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金融科技与经济发展的空间耦合度及提升路径分析

2022-12-16 11:55樊玲
中国商论 2022年23期
关键词:耦合度耦合河南省

樊玲

(信阳学院 河南信阳 464000)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金融改革与创新的浪潮下,金融越来越多地展现出独立于实体经济运动的能力,而金融科技是在科技驱动下的金融创新,是金融与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移动互联、安全技术、分布式技术等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带来了微服务、数据中台、RPA、隐私计算等金融科技创新趋势,进而衍生出智能投顾、开放银行、加密数字货币、智能风控、保险科技、大数据信贷等一系列新型的金融业态。金融是国家发展重要的战略资源,能够在社会领域起到优化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配置的作用,金融科技带来的金融产品、交易方式、金融体制等创新成为各行各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借助数据驱动,提高了投融资服务、保险服务、决策考量等金融业态的科学化和精准化,通过多样化的融资渠道促使市场主体间的优胜劣汰,保障资金环境。

当前,河南正处于攻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运行面临的矛盾更为复杂,亟须构建新的增长动力。本文通过梳理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计算河南省金融发展、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及空间格局演变,提出促进金融科技融合发展的建议,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带动河南省经济的发展。

1 文献综述

(1)关于金融科技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宏观研究,周游、高翠翠(2009)认为金融创新能推动科技进步,带动社会经济的增长,没有科技进步会导致金融衍生品过度利用,引发金融危机。曹东勃、秦茗(2009)认为,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相互依存、协同发展,技术进步为金融发展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金融则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在旧有技术的革命性衰减过程中,过剩金融资源无从发力,只有技术创新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徐玉莲等(2011)通过构建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度模型,发现我国多个省份科技金融发展滞后于科技创新,整体耦合协调度较低,且不同区域差异显著,失衡现象在东北地区分布明显。王永胜等(2014)发现,辽宁省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度逐步增强,科技创新的发展速度快于金融创新。田秀娟等(2021)认为金融科技可提高金融效率,推动区域内产业结构优化,金融效率的提高可优化中西部产业结构,金融规模的增加可优化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

(2)关于金融科技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微观研究,陈喆(2019),薛莹、胡坚(2020)认为,金融科技通过大数据、云平台减少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信息搜集、鉴别等交易成本,创新金融产品、服务方式,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周光友等(2020)、侯层和李北伟(2020)提出,金融科技企业在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数据搜集及分析、企业信贷调查、贷后跟踪等方面有优势,可使用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获取信息,便于更客观地评估企业贷款项目,提供智能精准的金融服务。汪洋等(2020)认为,金融科技存在技术外溢,能够形成“倒逼机制”,迫使其他金融机构逐步实现数字化转型,提高金融资源的“质”与“量”。王道平等(2022)认为,银行金融科技水平的提升,激励银行提高风险承担倾向,深化银行之间的业务关联程度,使系统性金融风险显著放大。

2 河南省金融科技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度分析

2.1 指标体系构建

科学合理地建立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是研究的前提,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指标选取的科学合理性,本文参考张芷若、谷国锋(2020)、田秀娟等(2021)的研究,构建如表1所示的指标体系。

金融发展是指伴随着金融交易规模的扩大和金融产业的高度化带来效率的持续提高。所以本文选取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住户存款、金融产业从业人数、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数、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证券交易金额、保费收入等数据,以金融相关比率、人均存款水平、金融从业人数等指标衡量金融规模;以存贷比、保险深度衡量金融结构;以保险密度、储蓄投资转化率衡量金融效率。

表1 河南省金融发展——科技创新——经济发展耦合度研究指标体系

科技创新水平通过科技投入和科技产出衡量。科技投入包括人员及经费投入;科技产出则包括专利、论文、专著、技术市场成交合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

经济发展状况则从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对外开放、运行质量构建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所用数据来源于2007—2021年《河南省统计年鉴》和河南省18个地市统计公报,对缺失的数据采用插值法进行补充。

2.2 熵值法

由于熵权法为常见测算方法,故计算过程不再赘述。通过计算可得到2008—2021年河南省金融发展、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权重,如表2所示。

表2 河南省金融发展——科技创新——经济发展评价指标权重

2.3 耦合协调度模型

本文借鉴物理学中容量耦合概念,建出金融发展——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的耦合模型,如式:

构建河南省金融发展——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如式:

