无论是在生物种群内部,还是面对外界环境,都需要种群通过双向互动来提升适应能力。专业群建设是职教领域的重大改革,通过改革来重构教育生态中的价值取向是必须面对的课题。当前经济生产方式的快速转型和信息化带来的一系列挑战,让专业群处于一个更加复杂、多元、动态、不确定的生态环境中,这就需要专业群必须学会在与所处生态环境的物质循环、能力交换、信息传递的互动过程中实现双向增效和长远发展,在教育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等维度做出贡献。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提升教育价值。杜威说过“教育即生长”。教育过程是人自主建构意义世界的过程,是人的生成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师生是专业群建设的主体,专业群是高职学校师生开展学习、工作的重要场域。高职学校需要以促进人的生长为价值指向,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建立平等师生对话关系等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不断进行发现和创造,在求知过程中追求德行至善,培养精益求精、潜心钻研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服务社会的职业精神。通过建立考核评价弹性化机制,建设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组织文化等来引导教师想创新、重创新、爱创新,让教师在教学相长、改革创新的过程中重构自我,增强组织认同感。二是面向就业市场,提升经济价值。“教育具有丰富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价值,但教育的收益不仅指向个人,同时还指向社会。””人力资本是由知识、能力、健康等表明人的质量的各方面因素构成,能够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的生产、服务,满足市场对劳动能力的需求。”形成人力资本的前提是让受教育者进入劳动力市场,获得职业发展。知识是人力资本的基础,能力是人力资本的核心。高职学校要强化市场意识,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引入企业现场真实案例,改革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通过情境式教学、项目化教学等培养模式,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职场中具备核心竞争力,促进人力资本的增值增效。在培养规格上,高职学校要推动技能人才从“产业工人”向“知识工匠”角色转变,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培养规模上,高职学校要通过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企业学院等途径积极参与企业员工培训、退役军人学徒制培养、新型农民能力提升等项目,拓展办学空间,努力提升区域人力资本的数量、层次和质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质优量足的人力资本。三是服务国家战略,提升社会价值。教育通过劳动力生产和科学技术生产来促进社会的发展。我国职业教育正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列入“双高计划”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是我国职教领域的“领头雁”,肩负着支撑国家战略的历史重任。各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要对标“双高”,以服务科技强国、数字中国、乡村振兴、人才强国等国家战略为导向,主动在国家战略的地方执行层面找准坐标,立足办学基础,树立开放思维,优化建设思路,厚植发展优势,不断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对区域产业的支持度和社会贡献度。例如,为服务制造强国战略目标,高职学校要根据产业基础高端化、产业链现代化的现实需求,着力建设信息科技、人工智能、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专业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复合型、创新型技能人才。

当前,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承载着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推进技能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使命和责任,在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专业群建设必须基于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逻辑起点,聚焦服务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服务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服务师生成长与自我实现的价值诉求,深化产教融合,不断改革创新,在持续的动态适应进程中担当起新的历史使命。

[注释]

①高文杰.新发展格局下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内容和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22(7):14.

②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6.

③潘懋元.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改革[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7(4):8.

④刘贵华,朱小蔓.试论生态学对于教育研究的适切性[J].教育研究,2007(7):4.

⑤邢晖.职业教育“十四五”:格局性变化,适应性施策[J].职教通讯,2021(1):1.

⑥任占营.新时代高职院校强化内涵建设的关键问题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9):55.

⑦徐国庆.职业教育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33.

⑧(美)W.理查德·斯科特,杰拉尔德·F.戴维斯.组织理论:理性、自然与开放系统的视角[M].高俊山,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85.

⑨褚宏启.教育治理:以共治求善治[J]教育研究,2014(10):4.

⑩范国睿.共生与和谐:生态学视野下的学校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17.

猜你喜欢
适应性职业高职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天然气管道掺混输送氢气适应性研究进展
农业机械通过性设计与环境适应性的分析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舵叶选型及适应性参数优化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