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有机更新的新城绿环精细化调控
——以上海市青浦新城绿环为例

2022-12-14 07:48周向频韩佳憓
园林 2022年12期
关键词:绿带青浦新城

周向频 韩佳憓

ZHOU Xiangpin1,2 HAN Jiahui1

(1.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 200092;2.上海市城市更新及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2)

( 1.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200092; 2.Shanghai Key Laboratory of Urban Renewal and Spatial Optimiz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China, 200092 )

新城是上海市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形成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的重要战略空间。地处城市边界的新城绿环在推动城乡融合、优化产业格局、改善城乡品质、引导生态价值复合转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当前上海新城绿环生态功能单一、建设空间紧张、建成环境品质有待改善等问题,基于当前绿环规划建设理论与实践成果总结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影响新城绿环建设“盲目性、单一化、实施难”等问题的共性因素,提出存量发展时代下,新城绿环面向有机更新的精细化调控方法。最后结合青浦新城绿环的规划实践,以新城绿环现状生态敏感性评价为基础,对照《上海市建设用地管理办法》、上海市“104区块、195区域、198区块”等相关规定对绿环内建设用地的管控要求,借助综合评价法充分挖潜各类闲置、低效用地位置并测算用地规模。同时,结合青浦新城绿环的自然水林网络与历史人文特色,分别从生态敏感性分析与生态安全网络构建、水林整治与游憩功能叠加、景观风貌提升与基础服务设施配套等角度切入,探讨新城绿环绿地系统精细化调控的实现途径,引导绿环土地有效发挥其复合多元的生态服务潜能,实现绿色生态空间价值激活,以期为当下城市新城绿环建设与有机更新提供借鉴与参考。

绿环规划;有机更新;精细化调控;青浦新城

有机更新是吴良镛院士基于城市建设改造背景提出的城市规划理论。核心是将城市看作一个新陈代谢生命体,通过判读城市的内在秩序及发展规律,按照“循序渐进”原则,对城市进行循序渐进、长期动态的更新[1]。在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的当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象逐渐由城市绿地转向城乡非建设用地。近年来,上海政府也积极出台相应政策,明确提出建设用地总量“零增长”、建设用地“负增长”等目标。因此,在现有存量基础上,基于有机更新理论对绿地空间布局进行精细化调控,从而带动城市绿地综合效益提升的“优调型”布局[2],将成为未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关键着力点。相较中心城区而言,上海五大新城绿环具有资源特色突出、空间潜力大、建设时间短等独特发展优势,理应成为重点研究对象。

1 新城绿环的缘起及发展

1.1 绿环及新城绿环

绿环(green belt),也称绿带、环城绿带,最早起源于欧洲。起初指为了防止瘟疫蔓延而将城市外围用植物围合,由此形成的具有隔离作用的区域;后指围绕城市建成区或城镇密集区,具有一定宽度、控制开发建设行为的绿色空间[3]。在初期的规划实践中,绿环规划重点着眼于环中心城区的环城绿带,内部多为农用地和休闲用地。如英国大伦敦规划(1844年)及法国巴黎环城绿带规划(1987年)。后期,绿环规划对象转向区域公园,如苏联环城绿带规划(1935年)、德国柏林环城绿带规划(1998年)[4-5]。然而受城市工业化水平及城镇化速率的影响,不同城市绿环的实施效果大相径庭。在城市人口增长的高压下,一些城市的绿带开始逐渐被侵蚀,以致废弃。近年来,绿环实施僵化、发展阻力大、不利于城市发展等问题逐渐增多。各大城市也在积极探索城市空间拓张与生态空间保护相协调的新途径。如在发挥遏制城市规模功能的前提下,增加绿环的生态、游憩、景观功能,成为城市独具特色的复合型开敞空间[6];或是采用建立新城并在新城外围建设新城绿带的方法,用以疏散主城压力并防止城市粘连[7]。

