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视域下加密艺术在展览中的应用研究

2022-12-16 05:52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潘泺宇郭子瑛
工业设计 2022年11期
关键词:策展艺术作品视域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 潘泺宇 郭子瑛

加密艺术作为一种新兴崛起的艺术,与元宇宙形成完美的结合,通过展览的不断渗透,将成为开启元宇宙时代的重要载体,让受众更好地领略脱离物理时间与空间的加密艺术。而随着加密艺术在展览中应用的不断扩张,也能够为加密艺术的策展提供一些策略。

1 元宇宙概述

1.1 元宇宙的概念

1992 年,尼尔·斯蒂芬森在其科幻小说《雪崩》中最先提出了“元宇宙”这一划时代的概念。作者将社会现实与数字虚拟相互融合,以此激活了一个元宇宙世界。现实世界中,社会与地理相互链接与嵌套的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打破同质化的时空,在元宇宙中进行各种活动与虚拟货币交易[1]。清华大学沈阳教授认为,元宇宙是基于沉浸式体验,以及数字孪生技术所生成的平行于现实世界的新型互联网社会形态;也有学者认为元宇宙是基于5G/6G、AI、XR、数字孪生、区块链等新一代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建立了虚实一体化的新关系[2]。

1.2 元宇宙的特点

元宇宙的概念目前还在不断的发展,但是不论是何种定义,都能够判断元宇宙有着以下特点:第一,与现实世界平行。元宇宙是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真实数字世界;第二,能够连接并反作用于现实世界。元宇宙将网络、终端以及用户全都收纳进来,并实现虚实联动以及信息构建,与真实世界紧密连接;第三,元宇宙是科技融合的产物。元宇宙的发展离不开科技,是依托于多种技术赋能与整合,从而生成的虚拟世界。

2 加密艺术概述

2.1 加密艺术的概念

加密艺术是与区块链技术相关的一类艺术,通过使用数字技术或区块链技术,打造加密艺术IP,并通过智能合约创造区块链艺术作品。其中NFT 是加密艺术最重要的内涵表现形式,NFT 的全称是Non-fungible-token,即非同质化代币,是指有唯一标识的、不可互换且不可拆分的通证[3]。对于加密艺术家来说,他们可以利用NFT 将艺术作品“标记化”,捕获到数字的信息并且发现这个区块链上与其他信息的关系与价值,从而创建一个可以买卖的数字所有权证书,创造出独有的艺术作品,而NFT 就是其身份证。所以,加密艺术主要通过NFT 方式,给予传统的艺术品或数字艺术品身份证,并铸造在区块链上,实现艺术品的加密、持有和流通。这也使得加密艺术作品有着更广域的流动性,在交易时也更易进行所有权的溯源。

2.2 加密艺术的特点

现阶段的加密艺术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设计创作极具自由度。首先,从形式上来说,加密艺术的设计创作不受限于图片、文字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影像或装置,只要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生成NFT,就可以被称为加密艺术作品;其次,从设计呈现上来说,由于加密艺术设计的广域度,使得大量的艺术设计创作者喜于通过自己擅长的设计领域来与加密艺术进行结合,大量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设计风格的交织,以及多维艺术设计、色感设计的不断探索,让加密艺术的设计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第二,去中心化。依托区块链技术,加密艺术设计作品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上被持有者真正的拥有,设计交互也更加多元;第三,开放的价值衡量体系。加密艺术作品的价值与价格,首先取决于用户的喜爱程度以及开放交易市场的自由交易价格;其次,根据交易平台机制和交易逻辑的不同,也导致了艺术作品的价格呈现不一的局面[4]。

3 元宇宙视域下加密艺术在展览中的应用意义

加密艺术算是最原生的元宇宙艺术形态,元宇宙视域下的加密艺术展能给加密艺术的数字身份带来一个广阔的的应用场景,使得加密艺术在元宇宙的时间流中成为一种脱域的、永续的数字存在,从而公开、透明地展示一种始终在线的加密艺术品。

3.1 加强受众对加密艺术的互动与认知

加密艺术主要通NFT 给予艺术品身份证,并将其铸造在区块链上,实现持有和流通。所以在区块链中,加密艺术家作为设计团队的发起人,往往会与所有节点的玩家一起互动,大大激发了公众互动的积极性。在展览中,加密艺术作品让整个展览变成“人人都是创作者”的强互操作性结构[5],以此来让线下受众更好地进行参与。社会与受众需要一场关于加密艺术的策展,依托于网链信息交互性的传播方式与生成方法,区块链科技与人工智能科技赋能的数字艺术加密作品,来更好地认识与理解加密艺术。

