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华(广东 肇庆)
兰亭圣境砚全貌
端砚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房用品,发展到当代已经成为以观赏性为主的工艺品。因此,人们对它承载的文化内涵就有着更高的要求。为了提升端砚的文化品位,制砚工艺师们作了多方面的努力,创作了很多富有文化内涵的优秀作品。其中,从我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中寻觅题材来创作端砚,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创作思路。本人在这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在此不揣浅陋,将自己的一些作品以及创作的心得体会陈述如下。
此砚以端溪三大名坑之一的坑仔岩石材随形制作,质地细腻滋润,上有胭脂火捺、浮云冻、青花等石品花纹。此砚图案来源于王羲之《兰亭集序》。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兰亭集序》被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西南的兰渚山麓。据史料记载,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邀约友人谢安、孙绰等名流共40余人在此举办修禊集会。“修禊”是古人在水边举行的一项祭祀活动,人们在流水边沐浴,认为具有除灾祈福的作用。然后又列坐在曲折流水旁边,放置酒杯在流水中漂浮,坐在流水边的人取酒畅饮并赋诗抒情言志。事后便将这些诗作编为集子,名曰“兰亭集”,并请王羲之写作序言。于是王羲之"微醉之中,振笔直遂",以他漂亮的行书写下了著名的《兰亭集序》。这篇序文既以书法著称于世,同时也是流传千古的文学名篇,兰亭集会因此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文人雅集,兰亭也因此成为声名远播的文化圣地。
我的这件砚作就是根据《兰亭集序》中的描写来设计构图。文章描写到兰亭一带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的自然环境,名流们“曲水流觞,饮酒赋诗;游目骋怀,畅叙幽情”的集会活动,我的构图便紧紧扣住这两个要素。需要说明的是,古代端砚中已经有兰亭图案,比如清代乾隆时期编纂的《西清砚谱》中,就记载了北宋“米芾兰亭砚”以及南宋时期的几方“兰亭砚”,它们或为四方形或为圆形、椭圆形。因为古时候的端砚主要目的是付诸实用,所以其体型不宜太大,也要以规矩的几何形为宜。而现代的端砚主要是付诸观赏,所以我采用了随形制作的工艺手法。我认为,利用端砚石材自然脱落形成的凹凸不平状态,能够更好地表现崇山峻岭的自然风貌。我将砚台的上面开辟为砚堂,展现出胭脂火捺、浮云冻和青花等优质石品花纹。砚堂是砚台最重要的构成元素,没有砚堂便不能称之为砚台,即使现代端砚的主要目的是用于观赏,但是也不能排斥实用性。在这件作品中,我将砚堂比喻为池塘,上面的胭脂火捺、浮云冻、青花等石品花纹,就像水面倒映着天光山色。砚面左边,刻画的是曲水流觞的情形,荷叶托着小酒杯在水中缓缓漂浮,水渠边的名士可以随时取饮,品酒吟诗。水渠上端刻画了一间水榭,坐在水榭中,可以俯瞰水渠中“曲水流觞”的情景。水榭下还刻画了两只戏水的浮鹅,这是融合了“王羲之爱鹅”的典故,我觉得增添这个细节可以使图案多一分生趣。这件石材比较厚实,我就利用侧面来刻画山岭间的溪流,名士们在溪涧边林木掩映下,或品茗交谈,或漫步游观,这也是源于《兰亭集序》中的描述:“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总之,我品读该文章,领会到兰亭集会是名士们的雅集,不是参加朝廷典礼,所以不必正襟危坐道貌岸然,而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仰观俯察,领悟大自然的玄妙和人生的哲理。我的图案便正是力求表现他们这样的精神风貌。
陶潜归隐砚正面
陶潜归隐砚侧面图
此砚以端溪三大名坑之一的麻子坑石材制作,石质细腻滋润,上有石眼、天青、青花、胭脂火捺、翡翠纹等多种石品花纹。砚台图案题材源于东晋著名诗人陶潜的《归去来兮辞》。这篇文章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名篇。
陶潜(约365—427),字渊明,又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
《归去来兮辞》作于作者辞去彭泽县令官职、归返田园生活之时。文章先叙述自己辞去官职的原因,在于不愿违背自由的本性而去逢迎污浊的官场,接下来叙述归返途中的经过和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他对人生的思索,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作品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和人物活动,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
本砚紧扣这些内容来设计构图。由于石材体型较大,所以我将装饰图案主要安排在四个侧面,砚面上的图案只占很少面积,这样就留下了宽大的砚堂,符合砚台可供实用的标准。同时,宽大的砚堂展现出细腻的石质和多种石品花纹,能让人品鉴端砚名坑石质之美。砚堂在本图案中比喻广阔的天空。砚面下端的图案表现的是刚刚回到家园时的情景,文章中这样写到:“僮仆欢迎,稚子候门;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砚左侧面图案,表现的是归返田园途中,一叶轻舟轻快前行,微风吹来拂动衣襟,诗人站在船头放眼眺望,已经可以看见远处的房屋,心情非常欢欣愉悦:“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如果按照文章叙事的时间顺序,这幅图案应该排在最前面,然后才是砚面上回到家的图案。本文这里是按照先介绍砚面再介绍侧面的惯例。
