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忠山(甘肃:东乡族自治县实验小学)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每周课时有限,教师需要在每一节课堂教学中完成一项教学任务,这不仅为教师增加了一定教学难度,还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要付出更多课后时间进行知识的再学习和再理解。这样,就使信息技术教学进入了一种教学怪圈:教师想教好,学生想学好,都付出了努力,却无法实现理想教学效果。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现象,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发挥微视频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优势,突出学生课堂学习主体地位,将信息技术知识以一种崭新的形态展示给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动课堂教学顺利开展并高质量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首先,微视频的应用,创新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或者教师一边讲一边操作,学生一边实践一边理解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学生可通过观看微视频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对已经掌握的知识大致浏览,对未知的内容反复观看学习,并就知识内容向教师请教,教师进行针对性解答,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障课堂教学质量。其次,微视频的应用,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随着教学改革深入,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进一步优化,重视在任何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其自主学习能力。而微视频的应用正符合新课改教学要求。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了解将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可独立完成的知识学习任务,则独立完成,对不明之处,在与同学合作探究后仍无法解决,再向教师请教。这样,学生的自学能力将会得到较大幅度提高。最后,微视频的应用,有助于缓解教师的教学压力,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热情。微视频在课堂上起到的作用是辅助教学,可将一些无法用语言具体描述的知识内容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而学生在观看后,更利于理解,这就加快了课堂教学进度,提高了课堂时间的利用率,学生可以学习到的信息技术知识大大增加,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得到有效保障,使教师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做好下一堂课的微视频课件。总之,微视频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教学价值和教学优势。
应用微视频优化教学导入,将会得到更加理想的教学导入效果。小学生因受年龄、性格以及对知识学习兴趣等多方因素影响,不能快速地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尤其是每周只有一节课的信息技术课程,小学生对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已经淡忘,更无法预知本节课教学内容,因而需要几分钟的适应时间。几分钟看似很短,但对于一周只有一节课、一节课只有四十分钟的信息技术课而言,是一种教学浪费。为此,信息技术教师应重视在教学前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制作微视频,将上一节课教学内容在微视频中简单回顾,以此激活学生的学习记忆,接着在微视频的中后半部分,将本节课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本次课堂教学内容产生学习兴趣。例如,“多种形状我来画”这一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开展时,教师在活动开始前,向学生播放微视频,完成课堂教学导入。微视频中三分之一的内容为上一节课堂学习内容,包括如何画矩形、如何画椭圆形、如何画正方形,以及如何画圆形、多边形、星型等图形;三分之二的内容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新建一个画图文件,选定“长方形”形状,设置前景色、背景色、轮廓和填充类型,画出墙体,接着选择其他适合的形状,设置颜色和填充颜色,画出窗户和房门,最后选择多边形工具,设置颜色和填充,画出房顶。微视频将本堂课将要讲授的内容全部展示出来,学生通过观看,不仅能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还能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产生探究兴趣,进而在后续讨论交流环节积极发言,课堂学习氛围浓郁,教学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
应用微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微视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最大作用是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探究兴趣,教师应最大化地发挥这一作用。教师应明确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他们在学习中自主思考,且有一定的思考收获,才能产生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在制作微视频时应有清晰的教学引导目标,助力教学效果有效提高。例如,“曲曲直直线条图”这一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开展前,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一是指导学生掌握铅笔、直线、曲线工具的用法;二是学生掌握封闭图形填充颜色方法。而其中的教学重难点有二:一是掌握矩形、椭圆、圆角矩形工具的用法;其二是填充颜色方法。确定教学目标后,教师在制作微视频时将会更有方向,可利用任务驱动法制作微视频。微视频开头,是绘制一条小船,这条小船的主人公是一只爱冒险的小熊,它在坐着热气球旅行途中遭遇狂风暴雨,热气球掉落到一座孤岛上,需要为其造一条小船。这个视频开头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一种任务责任感,进而更加认真观看微视频,想要学会如何绘制一条小船,帮助小熊。于是在微视频的后半部分,可以将如何选择铅笔,如何绘制直线、曲线,如何绘制矩形、椭圆、圆角矩形,如何填充颜色等步骤和方法一一讲解,便于学生观察学习。学生在观察后,教师还应提出一些思考问题,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如直线是否可以填充颜色,未封闭图形是否可以填充颜色,等等。