3.2 加速展览数字沉浸化的转型进程

《设计的法则》一书中指出:沉浸是让观众置身于剧情事件丰富且多元化的信息情景之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与对情景的思考[6]。加密艺术的崛起与数字技术的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其如何与加密艺术更加贴合的运用在展览中,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焦点。在元宇宙的时代,人们的观展方式形成了由静到动的转变,策展设计的重点也从对空间、展品等“实物”的关注转向对“人”的关注,强调观众与展览之间的互动体验。在加密艺术的设计中,许多艺术创作者使用了VR、AR 等技术。这些数字技术将现实世界和虚拟现实场景进行叠加,丰富现实世界,营造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增强虚拟与现实之间的互动交流[7],能够更好地让受众进入加密艺术与元宇宙的世界,也推动了展览沉浸式、数字化的进程。

3.3 促进多模块策展表达的构建

在传统的策展模式设计中,策展人是将艺术家各自独立的作品,以某种结构性的思考或艺术史话语的逻辑,在特定的空间中重组。在元宇宙时代,策展经历了从线下构思到虚拟策展、从实体展示到数字展示的转变,呈现出开放的文化态度和文化立场[8]。元宇宙视域下的加密艺术展正是另一种形式的全链上运行的元宇宙世界,脱离了各种关系与维度,从而无限穿越。因此,依托于加密艺术独特的艺术性质,使得其可以在传统策展设计与数字虚拟策展设计之间不断的跳跃,以此来促进元宇宙时代多模块的策展设计表达。人们也能够从更多的展览平台,以新的角度及不同的方式看待元宇宙、加密艺术以及展览的发展与构建,从而产生不同的解读。

4 元宇宙视域下加密艺术在展览中的应用策略

现阶段,由于NFT 技术与区块链技术的迅猛发展,“元宇宙”成为加密艺术在未来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加密艺术、区块链、元宇宙有机结合后,元宇宙视域下加密艺术如何在展览中来架构受众与艺术之间的联系,依然需要一个策略路径的探索过程。

4.1 以人为本的沉浸式空间设计构建

大多数的加密艺术作品依然是以影像的方式呈现,通过计算机技术结合空间与声光电等科技运用,可以生成线下沉浸式体验空间与线上虚拟交互空间。因此,加密艺术相较于其他艺术,可通过数字技术的艺术转化,依托于服务器与数字技术,以电子化的形式将作品呈现给观众。然而,沉浸式空间的设计也不能完全只考虑加密艺术的呈现来进行设计,还得考虑到观众在观展过程中的信息交互、舒适度等因素;此外,现阶段VR、AR 等技术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有学者在学习空间建设[9]这一方面对这类技术进行了思考,为展览借助数字技术增强沉浸感奠定了基础。加密艺术可以借助这类技术,在元宇宙视域下的展览中进行应用联拓,同时借助空间仓(图1)的建设,让受众可以在一个独立空间中以VR 技术,全方面畅游在加密艺术的世界中,并以此和元宇宙进行链接;同时,场景设计师还可以搭配声光电等互动装置,联动不同的感官来构筑多维的信息体验,这也是日本著名设计师原研哉在设计时所强调的“五感的设计”。所以,依托于这类新技术的发展,元宇宙视域下加密艺术可以更加流动的应用介入到展览中来,动态多维的数字媒体手段,让加密艺术与观众对于信息传递的双向需求,也显得更加高效。

图1 空间仓

值得一提的是,数字艺术作品仅仅是依托于影像装置去展现其形式美感,而加密艺术作品虽同样以图片、视频或是模型的形式去展现,但其核心还是在于区块链,利用NFT 技术,通过数字技术的转化,可以在元宇宙现实与虚拟的展厅中表现。所以不能把加密艺术与数字艺术混为一谈,并且在设计展现过程中,需充分考虑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在最大程度上满足观众的信息需求。

4.2 实体化交易平台设计

对于加密艺术来说,可以直接由虚拟交易平台进行交易,这能保证艺术家快速得到收益,且不用等待冗长的交易时间;同时这也促进了交易平台的发展。所以,元宇宙视域下加密艺术在展览中的应用,可以通过空间设计将交易平台实体化展现出来,在展览现场进行交易构建,从而形成元宇宙线上与现实线下双重交易展现。通过交易平台的设计去呈现作品,能让受众更好地理解NFT 的交易逻辑与体系。同时,根据NFT 拍卖的特性,也可以创造新的艺术创作形态。