砚右侧面图案表现的是回归田园之后的生活情况:“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邻居告诉我春天来了,有很多农活要开始忙碌了。此图右边刻画了一些农人正在驾牛耕田,左边的凉棚下,一位老农正在和文士模样的陶渊明交谈。作为士大夫阶层的他,显然对于农事并不熟悉,正需要“农人告余”才能知晓,这也表现出农人们与陶渊明关系融洽,文章写得十分真率坦然。
砚下侧面图案,左边刻画的是陶渊明正在凭几抚琴,右边凉棚中亲友正在凝神倾听。农忙时候固然辛苦忙碌,但是农闲时候的生活却是非常悠闲自在。文章中写到:“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或有亲友往来,互相交谈充满温情,令人愉悦;或者抚琴、阅读,都能够令人感到快乐而消除心中的烦忧。
砚上侧面图案,陶渊明在文章中还写到,有时候自己也趁农闲时候到处走走看看,“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意思是有时进入窈窕(幽深曲折貌)山壑探看景致,有时也沿着高低不平的小路翻山越岭。热爱自然是陶渊明的本性,他在《归园田居》诗中就说过:“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说官场是“樊笼”,自己辞官归田是摆脱樊笼“复得返自然”。此图刻画的就是陶渊明坐在山溪旁边,静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美景,十分陶醉的状态。
以上砚面和四个侧面一共五幅图案,分别表现陶渊明乘舟归返、回到家园、参与农事、抚琴读书、游观山水等情景,图案采用连环画的方式,分属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这样设计是根据《归去来兮辞》中叙述的不同时间的生活场景来构图的。
醉翁亭记砚
此砚以端州特有的白端石制作。白端石细腻温润,洁白如雪,具有特殊的美感。图案题材来源于北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相当于副宰相)、参知政事(宰相)。虽然后期官职位极人臣,但是早年在仕途上也曾遭遇坎坷。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等革新派被守旧派排斥打击,遭到贬谪,欧阳修上书为他们分辩,也被贬为滁州知州。他在滁州为政“宽简”,百姓得到休养生息,年丰物阜,滁州被治理得井井有条,官民称颂,而且又有一片风景优美的山水,使欧阳修感到十分欣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欧阳修写下了不朽名篇《醉翁亭记》。
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山峰林壑在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象,以及滁州百姓和平安宁的生活,表现了自己之所以陶醉,主要在于两点:其一是陶醉于优美的山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其二是陶醉于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感到十分快乐。本砚便紧扣这两点来设计构图。
白端石犹如白玉一般,本砚在设计构图和雕刻技艺上都借鉴了玉山子的技法。和玉山子不同的是,作为砚台,砚堂是必须具备的。本砚在石材顶端开辟砚堂,并以此展示出白端石细腻纯净的特质。砚堂左边,利用石材自然形成的的凹凸形态刻画为崇山峻岭。
砚台正侧面刻画醉翁亭。文章中写到:“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图案中,一条山泉从两山之间倾泻而下。山泉旁边林木掩映下就是醉翁亭,亭子中欧阳修和友人正在饮酒交谈。亭子外面的树荫下,有人坐在山石旁边休息。山泉右边的小路上,有老人带着孩子游览山景。正是文章中描写的:“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作为一个州的太守,能够与民同乐,这在封建时代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也是《醉翁亭记》思想内容非常令人称颂的一个亮点。
醉翁亭记砚局部
砚台的其他侧面,刻画秀美的山岩和茂盛的林木,表现醉翁亭四周山林的“蔚然而深秀”,对正侧面的主图起着渲染烘托作用。
从经典文学作品中寻觅题材来创作端砚,是我现在正在努力探索的方向。自觉在这方面有一些感悟。
1.我国古典文学浩如烟海,其中有不少优秀作品,可以为我们制砚提供很好的题材。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制砚艺人增强对古典文学的认识了解。我们只有广泛的阅读那些优秀作品,加深理解,才能在设计砚台图案中体现原作的思想内容和精神风貌。对此,我还有一个体会,在阅读古典文学作品时,也要阅读相关的赏析文章。这些赏析文章大多是从事古典文学研究的专业学者撰写的,“术业有专攻”,借助于学者们的赏析,可以帮助自己对古典文学作品深入理解,从而丰富自己的学养。
2.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的画家,他们的画作有很多也是取材于古典文学作品,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参阅这些画作,也能够为我们制砚艺人设计构图提供参考。而且这种参考可能还更直接一些。但是我认为,这样的参考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也要对原本的文学作品深入理解,不能只是肤浅的套用画家作品。
3.从效果方面说,利用经典文学作品为题材来创作端砚,能够提高砚作的欣赏性。因为经典文学作品传播广泛,为人熟知。当人们在观赏这样的砚台时,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对文学原作的联想,从而引起共鸣。也就是说,这样的砚台借助于文学原作的影响力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我询问过一些赏砚人士,他们都说这样的观赏感受是非常明显的,使得砚作的艺术价值得到很大的提升。
以上是我在端砚创作中的一些心得体会,限于水平,缺点错误在所难免,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