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程
魏武帝曹操用人注重真才實学,看重一个人的能力和成绩,而不是东汉最重的品德、门第和声望。他多次求才若渴,发布任人唯贤的命令,广招天下名士。所以,在曹魏王朝建立过程中聚集了许多真才贤士,曹操也基本上能做到人尽其用。但对一个人,他一直看不准,不敢放开了使用。这个人就是司马懿。
司马懿,字仲达,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焦作温县)人,出身世家门第,是东汉末年京兆尹司马防的次子。
曹操和司马防有过交往,知道司马懿是个不错的小后生,后来司马懿的大哥司马朗在曹操属下为官,工作认真负责,作风清廉自律,给曹操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但当时社会普遍认为,司马懿比哥哥更出色。这样的人才,曹操当然要去招揽了。建安六年(201),他便以司空的名义,派人请司马懿到府中任职。
天下大乱,鹿死谁手尚不可知,司马懿当时二十二岁,还很年轻,不想早早地和曹操绑定在一起。他还要待价而沽,决定婉拒。于是当曹操派的人到他家后,司马懿假装风瘫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来人回去汇报,精明的曹操不信,派人在夜里偷偷去侦察。不想,司马懿料到了曹操会有这一手,还躺在床上装风瘫呢!曹操这才相信,放过了司马懿。
可见,司马懿和曹操都是精明狡猾之人。司马懿年纪虽轻,却有过之而无不及。更重要的是,他身上没有救国济民、匡扶天下的政治道德印记,完全是赤裸裸地对个人得失的考虑。
建安十三年(208),当了丞相的曹操再次征聘司马懿为下属。他已经知道上次被司马懿骗了,所以对使者说:“如果司马懿耍花招不来,就绑他过来。”这一回,司马懿学乖了。一方面是害怕曹操来硬的,更主要的是时局已经明朗,曹操胜利在望。司马懿觉得曹魏势力是不错的投靠对象。
司马懿初来乍到,年纪又轻,加上曹操内心总有一丝不快,在曹魏最初的十年,他并不如意,历任黄门侍郎、议郎等专为年轻人准备的小官,并没有具体工作,主要就是和曹操的儿子曹丕往来。不过司马懿有个优点,那就是选定了什么事情就好好干,既然投入了曹魏阵营,就勤勤恳恳工作,为人小心谨慎。
慢慢地,曹操把他提拔为丞相属官,留在身边出谋划策。史书上记载了司马懿给曹操出的三次主意。第一次是曹操占领了西北和汉中地区后,司马懿建议曹操乘胜进攻四川,消灭刚刚占领四川的刘备。曹操没有采纳,委婉地批评司马懿的建议不切实际,是“得陇望蜀”。第二次是孙权上表怂恿曹操自立为帝,司马懿在一旁附和,结果被曹操断然拒绝。第三次是关羽北伐大败曹军,威胁到当时的都城许昌。曹操为避关羽锋芒,准备迁都河北。司马懿和蒋济两人及时劝阻,他认为关羽的后方不稳,孙权和刘备两派外亲内疏,迟早会起内讧,所以曹魏一方只要守住前线就能拖死关羽。司马懿的第三次建议终于被曹操采纳,后来事态的发展也如司马懿所言。
也许是司马懿太过现实,虽然能力不错,但曹操始终不喜欢他。也有说法是曹操打击世家豪族,恰好司马懿是中原著名的世家子弟,所以曹操不肯用他。据说,司马懿的长相很怪,有“狼顾”的本领,就是能把脑袋转一百八十度,用眼睛的余光可以看到背后的东西。在相术上,这是一个人野心勃勃的表现。曹操相信相术,所以终生没有提拔重用司马懿。
曹操不仅只是让司马懿担任一些清闲的虚职,还告诫儿子曹丕要提防司马懿。但曹丕和司马懿却很合得来。尽管有父亲的多次提醒,曹丕还是将司马懿作为亲信属官,交往甚密。曹操一死,司马懿的机会就来了。曹丕非常放心地让司马懿参与操办丧事,司马懿也把曹操的丧事办得井井有条,内外肃然。不知道曹操地下有知,做何感想。
