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理念对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传播风险的应用价值探讨

2022-12-16 08:20刘盼盼范洁柴英邵春梅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23期
关键词:感染者核酸病情

刘盼盼 范洁 柴英 邵春梅

1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消毒供应室,商丘 476000;2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商丘 4760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据临床目前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此病可见于任何年龄段群体。自疫情暴发以来,已有的病例报告显示COVID-19感染者中年龄最低可至未满1周岁的婴幼儿,最高可至90岁及以上老年人,但在40~60岁中年群体中更为常见[1]。COVID-19感染者为COVID-19的主要传染源,此病潜伏期在1~14 d不等,感染患者在其病情潜伏期即具有一定传染风险。目前认为发病5 d内阳性病例的传染性相对较强。但有相关研究指出,除确诊病例外,无症状感染者也同样具有较高传染风险[2]。针对有症状的COVID-19患者,临床多会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予以相应的隔离管理及对症治疗,疫情暴发初期多数患者预后较差,现阶段COVID-19患者经常规治疗及系统的药物治疗、免疫治疗、抗凝治疗后多可治愈,但目前医学界对于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尚未提出绝对理想的治疗及干预方案[3]。近期有研究指出,中医在治疗COVID-19阳性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均突显较大优势,中医“治未病”与目前国内提出的“防治结合、防大于治”等疫情防控工作理念高度契合,相关康复指导建议也明确了传统中医对防治此病的重要性[4-5]。据此,本研究主要探讨中医“治未病”理念在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隔离管控中的应用及对阻断其传播风险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文为前瞻性研究,选取商丘市示范区张阁镇方舱隔离点第一隔离区域2022年8月2日至23日收治的93例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为研究对象,经过分析隔离人员进入隔离点时候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将所有人员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中男25例、女22例,年龄18~60(39.26±0.12)岁,文化程度:本科17例、大专20例、高中6例、其他4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20~58(39.41±0.32)岁,文化程度:本科15例、大专21例、高中5例、其他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经核实,本研究已获得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会批准(批准号:20220123),入组患者均已知悉此次研究目的及内容,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1)纳入标准:①入组患者经核酸咽拭子检测结果均为阳性;②经影像学检查未见肺部有明显阴影;③进入方舱医院隔离时仅有轻微咳嗽、咽喉痛症状或无症状,参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 修订版)》[6]诊断为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④患者无合并其他重大疾病;⑤患者均无精神疾病,可正常交流。(2)排除标准:①伴有其他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者;②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③伴有其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或恶性肿瘤者;④伴精神、认知障碍等疾病无法配合研究者;⑤依从性差不愿配合研究者。

2、方法

2.1、对照组予以常规隔离管控措施,主要包括健康宣教、病情体征监测、常规用药、基础护理等,隔离管控需持续至患者核酸转阴、康复出院。(1)自进入方舱医院隔离点后,医护人员统一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宣教内容需包括COVID-19的发生原因、临床特征、病情进展、治疗措施等,同时叮嘱患者按要求进行集中隔离,除定期进行咽拭子核酸检测外,应绝对禁止离开隔离点,且尽量避免与他人接触等。(2)每日为患者测量体温,并检测心率、血压、呼吸等基础体征情况,密切关注病情进展,每间隔3 d检测1次血尿常规、C-反应蛋白、心肌酶、肝功能、凝血功能等血生化指标,对病情恶化出现明显发热、咳嗽、流涕、乏力等典型症状者需及时将其转入其他隔离病区(确诊病例病区)。(3)无症状感染者一般无明显症状,但随着隔离时间推移以及心理压力增大,部分患者出现存在轻微咳嗽、咽喉痛及发热情况,除予以对症支持外,需予以患者服用连花清瘟胶囊(厂家: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40063;规格:0.35 g)控制病情,1.4 g/次,3次/d,同时辅以服用蒲地蓝口服液(厂家: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30095;规格:10 ml)清热消炎,10 ml/次,3次/d,另需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可进行补液,在日常饮食中注意保证维生素和各种微量元素摄入,保证机体营养状态和内环境稳定等。(4)疫情传播风险防范:每日早晚需对方舱隔离点进行全方位消杀,每晚需及时清理当日的医疗废弃品,包括棉签、针头、注射器等患者常用器械以及医护人员的防护装备,医护人员进入隔离区前后需进行全面消杀;指导患者隔离期间勤洗手、离开病床或与他人接触时按规范佩戴口罩,嘱患者隔离期间禁止外出、禁止接触院外人员、禁止家属或朋友前来探视避免导致疫情传播等。

2.2、观察组 基于中医“治未病”理念进行隔离管控,隔离管控需持续至患者核酸转阴、康复出院。成立“治未病”管理小组,经查阅相关文献、询问临床中医医师后明确“治未病”理念的基本内涵,从COVID-19的中医病机及辨证施治原则出发,为患者制定全面、系统的隔离管控方案。包括未病先防、欲病救萌、瘥后防复等3个阶段。

