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革命文学作品阅读有助于加深学生对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的感知与理解,但是由于革命年代较为遥远,仅仅通过讲授教材中的革命传统作品很难使学生感同身受。继承革命文化不仅要阅读革命文学作品、知晓历史事件,而且要增强学生对革命传统作品的感受力和领悟力,从而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根据新课标所提出的“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等相关要求,笔者通过“品读红色家书”等项目化学习,以浸润式研学方式,模拟历史情境,创设浓厚氛围,使学生受到革命文化精神的浸润和影响,深入体悟革命先烈崇高的爱国情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伟大的革命精神,从而逐渐浸润学生心灵,激发其爱党爱国情怀,使红色基因自然融入青春血脉。
一、明确项目意义:红色家书抵万金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而红色家书是老一辈革命家写给亲人的书信,它“承载着十分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展现了共产党人对党忠诚、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以身许国、舍身忘我的家国情怀,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自信自强、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严于律己、修身立德的崇高品质。开展“品读红色家书”项目化学习的目的在于深入挖掘红色家书的精神内涵,深刻领悟红色家书所蕴含的初心使命和家国情怀,激励学生继承先辈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砥砺奋进。
二、情境任务驱动:跨越时空的回信
项目化学习强调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一系列具有整体性、综合性、探究性、体验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习得知识,获得技能,形成素养。因此,在开展“品读红色家书”项目化学习时,笔者以“跨越时空的回信”为总情境任务,通过五个紧密关联的具体学习任务,带领学生检索文献资料,讲述家书背后的红色故事,诵读红色家书,排演红色话剧,再现革命先辈写下家书时的特殊情境;引导学生沉浸其中,深入体验革命者的初心使命、家国情怀和忠肝义胆,最后以收到家书之人的身份和口吻,尝试撰写“跨越时空的回信”,在浸润式研学中,涵养情怀,提升素养。
(一)学习任务一: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搜集家书背后的红色故事;再采集相关视频资料,制作PPT;最后,由一位或多位学生合作完成红色故事的讲述。要求:1.讲清革命先辈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2.讲清革命先辈的爱家之情,进一步引发情感共鸣。
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年写下红色家书的地方或相关的革命基地、博物馆等,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和震撼,切实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自觉成为红色家书的传诵者、红色精神的传承者。
(二)学习任务二:诵读红色家书,感悟家国情怀
1.配乐诵读展示,浓厚氛围。
教师提供或学生自主选择红色家书《如今之死,则重于泰山了》(陈觉致妻书)、《造一个光明灿烂的新世界》(李立三致父书)、《儿已以身许国》(王尔琢致亲书)等,利用多媒体技术融图像、文字、声音于一体,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配乐朗诵,登台展示。
2.抓住关键语句,深化感悟。
革命者将一腔爱国深情化作一封封书信。在诵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品味革命烈士的铮铮誓言。这些发自内心的呐喊直击学生心灵,那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和刻骨铭心的儿女情长,在浸润式品读鉴赏中,逐渐滋养着学生的精神世界。
(三)学习任务三:编演红色话剧,点燃烈火青春
为演好每个角色,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资料、观看视频、参观故居、交流讨论,感受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小组合作编辑剧本、制作道具、布置场地、挑选服饰、角色扮演,再现革命先烈写下家书时的特殊情境,走进革命者的内心世界,深入理解革命者的初心使命、家国情怀和忠肝义胆。
(四)学习任务四:研究红色史料,坚定理想信念
1.文史融合,跨学科项目研学。互联网上查到的史料有时出入很大,甚至彼此矛盾。为了弄清真相或者更接近历史真相,我们邀请历史学科教师指导学生辨析史料,使宣讲红色故事、编演红色话剧、跨越时空回信等项目成果更加科学严谨。同时,学科知识与能力融合,有助于深化学生对革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2.技术支持,跨时空沉浸体验。我们将与红色家书背景相关的红色博物馆虚拟展厅中的资源融入浸润式研学之中,学生借助互联网“穿越”回革命战争时期,亲身感受红色家书的写作背景,领悟家书作者爱国爱家的赤子之心。
(五)学习任务五:跨越时空回信,汲取前行力量
为能形成高质量的项目化学习成果,在认真研究红色史料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以事实为依据,以收到家书之人的身份和口吻,借助丰富的想象,注入充沛的感情,尝试撰写“跨越时空的回信”。学生设身处地将自己代入情境之中,用书信打通历史节点,还原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世界,在革命大义与儿女情长之间体会革命先辈的艰难取舍和巨大牺牲,深入感受革命志士的崇高形象,深刻感悟理想信念的强大力量。
三、多元项目评价:提升研学自信力
(一)评价角度、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可以根据诵读家书、红剧表演、撰写回信等不同项目内容设计《评价量表》,由教师、学生、家长、专家等不同主体进行评价,利用多维度评价,帮助学生找到自身优势与不足,有助于不断完善并提高评价水平,增强学生的自信力。
(二)评价标准的多样化和多层次性。對于学生项目学习成果的评价不能一刀切,比如:红剧的编演,虽然要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进行客观评价,但也要看到每个学生的基础和努力。另外,每个人对作品和角色的理解也有不同,所以评价的标准也是多样化和多层次的。这样有助于对学生形成正向引导,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展示性评价突显项目化学习特征。项目化学习强调通过评价与修正来改进学习成效,展示性评价有利于学生在交流互评中借鉴提升。可采取自主推荐和友伴互荐相结合的方式,以互动性、激励性、自主性、过程化、感性化为原则,借助“班级微信公众号”或班级墙报进行展示性评价,也可结集成册。笔者开展此项目学习的情况及指导学生创作的4篇“跨越时空的回信”发表在语文报社《作文素材快线》(2022年第9期)杂志上。这样的展示性评价让学习更有动力,成效更加显著。
总之,“品读红色家书”项目化学习,在“跨越时空的回信”这一总任务驱动下,打破学科壁垒,融合语文、历史、音乐、表演、信息技术等多门学科知识与技能,通过五项具体学习任务的浸润式研学,回溯革命情境,深化情感体验,不仅创新和优化了革命传统文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积极的、能动的、合作的学习者,而且在情境任务驱动下,引领学生感受艰苦奋斗的革命历史,学习先烈舍身忘我的革命精神,让革命文化真正走进学生心里,浸润学生心灵,融入青春血脉。
注:本文系2021年度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修养培育”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CHE210125】
(吴 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