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悦来 谢宛芸
LIU Yuelai1,2,3* XIE Wanyun1,2
(1.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 200092;2.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社区花园与社区营造实验中心,上海 200092;3.上海四叶草堂,上海 200092)
( 1.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200092; 2.Community Garden and Community Empowerment Sub-experimental Center, Shanghai Key Laboratory of Urban Renewal and Spatial Optimization Technology,Shanghai, China, 200092; 3.Shanghai Clover Nature School, Shanghai, China, 200092 )
随着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及社会治理重心的下移,过去对于规划设计师单一的教学指导方式已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参与式教学工作坊的出现,有助于解决当下教学与实践脱节、各教学模块各自为政的问题,对于探索城市更新及基层治理路径也有借鉴价值与启发意义。以“共治的景观”工作坊为例,从课程内容及内涵建设的时间脉络、流程为主线,其主要经过“观察、发掘、博弈—交互意识训练—项目方案落地—网络化建设探索”4个阶段发展演变,其脉络与社区花园参与式设计营造网络的建设探索与发展轨迹相辅相成。以阐释实际案例与课程发展进程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探索校社高校互动的新方式,从而肯定高校产学研与社区营造进程及基层治理共同体探索之间相互促进、推动发展的深远意义,以此为城市更新和社区营造与高校教学互动的创新思维带来启发。
景观共治;社区花园;设计教学;社区营造;空间更新
1990年以来,中国进入快速城市化进程,模式化的规划方式造成了大量相似且单一的空间,也暴露了公共空间质量低下、缺乏社会参与等快速生产带来的问题,城市更新的概念逐渐走入人们视野,由增量向存量转型的问题也在学术界得到广泛讨论[1]。在此背景下,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治理发展也逐渐由自发生长的空间生产管理转向“政府引导、专家指导、居民主导”的空间治理[2]。面对城市微更新背景下基层治理建设缺乏公众参与的现状,景观不能降格为只是具有美学价值或技术价值,应是对可取生活方式的诠释,帮助地方展现出独特的精神风貌,景观师也应当在城市空间更新与基层治理的协同运作中扮演更多重的角色,完成可持续且多学科融合的景观设计。
社区花园作为居民家门口共建共享的公共空间,打破了过去人与自然、邻里,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割裂局面,成为空间与社会营造交融的基点。参与式设计则以其独特的民主精神,成为国内外各地区开展社区营造的必备理论,如美国的“渐进式规划”“进步式规划”及“合作式规划”理论、英国的“庇护邻里行动计划”、日本的“造町计划”,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社区总体营造”[3]。参与式社区花园营造以人为本的伦理关怀,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提供了一种特殊的景观途径,是推动社区更新及促进基层治理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强有力生命体和有效载体[4]。
总而言之,如何提升社区公共空间品质、复合使用、调动民众共同参与设计营造维护管理,是当前城市更新与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5]。本文以最贴近居民日常生活的社区花园为研究样本,以“共治的景观(Cooperative Landscapes)”工作坊为主题,意图探讨多元利益相关者在公共开放空间形成和更新过程中不同的角色与定位,厘清其在社区景观空间制造与运维中的供需关系,希冀逐渐建立一种共治的多元参与教学机制,实现社区景观环境的可持续。
如今景观设计教育中多注重理论教学,却失去了学生与真实世界产生联系的机会,导致其与自然疏远的社会隔离现象。大量的专业训练下,景观设计成为了一种可以套用公式、模板的职业训练,却让众多未来的景观设计师失去了设计之初的创造力和好奇心,以及对世界、对自然未知的观察力和探索欲[6]。
