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湖北省恩施市咸丰县土家族唐崖土司城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后,须借助数字媒体提升其文化价值和影响力。文章通过对策性研究,侧重探讨数字媒体利用何种传播策略推动唐崖土司文化发展,以便有效利用唐崖土司文化的传播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分析得出,数字媒体技术下的文化传播在视觉呈现和听觉呈现中的表现形式更为丰富。其传播效果更为理想,便于大众接受。在传播方式上,积极利用网络媒体和大众媒体,削弱空间距离,拉近用户距离。这也是唐崖土司文化传播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应采取的主要传播方式。在传播内容上,侧重强调自我呈现、自我认同和集体记忆的文化传承,以有效解决传统文化记忆断层、社会离散化加剧等问题。文化的传播带动文创产品衍生以及当地旅游业发展,也能达到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效果。
关键词:数字技术;唐崖土司文化;传播路径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20-0230-03
(一)唐崖土司文化的刻板印象
唐崖土司城遗址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拥有一定的知名度,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恩施州和咸丰县都试图利用唐崖土司城打响名号,使其成为恩施市咸丰县的旅游代表,使其带动恩施境内旅游业发展。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不仅要对唐崖土司遗址进行合理的修复和维护,也要完善唐崖土司城周边的配套设施,改善周围住宿条件和生活环境,提高居住水平。基础设施的完善能为文化传播创造更好的条件。文化传播不仅仅是针对恩施州受众,也是為了更好地为游客服务。
人的认知行为分两种,一种是感知,一种是理解,这两者都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而每个人的理解活动会随着行为、观念、习惯在被某种文化塑造的潜移默化中改变,有好的印象就会有良性循环,达到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的目的。
同时,文化传播可以衍生文化经济,打造属于唐崖土司文化的各类文化产品,以其深刻的文化寓意作为传播内容,以数字技术作为传播方式。
更值得注意的是,唐崖土司文化的修复不够完善,而且很多本地人对其文化认同度不高。传闻中的唐崖土司是落后的,由于这些刻板印象的存在,因此传播面临重重困难。
而且,土司城并不存在能够展现当代经济文化价值和有寓意的历史文化故事,这些困难都不利于唐崖土司文化的传播[1]。
(二)对唐崖土司文化的重视度不够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眼界越来越开阔,对不同的文化越来越包容和开放,因此大众接收的信息越来越多,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度逐渐降低。
同时,相关部门仅采用常规的宣传手段弘扬唐崖土司文化,而现在很多年轻人对文化的接受方式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思维,对官方式的宣传认可度较低,导致将传统文化和传统思维方式混为一谈,产生了逆反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传统文化的传播[2]。很多恩施人对唐崖土司文化的了解都不深,更不用说外省乃至国外受众。
当前唐崖土司文化以遗址为主,是一个固定的场所,文化的传播需要在固定的场所才能实现其功能,具有极大的局限性。由于社会能够提供的传播场所有限,因此只能在咸丰当地景区或者教学场所观看,传播成本高、速度慢、效率低,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传播的手段较少。
当今互联网时代,网络是年轻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其对固定场所的文化传播兴趣较低,如唐山评剧、乐亭大鼓、丰南篓子戏、玉田泥人等,传播相对闭塞,范围窄,大部分内容只有在当地剧场才能看到,年轻人没有主动参与的意愿[3]。而唐崖土司文化仅仅有遗址存在,年轻人不了解其蕴含的文化底蕴,就更不会有主动想要去了解的意愿。
(三)唐崖土司文化传播不够
随着唐崖土司文化申遗成功,恩施州及当地政府都制订了规划,对唐崖土司城的修复和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挖掘其文化内涵以促进经济发展。但如何挖掘唐崖文化,提炼文化精粹,值得商榷。目前关于唐崖的论文有70多篇,综合各学者研究和书籍研究,发现唐崖土司重要的是制度文化,但是由于外界对其产生了误解,“野蛮、粗俗”附于之上,因此制度文化已经污名化。
所以当前挖掘其文化内涵,应该是在传播内容中侧重唐崖土司承载的土家族历史文化或者是传播意义中以唐崖土司为中心,将土司文化附着之上。
(一)数字媒体丰富了文化传播方式
数字媒体丰富了文化传播方式,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不断赋能媒体融合创新发展,推动传播平台、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实现转型,为网络媒体注入新动能。同时,内容科技加速了媒体深度融合,助力网络媒体策、采、编、发、评、审环节实现全智能化发展[4]。