新城是指位于特大城市近郊区,与主城区保持密切联系,同时在城市经济、社会、空间结构方面具有一定独立性且具有相当规模的城市社区[8]。新城绿环则特指围绕在新城外围,由森林、农田、草地、河流、乡村等要素组成的绿色环带。和主城绿环相比,新城绿环相对独立,结构较为灵活。在定位上,新城绿环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将中心城区难以展开的游憩内容带入郊区绿地系统。如南京汤山新城的温泉游憩资源、上海松江新城的历史遗迹等。因此,新城绿环不仅是市域生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城外围重要的乡村地区、生态空间和观光开放空间[4],在推进新城规划建设对推动落实乡村振兴、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发展现状

目前,国外新城绿环可分为隔离型绿带和区域型绿带两种形式。其中,隔离型绿带以英国为代表,旨在控制城市无序蔓延,因此新城与主城往往保持一定距离。而以法国为代表的新城绿环则以区域发展思想作为主导,更强调保持城市发展空间的延续性,以形成整体化的区域空间格局。在法国,新城虽与主城区有自然元素间隔,但却没有人为设置隔离带。巴黎新城的规划表明,相较于呆板的绿环,依托现状资源生态敏感性的绿楔更具使用价值和可操作性。在新城绿环建设中,法国通过划定“乡村边界”来明确区域开敞空间的位置和范围,在保护自然空间的基础上,促进自然空间和人工空间的共生。

日本的新城绿环规划则先后经历了两种发展模式。在日本东京第一次规划中,采用了和英国类似的隔离绿带,用以遏制城市的无序扩张。然而这也对城市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束缚。因此,在第二次规划中,东京不再采取阻拦的方式,而是和法国类似,采用都市圈理论为指导的区域发展规划。通过积极响应的方式,在保护生态敏感区域的基础上,主动引导不同的区域布局不同的城市功能。模仿英国,韩国首尔也推行了新城绿环规划政策,但收效甚微。

相较国外而言,国内新城绿环起步较晚,仍处于探索阶段。早期的城市绿环以英国绿环规划理念为基础,主要是针对物质空间环境的规划。改革开放后,由于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不同性质的建设用地不断侵蚀绿环,规划开始向土地管理方向倾斜。近年来,随着各个环城绿带的建设实践及学者研究的不断深入,新城绿环逐渐突显出其在推动城乡区域融合、提升城市吸引力、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提升生态效益等方面的综合价值[9]。然而,中国新城绿环建设实施过程中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大,缺乏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建设面积难以保证。如北京、武汉等城市绿环中土地被居住及工矿企业用地占据[10],导致用于绿环建设的绿色空间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同时,国内部分城市的绿环生态系统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存在过于关注景观效果而忽视生态功能的问题[11]。此外,由于城市的快速扩张,以西安、青岛、合肥、济南为代表的许多城市,早年间绿环规划的留白区已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要[12]。

上海新城绿环早期以林带、生产性绿化占比较多。绿环功能较为单一。近年来,随着城市飞速发展、土地征迁成本提升及土地开发指标吃紧等影响,绿环面临建设空间不足、建设动力放缓等问题。已建成的新城绿环虽叠加了休闲游憩、生态保育等多重功能,但多以大量密闭林带空间为主,存在生态安全隐患,且游憩体验也较为单一[13]。

1.3 面临问题及挑战

相关研究表明,目前新城绿环建设存在如下共性问题:(1)绿化隔离带划分具有一定盲目性,部分规划范围内的绿地实际上缺乏生态保护价值,而真正的生态敏感地往往难以得到真正保护[14-15];(2)单一属性的绿化隔离带使得城市空间闲置,占据城市宝贵发展资源[16];(3)在具体实践中,单纯通过严格限制绿环内土地用途并不能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2 面向有机更新的新城绿环精细化调控策略