为回归设计贴近生活、提升环境的初衷,解决当下教学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同济大学景观学系创办发起“共治的景观”社区参与式空间微更新设计与营造联合工作坊,利用Mapping的方式剖析真实的社会问题,通过“观察、发掘、博弈—交互意识训练—项目方案落地—网络化建设探索”的独特发展流程,为景观设计师解读城市和空间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作为景观共治探索与设计教育结合的创新,“共治的景观”工作坊的实施价值可简单总结为以下几点:
(1)培养青年设计师面对真实社会问题的创造、表达、动手、观察、思考及发掘能力。让久居象牙塔里的中国未来的建筑师、规划师和景观设计师们走出高墙、深入社区,了解真实的生活、关注最平凡的人群,如此才可以做出以人为本、更具包容性与使用满意度的作品。
(2)“共建共治共享”价值观的公众传递,工作坊独特的参与形式给了年轻规划师与真实社区利益相关方接触的机会,同时也实现实践过程中社区内部社区花园理论的传递,有助于推动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并进一步产生社区认同、幸福感。
(3)工作坊前期的跟踪观察、中期的基层意识转化、后期的项目方案实施及社区花园网络化模式探索4个重要过程,皆为城市更新背景下可持续化、可推广复制的基层治理制度框架做出新的实践与探索。
3.1.1 研究对象
2015年在瑞安创智天地支持下,四叶草堂将原本闲置的边角料空间打造成为激发社区活力的“理想中的社区花园”——创智农园(以下简称农园),同时也成为上海市第一个开放街区中的社区花园(Community Garden)。针对社区公共空间和自然教育空间比较稀缺的现状,农园鼓励种植以蔬果类及乡土类植物为主,将可持续理念和能量循环利用的实践和科普融入到花园的各个细节中;各式自然教育场地鼓励居民主动观察自然、参与到各项活动实践中,在接触自然的同时探索新的公共空间管理模式[7]。
作为创智天地片区的公共空间,独特的地理位置特征给农园带来了丰富的商业可能及人口多样化(图1),同时也影响了农园的收支平衡。如何在多方共商共议中寻求平衡、找到合作共赢之路,成为了亟需解决的一大问题。在此现状下,工作坊选择创智农园作为研究对象,引导学生从不同利益方视角发现、研究问题,找寻共治的途径与方法。
图1 创智农园周边环境分析Fig.1 Analysis of the environment for surrounding countries of the Knowledge and Innovation Community Garden
3.1.2 共治演绎——四方会谈
通过对我国体育教学评价相关研究文献的时间分布特征、作者分布特征、机构分布特征及研究热点与演化特征的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农园最主要的利益相关方可以概括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居民四方,可持续是四方共同的期望,但各方又有各自的主张。社区花园的建设过程是共商共建共享的“景观共治”过程,但以期达到农园的长久可持续发展,四方会谈是必要的一步。在四方会谈中,各方代表协商合作,力争共赢,从而延续了社区花园的生命力。参与学员利用Mapping的方式,在农园开展连续观察、记录、发现、推导、重组和创作的过程,尝试发现日常生活后暗含的关系与矛盾;在理清内在逻辑及问题后,采用角色扮演(Roleplay)的形式,分为政府、企业、组织和居民4组,举行四方会谈,演绎冲突与合作的过程(图2)。
各方均从自己视角发表对于农园的期望及发展设想,在为争取各自及整体合作利益最大化的辩论博弈中,找到平衡的共治途径。四方一致认为实现农园的可持续发展、收支平衡需要依靠居民的参与及其自治意识的增强,具体实现途径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最大化居民参与,包括社区自组织、志愿者的培育及注重儿童环境教育。随着居民素质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居民愿意并有能力参与到社区日常活动的组织中,社区营造应培育并挖掘居民组织,激发公众自治愿望。农园的可持续性离不开居民志愿者的支持与参与,可针对不同参与程度人群采取不同策略,逐步培养志愿者。除此之外,还应从社区儿童环境教育入手,培育儿童志愿者,使儿童从小养成关心社区、积极参与的习惯,形成良性循环。
(2)多方合作平台。社区花园作为公共空间,涉及到的利益相关方多且复杂,为实现更长久可持续的“共治的景观”,不同利益方应当加强沟通,协同合作。注重搭建起多方协同合作平台、机制,鼓励各方在交流共商共议中找到共赢之策。