例如,《TopBidder》(图2)是一个拍卖协议,也是一个拍卖现场,实现了一种非永久占有型加密资产的生产与拍卖机制。自动定价在这个机制中得以实现,只要竞拍者出价不低于上位竞标者的10%,就可以得到该NFT 的资产所有权。其与传统NFT 拍卖平台交易兼容却并不依赖,从而提高资产流动性,让艺术家占据主动权,竞拍者可以成为作品的共同创作者,并伴随作品的流转永久记录在区块链之上。再以《Yap721》(图3)为例。这件作品以两种不同的形式呈现:艺术家将比特币第一笔转账的16进制码刻在石币的一面,并将作品的另一面放在TopBidder 拍卖平台上,竞拍地址按照先后顺序以环绕的形式刻制在石币上。在这件实体作品上,每一位藏家都留下了自己的痕迹,成为作品本体的一部分。同时在区块链的虚拟世界中,每一位藏家也在链上被永久纪录。

图2 《TopBidder》2021,拍卖现场,刘嘉颖

图3 《Yap721》刘嘉颖

在展览中,这不仅仅是一场交易拍卖,艺术家深入加密艺术底层逻辑,创造了新的艺术作品,不仅使展陈有了更加多样化的表现,也让加密艺术创作形态得到了发展。

4.3 算法生成设计加强创作体验

加密艺术也是一种算法生成艺术设计。有一部分加密艺术作品的创作可以通过算法设计,让脚本随机执行变形、叠加等指令,最后生成图片或影像,从而使计算机系统代替艺术家成为设计创作的主角。观众自然也能够通过计算机来参与到加密艺术的创作中来,以此加强观众对加密艺术的算法生成应用体验与互动,从而链接观众、加密艺术与元宇宙。

例如,迪伦· 费什的《加密档案03.FFF》(图4、图5),用电脑、人造丝纱、编码霓虹灯等材料创作而成。观众能看到这些丝纱像经纬度一样纵横链接,并可以使用这台电脑自由输入信息,通过加密编码设计,织物上会以文字或是图案的形式呈现观众所输入的信息,通过将Python 编程语言应用到文件格式结构上,以数字生成的形式输出的纸张就是观众输入的加密图案。在这个漆黑的可视化展览空间中,观众也成为了设计的主体,通过参与算法生成,与艺术家联动了加密设计,从而在一场展览中不断地完善加密作品。

图4 《加密档案03.FFF》迪伦·费什

图5 《加密档案03.FFF》迪伦·费什

加密艺术与元宇宙这种广域的、非同质化的流动社会形态可谓是天作之合。这种无意识且带有不确定性的生成设计,让艺术家无需预知,也无须主动构建作品元素形态,伴随着数字的生成,引导更多的艺术向加密艺术不断转化,这也让观众能在一场展览中与加密艺术更加主动贴合。

4.4 虚拟场馆设计与展览建设

当今社会,加密艺术的表现形式、思想内核以及展示情境都在伴随着科技融合走向未来[10]。相较于线下加密艺术实体展的构建,元宇宙视域下的加密艺术会在虚拟展览中得到更加自由的应用。

考虑到加密艺术对于信息的双向传递与观众的互动需求,可以基于云端数据库构建动态文件夹与交互图录,并运用软件建模、地图照相技术等建构起三维场馆,通过高精度的渲染兼容图像引擎技术营造虚拟现实展厅。这种交互设计的方式能够完美地形成与现实世界对立的元宇宙世界,使得观众可以自由地在虚拟场馆中遨游,与加密艺术作品进行欣赏与互动,进而提升虚拟展览承载信息传播的有效性;此外,还可以通过线上毕业展的方式,参考游戏开发路径,通过多套图像引擎技术的积累合并,并使用高精度的渲染技术,在无实体拍摄的情况下,精确建设展厅现场。加密艺术家作为作品项目的发起方,欢迎每一位观众以这种形式参与到每一个作品链点的构建当中,加密艺术也能在这样的元宇宙空间中,脱离了封闭的空间围合,以此达到线上线下互相映射,互相激发的效果。

对于观众而言,虚拟展览的建设使得博伊斯的“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概念可以赋能到加密艺术社区中,与艺术家一起在虚拟展馆中应用与创作加密艺术,形成“线上+线下”的合作模式。

5 结语

自2021 年元宇宙与加密艺术的概念出圈以来,不难发现,在元宇宙视域下,加密艺术在展览中的应用不仅仅是艺术家的介绍或是加密作品的呈现,更是对加密艺术策展的一次探讨。在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下,加密艺术的信息流正不断打破艺术与生活的边界,对加密艺术展览应用的探讨无疑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为此,文章对元宇宙视域下加密艺术在展览中的应用意义及应用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希望将观者与艺术家联系到这个元宇宙与加密生态链中,并能为元宇宙视域下加密艺术的展览应用提供一些思路,促使加密艺术在展览中的应用与策展策略更加丰富、多元。

猜你喜欢
策展艺术作品视域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关于策展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2017 艺术策展人
关于将“curator”统一翻译为“策展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