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岚 范智翔 宋天锐
TANG Xiaolan1,2* FAN Zhixiang1 SONG Tianrui1
(1.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南京 210037;2.南京林业大学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研究院,南京 210037)
( 1.Colle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China, 210037; 2.NFU Academy of Chinese Ecological Progress and Forestry Development Studies,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China, 210037 )
江南城山不仅是江南城市具有地域性、以山地作为地标符号特征的自然环境,也是江南城市以城与山共同构成,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环境,更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赓续江南文脉工程的生态核心与绿色核心。快速且无序的城市化引起的诸多城市病,已造成城市历史环境质量的急剧恶化与文脉的断裂,江南城山也难逃厄运。修复城山有赖于历代史料中相关的重要信息,以清代史志中明确记载有清晰的文字与生动的图像为佳。以明清时期的宁苏松常镇杭嘉湖八府及太仓州所代表“江南”的城山为研究对象,借助清代较为全面且丰富的史志作为文献资料来源,针对城山历史环境于原真性与整体性保护存在的不足,运用空间叙事理论提出适合于城山历史环境保护的“空间叙事”模式框架与方式,以期为江南地区城山历史环境的可持续保护发展提供可行的景观治理思路,打造具有彰显自然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的江南城山现代胜景,以及为其他区域城山历史空间的保护工作提供切实的参考与借鉴。
历史环境保护;江南城山;叙事模式;清代史志
江南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江南历史名山文化是中华山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江南地区”范围在学界争议较多,文章借助学者李伯重所用“八府一州”,即明清时期的宁、苏、松、常、镇、杭、嘉、湖八府以及太仓州[1]。此地亦称为长江三角洲或太湖流域,东临大海,北濒长江,南面是杭州湾与钱塘江,西面则是皖浙山地边缘的名山。由地理区位可见,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江南气候温润,四季分明,河道棋布,湖泊众多,素称水乡泽国;丘陵、山脉等山体地貌类型[2]丰富,此区域的山体自然成为具有显示度与识别度的地标。虽然江南地区核心城市都已为当今极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名城,且山地标因为位置突显、形象鲜明被作为方位辨识的参照点或地方记忆的话匣子地标景观,但对山水环境或城山的历史空间保护并不全尽人意,城山的历史环境原真性、整体性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劣化,或被遮挡或被屏蔽,更有甚者在部分区域仍存在着对城山的环境破坏。在大规模城市开发建设中,城山的历史环境保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3]。目前学界有关城山的研究,有聚焦于单个山体进而探讨山城群落格局[4],也有探讨城市与山水秩序间的演进规律[5-7],还有探究山体与所在城市间城山关系的演进机制[8],但从历史文献视角,借助史志研究特定区域中城山环境特征、景观保护与传承相关的专题性成果鲜见。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修史修志,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历史环境的挖掘与复原是研究城山环境常用的方法之一,如何振兴并恢复有特色的城山空间历史环境?现有选印的清代、且与本文相关的史志典籍数量颇丰,爬梳历史文献中的相关材料以资思考,有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故此,本文通过对清代史志中的文献进行探察,借助空间叙事“讲故事”的方法,以期为江南地区城山历史环境的保护提供一定文献依据、对江南历史名山保护研究在内容、方法及策略上有所补益。
参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一系列面向遗产保护的宪章、公约及建议,结合我国文物古迹保护的相关准则,历史环境可以理解为:包含人类活动、人工建筑、空间的历史地区及周围环境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城山的历史环境也应是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有机统一体,既包括与城山相关的类型多样、具有实体性特征的物质空间环境,也涵盖了丰富的、具有历史文化特征的社会人文环境。物质空间环境是具有点、线、面、体空间特征的载体,社会人文环境是历史环境的内涵和基石、是历史文化资源的摇篮、是隐藏的无形环境,可以说,前者可视为历史环境保护的重点,后者则是历史环境保护的难点。
《管子·乘马》中有“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9],对城山的环境经营理法自古便已有之,将自然山水环境纳入城市“形胜”,营造城市与自然山水环境和谐关系的智慧对人居环境的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10]。紧密结合自然环境进行建构是古代城市营建过程中城市设计的优秀传统,是人工空间与大尺度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11]。江南地区山林俊秀且风景秀丽,作为全国范围内经济高度发达区,其府城营建不论是在数量还是规模上均处全国前列,而且水网纵横、山明水秀的空间特点使该地区城市与山体的关系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独特之处。
与地标符号化及名山记忆相关的史志资料非常丰富,内容颇多,除记载有关历史名山的山川形胜、名胜古迹、寺庙道观及著名僧道、隐逸和名士外,还收录了有关游记、碑记及诗文等反映和承载名山文化的宝贵史料。通过阅读清代江南地区古籍资料,初步整理出研究涉及的常见史志材料达70余本,其中由爱如生等数字古籍平台整理的府县方志60余本、由《中华山水志丛刊》整理得出的山志16本(表1)。
表1 “八府一州”常见清代史志概述Tab.1 Overview of common historical documents of Qing Dynasty in“the Eight Prefectures and One State”
图1 史志视野中江南地区城山的历史环境保护鱼骨图分析Fig.1 Fishbone Diagram analysis on the Jiangnan historical city-mountai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 document
虽然江南地区的历史名城保护规划中包括了城市与自然环境整体格局保护及景观视廊控制等具体内容,但由于多种历史原因,有些城市的古代山水胜迹已难觅踪迹。如上海古松江府“九峰三泖”曾有着“儗扆九峯,前襟黄浦,大海环其东南,长泖绕乎”①参见(清)宋如林修《松江府志》,卷二,清嘉庆松江府学刻本,12页。的泯然景象,在《松江府志》中“峰泖图”(图2)及《天下名山图咏》中“九峰图”(图3)均有记载,可惜此景今已荡然无存。
图2 峰泖图(源自《(康熙)松江府志》)Fig.2 Picture of the Nine Peaks and the Mao River
图3 九峰图(源自《天下名山图咏》)Fig.3 Picture of the Nine Peaks
诸多现实困境与未来发展机遇之间的矛盾,已使得在历史环境保护行动中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显而易见。如对于在城山保护理论与措施匮乏的情形下,如何实现山体整体与局部的关联保护与统筹管理?在转向生态保护性发展的机遇中,古往今来的山水文脉格局有待修复,应如何重塑山水自然秩序、打造山水廊道并串联山水古韵美?在历史与现实割裂的困境中,史志中记载绘制的城随山势的格局,如今却已成为了山随城势,可否再现昔日览胜?由名山胜景到名山风景地、由私园到公园的历史性变化,探索其胜景胜迹之类型、数量、规模及其演变规律有何重要意义?江南地区各府城历经数百年沧桑变化、独树一帜的“古八景”文化衰弱现象,其景观再生的道路又在何方?