(3)以人为本的设计。Mapping工作坊的意义是让长期居住在象牙塔里的中国未来建筑师、规划师和景观设计师们真正走出围墙,了解真实的社会和关注最为平凡的人群,让设计师意识到设计的受益者是人民,从而走入社会观察思考,摆脱上帝视角,才可设计出真正以人为本、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作品。
3.1.3 景观共治教学模式
首届共治景观/共治社区工作坊以“共治的景观”为主题,着力探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商铺、居民等利益相关者在公共开放空间形成和更新过程中不同的角色与定位。全程共历时9 d,邀请到30余位嘉宾导师进行学术讲座并带领学员聚焦城市的活力“细胞”:即社区和公共空间,从物理空间延展到了多元参与、社区共治。在教学实践上通过何志森博士游牧式教学的Mapping工作坊模式激发青年设计师深入生活的真实角色和体验,联结多元协作的共治实践[8];在教学目标中以厘清其在社区景观空间制造与运维中的供需关系、逐渐建立一种共治的多元参与机制、实现社区景观环境的可持续。
在社区行动中,居民心中的矛盾与不满就是社区问题最真实的表述。作为社区规划师,应当以居民的利益诉求作为自己的目标,居民的意见作为自己的立场,使自己成为其中的一员。为实现满足居民需求及愿望的社区互动技术,学员们进行了充足的调研及场地走访,在不同专业背景、知识体系观点的碰撞下形成了多种互动方案的思考雏形。或举办茶话会,和居民进行亲切深入的对谈;或根据社区环境设计小游戏,让居民在轻松的游戏中了解现有问题;或在墙上架设潜望镜,将墙外景色引入社区,增进居民对墙外状况的了解等一系列活动。就现场的互动情况和收集到的反馈信息来看,居民对于整个设计方案尤其在围墙上开门的计划支持力度显著提升。居民们更是在参与中完成了一次自我意识的重建,围墙破裂让空间实现流通,过程中心防消弭,得以在居民邻里间架起一座共商共治共享的桥梁。社区营造需要社区的力量,当设计得以与在地实现良好交互时,居民才能够理解并参与生活场景的更新改造。
本阶段工作坊对社区互动技术的探索,在充斥着不顾民情建设项目的城市之中显得犹富温情,探索路上的汗水也正彰显其人文关怀的价值与光芒,同时也是“共治的景观”工作坊由纸上谈兵迈向深入社区开展实践的第一步,即在互动技术的探求中,重新激活空间,引导青年设计师从居民参与和互动的角度重新思考空间设计的路径。
第三阶段工作坊以真实社区花园共建项目为依托,以PBL(项目制学习)方法为抓手,在专业导师的带领下参与社区景观空间营造和社会行动全过程,从前期方案策划到最终的落地实施,真实面对未来专业领域可能遭遇的各种问题,体会其中的自由和共创,并在项目实践落地中真实地参与空间运营与社区营造事业。
第三期共建场地玉兰园作为在早期城镇化中诞生的著名康建社区,如今小区居民新旧交杂,不同群体迥异的生活需求使得共同商议社区的公共事务成为难题。可实现全过程公众参与式社区花园的出现,成为玉兰园寻求社区共识方案的第一步尝试。
3.3.1 共建共治共享新探索
玉兰园实践工作坊以居民共同体意识重塑及在地自组织建设为目标,全过程可概括为“共识—共谋—共建—共治—共享”的景观共治流程。
(1)多元社会力量参与共治。在前期调研过程中,学员与居民们在了解社区空间、居民结构及周边环境等有效信息的同时,积极与街道居委沟通交流,明确花园建设项目目标和相关诉求,获得居委、物业、业委会三方的支持配合,为后续自治项目的成功落地维护铺垫基础。在此基础上,居民、学员同其他利益相关方共绘社区花园蓝图,以多方共同愿景为依据制定总体目标、阶段性工作目标及行动路径,在社区内部进行多场宣传活动,由居民们遍访自家社区的同时选出建设小花园的最佳位置,推广社区花园的理念及价值(图3)。
图3 工作坊组织居民们共插社区花牌Fig.3 The workshop organized residents to place community flower cards together in the community
(2)社区自治力量培育赋能,共建社区花园。选定建造场地后,工作坊成员积极与社区意见领袖组织共议会,听取社区代表们对于公开空间改造建议并再次输入社区花园多元参与式治理的理念,总结出核心议题。在此基础上,动员居民一同开展场地测绘、分析场地现状,引导居民提出功能性诉求和意见完成营造准备工作,开展设计工作坊。为动员更多居民参与,学员们策划了快闪活动“1小时‘见’花园”,让更多居民得以突破心里障碍,带动社区共建的节奏、为正式营建预热,同时快闪也成为小区内24 h的社区花园宣传广告。
(3)多方共识下探索可持续共治共享。社区花园运维关系到未来是否能可持续,在高校导师及社会组织的引导下,居民志愿者及社区达人积极开展花园可持续制度讨论会,共商如志愿者服务制度、资金收支、花园公约等重要议题,一方面为花园未来的运维工作指明方向,一方面也为花园可持续带来更多志愿力量的可能。在花园可持续制度引导下,玉兰园积极开展多场共治共享活动,如兰心集市、“种子接力站”、社区一日建花园等一系列花园建造运维活动,让更多小花园诞生在社区内,社区花园得以辐射。
