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输水泵站施工技术研究

2022-12-14 08:39:12梁修坤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2年33期
关键词:驳岸补水围堰

梁修坤

广东华隧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000

1 工程案例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补水泵站科学、合理施工,能够极大提高施工工艺水平,延长补水泵站的使用寿命。因此,为使其达到生态补水系统的建设要求,需要积极采取相关施工技术,逆作井在补水泵施工中具有较多的优势,例如占地少、支护简单以及安全系数高等,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为保证补水泵质量,补水泵站的地质多以填石为主,对方案进行及时优化和完善,防止在施工中多次开挖,最大程度降低工程施工成本,满足施工要求。

本文所引用的工程项目是广东某大型水系联通工程下的一个子项目——榕江关埠引水工程。本工程项目包括多个建筑项目,例如引水隧道、高位水池、输水隧洞、涵管等,项目总长近30km。

图1 榕江关埠引水工程地理位置图

2 水文地质与施工难点

2.1 水文地质

通过实际调研得出,补水泵站的地质情况如表1所示。该位置的总体高程为+8.1m,地下水位则为+3.8m。

表1 补水泵站地质情况

2.2 施工难点

由于本次项目中的补水泵站施工位置、地层以及地质条件相对复杂,加之在前期的勘测中所得数据和实际现场施工存在偏差,导致补水泵站的原有设计方案无法满足施工要求。所以,为保证施工能够顺利进行,首先需要依据现场的实际环境进行补水泵站施工工艺的完善和优化,将原有的施工工艺更改为逆作法施工,能够确保补水泵站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除此之外,该项工程的主要施工难点还在于:①当实际开挖2m后,发现在1.5m以下全部为回填土块,和地质报告中的数据信息不相符。因而再次走访调查后得出,该地的驳岸背水位置以回填土块为主。通过实地勘测,整个施工场地较小,大型机械设备无法进场施工,导致开挖难度进一步增大。②补水口的位置与该地主河道和泄洪道相连,每日涨潮落潮次数为两次。而在补水口一侧的驳岸以重力式墙为主,以砌体结构为主要材料,因而能够将驳岸直接砌于岩石中,但由于驳岸长期未能得到有效维护,导致已出现多处漏水问题。在原有的施工图纸中,主要采用单重管旋喷桩止水幕布的方式进行施工,但受到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的影响,导致该方案无法具体落实。通过分析和研究,选择逆作井的方式进行排水的开挖。③由于补水泵的安装要求较高,需要有精确的安装精度,同时需要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所以施工应选在退潮时完成,在此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泵筒吊装、定位、底部灌浆等[1]。

3 方案优化

3.1 施工优化

对于地质报告与实际施工情况不相符等问题,作为施工方需要积极予以解决,通过与监理方、设计方以及勘查方组织相关会议的方式,依据实际测量结果,对施工图纸进一步优化,改变原有的沉井设计,将其变为逆作井法,如图2所示,采用逆作井的方式对取水口以及补水泵站采取围护模式,加强保护。当完成围堰施工后,对取水口位置的驳岸进行有效破除。同时设置相应的龙门架与吊装设备,利用人工操作的方式,将块石以卷扬机的方式运送到地面上。退潮后,需要及时利用水泵进行强排施工,直到封底完成相关施工工作[2]。

图2 逆作井法图示

3.2 水利机械与金属结构设计

为达到水泵启动、调节以及检修标准,单机的出口位置以手动阀为主。除此之外,由于水泵机组的扬程较高、出水管道长,所以需要设置水泵控制确保输水效率的提升,同时能够最大程度减少工程项目的投资。水泵机组出水管在引出泵房后需要与输水钢管相接,通常情况下输水管道较长且所经地势的高差也相对较高,所以在输水管位置的合理距离内安装相应的闭式止回阀,确保水泵安全。与此同时,为确保设备在后期能够顺利检修与安装,需要在泵房中设置相应的起重设备。泵房一般以圆筒结构为主,因此,采用4t的单梁环形轨道即可作为起重设备。其具体操作方式以地面操作为主,整机的功率为8.2kw。需要注意的是,应保证最低的泵站水位运行低于安装具体高程。泵站的运行高程需要低于所设计的洪水水位,为科学将泵房内集水井的积水排出,需要安装相应的排水泵,排水管道以热镀锌钢管为主。

3.3 电气设计

为满足补水泵站在日常工作中的用电负荷、停电检修时的用电,需要设置站用变压器,依据具体负荷进行容量的确认和电压等级的确认。补水泵站中的设备控制需要留有充足的控制信号与运行信号反馈,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一体化泵站控制柜,从而保证后期的补水泵站的自动化控制。除此之外,为避免补水泵站受到雷电等自然灾害的控制,导致相关设备出现损伤,需要加强避雷装置的安装,使得避雷带能够和基础接地网能够有效连接。

图3 一体化泵站控制柜

4 复杂环境下补水泵站施工工艺分析

4.1 围堰设计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发现补水泵处于泄洪道附近,因此,为确保补水泵站能够正常施工,应加强围堰工作,进而提高施工质量。为此,需要施工人员依据施工的总设计图纸,将补水泵站的总围堰高度设置为高于水面0.8m位置,堰顶的宽度设置在1.5m为宜。对于围堰的迎水面与背水面的坡度比例设置在1:1.2,最后,采取填充黏土的方式,做好防渗墙的施工工作。

