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雄婷 柳州市消防救援支队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而为进一步满足民众的公共需求,当前公共场所功能越发齐全,且构造越加复杂。基于公共场所的服务功能,多数公共场所内的空间大、装饰物多且人流量巨大,导致城市公共场所存有一定消防安全隐患。所以,注重消防安全问题,消除风险隐患是个刻不容缓的任务,关乎着每一个人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对此,相关部门应关注公共场所的消防安全问题,加大监测、排除力度,建立灭火预案,并定期开展演习活动,保证公共场所内的工作人员都能掌握一定的消防应对能力,面临火灾时能做到及时有效应对,从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为我国的消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城市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功能性建筑,公共场所对城市居民的生活、娱乐都起着重要作用。基于公共场所的重要地位,其功能性和安全性是城市建设者最为关注的两部分。公共场所人流量大且涉及繁杂的建筑种类,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容易出现火灾事故,所以消防安全问题应得到格外重视。而且由于公共场所承载着居民工作、生活等日常需求,所以公共场所人员出入频繁,各类商业活动货物流动较多,致使一旦出现火灾事故,容易造成较大的损失。因此提高公共场所相关人员的防火意识和能力,保证消防工作的质量,能够有效地保护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运行。加强公共场所消防设备管理、排查消除火灾隐患、提升公共场所工作人员的消防意识、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对公共场所正常运转十分重要,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城市化建设水平,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与幸福感。
公共场所是具有盈利性质的建筑工程,因此就存在部分商户为追求装饰美观,在选择装修材料时应用织物施工材料和木质施工材料等易燃物材料。且因为商户对自身租用的区域有着装饰装修权利,就会存在商户为节省装修资金,在装修施工中选用不符合消防规定的易燃施工材料。由于对公共场所装饰材料规范不严格,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共建筑出现火灾隐患的概率。例如,重视建筑外观而采用不耐火、廉价的装修材料,或为减少建筑成本,大量采用木板或编织物等建筑材料,均无法满足建筑的消防安全需要。此外,由于内部设备管理不完善,且营业时间长,设备使用的频次高,极易出现线路老化的现象,从而造成火灾隐患。同时线路布置如果不能严格根据消防标准实施,会产生电荷装载过大的问题,应用不符合消防要求的环境材料和电路设备,更易直接导致火灾事故发生,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
现阶段公共场所发生火灾事故且造成损失惨重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许多公共场所建设方为节省成本投入,并未根据国家规定消防要求设置足够数量的消防设施。且有部分场所虽然配备了一定的消防设施,但是还存在消防设施和消防通道设计位置不合理,应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公共场所的相关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消防安全意识,在进行公共场所设计和布局调整时,不仅没有重视消防设施的应用环境,还存在为追求美观而在消防设施周围进行装饰的情况。这都会导致火灾一旦发生,公共场所内的消防设施难以发挥其作用。公共场所的消防器材安装放置达不到规范标准,消防安全出口的标识不醒目,灭火紧急指示灯不亮,部分消防器材甚至已经停用等情况,这些都会导致发生火灾事故后无法及时通过建筑的消防设施降低火灾造成的损失,极易造成火灾的迅速蔓延和人员伤亡。
在公共场所设计阶段最重要的就是保障其整体的消防排烟设计,并且要保障其技术能有效应用和施工质量达标。我国的建筑工程消防排烟热损失理论发展起步较晚,公共场合内部的消防排烟热损失技术应用也亟须进一步加强。在公共场所建筑施工期间,由于部分施工单位并不了解消防排烟热系统的基本构成,使得消防排烟热损失技术应用的推进并不到位,在增加了工程施工成本的同时,也未能有效提高公共场所的消防安全。防火阀作为公共场所消防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在火灾事故发生后发挥有效遏制火灾的功能,但若在防火阀安装过程中没有遵循规范流程,会大大降低防火阀的运行性能,从而造成火灾事故难以控制的局势。
在公共场所管理责任落实中,消防责任履行不到位等问题逐渐凸显,从而造成了公共场所的火灾事故失控局面时有发生。公共场所内的自动消防管理工作变动性大,且相关工作人员消防意识淡薄,以及部分工作人员缺乏一定的职业责任感,从而造成了火灾事故问题在出现后无法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同时部分公共场所的自动消防巡检登记工作不及时、消防设施配备的后期维护管理不严格、自动消防隐患排除工作不到位,都严重阻碍了公共场所的自动消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许多公共场所片面注重经济效益、缺乏消防安全管理意识、管理人员不熟悉消防防火有关专业知识、无法合理根据公共场所的实际状况设定科学合理的火灾事故防范方法和未能合理安排火灾事故发生后的有效救援力量等诸多的原因,从而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概率大大增加。