(4)全年龄段加入,共创更高效行动计划。本次玉兰园社区花园营建过程中涌现出大量年轻人参与,有来自高校的青年规划师,也有社区居民中的年轻参与者。过往社区花园项目中往往以老少参与组合为主,玉兰园工作坊中年轻人的加入不仅为花园共治奉献出更多的专业力量,同时也有效提高了其他参与者对活动的积极性。年轻力量与专业技术的引导,使玉兰园项目得以更快、更顺利完成,也为玉兰园社区营造行动培育出新一批青年规划师。
3.3.2 创新与成效
本次以玉兰园花园共建项目为依托的工作坊,在花园营造过程中引入社区花园学校系统性培育机制,发动先锋队和社区居民合作共学共建,以实践学习、系列工作坊活动的方式完成社区花园的营建活动;并在运维阶段举办多场园艺型、节日型、募捐型及教育类活动,为花园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员、环境基础:“共治的景观”工作坊打破了传统社区项目“物”和“人”相互分隔的限制,在建设全过程中最大化公众参与,充分结合多方建议、达成共识;社区花园让原本闲置的空地变成可以承办、链接多种活动的社区公共空间,同时赋予其参与性强、不分年龄、不分性别、有自然教育的天然属性;社区花园的共治共享有效化解社区内部矛盾,并加强外部与周边结构、组织的链接,为之后的景观共治项目形成可推广的社区花园治理行动导则。
康健玉兰园社区花园项目获得了多家媒体争相报道及上海市人大代表的关注,参与完成提案《通过城市微更新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在两会中提出,促进了上海社区规划师制度的深化。
2021年“共治的景观”工作坊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为对象、“1+1+N”的社区规划师队伍结构为框架、社区规划师全覆盖为目标(图4),旨在通过支持参与学员以青年社区规划师身份与社区居民组队,提升社区规划发展能力建设,以社区发展提案形式探讨社区共建共创美好家园人民城市的实践路径,提出“多元共治、人民社区”的社会治理机制创新建设。其中社区规划师的设立便是社区空间治理体系需求下的产物,也是政府自上而下与社区自下而上沟通、实践相结合,协调多方合作、落实上位规划的重要纽带[7]。具体发展建设要点如下。
图4 “1+1+N”社区规划师队伍框架Fig.4 Team framework of “1+1+N” community planners
(1)青年规划师带头,推动多层次的能力建设。学员们通过集体授课、案例参访、现场诊断及工作坊演练4种形式,展开活动深入社区调研、完成现状资源梳理,引导居民们参与社区规划共同提案实施,完成以城市更新、社区治理为主题的青年社区规划师、小小社区规划师培训工作坊50余场,30余个社区花园设计营建。并在专业青年规划师的成功示范下,引领推动政府、专业团队、居民三方挖掘积极力量,打造出社区规划师团队,持续吸引、挖掘积极居民及志愿者,实现东明路街道38个居民区的参与式社区规划师全覆盖[9]。
(2)通过政校联合的社区花园节系列活动,形成可持续、可推广的社区花园网络化建设模式(图5)。首先在空间更新层面,通过主会场改造、社区花园理念展览宣传提升社区共治共建的宣传教育传播力度,结合大学生竞赛、“种子接力站”、社区花园集市活动等公共艺术形式,让居民主动发掘生活中的自然与故事,达成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协同,利用参与式社区花园营造进一步提升社区归属感及社区活力。其次在社区参与层面,形成专业与普惠型、居民与规划师相结合,多方共创社区花园赋能工具包,实现理论科普与花园实践可持续性结合。并通过社区花园共创会、世界咖啡馆等形式,邀请多元利益相关代表,达成多元共治下的社区更新营造新计划,探索街道特色社会治理创新模式。第三,同济大学与东明路街道达成政社合作关系以进一步推进社区花园网络化发展,举办首届东明学术论坛,共同商讨总结社区系统化网络状发展的东明经验学术传播反馈交流;设立实验室实训基地,开展多场学术对谈、讲座沙龙。最后,通过社区花园节系列活动,构建东明路街道社区花园慢行地图,服务于各分管单位、学校科普、社区居民的导赏及自主参访线路,并设置对应参访导赏。
图5 东明路社区花园节全流程各板块关系Fig.5 The relationship of each section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Dongming Road Community Garden Festival
