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家蚕品种对人工饲料饲育方式的适应性及饲养效果

2022-12-15 11:29邓真华钟利军郑蜀云杜贤明王军文姚金宝尹志亮江亮辉
贵州农业科学 2022年12期
关键词:茧层家蚕适应性

邓真华, 钟利军, 郑蜀云, 杜贤明, 王军文, 姚金宝, 尹志亮, 江亮辉

(1.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江西省经济作物研究所/江西省蚕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西 南昌 330202; 2.江西井冈蚕种科技有限公司, 江西 南昌 330200)

0 引言

【研究意义】目前栽桑养蚕仍是很多农村的支柱产业之一,特别是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家蚕人工饲料育是具有时代变革意义的养蚕新技术,改变了几千年来的传统蚕桑产业生产模式,革新了传统的“先栽桑,后养蚕”的生产模式,使养蚕生产摆脱了季节与自然条件的限制,可实现全年连续养蚕,开辟了一条显著提高养蚕生产效率的新途径[1-3]。推广人工饲料养蚕是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蚕桑生产的必然之路,对保障丝绸业原料茧供应极其重要[4]。家蚕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是制约现代蚕业人工饲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探究家蚕品种对人工饲料饲育方式的适应性及饲养效果,对桑蚕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前人研究进展】有研究表明,家蚕对人工饲料的摄食和适应性因家蚕品种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差异[5-7],家蚕人工饲料及其饲养技术正逐步向实用化转变[2],但仍存在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如通过审定的人工饲料适应饲育蚕的品种较少,大蚕饲料成本相对较高,影响该技术的推广应用。2019年在江西蚕区开展了两广2号和桂蚕5号的人工饲料育技术研究,取得了初步成功[8-9]。【研究切入点】不同家蚕品种对人工饲料摄食和适应性差异较大,探究江西省生产上应用的菁松A、菁松B和皓月A等12个家蚕品种对人工饲料饲育方式的适应性及饲养效果。【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探明菁松A、菁松B和皓月A等12个家蚕品种对1~2龄、1~4龄和全龄人工饲料育的效果,以期为生产应用及育种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家蚕品种 12个家蚕品种分别为江西省生产应用的菁松A、菁松B、皓月A、皓月B、秋丰A、秋丰F、白玉B、白玉C、芙蓉、湘晖、932和7532共计12个家蚕品种(各品种依次用代号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10、211和212表示),由江西井冈蚕种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1.2 人工饲料 粉状人工饲料,购自重庆正佳饲料有限公司。

1.1.3 桑叶 强桑一号桑叶(树龄12 a,中低干树型养成,株行距为0.50 m×2.30 m),采自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桑树品种园。

1.2 方法

1.2.1 饲育方式 饲育方式共设3个处理,处理1,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处理2,1~4龄人工饲料育、5龄桑叶育;处理3,全龄人工饲料育;菁松A、菁松B和皓月A等12个家蚕品种(201~212)共计36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

1.2.2 人工饲料的制备 收蚁前1 d,将粉状人工饲料倒入已消毒容器中,按饲料重量1.7倍左右比例加入凉开水充分搅拌均匀,调制好后装入38 cm×80 cm塑料保鲜袋,每袋重量约6 kg,装袋后擀平封口。将调制好饲料块放入蒸气蒸饭柜内,每格放1块,蒸煮60 min后使其自然冷却,即为熟化后的湿体饲料,湿体饲料可置于4~5℃冰柜(冰箱)中冷藏,冷藏期限为10 d左右。饲喂时根据蚕龄将湿体饲料切成条或块:1龄蚕,切成宽0.5 cm、厚0.5 cm、长1 cm的小方块饲喂;2~3龄蚕,切成宽0.6 cm、厚0.6 cm、长3~5 cm的长条饲喂;4~5龄蚕,切成宽1 cm、厚1 cm、长10 cm的长条饲喂。

1.2.3 收蚁 蚕种于2021年4月1日出库催青,4月11日收蚁。蚕种黑暗时用绵纸包种,收蚁时采用纸包法收蚁,即将有蚁蚕的一面朝上平放,撒上饲料即可。

1.2.4 家蚕饲养

1) 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1~2龄采用塑料饲育盒上覆盖黑布暗饲育,其饲育温度为84~86℉,相对湿度为85%~90%。1龄和2龄各喂食饲料1次。每龄期调换1次各区位置,以保证各区饲育温度相同。2龄眠止桑时对蚕体和蚕座撒1层新鲜石灰粉进行消毒,让眠中剩余饲料干燥,避免早起蚕偷食饲料造成发育不整齐。3龄起实行一日二回桑叶育。3龄采用塑料饲育盒上盖薄膜防干育,饲育温度为81℉,相对湿度为80%;4龄饲养温度为77~78℉,相对湿度为70%~75%;5龄饲养温度为77℉,相对湿度为65%~70%。3龄眠、3龄起各除沙1次,4龄眠除沙1次,5龄起蚕除沙1次,5龄后每两天除沙1次,熟蚕用塑料折蔟上蔟结茧。