曹丕提拔司马懿担任丞相长史,在这个相当于曹丕秘书长的职位上,司马懿为曹丕篡汉建立魏朝出了大力。登基后,曹丕也知恩图报,使得司马懿在曹魏王朝中的地位扶摇直上,短短五年间,先是担任尚书、封侯,不久升为御史中丞,再升侍中、尚书右仆射,最后当上了抚军大将军、假节、加给事中、录尚书事,负责曹丕的政务中枢。曹丕两次伐吴,都留司马懿镇守许昌。
黄初七年(226)五月,曹丕驾崩,享年四十岁。司马懿和曹真、陈群、曹休同受托孤的顾命。
曹丕死后,司马懿大红大紫的日子暂停了好长一段时间。魏明帝曹叡即位后,曹真因为主持对蜀作战,升迁为大司马,获得了“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的待遇,达到了臣子能够达到的最高权位。而司马懿的境遇就要坎坷一点儿了。
《三国演义》说曹叡即位初期中了蜀汉诸葛亮的反间计,一度罢免了司马懿。司马懿只好带着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在宛城(今河南南阳)闲住。正史则记载太和元年(227)六月,魏明帝曹叡命司马懿驻扎宛城,都督荆、豫二州的军事。虽然比演义的说法要好很多,但司马懿还是变相地离开了权力中心。说到底,还是司马懿的权力缺乏扎实的基础。全靠君主恩宠得来的权力是脆弱的,一旦君主易位,原先的权势便可能烟消云散。实实在在的政绩或者私人派系才是最强大的权力来源。
新皇帝曹叡显然不像父皇那样器重司马懿,而是很厚道地让司马懿到外地领兵去了。
司马懿的过人之处就在于“干一行爱一行”,把现实的思想和超人的才智都用在了干好工作上。当太子宾客的时候,司马懿努力和太子曹叡搞好关系;如今镇守宛地,司马懿就努力维持地方稳定。很快,立功的机会就来了。
宛城西边的上庸地区,就是现在的湖北西北部一带,由从蜀汉投降过来的孟达镇守。孟达和司马懿一样,在曹丕时代飞黄腾达,而在曹叡登基后就靠边站了。他暗中与诸葛亮联络,准备倒戈重返蜀汉阵营。这时,诸葛亮提醒孟达注意司马懿,加紧防范。孟达写信给诸葛亮,认为司马懿知道消息后要先向洛阳的曹叡汇报,然后再前来讨伐,前后反复,需要大约一个月时间,自己有充分的时间整军备战。结果,八天后,司马懿就兵临城下讨伐孟达来了。
原来,司马懿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亲自率军日夜兼程前来讨伐,大大缩短了时间。孟达惊恐地写信向诸葛亮求援,惊叹:“吾举事,八日而兵至城下,何其神速也!”最终,司马懿抵挡住了蜀汉和东吴两方面的援军,成功攻破上庸地区,“斩孟达,传首京师,俘获万余人”。
这一笔大功,让司马懿有了追逐权势的根基。在看到司马懿的真才实学后,曹叡更多地将军事寄托在司马懿身上。诸葛亮不断北伐,严重威胁陇西和关中地区,是曹魏王朝的心腹大患。太和三年(229),诸葛亮出兵攻占武都、阴平二郡。第二年,曹魏王朝决心对蜀汉还以颜色,兴师伐蜀,以大司马曹真为主帅,升司马懿任大将军、加大都督,为副帅。太和五年(231),诸葛亮又率兵攻魏。魏明帝曹叡对司马懿说:“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派他驻军长安,总督西部各军与蜀军作战。至此,司马懿成为负责对蜀汉作战的主将。
客观地说,司马懿和诸葛亮作战的“成绩”并不怎么好看。他主要是依靠曹魏以逸待劳、兵多粮广的优势,和诸葛亮打持久战,最后总是逼着底子薄的诸葛亮粮尽退兵,算是圆满完成了朝廷交代的任务。
谁负责解决一个王朝最紧迫的矛盾,谁就可以借此聚拢势力。在三足鼎立的三国时代,战争是王朝的迫切矛盾。司马懿因为长期负责对蜀汉的战斗,而曹魏一半以上的精锐部队都集中在西部战线,因此司马懿家族很容易地笼络了效忠自己的武装,开始了窃取曹魏王朝实权的进程。这也是司马懿能够超越曹魏王朝的其他谋臣文人,成为窃国大盗的根本原因。
(摘自《魏晋:历史大变局下的个人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