4.2 逆作法工艺流程

逆作井的位置主要与河道相邻,且距离较近,所以,需要综合考量工期与围堰堰顶的标高高度。应将地坪放坡开挖到7.12m左右为宜,利用放线定桩、高程放线的方式进行后续的施工,采用架设龙门架和电动卷扬机的方式,进行桩孔开挖。

4.3 封底

由于泵站补水口的底板与泵站底板之间存在一定差值,因此需要在大逆作井内钻一口小逆作井,以保证泵站顺利完工。建造一个泵站;水站的建设应保证水站中心点准确,合理定位于第一封底之间。模板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在此过程中,混凝土浇筑主要分为两层,底板厚度控制在0.2m至0.9m之间。为了在混凝土浇筑后进行良好的维护,必须确认混凝土的质量符合施工要求,验收标准如表2所示。混凝土凝固后,应及时检查其强度。如果强度符合施工要求,应按施工要求打一口小逆作井井。上述工作完成后,供水泵站开挖进入中风化花岗岩。因此,应及时检测花岗岩土层的承载力和承载力。若土层受力超过680MPa,应保证补泵站的荷载符合质量要求。关于补水泵站,虽然通过灌浆逆井止水帘可以获得一定的挡水效果,但由于补水泵站位于溢洪道上,在实际施工中会受到影响。由于潮汐的涨落,水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同时部分水流渗入泵站基坑,对开挖和补水泵站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为保证抽水站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完工,应结合水入井问题确定抽水站的开挖和施工时机。确保合理安排施工工作。

表2 基础各部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4.4 泵站安装

在本次施工中的花岗岩岩石的承载力较强,对于补水泵站施工来说,小逆作井挖掘需要依据孔位进行膨胀螺栓的预埋,采用砂浆抹面的方式,做好花岗岩土层抹平工作,为后期的补水泵站机组安装奠定基础。吊装工作主要操作采用预埋膨胀螺栓的方式,并将其固定完全,避免出现补水泵站上浮问题。通常情况下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进水标高设置为+2.62m,其原理在于能够有效通过混凝土浇筑的方式提高补水泵站的抗浮能力。

4.5 取水口浇筑

需要在安装完成后操作补水泵站的取水口混凝土施工,原因在于补水站的施工空间较小,无法进行大型机械设备的应用,采取该种方式能够最大程度为后期的补水站施工留足一定的操作空间,方便后期施工[3]。

4.6 驳岸修复

当补水泵的补水口混凝土强度满足施工要求后,需要及时将逆作井的护壁混凝土进行及时拆除,对驳岸进行科学修复和管理,如图4所示。采用防水砂浆进行缝隙的有效填充和衔接,当砌石驳岸达到一定要求后与出水管进行连接,填充孔隙并回填。最终的施工工艺为将土袋围堰有效拆除后对河道进行恢复。

图4 驳岸的科学修复与管理

4.7 效果分析

对于本次项目施工,补水泵的补水口高度高于6.5米,由于补水泵与驳岸相邻且与河道距离较近,因此,在实际的补水口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维护结构的设计工作。为此,如果将围护结构增加至两个时,不仅增加了整体施工成本,更延长了施工工期。一方面,由于补水泵站和补水口的距离相对较近,如果都进行逆作井操作时,容易出现交圈问题,进而影响施工进程,即便不将拆除护壁时间作为施工要点,但随着工期的延长必然会导致施工风险的加大。与此同时,施工方式的不同对工程造价也具有不同的影响,对于补水泵施工来说,为尽量降低施工成本,需要在满足施工质量的基础上进行工程的合理优化,通过采取逆作井等施工工艺的方式,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另一方面,补水泵站的施工从土地平整、养护到顺利投入使用,时间一共达到80天,其中,在进行逆作井施工时的时间就达60天,逆作井的施工主要包括开挖、护壁以及封底养护等。如果依照原有的施工设计方案进行多次围护,则该项工程的工期至少需要95天,但劳动力的投入却相差不大。所以,从成本与工期的角度来说,优化后的方案施工效果更佳。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本次补水泵站项目施工区域的整体地质条件较差、环境较为复杂,因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实地勘察和施工方案的调整优化工作。为保证补水泵站的整体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施工方在实际施工前需要对项目做好施工成本分析工作,确保在满足施工要求、保证工程项目安全的条件下,通过不断优化施工方案的方式,提高补水泵站的施工效率。为后期的施工规划和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驳岸补水围堰
《肥皂》等
大型充填沙袋在围堰中的应用及造价分析
工程与建设(2019年5期)2020-01-19 06:23:02
高低异型刃脚钢围堰设计、侧卧组拼技术
中华建设(2019年7期)2019-08-27 00:50:22
城市滨水空间生态驳岸审美设计研究
大众文艺(2019年16期)2019-08-24 07:53:50
水利工程施工中围堰技术的应用
爱运动更要会补水
恼人的干燥
时尚北京(2018年1期)2018-01-22 20:11:30
降温补水
都市丽人(2017年6期)2017-07-25 20:40:35
河流防洪堤驳岸生态化设计研究
现代园艺(2017年11期)2017-06-28 11:33:03
新型钢管桩围堰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