2) 1~4龄人工饲料育、5龄桑叶育。1~2龄采用塑料饲育盒上覆盖黑布暗饲育,3~4龄采用半封闭饲育。1~3龄饲育温度为84~86℉,相对湿度为85%~90%;4龄饲育温度为78~79℉、干湿差60%~65%。1~2龄每龄各饲喂1次,3~4龄每龄各饲喂2次。每龄期调换1次各区位置,以保证各区饲育温度相同。2龄眠、3龄眠、4龄眠止桑时对蚕体和蚕座撒1层新鲜石灰粉进行消毒,让眠中剩余饲料干燥,避免早起蚕偷食造成发育不整齐。5龄开始每日给桑二回。5龄饲养温度为77℉,相对湿度为65%~70%。4龄眠除沙1次,5龄起蚕除沙1次,5龄后每2 d除沙1次。5龄常规桑叶饲养,熟蚕用塑料折蔟上蔟结茧。

3) 全龄人工饲料育。1~2龄采用塑料饲育盒上覆盖黑布暗饲育,3~4龄采用半封闭饲育。1~3龄饲育温度为84~86℉,相对湿度为85%~90%,4龄温度为78~79℉、相对湿度60%~65%,5龄77~78℉,相对湿度60%~65%。1~2龄每龄各饲喂1次,3~4每龄各饲喂2次,5龄每2 d饲喂1次。每龄期调换1次各区位置,以保证各区饲育温度相同。2龄眠、3龄眠和4龄眠止桑时对蚕体和蚕座撒1层新鲜石灰粉进行消毒,让眠中剩余饲料干燥,避免早起蚕偷食造成发育不整齐。4龄开始采取透气育,在蚕座下平放一个方格蔟再喂,让蚕儿爬到方格蔟上吃食,以利于蚕粪漏到方格蔟下面,避免蚕粪污染饲料。

1.2.5 指标调查与计算 参考家蚕种质资源数据质量控制规范[10]要求调查龄期发育经过时间(h)、幼虫生命率(%)、死笼率(%)、全茧量(g)、茧层量、茧层率(%)和虫蛹统一生命率(%),计算方法如下。

全茧量=(25粒雌茧质量+25粒雄茧质量)/50

茧层量=(25粒雌茧皮质量+25粒雄茧皮质量)/50

茧层率=(平均茧层量/平均全茧量)×100%

幼虫生命率=(结茧蚕数/饲养蚕总头数)×100%

死笼率=(死笼个体数/调结茧蚕数)×100%

虫蛹统一生命率=[幼虫生命率×(1-死笼率)]×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人工饲料不同饲育方式12个家蚕品种的龄期经过

从图1看出,人工饲料不同饲育方式12个家蚕品种(201~212,下同)的5龄和全龄经过存在差异。5龄经过:1~2龄人工饲料育,201、202和204的5龄经过比其余品种长15~19 h,其余品种的5龄经过均为152 h;1~4龄人工饲料育,203的5龄经过最短,为146.0 h;209、205和210较短,分别为155.0 h、156.0 h和156.0 h;202、206和201较长,分别为179.50 h、181.5 h和184.0 h。全龄人工饲料育,207的5龄经过最短,为126.0 h;204其次,为137.5 h;206和211较长,均为181.5 h,其中207较206短55.5 h。整体看,12个家蚕品种经不同人工饲料饲养后,其5龄发育经过之间差异明显,人工饲料不同饲育方式12个家蚕品种的5龄经过差异明显,各品种间最大相差58.0 h。全龄经过:1~2龄人工饲料育,203和205的全龄经过最短,均为607.0 h,较其余品种缩短24.0 h左右;206最长,为631.5 h。1~4龄人工饲料育,205和212的全龄经过最短,均为635.5 h;210和201较长,分别为708.0 h和719.0 h;其余品种为653.5~696.5 h。全龄人工饲料育,205、211和212的全龄经过最短,均为633.0 h;206最长,为720.5 h,全龄经过最大相差87.5 h,其中,202与204间、201与209间相差不大。整体看,人工饲料不同饲育方式12个家蚕品种的全龄经过差异明显,各品种间最大相差113.5 h。