2.1 识别生态空间,落位调控点位规模

生态价值是新城绿环的重要价值之一。由于绿地内生态要素多元、景观格局多样,具有复杂性、郊野性特征,因此规划时应先对绿环内生态本底进行科学评估,可通过生态敏感性评价、生态网络模型构建等方式,划定具有生态保护价值的区域。在此基础上,识别生态冲突区域,并结合上位规划的管控要求,在建设用地总量不变的前提下,促成自然空间和建设空间的耦合协调。

2.2 结合资源特色,引导功能复合利用

新城绿环是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部分,具有不断演化的特点。与生态系统演化进程相似,新城绿环在形态、结构、功能等方面,也不断进行着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化。然而这种演化并不总是正向性的,绿环的逆向化发展会造成功能退化、服务能力减弱等不良影响。在有机更新时,应在把握城市绿环发展演变秩序及规律的基础上,从功能叠加、结构调整、城乡关系协调、资源利用方式转变等方面入手,促成绿环有机更新的正向化发展。

2.3 改善景观风貌,促进综合效益提升

新城绿环地处城市边界,往往具有独特、优质的景观游憩资源,对主城区人口具有特殊吸引力。但由于绿环内土地权属复杂,依靠大面积征地为主的开发模式虽可带来一定的建设空间,但日益高昂的土地征迁费用往往使得绿环发展难以为继。此外,新城绿环还存在交通不便、服务设施较差等问题,游憩体验及使用效率均有待提升。因此,可在存量协同的基础上,通过乡村风貌整治、基础设施换新等方法,有机、渐进地对绿环内绿地景观风貌进行迭代升级,促进绿环综合效益提升。

3 青浦新城绿环的规划实践

上海市青浦区位于上海市西部。青浦区因水而兴、因水而灵;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上海之源”崧泽文化的发源地。在上海五大新城中,青浦新城区位较为特殊。其不仅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更是“面向长三角及虹桥枢纽”“集合现代服务与智造经济”“富有江南水乡底蕴”的上海大都市圈门户城市,具有“上海之门”“上海之源”等称谓,是未来上海面向长三角的前院[17-20](图1)。

图1 青浦新城在上海五大新城区位图(源自青浦新城总体城市设计)Fig.1 Location map of Qingpu New Town in the five new districts of Shanghai

本文所指的青浦新城绿环,在青浦新城外围,主要涉及夏阳街道、香花桥街道、盈浦街道、赵巷镇、重固镇、朱家角镇6个街镇,是由城南村、塔湾村、爱星村、曹泾村等34个村围合而成的环状区域,总面积约为65.27 km2[21](图2)。区域内生态本底良好,有大量生态斑块散布其间。绿环中河湖密布、水资源丰富,但水环境问题突出。受“三区三线”政策影响,各类上位规划对绿环内空间管控要求较为严格,新城绿环内建设用地减量化压力较大,生态建设与永久农田保护工作存在矛盾[22]。此外,绿环内人文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整体风貌的控制引导略显不足,地区公共服务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图2 青浦新城绿环区位图Fig.2 Location map of greenbelt of Qingpu New Town

同以往的环城绿带建设不同,新时期绿环不再是简单的“环城市中心区绿化带”,而更着重游憩体验、林地保护,要求构建“环城市中心区公园带(环城生态公园带)”[23]和“环新城中心区森林生态公园带”[24]。因此,青浦新城绿环以林为基础,以水为特色,构建标志性综合生态空间,重拾“因水而兴、依水而生”的人文生态活力[25]。

