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源起
这是一份50年前由湘江大桥工程指挥部政治部编发的报纸,共2页4版,每个版面长39.2厘米,宽27厘米。它是由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自民间收集而来。报纸上“大桥战报”四个大字赫然显目。大桥指的是湘江一桥,也就是如今长沙地标建筑之一的橘子洲大桥。这份发黄的“战报”是1972年8月27日发行的。“战报”右上方写着:我们要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战报”头版刊登了当时修建湘江一桥的各种事迹,虽历经半个世纪,但是字里行间仍能让我们感受到当时长沙人民及施工队伍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蓬勃热情与高昂斗志。
1972年9月30日,整座长沙城都沸腾了。当天,长沙湘江大桥(现更名橘子洲大桥)建成通车,长沙人民举城欢庆。这座大桥,是湘江长沙段第一座大桥,它让长沙的河东与河西相连,让人们往来不再依靠轮渡。湘江大桥总长1532米,是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公路双曲拱桥之一。如今,这座桥已在风雨中屹立半个世纪,见证了长沙乃至三湘大地的沧桑巨变。
东西相连,天堑变通途
湘江北去,把长沙分割为河东、河西两部分。桥梁、过江公路隧道、过江地铁……在拥有众多渡江交通方式的今天,人们或许很难想象50年前过湘江的艰辛。在没有湘江大桥之前,行人、商贩们往来湘江东西两岸,只能先坐轮渡到橘子洲东(西)头,然后步行到西(东)头换乘,过一趟河需要花费将近1个小时。遇到大风、浓雾、洪水时,轮渡还会停开。两岸相隔给人们带来诸多不便。当时国内有著名的南京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等,长沙当时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有江无桥的省会城市。所以,修桥,让“天堑变通途”,这是当时长沙人民共同的心愿。
20世纪60年代,时任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来到长沙视察工作,看到车辆和行人在五一路上排队等轮渡过河,队伍足足有两三公里。他当即就做出了一个影响长沙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决定:“应该修一座桥,中南局可以出一半钱。”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随即启动方案设计,提出了大跨度石拱桥、中承式钢筋混凝土肋拱桥、双曲拱桥等多种方案。在钢材稀缺的年代,双曲拱桥方案因其用料省、造价低,且造型轻巧美观、具有民族特色而最终胜出。
1970年5月,长沙湘江大桥指挥部成立;1971年9月6日,在中共湖南省委及长沙市委领导下,湘江大桥正式开工修建;1972年国庆前夕建成通车。至此,一江两岸,东西相连,长沙在湘江上修桥的梦想终于实现。
80万人次上阵,拼出建设奇迹
橘子洲大桥从开工修建到正式通车,仅用了1年时间。桥梁下部,18个主桥桥墩,半年时间全部建成。建设队伍采取多种办法,同步施工,建河西段桥墩时,甚至用黄泥沙袋将两边江水挡住,把水抽干,直接开拖拉机进去明挖作业。桥梁上部,1900多件、重量近万吨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吊装任务,72个工作日完工。橘子洲大桥的修建创造了桥梁建设史上的奇迹。
当时经济条件差、机械化程度不高,修建大桥靠的是900多个单位、80多万长沙人民的义务劳动。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在校学生,无论男女老少,都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大桥的建设当中。工地上每天都是热火朝天,喇叭里不停播放着挑战书和应战书。一个桥墩建好了,广播就响个不停,把好消息传到所有建设者的耳朵里。
原来从大桥西岸至现在的枫林宾馆全是小山丘,长沙人民就凭着强烈的修桥愿望和“愚公移山”的魄力,仅用一双双手和简单的搬运工具硬是将山地移为平川。当桥墩位围水后,千百人上阵,人挑锄挖,很快就把沉井打到岩层;有的基坑中淤泥齐腰深,人们就提着桶子拿着面盆毅然决然跳进冰冷的基坑里,排成一条长龙,组成人力传送带,盆端桶舀,把淤泥传递出坑。清除巖缝里面的沙石时,没有合适的工具,人们就用手指抠,指尖被泥沙磨得鲜血直流都没有任何退缩。
当时进行桥面施工时,桥面铺有一层防水层,防水层上面铺的是炉渣,一群十五六岁的姑娘就负责大桥工地上的挑沙运土工作。有一次,接到通知说湘江最近几天要发洪水,便要求她们将河滩上的沙子在洪水到来之前全部搬运上岸。为了如期完成任务,她们便把被子搬到河堤上,用扁担拼成“床”,除了短暂的休息,就是争分夺秒、夜以继日地搬运沙子,最终赶在汛期来到之前完成了任务。
迎难而上,办法总比困难多
1971年,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湖南大学、长沙铁道学院的老师和部分老工人组成大桥设计组,人数最多时有100多人,平均年龄仅30岁出头。年轻的设计人员承担如此重大的工程,面临着重重压力和困难。
桥到底要修多宽?通行交通量设计多大合适?这两个问题困扰着设计组。为了调查渡河交通量,设计组成员在各个渡口轮番蹲守,三天三夜后,确定行车密度为每天1400辆,远景规划为每天5000辆。考虑到大桥位于长沙的中轴线上,将来的车流量一定会大幅增加,经过设计组争取,最后主桥桥宽确定为20米,拓宽为4个车道,两边各有3米的人行道。机械化程度低,吊装能力不够怎么办?设计组最后决定将河东部分原本设计的6拱100米跨径,改成8拱76米跨径,每一个拱分为8根拱肋,每根拱肋分为3节吊装,拱肋合龙后再盖上拱波,砌上拱板。如此,一个重达上千吨的桥拱,便化整为零,成为许多个几十吨的小块,像拼积木一样拼接而成。橘子洲大桥建成后,这种双跨连续缆索无支架吊装技术,在全国得到推广使用。
岁月荏苒,50年过去了,随着城市的发展、经济的腾飞,橘子洲大桥依旧气势如虹横跨于湘江之上,坚守它的岗位,承担它的使命。至今它仍然是连接湘江东西两岸最重要的通道之一,是长沙一江两岸经济发展重要的纽带。大桥用它的岁月见证了长沙这座古城的繁华和梦想。
见证人的话
周蕾【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办公室副主任】:长沙湘江大桥东起五一路,西连溁湾镇,横跨橘子洲,结束了长沙河东河西彼此割裂的历史,承载了一代又一代长沙人民的美好回忆。相信大家都知道它现在的名字——橘子洲大桥,虽然大桥的名字变了,但长沙人对它的情怀不变。长沙人至今不曾忘记,那时很多人都为它流过汗,甚至淌过血,它可以说是与长沙人民感情最为深厚的一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