图1 人工饲料不同饲育方式12个家蚕品种的5龄与全龄经过

2.2 人工饲料不同饲育方式12个家蚕品种的生命力

2.2.1 幼虫生命率 从图2看出,人工饲料不同饲育方式12个家蚕品种的幼虫生命率存在差异。1~2龄人工饲料育,204、211、209、205、210、208和201的幼虫生命率较高,分别为98.78%、97.72%、97.34%、97.13%、95.16%、95.01%和93.69%;206最低,为72.96%。1~4龄人工饲料育,209、202和211的幼虫生命率较高,分别为94.29%、94.08%和92.74%;201最低,仅13.64%。全龄人工饲料育,204和211的幼虫生命率较高,分别为87.28%和85.94%;201、206和202较低,分别为54.12%、50%和38.05%。整体看,人工饲料不同饲育方式12个家蚕品种的幼虫生命率差异明显,各品种间最大相差85.14百分点。

图2 人工饲料不同饲育方式12个家蚕品种的幼虫生命率

2.2.2 死笼率 从图3可知,人工饲料不同饲育方式12个家蚕品种的死笼率存在差异。1~2龄人工饲料育,205的死笼率最高,为27.15%;203其次,为8.08%;204第三,为6.98%;202、210和209较低,分别为1.75%、1.34%和1.14%。1~4龄人工饲料育,204、203和208的死笼率较高,分别为74.35%、75.28%和50.11%;212和211较低,分别为5.01%和1.72%。全龄人工饲料育,202、201和206的死笼率较高,分别为15.38%、13.77%和12.63%,204和211较低,分别为4.79%和4.49%。整体看,人工饲料不同饲育方式12个家蚕品种的死笼率差异明显,各品种间最大相差74.14百分点。

图3 人工饲料不同饲育方式12个家蚕品种的死笼率

2.2.3 虫蛹统一生命率 从图4看出,人工饲料不同饲育方式12个家蚕品种的虫蛹统一生命率存在差异。1~2龄人工饲料育,209、210、211、208和204的虫蛹统一生命率较高,分别为96.23%、93.88%、93.44%、92.15%和91.91%;205和206较低,分别为70.21%和68.78%。1~4龄人工饲料育,211的虫蛹统一生命率最高,为91.15%;209其次,为77.52%;201最低,仅9.50%。全龄人工饲料育,204和211的虫蛹统一生命率较高,分别为83.10%和82.09%;201、206和202较低,分别为46.67、43.68%和32.20%。整体看,人工饲料不同饲育方式12个家蚕品种的虫蛹统一生命率差异明显,各品种间最大相差86.73百分点。

图4 人工饲料不同饲育方式12个家蚕品种的虫蛹统一生命率

2.3 人工饲料不同饲育方式12个家蚕品种的全茧量及茧层量与茧层率

2.3.1 全茧量 从图5看出,人工饲料不同饲育方式12个家蚕品种的全茧量存在差异。1~2龄人工饲料育,202的全茧量最高,为1.57 g/个;201其次,为1.51 g/个;203、205和210较高,分别为1.40 g/个、1.38 g/个和1.36 g/个;212、209和211较低,分别为1.29 g/个、1.28 g/个和1.16 g/个。1~4龄人工饲料育,202、205和201的全茧量较高,分别为1.19 g/个、1.11 g/个和1.06 g/个;209较低,为0.81 g/个。全龄人工饲料育,211和204的全茧量较高,分别为1.04 g/个和1.03 g/个;209最低,为0.61 g/个。整体看,人工饲料不同饲育方式12个家蚕品种的全茧量差异明显,各品种间最大相差0.96 g/个。

图5 人工饲料不同饲育方式12个家蚕品种的全茧量

2.3.2 茧层量 从图6可知,人工饲料不同饲育方式12个家蚕品种的茧层量存在差异。1~2龄人工饲料育,202、201和203的

图6 人工饲料不同饲育方式12个家蚕品种的茧层量

茧层量较高,分别为0.30 g/个、0.29 g/个和0.28 g/个;206和208其次,均为0.26 g/个;211较低,为0.19 g/个。1~4龄人工饲料育,202、203和205的茧层量较高,分别为0.23 g/个、0.20 g/个和0.20 g/个;209和211较低,均为0.15 g/个。全龄人工饲料育,204和203的茧层量较高,分别为0.19 g/个和0.18 g/个;202和209较低,分别为0.09 g/个和0.08 g/个。整体看,人工饲料不同饲育方式12个家蚕品种的茧层量差异明显,各品种间最大相差0.22 g/个。