3.1 生态空间管控与功能复合利用

针对青浦新城绿环的发展现状,通过GEE(Google Earth Engine)最大合成法获取LANDSAT30M分辨率的2021年度最大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并采用ALOS12.5MDEM数据对场地高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另选取坡度、土地利用、道路距离、水体距离等层面,采取自然断点法对绿环内生态敏感度进行评价。后按生态敏感性影响不同,分别对6个层面进行加权。最后运用重分类的方式对绿化内生态敏感性进行分级评价(图3)。整体上看,绿环内低生态敏感度地区(包括低敏感区及较低敏感区)约为17%,总体散布于东南及东北部,少部分集聚于西侧,与工业等建设用地分布呈相关性。高敏感度地区(包括较高敏感区及高敏感区)占比较多,约为65%,集中分布于场地西部、西南部,与林地及农田的分布呈明显相关性。

图3 生态敏感性分析Fig.3 Ecological sensitivity analysis

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水、田、林、村”等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在GIS(地理信息系统)内对绿环内现状空间要素进行识别。在比对生态敏感度评价及各类要素现状布局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市“104区块、195区域、198区块”政策对青浦绿环内工业建设用地的管控要求,采用综合评价法充分挖潜各类闲置、低效用地位置并测算用地规模。对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社会经济环境效益较差的用地进行精细化调整(图4),实现工矿仓储用地向农、林、商服、公园转化;农村宅基地向农、林转化;商服用地功能综合叠加。

图4 建设用地调整Fig.4 Adjustment of construction land

与此同时,选取面积较大、生态环境良好的林地作为生态源地。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土地利用、道路距离、河网距离、NDVI等因子作为阻力面数据,构建绿环生态网络(图5)。在此基础上,分别对绿环内水、林两大独特自然资源进行整合,在生态敏感性评价及生态网络安全格局基础上,对绿环内现有水系、林网进行连通,并选取重点水岸,对滨水环境进行整治。构建新城绿环水网林廊特色游憩空间体系,最大程度发挥青浦新城绿环特有的林田、水网资源禀赋(图6)。

图5 生态网络格局图Fig.5 Pattern of ecological network

图6 水系与林地整治规划Fig.6 Water system and woodland remediation planning

3.2 村落风貌提升与基础服务设施配套建设

青浦绿环以乡村空间为主。为满足游憩需要,依托现有村庄资源特色及上位规划的管控要求,将绿环中34处村庄划分为自然再生型、更新改造型、特色保护型、功能优化型、城乡复合型5类,进行拆并与更新(图7,表1)。

图7 村落分类规划图Fig.7 Village classification planning diagram

表1 村庄分类及管控方向Tab.1 Village classification and control direction

同时,基于《上海市乡村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试行)》及《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公园设计规范》《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中游憩容量计算方法,分别对绿环内不同片区可供游憩绿地的游憩承载力进行计算,选取500 m、1 000 m服务半径配套构建绿环内基础服务设施(表2,图8)。

图8 配套服务设施布局图Fig.8 Layout of supporting service facilities

表2 配套设施表Tab.2 List of supporting facilities

4 小结

相较于过去“大刀阔斧”的绿地系统规划建设,在城市建设用地日趋紧张的当下,基于存量协同、强调有机更新的绿地系统精细化调控将会成为未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主流方式。本文以上海青浦新城环城绿带为例,在上位规划、现状资源特色及生态敏感性评估的基础上,从管控视角提出精细化调控的空间落位与规模,并分别从生态网络构建、景观资源利用、游憩功能复合、乡村风貌提升等维度,尝试论述在建设用地空间紧缺、绿环综合效益亟待提升的当下,面向有机更新的城市新城绿环精细化调控的方法。以期为青浦绿环绿地系统规划建设提升提供参考。

注:文中图表均由作者自绘。

猜你喜欢
绿带青浦新城
北京不同道路绿带银杏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英国绿带经验对我国城市开发边界管控的启示
青浦工业园区召开重点用能企业节能对接活动
解析当代大都市区绿带规划、建设与治理
——以上海环城绿带为例
珠江新城夜璀璨
一座新城的诗与远方
构建个性化的城市细胞膜
以“绿色青浦,上善之城”打造城市新形象
长江新城
智慧新城,和未来的那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