在内容方面,网络媒体注重提供高质量的内容,逐渐打破“信息茧房”效应。网络媒体更加注重用户的需求和体验感,以用户为中心,为用户提供定制内容。在这个局面下,用户与用户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用户与内容之间也形成了良性互动。
用户选择感兴趣的文化推送内容,在内容评论互动中良性互动较多,不至于导致“杠精”的出现,也有利于内容的传播。
在内容创作环节,数字媒体技术持续为内容创作者赋能。创作者可以借助高效的网络平台创作和传播,也可通过全渠道、全场景数据多维度掌握内容反馈情况[5]。例如,微博、微信、抖音、小红书等,创作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平台特点,采集唐崖土司文化的信息,再进行有目的地编辑和宣发。在传播者自主传播的过程中,受众只能被动地接收信息,但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受众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通过各种自媒体平台接收信息之后,进行内容的二次创作,创作的内容更具亲切感和可信度。
(二)传播渠道削弱了与用户之间的空间距离
如今,世界充斥的是一种相对无距离的感觉,风景触手可及,美味溢出屏幕,同时,理解是以有距离的目光为前提的。但是数字媒体之间的交流普遍消减了距离,空间距离的削弱带来的是精神距离的消融。在一定程度上,数字媒体拉近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不同的传播渠道所呈现的结果给受众带来了不同的视觉体验和情感体验。
传播者不再以以往权威的官方发布景点推送为主,官方景点的推送具有权威性,但缺乏亲切感。丰富的传播渠道可以使受众从不同维度了解唐崖土司文化。传播者深入感知唐崖土司文化,从不同的维度修饰唐崖土司文化,整合文化素材,对其进行编辑之后,再通过数字媒体展示。这种方式拉近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和空间距离,用户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唐崖土司文化的状况、景区维护状态以及周边的美食。传播者只需将拍摄的图片、视频素材整合起来,利用各种软件进行有目的地编辑,再将内容上传到各种数字媒体平台加以传播,受众能够随时随地了解唐崖土司文化的现状以及发展情况。
数字媒体技术不仅拓宽了传播渠道,为唐崖土司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便捷的方式,空间距离的削弱也加强了情感交流。传播者以亲身经历的方式给受众呈现一幅优美的景色以吸引受众的视线,让受众有置身其中的美感,吸引受众到此旅游。当用户到恩施旅游时,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发布的照片和视频会对景区进行二次宣传,这种二次宣传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其他受众对景区的好感,以此达到宣传唐崖土司文化的目的。
(三)数字媒体是一种散播冲动的媒介
如今信息唾手可得,而获取深刻的知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展现出一种不同于快节奏的时间性。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发展和文化渗透已经与当代的时间轴线格格不入。如今,人们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率而将时间碎片化,并打破了时间上的稳定结构。为了使唐崖土司文化的传播让受众耳目一新,传播者利用数字媒体技术进行碎片化传播,目的是让受众在短时间内加深记忆,激发受众的兴趣。
数字媒体技术不再依赖单纯的图片和声音,而是综合素材整理之后通过各种平台发出,不同的软件呈现风格迥異,以此面向不同的受众传播文化。例如,抖音平台以恩施境内景区土家族、苗族服装的变装视频吸人眼球,吸引了部分受众冲动旅游。
支配数字交流的不是“博爱”,而是“自恋的技术”,网络呈现内容特征是互动,但这种互动可能局限于同者的互动。这一部分受众可能只是想到现场拍摄一个变装视频发布到自己的社交平台,以此达到自我呈现的目的,但对唐崖土司城的宣传是有利的,而且更为亲切和无距离感。例如,小红书平台的传播者具有多样性,对唐崖土司城景区有不同的声音,这让受众从视觉和听觉上加深了对唐崖土司城的亲切感以及对当地风景的憧憬。
(一)利用数字媒体明确唐崖土司文化的传播价值
我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在形成过程中有代表民族精神的正能量部分,同时也有不健康的部分,因此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鉴别,利用正能量的内容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重拾民族自信。
对传播唐崖土司文化的过程当中,要传播土司文化的正能量部分。在这座城中巧妙融合了汉文化和土家文化,是古代智慧的结晶。可以侧重于传播土家服饰,提升受众对土家服饰的认可度,吸引受众到此地消费。然后推出具有土家族、苗族特色的服装和美术,在全国销售。传播传统文化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衡量标准,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将优质的传统文化提炼出来,融入当代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观念[6]。