本次东明路街道社区自治行动以社区花园公共空间为阵地,以公共艺术为载体,与同济大学“共治的景观”参与式社区工作坊的寒暑假实践与创新创业竞赛紧密结合,推动社校深度联动,共同探索专业力量和社区当地居民开展协同的机制。第三阶段工作坊经过前期的研讨、尝试、实践后,在基层治理层面进一步探索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推动社区花园制度化建设的模式,集聚多方力量和智慧,征集社区微更新议题和方案,并在过程中培育社区规划师,引导更多专业力量支持社区规划事业,营造系列文化品牌及提升街道宜居环境。
(1)基层治理、社区营造推进功效。“共治的景观”工作坊至目前虽只进行了4期实践探索,但每个阶段均为前期的延展,对政府及社会机构的社区营造行动具有积极的现实参考意义,特别是在促进基层多层级的人才培育及高校从理论教学到服务社会的职能转型中成效显著。具体而言:2017年首届工作坊的圆满结束,让年轻设计师意识到在当今城市空间的设计和运行过程中,应当扮演更多重的角色与身份,深入基层理解需求。2018-2019年间推进了社区交互技术及真实案例的落地实践,同时促成创智片区“睦邻门”项目,获得中央决策咨询部门认可,作为基层社区空间更新融合社会精细化治理案例进入内参,成为国家社会治理相关政策文件的重要支持材料。2020-2021年间,与东明路街道结成政社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工作坊,探索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推动社区花园制度化建设的模式,推动上海参与式社区营造发展步入新阶段。综上,“共治的景观”参与式空间微更新设计与营造联合工作坊催生了上海社区花园从意识形态、案例实践到网络化发展,内涵建设从量变到质变,成为逐步推动探索基层共治多元参与机制的重要途径。
(2)高校课程建设意义。对于社区更新治理建设来说,高校是提供专业技术支持的主要来源,而“共治的景观”工作坊设立探索了一种多元参与共治的培养模式,使得人才培育更适合基层服务的需求。工作坊为高校与在地社区之间搭建起一个共建共治的多方协同平台,其意义体现在:一是为基层输送专业技术力量;二是在政策引领下探索参与式社区营造可持续、可推广经验;三是促进未来规划设计师定位与职责的转变[10]。此外,“共治的景观”作为公共政策知识模块、调查实践能力模块和职业道德价值观素质模块的融合,一方面与IFLA《风景园林教育宪章》相契合的同时,得以解决课程、模块间互相脱节的弊端;另一方面也带动高校相关理论课程的产生与发展演变,如注重培养学生法规政策意识、带领学生在演绎中探索体系机制的景观管理课程,深入社区开展实践探索的景观规划设计实践等[11]。
(3)参与式社区营造内涵深化。综合研究可知,公众参与是城市更新的内在要求与基层治理机制探索方向,社区花园作为“城市针灸”的一种重要景观形式,为探索公众参与社区营造提供了最适宜的实践平台[12]。“共治的景观”工作坊4个阶段的发展轨迹,逐步传播社区花园理念并持续扩大参与,实现社区培育,最终达成共治共建共享。通过共治工作坊进一步沉淀公众参与社区更新的创新治理方式,逐步引导公民充分参与处理空间与社会议题,实现参与式社区营造的从无到有。
随着城市发展由增量规划向存量更新转型,城市更新、社区营造也不再是单纯以设计为理论基础的实践项目,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多学科交叉需要理论知识的不断引入,但无论理论基础如何多重化、复杂化,工作核心对象仍然是土地利用及公共空间营造,使用者仍然是在地居民[13]。新时代下的景观专业教学意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理论素养的高级人才,培养能适应社会实践要求的人才,即需要深入社会、了解关心社会、真实交互教学中收获实践技巧与专业理论知识相结合的人才[14]。
同时社区作为一个多元、复杂的地理空间,其中的更新重组涉及许多不定因素,最终能否成功与多元利益相关者的博弈与参与关系重大。因此,设计师应当在当下承担怎样的责任与义务,满足社会、市场等多方需求?如何建立多方参与的城市更新机制,找准多学科融合下的平衡点,形成公私权力制衡、有益增进社区与地方政府间的信任与社会凝聚力的共治平台与机制等问题,仍有待研究与讨论[15]。
城市更新及基层治理探索过程就是协调多方关系的过程,本文所研究“共治的景观”工作坊,聚焦城市的活力“细胞”,从空间营造延展到了多元参与,社区共治和社区营造。一方面让专业的设计方案能被没有专业背景的居民所理解,引导居民参与到社区自治的新浪潮中;另一方面激发年轻设计师深入生活的真实角色和体验,联结多元协作的共治实践,对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关怀”的青年领袖意义深远,对实现参与式社区花园网络化建设有重大意义,为可持续发展的基层治理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
注:图1、3、5源自四叶草堂,其余为作者自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