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民立第二小学 王秋芬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实施步伐的加快,我国在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能力方面的培育。美术是小学阶段学生大脑思维开发和启蒙的重要学科,也是美育学习的重要途径。通过美术的学习能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对思维空间和色彩搭配的能力发掘,通过图像、色彩能激发大脑的空间想象,对学生想象力的培育也有很大帮助。美术作业的优化设计更能帮助学生打开美术世界的大门,能直接检验学生美术学习的成果,也能体现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为学生提供一片崭新的美术天地,给予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促使小学生成长为各方面都优秀的社会新青年。
小学美术教学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在儿童成长时期对艺术创造的美感,能使学生拥有对美的敏锐洞察力和感知力,让学生认识美、感知美、创造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通过把艺术理念融入小学美术教学课堂,让学生在丰富有趣的美术活动过程中,守护住学生童年时期最真实的创想。小学美术作业的有效设计可以培育学生对美术的大胆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操能力,这是美术课堂教学后的重要辅助,是帮助学生快速提升美术创造灵感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实现自我、自主创造能力的有效办法。美术的主要素材都源自生活,那么对美术的最好的学习就是回归生活,从而帮助学生发掘美术的艺术魅力。美术课堂是掌握美术绘画技巧的主要阵地,把所学的知识充分展现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上才是对技能的有效运用。美术作业就是学生充分发挥个人艺术创作的主要形式,美术的创作不仅需要教师的科学引导,还需要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并创作的能力,独立自主地进行美术创作,让美术的学习事半功倍,让学生在玩耍中学习,在愉快的氛围中收获对美术多元化的创作能力。
就当前大多数小学美术的作业设计而言,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作业模式太过单一,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基础教育在教学目标上发生了变化,教师更加追求教学内容的创新。在教学中往往花费更多的时间研究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创新性,追求更丰富的评价方式,发展动态的评价观,反而忽略了美术作业的要求。现在的美术作业内容设计简单,要求比较笼统,没有创新性和开放性,没有按学生不同的水平分层设计作业内容,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呆板、单一的作业形式局限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无法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在长期的单一作业模式下,学生对美术学习的追求和求知欲望大大减退,失去了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美术作业的标准是单一的,没有灵活性,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创造性没有得到发展,无法真正明白美术作业的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常常以构图饱满、色彩搭配合理、主题明确等词汇作为作业的要求,这些要求过于模糊,没有明确的针对性和指向性。或是出现作业形式复杂,范围太广,没有根据课型的不同采取不同的作业要求及形式。同时教师在作业过程中缺少对学生正确的引导和深入的指导,导致学生一味地模仿或复制教师的示范,缺少创造性。学生的作业完整度各不相同,学生对作业的完成缺少信心,在创作时经常没有绘画思路,不知从何画起,学生没有发散思维以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绘画题材,创作受到限制。
相对美术学习而言,大多数学生更重视语、数、英等主科的学习,忽视了美育的重要性。除了文化课的必须性作业以外,其他学科的作业基本不受重视,学生更多是应付、敷衍的态度,对所布置的作业,学生只是单纯为了完成美术任务而被动完成,无法体会到美术学科的艺术魅力,无法掌握基本的美术技能,也无法更全面地掌握美术基本理论知识,了解美术的种类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多样性。学生空着脑袋进课堂,没有从课堂上学有所获。部分学生对美术学习没有兴趣,在课堂学习中不认真对待,对美术作业也没有兴趣完成。学生从心底不重视美术学科,继而导致课堂效果不佳,作业完成质量达不到要求,即便在完成美术作业后,学生也并未真正感受到作品的艺术魅力,缺乏对自己作品的认同感和价值感。
在小学美术作业的优化设计中,作业形式的多样化是设计的基本特点。单一形式的作业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一旦失去对某样东西的喜爱就很难再有热情,所以针对小学生的美术作业设计一定要在形式上呈现出多样化,让学生产生对美术的喜爱之情,愿意为了完成美术作业而努力去学习更多的技能,比如,完成手工绘画作业、剪纸绘画作业、陶俑涂色作业、实物设计作业等,要不断地革新出新的作业形式,让学生在丰富的美术作业中充分展现自己的独特能力,通过对美术作品的竞赛奖励、拍卖、展示等形式激发学生对美术的持久热爱。多样化的作业设计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不同潜力,培育学生在某方面的优点,树立学生对美术学习的信心,感受美术的精彩和有趣,为学生学习好美术课堂知识做好铺垫。
趣味性作业的设计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完成作业创造,作业的趣味性设计可以有效保证美术作业的完成效率。美术趣味性的特点体现在对作业的设计模式上。比如,让学生完成合作式美术作品,大家在一起完成同一幅画,不同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绘画领域进行作图,可以让学生创造海洋的热带鱼、花园的花展、动物的聚会等场景,利用合作带动学生积极地完成作业。也可以采用故事式的绘画模式,故事是小学生最喜欢听的,一份可以充分利用故事的作业能满足学生对趣味性的需求,例如,教师把作业的题目编进一个故事里,故事只讲前半部分,后面就作为作业让学生自己发挥丰富想象完成创作,如此以有趣味的故事做引导,学生能大胆想象并完成作业的创作。
