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曹贞 孙灿 郝晓洁 瞿君 易小琦
(上海市闵行区动植物检测检验中心,上海 201109)
大米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食物,尤其在我国南方地区,约有70%的人们以大米为主食,因此,保证大米质量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近年来,随着“镉麦”等事件的深度曝光,农产品的重金属污染进一步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大米也是重金属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之一,据调查,稻谷不同部位的重金属含量有所不同,基本呈现出糠粉>糙米>精米>稻壳的趋势,且稻谷不同部位的重金属会互相迁移[2-3],由此说明,不同脱壳研磨方式对稻谷重金属含量有一定影响[4-5]。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采集了上海市闵行区5个街镇不同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31个稻谷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脱壳研磨方式对稻谷中重金属Cu、Zn、Cd含量的影响,从而总结出稻谷不同部位的重金属含量变化规律,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报道如下,以期为稻谷安全加工和市民安全选购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于2020年采集了上海市闵行区5个街镇(浦江镇、浦锦街道、颛桥镇、吴泾镇、马桥镇)不同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31个稻谷样本,见表1。采集的稻谷样本自然风干后,采用3种方式进行脱壳研磨:第一种是机脱壳手磨,即先用碾米机脱粒、去壳,再手工研磨粉碎;第二种是手剥壳手磨,即先手工剥壳,再手工研磨粉碎;第三种是机脱壳机磨,即先用碾米机脱粒、去壳,再用不锈钢粉碎机粉碎。所有粉碎后的稻谷样品分别过60目筛并存入样品袋中备用。
表1 稻谷样本来源及分布
主要仪器和设备:PE-900T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FA-2104型电子分析天平,SPB 50-48型可调温式带孔石墨加热板,可调温式电炉。
主要试剂:硝酸(GR级),曲拉通(TritonX-100),硝酸钯,常规实验室玻璃器皿(使用前以稀硝酸浸泡清洗),二级蒸馏水,质量分数99%以上的高纯氩气。
其他材料:标准物质大米粉(G SB-1,G B W 10010)和湖南大米粉(GSB-23,GBW10045,来源于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本实验选取硝酸快速消解法[6]:称取试样0.5 g(精确到0.000 1 g)于带盖的刻度离心管中,用少量蒸馏水湿润,加0.5~1.0 mL硝酸,盖上盖子(不能太紧,拧1/3圈即可),在120 ℃的带孔石墨加热炉上加热30 min,冷却后用0.1%曲拉通定容至25 mL,混匀待测。同时做试剂空白实验。
重金属去除率计算公式:D=[(C×ω)÷(C0×ω0)]×100%。式中,D为去除率(%),ω为去除部分重量(g),C为去除部位浓度(mg/kg),ω0为总重量,C0为总浓度(mg/kg)。
为验证本实验检测方法的准确性,本研究分别测定了标准物质大米粉(GSB-1,GBW10010)和湖南大米粉(GSB-23,GBW10045)的重金属含量,见表2。结果显示:标准物质大米粉GSB-1和GSB-23中Cd含量分别在0.085~0.090 mg/kg和0.190~0.200 mg/kg,平均含量分别为0.087 mg/kg和0.200 mg/kg,均在标物证书保证值的1倍标准差范围内,且接近标物证书保证值中值;标准物质大米粉GSB-1和GSB-23中Cu含量分别在5.2~5.5 mg/kg和2.3~2.5 mg/kg,平均含量分别为5.3 mg/kg和2.4 mg/kg,其中,GSB-1的检测结果平均值在标物证书保证值的2倍标准差范围内,GSB-23的检测结果平均值接近标物证书保证值的中值;标准物质大米粉GSB-1和GSB-23中Zn含量分别在21.8~22.2 mg/kg和14.8~15.3 mg/kg,平均含量分别为22.0 mg/kg和15.0 mg/kg,平均值均在标物证书保证值的1倍标准偏差范围内。以上结果表明,标准物质大米粉中3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均在标物证书保证值的2倍标准差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均符合GB/T 27404-2008《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 食品理化检测》附录F规定。
表2 标准物质大米粉样品中重金属含量测定结果