其中,R为耦合协调度;C为耦合度;P为综合评价指数;α为金融发展水平的权重;β为科技创新水平的权重;γ为经济发展水平的权重。同时,耦合协调度的取值范围为[0,1],借鉴何宜庆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耦合协调等级从超级严重失调衰退状态到优质协调发展状态,共划分为10个协调等级,如表3所示。

表3 金融发展——科技创新——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类型评价标准

耦合协调度可用于判断金融发展、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是否具有良性的耦合关系,能够较全面地反映三者之间的发展关联度及持续性。耦合协调度越高,表明金融发展、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整体发展水平越高,科技金融能与经济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反之,则恶性循环。根据耦合协调度模型可以得到2008—2021年河南省各市金融发展——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的耦合度(C)、耦合协调度(R)及综合评价指数(P),其中2008年、2016年、2021年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河南省金融发展——科技创新——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及综合评价指数

由表4可知,河南省各市金融发展、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耦合度整体水平较低,总体耦合协调度缓慢上升。其中,郑州市金融发展、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耦合度2010—2021年稳步上升,2019—2021年均在0.5以上,达到了勉强协调发展水平;洛阳市、新乡市2021年协调度高于0.4,达到了濒临失调衰退类型。郑州、洛阳、新乡三地区金融发展、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度整体水平高于其他地区,处于第一梯度。

2016年4月,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式获批,2017年以来自创区大力实施“四个引领”专项行动,持续推进“科技金融融合、军工民用融合、科研机构与企业融合、地方与国家融合”。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郑(州)洛(阳)新(乡)自创区大胆进行体制创新,培育创新主体,积极引进创新人才,不断聚焦创新优势产业发展,加之经济优势、政府政策支持、区位优势、人才集聚,郑洛新走在河南省金融科技融合发展的前列。截至2021年底,郑洛新自创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共计2882家,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载体1339家,核心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大关,专利授权量共计18000件,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全省近80%,在全省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焦作、许昌、南阳、平顶山、安阳五市金融发展、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度整体水平在0.25以上。根据新地理经济学观点,经济资源的空间演化是集聚力和分散力的结果,集聚力即辐射效应,指水平较高的地区会带动周围地区的相应提高。由于自身的工业、产业优势,再加上地理位置与郑洛新自创区相邻,科技及金融产业上下游的合作、空间知识及技术的外溢、政府政策的关联和良性互动,焦作、许昌等五市的耦合度在河南省处于中等水平,接近轻度失调类型,位于第二梯度。

商丘、周口、驻马店、信阳、鹤壁、三门峡等地总体耦合协调度在0.1~0.25,总体耦合协调度较低,属于中度或严重失调衰退类型,处于第三梯度。

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市场融资比例失衡,金融市场作用机制不健全,导致2009年整体耦合度呈下降趋势,如图1所示。因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河南大多地市在2020年耦合度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鹤壁、信阳在2018—2021年下降明显。由此可以看出,河南省金融发展——科技创新——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程度呈现一高多低状态,发展较为不均衡,除了郑洛新之外的其他地市均属于失调类型(见图1)。

图1 2008—2021年河南省金融发展——科技创新——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水平

3 河南省金融科技与经济发展耦合度的空间演变

本文为更深入地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判断三者空间相关性的高低。

3.1 建立空间权重矩阵

在空间相关关系中,共边、共点都被视为邻接要素,因此本文选用常见的0-1邻接矩阵。当河南省某市与河南省另一市相邻时,Wij=1;当不相邻时,Wij=0。

3.2 全局空间自相关

通过Stata15软件计算Moran's Ⅰ指数,对河南省各市金融发展、科技创新及经济发展的全局空间分布状态进行分析,全局空间自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Wij表示空间权重矩阵;Xi表示空间单元观测值;Xj表示空间单元观测值。Moran's Ⅰ指数在[-1,1]取值。在正态分布中,若Moran's I的z值在z>1.64 或z<-1.64的取值范围中,表明在显著性水平α=0.1的情况下存在空间自相关。利用 Stata 15分别计算全局Moran's I,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河南省金融发展——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全局空间自相关结果

由表5可知,河南省的金融发展——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在2008—2021年呈现显著空间自相关,且p值均小于0.01。河南省科技创新的Moran’s I值总体呈下降趋势,在2008—2021年均呈现空间正相关;河南省经济发展的Moran's I值整体比较稳定,呈现显著空间正自相关;河南省金融发展的Moran's I值呈现波浪式变动,存在显著空间负自相关。但全局空间相关性检验不能揭示各地区与相邻地区耦合协调度的局部空间相关关系,需要通过局部空间自相关进一步分析。

