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敏
(河源市图书馆,广东 河源 517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指出:“公共图书馆应当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空间优势,主动承担起文化振兴的使命。公共图书馆可以为当地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阅读服务,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进而推动当地文化发展,弘扬当地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社会治理工作也将得到更轻松的开展,从而显著增强社会法治,这对于构建文明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此外,在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当下,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不仅要求物质充盈、环境优美、社会有序、生态健康、政治文明,更追求精神世界的丰富。良好的精神文化生活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开展文化建设工作,传播、弘扬优秀文化,引导群众探寻文化价值,同时积极倡导全民阅读,进一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进而促进社会文化繁荣。由此观之,开展公共图书馆建设工作在当下也就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2]。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技术、VR/AR技术等均已在图书馆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尤其是在当下,信息技术已渗透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公共图书馆也应以此为契机,关注信息技术发展动态,注重引进计算机方面的人才,不断创新服务模式。
作为城市重要的文化场所,公共图书馆在促进全民阅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传统模式下,公共图书馆主要面向到馆用户开展服务,同时定期开展相应的主题文化活动。公共图书馆可以为用户提供书籍、报刊等文化资源,满足群众的查阅需求;也可以通过读书活动、民间文化交流活动以及文化艺术活动等为用户提供文化服务。为确保线下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预想效果,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深入当地群众开展调研工作,精准把握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根据群众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对其实际需求进行分类,进而有针对性地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5G技术的不断发展,积极构建公共图书馆线上服务平台成为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种新环境下,利用网络信息化技术延伸图书馆现有信息资源的服务空间,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已成为公共图书馆实现数字信息化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3]。目前,绝大多数公共图书馆都开展了线上服务,如:通过微信小程序为用户提供查询、借阅、续借服务,同时为其提供线上咨询服务。公共图书馆建设线上服务平台应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图书馆应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规划布局,通过引进先进的设备和前沿的技术,建设一个稳定、安全、高效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使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进行阅读,保证他们可以便捷地获取更高质量的文献,这也是图书馆提供线上服务的前提和基础。图书馆线上服务是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图书馆自动化工作开展的。各图书馆都有自己的局域网络,它们不仅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个网点,更是数字图书馆事业的一个支点[4]。其次,图书馆应积极构建数字资源库,如:将馆藏特色书籍、报刊以及影视资料数字化,或根据需求向出版商购买一定数量的数字资源,以满足用户的文化资源获取需求。除此之外,公共图书馆还需重视反馈系统的构建。唯有如此,图书馆才能及时了解用户意见,进而改善服务方式,对馆藏资源进行调整及补充。此外,图书馆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群众的阅读偏好进行全面分析,进而全面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5]。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虽然存在诸多弊端,但仍具有不可替代性,其在满足用户阅读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提升全民综合素养的重要模式。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将两种模式进行有机结合,通过服务对象、服务人员、服务技术等方面的协作全面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
实现对公共图书馆的有效管理是图书馆高质高效发展的基本保障,因此,公共图书馆相关管理人员应对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如:构建公共图书馆管理委员会,规划图书馆发展前景,全面提升公共图书馆管理水平。管理委员会应由当地主管部门构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整合基层部门人力资源,统一规划图书馆管理方案。在管理方案制订过程中,相关人员应根据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发展目标以及发展理念对管理方案的内容进行完善,明确各项管理工作应投入的资金、所需配备的设备,从而确保公共图书馆运营水平可以满足其实际建设标准[6]。除此之外,在对图书馆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还应注重各项管理职责的有效划分,保证每名工作人员对自身职责和义务有明确的认识,从而推动管理工作的高质高效开展,促进公共图书馆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合理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组织架构可以助力图书馆高效运营,因此相关人员应积极开展组织架构分析和建设工作。相关人员通过长时间的考察与研究发现,“市中心馆—区分中心馆—基层馆”这种组织架构模式是最科学合理的。在公共图书馆运营过程中,市中心馆的主要工作是管理图书馆网络系统,协调大小公共图书馆的工作以及数字文献资源的周转;区分中心馆是图书馆运营发展的核心,也是服务工作开展的中坚力量,其所具备的职责应当是:推动文献资源在用户与图书馆之间的传递以及相关文献资源在各级图书馆之间的流通,并对基层馆的服务工作进行指导[7];基层馆是提供基层文化服务的主体,更是保证群众文化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的关键。基层图书馆满足了基层用户的基本阅读需求,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图书馆服务实现全域覆盖的重要支点。由此可见,在“市中心馆—区分中心馆—基层馆”这种组织架构中,各级公共图书馆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在公共图书馆发展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重视服务组织架构建设,加强各级组织架构之间的联系。
为确保公共图书馆服务充分满足用户需求,馆方应制订完善的图书馆管理人员工作考评机制。除惩罚内容外,该机制应包含相应的激励措施。相关研究表明,有效的激励措施可以激发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在工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