由表3可知,稻谷经3种不同剥壳研磨方式所得大米样本中,Cd含量范围分别为:0~0.045 mg/kg、0.001~0.047 mg/kg、0~0.043 mg/kg,参照大米中重金属评价限量标准GB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Cd含量均未超标(Cd≤0.2 mg/kg)。另外,Cu、Zn未列入污染重金属评价范围。
另外,从表3中还可看出,稻谷经3种不同剥壳研磨方式所得的大米样本中,Cd含量平均值分别为机脱壳手磨0.018 mg/kg、手剥壳手磨0.020 mg/kg、机脱壳机磨0.015 mg/kg;差异系数(CV)分别为机脱壳手磨68.4%、手剥壳手磨67.2%、机脱壳机磨63.4%。说明Cd含量平均值以手剥壳手磨为最大、机脱壳机磨为最小,差异系数以机脱壳机磨为最低。Cu含量测定平均值分别为机脱壳手磨3.200 mg/kg、手剥壳手磨4.910 mg/kg、机脱壳机磨3.400 mg/kg,差异系数分别为机脱壳手磨19.6%、手剥壳手磨18.4%、机脱壳机磨16.4%。说明Cu含量平均值以手剥壳手磨为最大、机脱壳手磨为最小,差异系数以机脱壳机磨为最低。Zn含量测定平均值分别为机脱壳手磨22.800 mg/kg、手剥壳手磨28.400 mg/kg、机脱壳机磨23.800 mg/kg,差异系数分别为机脱壳手磨16.6%、手剥壳手磨14.8%、机脱壳机磨8.1%。说明Zn含量平均值以手剥壳手磨为最大,机脱壳手磨为最小,差异系数以机脱壳机磨为最低,且这一结果与Cu含量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表3 3种不同剥壳研磨方式所得大米样本的重金属含量比较
上述结果显示,稻谷在机脱壳和手剥壳两种方式下,所得大米样本中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且Cd、Cu、Zn含量均为手剥壳大于机脱壳。究其原因主要是手剥壳仅剥去一层稻谷外壳,所得到的大米可视为糙米,而机械脱壳更彻底,所得到的大米可视为精米,因此,其重金属含量相对较低,该结论与此前诸多研究结果“Cd、Cu、Zn在稻谷不同部位的含量基本呈糠粉>糙米>精米>稻壳的趋势”保持一致[2-3]。另外,手磨和机磨两种方式虽然对所得大米样本中重金属含量影响不大,但手磨样品的均匀度不如机磨样品,造成手磨样品的差异系数较高,因此,在实验室检测稻谷重金属含量时,建议选用机脱壳机磨方式来处理稻谷样品,以准确地检测大米(精米)中的重金属含量。
为探讨糙米和精米中的重金属含量变化情况,本研究随机选取了机脱壳机磨和手剥壳手磨两种处理方式的18组样本数据作Cd、Cu、Zn重金属含量的检测分析。由图1—图3可知,手剥壳手磨的稻米中Cu、Zn含量明显高于机脱壳机磨,而Cd含量略高于机脱壳机磨,同时Cu、Zn和Cd含量在糙米和精米中均呈明显的线性趋势。由此可见,当糙米中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精米时,可通过精加工方式有效去除大米中的部分重金属。
图1 不同脱壳方式对Cd含量的影响
图2 不同脱壳方式对Cu含量的影响
图3 不同脱壳方式对Zn含量的影响
由图4—图6可知,相对于糙米,精米中重金属元素Cd、Cu、Zn的去除率平均值分别为11.35%、34.31%、18.03%,即通过精加工去除3种重金属的难易程度为Cu>Zn>Cd,说明通过精加工可在一定程度去除稻谷可食用部分的重金属含量,这一结论与刘兰英、程亚、倪小英等[2,5,7]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在有害重金属被去除的同时,相应的微量元素和营养元素(如Cu、Zn等)也会有所下降,且下降程度高于有害元素Cd。这可能是由于重金属易富集于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部位,稻谷加工精度越高,富含蛋白质的米胚和皮层被去除得越多。另外,谷物中的重金属含量除了与蛋白质含量有关外,还与纤维素含量密切相关[2]。
图4 稻谷中Cd含量的去除率
图5 稻谷中Cu含量的去除率
图6 稻谷中Zn含量的去除率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剥壳研磨方式的稻米中,手剥壳手磨的Cd、Cu、Zn含量测定平均值均为最大,机脱壳机磨的Cd含量测定平均值最小,机脱壳手磨的Cu含量测定平均值最小,机脱壳手磨的Zn含量测定平均值最小,即手剥壳方式所得的大米(糙米)中重金属含量大于机脱壳方式所得的大米(精米)。在不同处理方式下,机脱壳机磨的3种重金属含量测定结果差异系数最低,说明剥壳方式对结果影响较大,研磨方式对结果的影响不大,其主要原因是手磨均匀度不够,故检测结果差异系数较机磨方式大。另外,在实验室检测稻谷可食用部分的重金属含量时,选用机脱壳机磨方式可较准确地获得大米(精米)中的重金属含量。手剥壳手磨方式所获得的大米(糙米)中重金属元素Cd、Cu、Zn含量均高于机脱壳机磨方式所获得的大米(精米),且糙米和精米中重金属含量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精米中3种元素重金属Cu、Zn、Cd的去除率平均值分别为34.3%、18.0%、11.3%,说明可通过精加工有效去除稻谷中部分重金属元素,但在去除有害重金属Cd的同时,相关微量元素和营养元素(例如Cu、Zn等)的含量也会有所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