(1)未病先防:此阶段为“治未病”理念的基础、核心内容,首先需从患者日常饮食中入手,管控期间做到饮食有度,食物应以五谷、五果为主,五畜、五菜为辅,同时注意荤素搭配合理,重清淡、轻油腻;合理安排患者作息,不妄作劳,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可尝试子午觉养生睡眠,日间可为患者安排适当下棋等益智类活动;在隔离点适当开展传统功法锻炼,可指导患者在病床旁通过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方式充分舒展肢体,促进机体气血流通,锻炼期间保持呼吸均匀、动作缓慢、柔和,每日锻炼时长为20 min,1次/d,午睡后锻炼为宜;中医认为,喜怒哀乐均与人体五脏六腑密切关联,通过情志护理可有效促进气血平和、增强抗病能力,医护人户可借助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系统评估并予以针对性情志护理,由医护人员一对一对患者进行心理状态问卷调查,为患者讲解SAS、SDS的计分规则及各条目具体含义后,由患者自行填写量表,对量表数据进行汇总、计算后得出最终评分。若患者仅存在轻度焦虑(SAS评分在50~60分)、抑郁(SDS评分在53~62分),医护人员可通过深入沟通、交流鼓励其说出内心困惑,并予以正念引导即可;若患者存在中度焦虑(SAS评分在61~70分)、抑郁(SDS评分在63~74分),则可结合患者喜好挑选舒缓音乐、调节好耳机音量后以音乐疗法为患者纾解不良情绪,干预期间不采取其他任何措施,20 min/次,1次/d,可为患者建立线上交流平台实现病友间交流,已成功解除隔离者也可分享个人诊疗经历,帮助其他患者建立治疗信心等;若患者存在重度焦虑(SAS评分在70分以上)、抑郁(SDS评分在73分以上),则需在进行心理沟通、疏导同时,向家属询问患者自身性格特点,帮助分析其焦虑、抑郁状态形成原因,除予以音乐疗法、病友分享等干预措施外,必要时可在临床药师、心理科医生参与下为患者制定药物干预,可在夜间入睡前予以服用相关镇静药物,或邀请心理科医生对患者实施专业心理治疗。

(2)欲病救萌:禁微易、救末难,除密切关注患者症状变化外,对自觉有咽喉痛者可尽早介入中药进行内体调理,以黄芪、白术、防风、羌活等药材为主熬制汤药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症状加重,汤药均由中药房统一熬制,医护人员与患者同服,150 ml/次,1次/d;每间隔3 d定期复查1次肺部CT,若隔离期间出现肺部病变也可通过清肺、排毒等中药加强对靶器官的保护,以抑制病情进一步恶化。

(3)瘥后防复:在每日常规咽拭子核酸检测中准确记录检测结果,转阴者可及时转出方舱隔离点,并送回当地进行医学隔离观察,医护人员将居家隔离时的饮食、锻炼等注意事项转达给家属监督实施,期间可持续通过服用中药增强机体免疫力,避免转阴后复阳,7 d后、11 d后再次进行咽拭子核酸检测,3次结果均显示阴性即认为患者康复,此时即可解放舱隔离,将患者送回当地根据当地疫情防控管理政策进行常规医学隔离观察。

3、观察指标

(1)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核酸转阴率,首次核酸转阴7 d、11 d后核酸均显示阴性则记录为转阴患者,待组内所有患者转阴出院时记录为核酸转阴时间;(2)统计并对比两组隔离期间的病情传播率、症状缓解率、恶化率,若隔离期间因任何原因导致方舱隔离点内3名及以上其他病患、医护人员发生感染,且经流调显示为同一传播链者记录为传播源头病例,若隔离期间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者出现明显发热或肺部CT病变时记录为症状恶化病例,若隔离期间患者轻微症状均痊愈、彻底消失则记录为症状缓解病例;(3)采用SAS、SDS对两组管控期间的心理状态进行综合评估,SAS、SDS满分均为80分,分值越高表明心理状态越差;(4)采用自制症状积分量表对患者管控第1、7、14天时的咳嗽、发热、咽喉痛等症状控制及改善情况进行评估,各症状均按1~4分计分,满分12分,分值越高症状越严重。

4、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 22.0处理,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两组转阴情况比较

在不同管控模式下,两组患者均全部解除隔离,核酸转阴率均为100.00%。观察组患者核酸转阴时间为(18.17±0.16)d,低于对照组[(19.82±0.7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536,P<0.001)。

2、两组患者管控效果比较

管控期间,观察组的传播率、恶化率均低于对照组,轻微症状缓解率高于对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管控效果比较[例(%)]

3、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

管控期间,观察组干预第1、7、14天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干预后第1、7、14天的心理状态比较(分,±s)

表2 两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干预后第1、7、14天的心理状态比较(分,±s)