公共场所中消防设备能及时发挥功能,对于降低火灾造成的损失和控制火灾局势有着重要作用。在这一现实需求下,部分公共场所建筑中存在对消防设备投入不足、对消防设施巡查管理不到位、没有定期维护检修等情况,这都会导致发生火灾时,消防设施不能立即投入使用。部分场所还存在消防设施损坏、部分零件缺失、灭火设备过期等情况,这更会导致有紧急情况出现时,现场人员不能及时应用消防设施进行灭火或自救。而消防报警系统、逃生安全通道不能正常使用时,更会出现场面混乱失控的问题,加大了救援难度。消防设施检查管理工作存在漏洞或缺失,相关工作人员缺乏消防安全管理意识和消防应急能力,都为公共场所的消防安全埋下了大量隐患。
严格保证公共场所装修材料合规应用,是保证公共场所消防安全的基础之一。对此,相关部门应在商家进行装修时进行严格把关,不定期抽查和管理商家不合规的装饰材料和存在消防隐患的陈设。并且对于公共场所内的电器设施和电路设置都应进行严格检查,对于已存在的应用质量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设备和不符合消防标准的情况及时进行查处和整改,减少公共场所内因出现漏电、短路等原因造成的火灾事故。全面监督公共场所建筑装修的过程,提倡在公共场所装修装潢时应用防火材料。
在进行公共场所布局设计时,首先要保障安全通道和消防设施的分布设置合理。公共场所建设方要确保建筑内安全通道通畅和消防设施齐全,并且在购置消防设备时,要注意其质量和应用时长,对于需要定期更换的消防设备,要安排专业人员及时更新和维护。公共场所整体还要设置联动性的火灾报警系统,并定期检查报警器是否可以正常运行。场所内放置或配备消防设施器材的位置,应使用标识标注,保证在火灾发生的第一时间内投入使用。
众所周知,火灾事故产生后所形成的烟雾将会对人身构成严重危险,且其危害程度明显超过了火体本身。所以,科学合理地运用排烟技术是对公共场所实施消防防火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策略之一。针对公共建筑的施工特性,建设完备防排烟风机体系,能够明确火灾隐患部位,并设定科学合理的消防排烟途径,通过运用消防排烟风机,可以提高公共场所室内的烟雾排出效率,从而减少烟雾阻挡安全通道和威胁人员人身安全。同时应积极的改变传统的消防防火观点,按照现代化消防理念的指导,针对公共建筑的特殊性,制定针对性的消防对策,以做好应对公共场所节日、重大社会活动等人口流动性较大时间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并且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消防隔离措施的准备,大幅降低火势扩散带来的危险。
加强消防防火宣传教育工作,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形成全民消防的浓厚氛围。如:推进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发展,合理有效安排消防历史、消防常识、法律法规、自然灾害、火灾案例、119报警体验、装备器材展示、模拟逃生自救等内容,发挥强有力的消防宣传教育功能,让人们全面了解消防知识,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做好公共场所消防防火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安全防火设施管理,着力提高公共场所人民群众对消防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培养人民群众灭火自救技能,充分运用周围可利用的公共资源为自身争取逃生的时机。大力开展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社会化消防教育科普活动,积极提升全民消防素养水平,并进一步带动消防新闻宣传工作向前发展。
相关部门要强化公共场所的日常管理和工作人员的消防防火意识,保障各个人员具备消防安全意识和基础防火逃生技能,相关部门还要定期安排防火消防演练,并设置消防预案,确保火灾发生时被困人员能快速得到疏散,最大程度减轻人员的伤亡和损失。同时要健全内部安全负责机制,以明确每一名员工的消防防火责任,督促工作人员做好维护修理工作,保障消防防火设施可以正常投入使用。要进一步加大对消防防火常识的宣传力度,要求在公共场所内的工作人员必须了解基本的灭火常识,并向一般群众加以宣传普及,提高群众的消防防火意识。
消防及相关的行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公共场所的监管检查力度,消防执法机构本着“不放过一个死角,不留下一个隐患”的原则,着重检查公共场所内疏散道路和安全出口的通畅状况;消防设施、仪器的配置完整并处于良好有效的情况;随机抽查员工消防安全知识掌握和灭火器材使用情况。对存在重大消防安全隐患的情况,消防检查人员要及时修复或限期整改,并提供指导性的整改意见,同时切实履行疫情防控期间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定期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及时消除各类隐患,确保辖区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另外,还要开展专家示范检查、培训消防工作的“明白人”、建强企业管理队伍、加强行业条线监督、加强科技企业信息化运用等举措,并逐步投入应用在超高层建筑物、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大型仓库运输、文物古建等高风险公共场所,并积极开展技术达标创新活动,以提高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与自我管理。
总之,现阶段公共场所的消防安全仍存在着一些隐患,因此,消防部门应高度重视公共场所的消防安全,采取严格的审核与检查工作,及时针对消防安全隐患开展纠正和整改工作,全面维护公共场所内的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效促进国家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进一步探讨公共场所的消防防火策略,有助于公共场所的消防防火工作的全面建设,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也对减少火灾隐患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