3.3 局部空间自相关

局部空间自相关是对某地区邻近相似属性值的空间集聚程度进行描述,用Anselin-Local Moran's I 指数的大小衡量空间集聚程度的高低,若大于0,则分布为“低-低”或“高-高”集聚;若小于0,则分布为“高-低”或“低-高”集聚;若等于0,则为随机分布。测算公式如下:

其中,Zi、Zj表示观测值标准差标准化后的向量。

利用Stata 15做出河南省金融发展——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的局部Moran’s I值,根据计算结果将空间分为四个象限。HH 为第一象限,表示自身和周边地区均处于较高发展水平,本文指河南省金融发展——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即高耦合协调度地区被同样是高耦合协调度的地区所包围,两者空间差异度较小。同理,第二、三、四象限分别表示“低-高”“低-低”“高-低”集聚状态。鉴于篇幅,仅列出2008年、2016年、2021年Moran's I散点图,如图2所示。

由实证结果可知,河南省金融发展、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在2008—2021年的Moran's I指数均不为零,表明其存在空间相关关系。金融发展方面,存在空间负相关关系。2008年有10个城市位于第二、四象限;2021年洛阳、焦作“高-高”集聚状态,安阳、鹤壁、漯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7地区处于“低-低”集聚状态,郑州、开封、平顶山、新乡、濮阳、许昌、三门峡、南阳、济源9个地区位于第二、四象限。由此可以看出,河南省的金融发展空间集聚整体处于“低-高”集聚或“低-低”集聚状态。

从科技创新来看,存在空间正相关关系。2021年洛阳、新乡处于“高-高”集聚状态,仅郑州处于“高-低”集聚状态,其余地市处于“低-高”集聚或“低-低”集聚状态。经济发展的空间集聚变化较小,焦作、信阳耦合协调度有所下降,从第一象限降为第二象限,2021年仅洛阳处于“高-高”集聚状态,安阳、鹤壁、濮阳、漯河、驻马店多年处于“低-低”集聚状态。

综合来看,在河南省18地市金融发展、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分析中,“高-高”集聚的区域较少,仅郑(州)洛(阳)新(乡)维持较高水平,在空间上表现出以郑洛新为创新发展高地;“低-低”“低-高”型集聚较多的格局,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可能是因为郑洛新依据其经济优势、地理优势、政策优势等,使得周边地区的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向郑洛新汇集,对其他条件较差地市的科技金融资源产生虹吸效应。

4 促进河南省金融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

(1)协调科技金融体系内各类投资主体的关系。对于经济及金融科技发展水平不高的地区,由于风险的规避,市场资金进入较少,政府应充分发挥引领支持作用,找准地方的产业优势所在,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部门合作组建科技创新联盟或孵化器,给予金融科技公司研发部门税收减免、经费补助等优惠政策,带动金融科技企业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较发达的地市,市场化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企业自有资金和资本市场风险投资占相当大的比重,对政府支持产生挤出效应,因此政府应加强软环境的建设,从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知识产权保护、金融科技监管体系、金融风险管控等角度发力。

(2)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政府需要充分考虑科技创新政策、科研基地、成果共享及转化、能力评价体系诸多因素,为科技金融的发展提供完善的资源配置方案。科学规划科技金融资源,构建科技金融合作平台,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提高经济活力和创新能力。

图2 河南省金融发展——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局部空间自相关图

(3)构建“五链融合”的金融与科技内涵式融合体系。一是通过政策实现人才的“引进来”和“留得住”,以政策链融合提升人才链的稳定性。二是立足资源禀赋,实施“一链一策”,提升关键产业链,支持链主企业牵头建立产业链合作机制,大力促进产业链和政策链相互支撑。三是聚焦战略新兴产业,围绕产业链建强人才链。四是集中核心力量对核心技术进行攻关,推动技术链引领产业链的优化升级。五是提高资本市场对科创的服务能力,推动金融发展和科技创新紧密结合,促进产业链和资本链的良性循环,实现金融和科技的同步增值。

猜你喜欢
耦合度耦合河南省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双速感应电机绕组耦合度研究
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
复杂线束在双BCI耦合下的终端响应机理
基于磁耦合的高效水下非接触式通信方法研究
合并高校耦合度测评模型的构建
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与保护能力的耦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