应用微视频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能助力小学生更好地灵活运用学习过的信息技术知识。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学科,理论知识学习重要,但实践应用更重要。为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制作微视频时,应重视将一些复杂的操作细节融入其中,便于小学生在观看微视频时,更仔细地学习,并通过观看微视频内容自行练习实践操作。小学生天生好动,愿意动手操作,教师将操作流程以微视频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学生也将充分发挥其学习主体作用,独立完成实践练习。例如,“益智游戏练技能”教学活动开展时,教师制作的微视频要将益智游戏的操作流程细化展示。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其一是知识目标,学生需要熟练地启动和关闭“纸牌”游戏,用自己的方法了解“纸牌”游戏规则,对窗口、对话框和菜单命令进一步学习认知;其二是技能目标,学生应独立自主探究思考,勇于动手操作,可独立自主地解决遇到的操作问题;其三是情感目标,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推动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培养团结合作能力。明确目标后,教师将“纸牌”游戏的操作流程展示在微视频中。学生在观看视频后,能知道在什么地方找到游戏、如何打开游戏、如何找到游戏规则、如何利用鼠标操作游戏、如何利用“帮助”按钮解决问题,以及如何关闭游戏等流程。随着操作实践次数增加,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将不断提高,最终信息技术教学目标也将顺利实现。
应用微视频突破教学难点,将助力小学生更轻松地学习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微视频的存在价值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所学知识内容。简单的知识内容,学生通过学习和教师讲解可轻松掌握,但一些具有一定操作难度的知识内容,学生无法自行理解和掌握,且因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学生理解程度不同,教学难点的存在程度也将不同,若教师将教学难点以微视频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辅助学生学习,学生可多次反复观看视频,一边操作实践,一边观看视频,最终就能轻松掌握难点知识。例如,“我让图形变变变”这节知识内容中“翻转”“旋转”“扭曲图形”是教学难点,教师语言讲解和示范操作并不能使学生轻松地理解。教师可将这一部分知识做成微视频,供学生反复观看。如,“翻转与旋转图形”的微视频展示:打开名为tuse的图画文件,点击主页选项卡中的“旋转”按钮,出现子菜单,点击其中的任意一个选项,观察图形的变化。此时演示的是整体图形的旋转和翻转。下一个画面是部分图形的旋转和翻转:选定自由图形选择命令,在要选定的图形周围拖动鼠标指针,圈住想要操作的图形,进行选定,接着进行相应的按钮选择操作,即可旋转所选图形。选择旋转或者翻转中有多个不同图示按钮,学生在初步接触时无法分辨具体区别,从而导致学生对这部分知识产生较难的学习感受,应用微视频辅助教学后,可有效解决学生的这一学习难题。
应用微视频落实课后巩固,将能进一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淡忘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内容。与课前导入的微视频不同,课后复习巩固的微视频内容要更加精简,且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展示不可过细,否则会导致学生的关注点放在某一个知识点的回忆与记忆上,应将知识以框架结构的方式呈现。简而言之,可以将思维导图复习方法以微视频的方式呈现,学生在观看微视频时,可依据视频中思维导图的框架结构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记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系统印象,而具体的知识内容则需要学生自行补充和复习。用这样的微视频复习知识点,能充分突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可以一边播放微视频,一边带领学生复习,在微视频播放完一个知识点后,教师暂停视频,由学生进行细节补充。这样,既能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又能让学生更系统地复习知识内容。以“用计算机画画”相关知识内容复习巩固的微视频为例。首先出现的内容是“用计算机画画”几个大字,接着出现第一个知识点“简简单单画幅画”,这个内容需要学生掌握如下知识点:学会启动画图软件,熟悉工具箱里的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增强对鼠标的控制操作能力;学会置换颜料盒的前景色和背景色;学会使用填充工具进行填充颜色并保存文件。微视频中显示完上述内容后,教师暂停视频,邀请学生将各个需要掌握的知识口述表达,或者是直接动手操作演示。“多种形状我来画”“曲曲直直线条画”“色彩斑斓填图画”等都可以按照以上方法进行知识的复习巩固。
综上所述,微视频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教育优势是不可忽视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重视应用微视频优化教学导入,做好课堂教学引导思考,带领学生进行实践锻炼,增长实践应用能力,且可应用微视频突破教学难点,更可将课后知识巩固复习质量提高。总之,对小学生而言,微视频是新颖而富有趣味性的;对教师而言,微视频可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缓解教学压力,保障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