2.3.3 茧层率 从图7看出,人工饲料不同饲育方式12个家蚕品种的茧层率存在差异。1~2龄人工饲料育,203、202、201、206和204的茧层率较高,分别为19.98%、19.31%、19.12%、19.07%和19.02%;205和211较低,分别为17.96%和16.33%。1~4龄人工饲料育,203、204和202的茧层率较高,分别为20.20%、19.79%和19.33%;211较低,为15.79%。全龄人工饲料育,204和203的茧层率较高,分别为18.45%和18.18%;210其次,为17.39%;202最低,为9.78%。整体看,人工饲料不同饲育方式12个家蚕品种的茧层率差异明显,各品种间最大相差10.42百分点。

图7 人工饲料不同饲育方式12个家蚕品种的茧层率

2.4 人工饲料不同饲育方式12个家蚕品种各指标的变异系数

从表1可知,人工饲料不同饲育方式12个家蚕品种各指标的变异系数存在差异。1~2龄、1~4龄和全龄人工饲料育家蚕死笼率的变幅均最大,变异系数分别为120.68%、93.99%和40.68%;茧层量、虫蛹统一生命率和虫蛹统一生命率其次,分别为12.00%、47.66%和24.51%;全龄经过的变幅均最小,分别为1.49%、3.86%和4.98%;其余指标间变异系数分别为4.94%~10.15%、6.54%~27.99%和10.36%~23.08%。

表1 人工饲料不同饲育方式12个家蚕品种各指标的变异系数

3 讨论

程洋等[6]研究表明,新中·中广04×日广03·日广04、新中·菁松B×R皓月A·R皓月B等8对家蚕杂交组合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存在明显差异,不同杂交组合在不同方面表现出优势,综合筛选出人工饲料适应性和经济性状表现最好的杂交组合1个(新中·中广04×日广03·日广04)。刘艳伟等[11]报道,广西家蚕品种两广二号、桂蚕2号和桂蚕N2对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的摄食性及适应性好,其中桂蚕N2的适应性最好。曾晓英等[12]对15个家蚕资源种(中系品种5个,日系品种10个)进行人工饲料育适应性筛选试验,综合评分前5位的品种依次为RCA、D-2、秋白、皓月和872A。张国政等[13]比较了蚕品种原种的人工饲料适应性,以中系的C27、895、2A、891、菁松和日系的皓月、明珠、7532、1A适应性较好。韩益飞等[14]研究表明,皓月×菁松和优食一号对1~2龄和1~3龄饲料育的适应性均较好,且优食一号的蚁蚕结茧率、良蛹率、粒茧丝长和鲜毛茧出丝率等均高于皓月×菁松,说明不同家蚕品种对同一种人工饲料育或不同人工饲料育的适应性及饲养成绩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2龄、1~4龄和全龄人工饲料饲育后菁松A、菁松B和皓月A等12个家蚕品种的5龄和全龄经过均差异明显,各品种间最大相差58.0 h和113.5 h;幼虫生命率、死笼率和虫蛹统一生命率也差异明显,各品种间最大相差85.14百分点、74.14百分点和86.73百分点;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均差异明显,各品种间最大相差0.96 g/个、0.22 g/个和10.42百分点;人工饲料不同家蚕饲育方式间死笼率的变幅均最大,变异系数分别为120.68%、93.99%和40.68%,全龄经过的变幅均最小,分别为1.49%、3.86%和4.98%。对人工饲料适应性较好的饲育方式是1~2龄人工饲料育,其次是1~4龄人工饲料育,全龄人工饲料育较差。与姚金宝等[8,14]的研究结论较一致。

4 结论

1~2龄、1~4龄和全龄人工饲料饲育后菁松A、菁松B和皓月A等12个家蚕品种的龄期经过、生命力、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等均表现出明显差异,不同家蚕品种对同一种人工饲料饲育成绩也表现出较明显差异;对人工饲料适应性较好的饲育方式为1~2龄人工饲料育,其次是1~4龄人工饲料育,全龄人工饲料育表现较差;不同人工饲料育家蚕品种均以死笼率的变幅最大,变异系数均>40.00%,全龄经过的变幅最小,变异系数<5.00%。

猜你喜欢
茧层家蚕适应性
基于SVM的家蚕中毒分类识别研究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卷评析及备考建议
柞蚕秋茧茧层厚度抽样测量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家蚕猝倒病的发生与防治
高原蚕区家蚕茧层率遗传分析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柞蚕生丝生产中原料茧处理技术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