对美术而言,学生的创作能力远比绘画技巧能力重要,技巧是可以在长期的学习中得到培育提升的,而创作能力是一个人天生思维模式的呈现,这种创造力很难培育,有赖于学生与生俱来的天赋和才能。那么如何有效地实现对学生思维创造力的发掘?可以结合开放性作业的设计形式达到很好的创造力锻炼的效果,具体可以通过如下几点考虑和分析。比如,教师只给出美术作业的范围,让学生创造出理想房子的样子,绘画形式和创造途径不做任何要求,可以是绘画作品、剪纸作品、黏土作品,也可以用素描、油画等丰富形式,对作业进行完全开放性的设计,让学生思考最愿意尝试的美术途径,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选择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会创作出让教师无法预见的精彩作品。
小学生生性好动,教师在美术教学时也应该把实操的作业加入课堂中,让学生能在课堂上紧跟教师的节奏快乐学习美术,也能利用课后有趣的作业优化设计保持对美术的喜爱和热情。例如,让学生动手制作一套旧物改造的服装,教师可以通过收集各方资料让学生大致明白该如何利用身边的旧物品改造成全新的服装风格,把垃圾袋做成小裙子、把旧报纸做成小T 恤、把蔬菜做成好看的头饰、把装饰花做成衣服的点缀,利用这些合理的引导让学生花时间准备一套自己设计的服装,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每个学生在每个学科的学习上都存在差异,美术对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有很大的要求,小学阶段的学生在美术的学习上也更加需要注重对思维能力的挖掘,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教育者必须要有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的差异化布置不同的作业要求,这样才是有效的教育方式,“一刀切”和“一锅端”的教育理念已经退出时代的舞台,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因材施教地给予最合适的作业形式。具体来说,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差异性,把他们分成不同层次的类别,提前规划好不同层次学生,做好分组,要顾及学生的意愿。这需要教师用和善而关怀的语气给予每个学生同样的爱的待遇,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得到成长,有效保证小学美术教学的成效。
在小学教育中,日记画是美术特色的代表性作业形式。运用日记画的作业设计方案可以有效保证美术技能得到适时的练习,学生通过对日记画的连续创作可以促进和养成对生活的细致观察能力,锻炼学生的想象力,提升绘画技能等,充分锻炼了学生眼睛、大脑、手的运转能力,对小学生的美术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的日记画作业设计思路为:把小学生分成两个阶段,1~3 年级为一个阶段,4~6年级为一个阶段,针对1~3 年级的学生,要求每天完成一篇生活中的小情境图画作为日记画,内容可以是角落的小花、飞舞的树叶、看报纸的爸爸、照镜子的妈妈等,4~6 年级的学生就可以结合每天的日记进行插画的创作,让学生从当天日记中定格一个场景,用图画的形式表示今天日记的内容,这也是插画的理念。教师传授给学生一个新的美术创作途径。
教师培育小学生的美术兴趣一定要有创新的思维模式,要想真正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情感,教师应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所画的作品的价值,这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培养爱美术、自发做好美术功课的原动力。自我的价值感是美术应该要给予学生的心理感受。以下是一个很实用的美术作业设计方案,可以将其定义为拍卖性作业的设计,具体内容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有所调整。比如,给学生布置一项拍卖作品的设计作业,让学生绘出自己最擅长的图画,通过选举优选出3 幅左右的成品图,直接在课堂上进行拍卖,拍卖的筹码是帮绘画者完成一件事,学生可以大胆表达自己能承诺的事,最终由绘画者选取他最愿意的一件事的承诺者进行拍卖的交易。教师需要控制好拍卖会课堂的节奏和纪律,让学生在快乐中完成对作品的成交,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绘画信心,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打造班级团结友善的和谐氛围。
小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很大程度来自某个学科所带给他的荣誉和自我的肯定,学生都喜欢得到表扬和认可,教师一个肯定的眼神和微笑能带给学生无限的力量。除了教师的表扬外,要利用学校的资源实行有效的激励制度,让学生能时刻保持对美术的积极性。结合实际教育理念,教师可以通过校园和教室内部的板报展示墙维持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比如,教师给学生布置一篇名为“我眼中的学校”的美术作业,让学生发挥丰富想象创作出自己理想的学校的样子,教师和学生再通过共同选举,优选出最好的一幅作品并放在展示墙上公开展示,让学生从美术绘画中体会到荣誉感和成就感,给予学生足够的动力,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培育。利用展示墙作业的设计观点,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快速提升对美术作业的浓厚兴趣,为日后更好地完成美术作业而努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做好对学生综合素养能力的有效培育就需要教师从当前小学阶段美术课堂所存在的现状问题开始分析,不仅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足够的艺术审美体验,更应该在现实生活中让学生自发地感受美术带来的自我成就感和价值感。教师应积极探索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方法,优化设计美术作业,探索符合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设计策略,以多样的美术作业形式和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反应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让学生由心而发地产生对美术的热爱,并将这种热情持之以恒地发展下去,为社会主义发展提供更为优秀的综合性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