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 宇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历史视角总结了党领导人民的“十个坚持”的宝贵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程中形成的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十个坚持,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制胜之道、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最根本保证、治国理政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在发展实践中,带领各级政府聚焦时代问题和历史任务,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目标导向,通过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引领公共行政中的治理观念与制度方案。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全党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实践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缔造者,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坚持人民至上,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看得有多重,在人民心中就有多重。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为中国找到一条“新路”,为中国人民找到一条“生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年代,中国共产党秉承一切为了人民的思想理念,通过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广大人民逐步富裕起来。在新时代,党带领人民进行许多新的努力与尝试,坚定地站稳人民立场,敏锐地反映人民心声,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疫情防控下经济呈现正增长……,这些都在兑现着人民至上的承诺。“人民至上”的价值遵循始终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中的永恒指引。
先秦《诗·大雅·抑》:“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孟子·尽心下》中有“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这里的“人民”,主要是指人类群体或劳动群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这个概念有不同的具体内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一个历史的、政治的范畴,都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广大劳动群众。“人民至上”就是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上、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孟子·尽心下》中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三维视角构建了民本思想。马克思将人民主体思想的价值内涵演绎到人民与历史的横纵坐标中,揭示了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中人民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再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观,演绎了时代命题,始终把人民福祉置于最优先位置。综上可见,人民至上观是对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延续,也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传承,亦是中国共产党百年人民观的坚守与创新。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级人民政府服务于人民,坚持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这成为了最根本的价值追求,“人民至上”的价值观是维护党和人民关系的核心,人民的利益是我国行政伦理的规范基础。因而,人民至上观是我国行政伦理的价值核心。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从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来审视,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在社会生产、社会变革中发挥根本作用。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史进程中,对各阶段人民群众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致力于各阶段人民利益的实现,逐步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得出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坚持人民至上是群众路线的时代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民的选择,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拥护者,一次次的中国经验表明:中国共产党贯彻群众路线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才能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
国体的性质决定着政体的性质,也深刻影响着公共行政实践中的价值追求。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行政权力的最终赋予权来自于人民,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我国的行政机关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授予行政权;其次,政府是人民权利的代理人,公务员是人民权利的行使者,这是一种委托权,二者是委托代理关系。公务员受人民委托代表人民管理国家公共事务,人民将委托权授予能代表他们且能忠诚的公务员。于是这种委托代理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能忠诚于人民;二是能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我国的行政机关作为社会事务的管理机构,行政机关的公务员作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他们不是统治机构和统治者,他们是服务机关和服务者,服务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凝聚全社会的力量,表达效率政府、责任政府等实质意义。我国的行政伦理观其深刻的内涵体现在公共行政的各个实践领域中,是不可替代的社会实践价值;以此为基础的价值被引导到实践中,国家的公务人员、各级政府和各类行政机关等公共行政主体倾听最广大人民的意见,接受人民的监督,他们在公共行政领域实践着行政伦理的价值追求,即时代升华的人民至上观。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的治国理政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伦理的本质特征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公共行政伦理建设的核心。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行政伦理中的人民至上观建设,应在机制上不断优化体系和提升能力;尊重、培养理性精神和鼓励公众参与;以人民至上诠释个体的初心与使命、责任与职能。
在新时代,我党仍需致力于探索服务人民、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方式和方法。因而要从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公共医疗保障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领域入手,统筹兼顾,推动共同富裕,稳步、扎实地推进各项惠民政策。着重提升两种能力:一是,针对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均等、有效性不足、获得感不够等问题,构筑保障民生的能力;二是,针对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等导致的贫富不均、社会分化等问题,构筑改善民生的能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工具理性的关键在于“计算”,现代政府所采取的科层制组织模式,正是针对确定的目标计算设计出来的,这种高效的组织系统,上下级结构清晰严密,有明确分工,每个位置都按规定行事,系统运转精确、稳定,具有很高的可预测性。科层制能够最大效度地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和资源办大事,但其有时存在僵硬、机械的缺陷。科层制的设计是对事不对人,人被简化成一套指标,服务对象被非人格化,容易陷入疏离人民的困境。因此,在尊重科层制工具理性的基础上,应培养和发展行政伦理价值目标中的理性精神,尊重法律和秩序,培育社会化手段的工具来弥补科层制的不足。应吸纳非盈利性组织、公民团体等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重视发挥社区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更灵活、有效地回应人民的需求,实现人民的利益。从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中汲取有益启示,坚持人民利益为先,提供多种渠道方便公众参与公共管理活动,避免公共行政陷入官僚化的运作模式。在公共政策出台、实施与反馈的过程中,鼓励公众参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在公共行政的管理活动中不片面地偏向工具理性,在保证公众的知情权与参与权的同时,致力于汇聚和了解人民群众的真实愿望和需求,才能够更好地、更有针对性地实现人民利益。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因而工作成果要由人民评判,“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这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延展和升华。由此,公务员不仅要遵从行政人员的美德乃至伦理准则,在享有人民赋予的职权时履行职能、完成任务,更要积极、主动、有创造性地为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开拓新的途径。公务员个体在伦理道德建设中要践行人民至上观,并将内涵深化到责任与职能的落实中。
综上,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人民至上观深化了对人民的内涵解读,并坚守在公共行政领域实践人民的利益。人民至上观是公共行政伦理的中国化、中国意蕴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