(二)利用数字媒体丰富唐崖土司文化的内容
数字媒体背景下,可以用各种形式表现传统的唐崖土司文化,让唐崖土司文化更加生动和亲切,削弱与年轻人的距离。让年轻人更好地接纳唐崖土司文化,让年轻人在传播的过程中产生自我认同感以及对唐崖土司文化的认可度。
为了消除刻板印象,就要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从而形成新的集体记忆,让大众对唐崖土司文化产生正面的记忆。让人们将视觉上的冲击和心理上留下的痕迹转换为自己对唐崖土司文化的理解和记忆,从而产生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改变刻板印象的基础上,树立唐崖土司文化新的形象。都说唐崖土司文化堪比第二个故宫,可以在景区内体验土家族、苗族的特色,如服装、美食等,打造属于“Z世代”这代人的集体记忆。
(三)利用数字媒体创新唐崖土司文化的传播方式
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丰富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短视频、微电影等,可以让大众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接收传统文化信息,从而增强传播效果[7]。例如,可以利用学习强国APP传播传统文化,在春节期间,大众可以上网看传统剧目,通过简短的戏曲文化节目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些平时在工作和生活中很少接触到的东西容易引起大众的关注,对传统文化的传播起着很好的作用。可以利用融媒体创新传统文化传播方式,拓展大众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营造传统文化知识氛围,为传统文化传播奠定基础。唐崖土司文化可以借鉴一些APP的做法,如抖音APP,河南的文化在抖音平台得以“破圈”,唐崖土司文化可以根据自身的文化遗址和文化底蕴努力探寻文化“破圈”之路,在抖音上打造属于恩施的“小故宫”,对唐崖土司文化进行碎片化的宣传,也可以邀请各个平台出色的旅游推荐官,到咸丰拍摄和宣传。
唐崖土司文化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加大对其的传播力度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传播之前,要对唐崖土司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学校可以深入开展这方面的文化学习,提升学生对本地文化的认可度和身份认同感,对其历史发展有一定的了解。可以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开展各种渠道的文化宣传,让大众通过媒体了解到唐崖土司文化的现状。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选择性地传承历史文化。
数字媒体技术是时代进步的产物,是科学技术的结晶,对我国的文化传播有促进作用。数字媒体传播者多样化、传播内容海量化、传播渠道交互化、受传者个性化以及传播效果智能化的特点,为传媒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同时满足了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遗产,传播传统文化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在传播过程中,要利用数字媒体技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升文化价值,丰富文化内容,创新传播方式,构建传统文化传播平台,提升传统文化传播效率,让传统文化在互联网时代更好地发挥作用,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 赵静蓉.全球化话语与历史记忆:真命题还是伪命题[J].江海学刊,2012(4):182-185.
[2] 宋峰,熊忻恺.国家遗产·集体记忆·文化认同[J].中国园林,2012(11):23-26.
[3] 张赛.基于数字媒体艺术的茶文化传播策略分析[J].福建茶叶,2021,43(4):285-286.
[4] 李妍钰.浅析数字媒体艺术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影响[J].戏剧家,2020(8):221.
[5] 路鹏,布雪莹.基于数字媒体艺术的茶文化传播研究[J].福建茶叶,2019,41(5):82.
[6] 薛可,李柔.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信息对受众城市认同的影响:基于新浪微博的实证研究[J].现代传播,2020,42(11):19-26.
[7] 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54.
作者简介 吴京蓉,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网络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