注: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隔离管控措施,观察组基于中医“治未病”理念进行隔离管控;SAS为焦虑自评量表,SDS为抑郁自评量表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47 46第1天SAS 32.55±0.36 34.27±0.41 21.510<0.001 SDS 33.14±0.35 35.11±0.25 31.175<0.001第7天SAS 28.45±0.33 30.16±0.41 22.180<0.001 SDS 30.16±0.25 32.25±0.33 34.474<0.001第14天SAS 25.17±0.42 27.62±0.41 28.459<0.001 SDS 26.44±0.35 27.95±0.33 21.397<0.001

4、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在不同管控模式下,观察组管控1、7、14 d时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管控1、7、14 d时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分,±s)

表3 两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管控1、7、14 d时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分,±s)

注: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隔离管控措施,观察组基于中医“治未病”理念进行隔离管控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47 46管控1 d时6.12±0.35 7.88±0.24 28.223<0.001管控7 d时4.17±0.25 5.33±0.65 11.404<0.001管控14 d时3.23±0.11 4.42±0.16 41.873<0.001

讨 论

COVID-19患者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但随病情进展可逐步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典型症状,由于个体间存在一定差异,也有部分患者发病后可存在肌肉疼痛、胸闷、咽痛、鼻塞、流涕等相关症状,上述症状均与普通流行感冒类似,缺乏特异性,后期部分患者还可能并发一系列消化系统症状、眼部症状、神经系统症状,从而导致不良预后[7]。目前针对有症状的COVID-19患者,临床多会在明确其病情严重程度、疾病分型基础上予以对症支持治疗,连花清瘟胶囊、蒲地蓝片等均是COVID-19确诊病例的常规治疗药物,除此之外,还会实施一系列隔离管控措施避免此类患者引起新一轮传播[8]。近期多地疫情报告显示,除部分阳性确诊病例外,以无症状感染者为首的疫情传播链越来越多,如何加强对无症状感染的管控、抑制其引起大范围传播已成为目前疫情防控工作组重点关注的问题[9]。

无症状感染者即指无典型临床表现的COVID-19阳性病例,但临床多数无症状感染者仍可能存在轻微干咳、咽喉痛表现,考虑与个人心理因素相关[10]。目前临床关于无症状感染者的治疗、干预等方面尚未形成统一定论,考虑到COVID-19中医病机与“湿、毒、热、痰、瘀、虚”等相关,基于中医辨证论治原则,需对其进行清热解毒、化痰散淤、固表补气等治法。既往临床通过予以患者服用连花清瘟胶囊及蒲地蓝口服液改善无症状感染者病情,二者均为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由连翘、金银花、炙麻黄、炒苦杏仁、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鱼腥草、广藿香、大黄、红景天、薄荷脑、甘草辅以淀粉制成,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之功效[11]。蒲地蓝口服液是由蒲公英、板蓝根、苦地丁、黄芩等中药制成,既可用于清热解毒,亦可用于抗炎消肿[12]。但无症状感染者大多无明显症状表现,在未明确病症基础上即予以药物干预或存在一定风险。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为目前针对无症状感染者的主要管控方案,有学者发现上述防治理念与中医学中“治未病”理念不谋而合[13]。治未病,即在疾病未发生前就通过一系列治疗、干预措施对可能出现的疾病进行预防,或对已有早期症状表现者及时实施积极、系统干预,以抑制病情进一步恶化[14]。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大多无明显症状表现,其病情仅可通过核酸筛查明确,为避免此类患者引起大范围传播,在其管控期间基于“治未病”实施积极治疗、干预及管理十分必要[15]。目前已有的研究证实了该理念在COVID-19患者管控中的应用效果,但尚未有学者将其用于无症状感染组的隔离管控实践工作中[16]。本研究基于“治未病”理念对观察组内COVID-19无症状感染患者进行隔离管控后获得了满意效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不同管控措施下最终核酸转阴率均为100%,提示目前临床针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干预方案已相对较为成熟,但相比之下,观察组患者全员核酸转阴的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治未病”理念的核心内容为未病先防,即在疾病发生前通过采取一些治疗、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疾病发生或发展[17]。通过对无症状感染者进行科学的饮食、运动管理可有效避免患者病情加剧;除此之外,“治未病”理念还强调“欲病救萌”,即指在患者出现轻微症状时,通过提前介入中药治疗可一定程度避免症状恶化,对控制患者特征、降低传播风险也有重要意义[18]。故观察组的症状恶化率、病情传播率均更低,症状控制率更高(均P<0.05)。严格来说,此类患者并无典型临床特征,但受个人心理因素影响,部分患者可能自觉存在轻微干咳、咽喉痛症状[19]。通过对患者实施积极心理干预和情志护理后,观察组干预第1、7、14天时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瘥后防复”也是“治未病”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察组在此管控方案实施1、7、14 d的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此方案可对发病后患者的症状进行有效控制,通过持续服用中药、持续进行规划饮食和运动管理等方式可显著提升机体免疫力,从而避免治愈后病情复发[20]。

综上所述,中医“治未病”理念在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的隔离管控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对促进患者康复、抑制病情进展、改善心理状态、控制并改善症状表现均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感染者核酸病情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全员核酸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第一次做核酸检测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艾滋病感染者就医和就业歧视状况调查
核酸检测
警惕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