为了回答上述列举的城山历史环境保护现存的问题,本文着力于在史志视野中实现对江南城山的历史环境保护的分析,寻找利用府志县志等在内的史志文献,借助叙事构建江南城山历史环境保护模式与方法(图4)。
图4 江南城山的历史环境保护叙事模式框架Fig.4 The narrative model framework of the Jiangnan historical city-mountai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江南地区城山历史各具特色,环境独特,大致可分为物质空间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在农耕时代,二者关系总体表现为和谐统一;在工业时代背景下,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二者关系主要表现出历史环境被破坏、文脉被割裂、景观劣化等诸多问题,解决问题之道在于厘清文脉及修复其连续性特征。因此,借助作为文本形式的、具有存史资政功能的城山史料文献,从城山“史志文献+空间叙事”的角度,重新梳理江南地区城山历史环境,厘清其中蕴含的关键空间要素,以“空间叙事”的理论建构一个城山历史环境的空间叙事框架,贯通古今,进而真正做到城山历史环境中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在史志文献中,可以作为叙事线索的内容素材非常广泛且丰富。江南地区人文历史悠久,其城山历史环境并不仅仅是一处具有名胜属性的地理空间,也记载着名山胜景在时间长河中的流逝,更记载了留存的政治、经济、人文等痕迹。借助史志文献,可以将城山涉及的时间、空间、人物、事件、过程等作为叙事线索进行整理和应用、舍取与组织,故此,城山不仅有了真实、可信的形象,而且兼具细腻、生动特征的细节与内涵表现。
3.1.1 城山记忆的挖掘
史志中记载了城池的建置、沿革、形势以及山川自然形胜等,从中可探查历史中城山的空间基底概貌。通过整理可见,镇江府“襟带江山,表里华甸”“因山为垒,缘江为境”①参见(清)高龙光修《镇江府志》,卷四,清乾隆十五年增刻本,第1页。的自然基底;常州府“辅勾吴而接京口,襟三江而带五湖,形胜甲于东南”②参见(清)于琨修《常州府志》,卷五,清康熙三十四年刻本,第6页。的城市宏观山水结构;作为吴越国及南宋都城的杭州府,清乾隆《杭州府志》便有记载,其地“江湖险陂”“川泽沃衍”,总体来看“山川环错,井邑浩穰,春秋时吴越争雄之所也”③参见(清)郑澐修《杭州府志》,卷三《疆域》,清乾隆刻本,第9页。。
对于曾先生的各种请求,上述工作人员都表示“与他无关,必须立刻离开”,并叫来旅店保安,此后又报警叫来2名瑞典女警察。曾先生向警察解释了情况,并强调自己是游客并非难民。
除以上三府之外,湖州府也因其背山面湖、雄峻的地势,被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据同治年间《湖州府志》记载,湖州府正以其西面高险阻深天目山脉为障,其府“山泽委迤,川陆交会,南国之奥雄。于楚越自三国置郡以来,恒为江表之望。建国东南,此尤称腹心要地”④参见(清)宗源瀚修《湖州府志》,卷十七《舆地略》,清同治十三年刊本,第1页。。其地“远近诸山,环绕林立,皆若臣伏”,因其险峻地貌而成为“亦必争之地也”。从图5湖州府图中也可窥见天目山脉与府城之间的关系,城内山峰比比皆是,在水网密布的江南地区,山的形象往往与水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山环水抱、山水相依的景致。
图5 湖州府总图(改绘自乾隆《湖州府志》)Fig.5 General drawing of the prefecture of Huzhou
清时苏州府太湖青山碧水之景,苏州府城与山水的关系为山水环峙式,山水空间主要由西侧自然山体群、西南部的太湖水系组成,城市与山水空间呈相依状态,山与水围绕城市,共同奠定了区域内山清水秀的自然基底,如图6所示。
除此之外,与山有关的民俗活动也是城山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每逢佳节喜好登高,游观山岳,赏景踏青。嘉庆四年秋汤贻汾在《琴隐园诗集》卷二的《偕小狂游牛首》一诗有附注:“白下名山,以牛首栖霞为最,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谚。”
3.1.2 时间、空间、事件关联的梳理
史志中的“山川/山”卷中常会记载自然山体的名称溯源、开发活动、人文历史等,这些内容可视为与时间、空间和事件关联的历史文脉,是具有挖掘价值的珍贵资料。比如南京方山,其位于今南京东南郊,历史上曾受到秦始皇、孙权等人的开发影响。诸葛亮云:“秣陵地形,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嘉庆《重刊江宁府志》引载:“秦始皇凿金陵山,疏淮水,此山(方山)乃其断者。”⑤参见(清)吕燕昭修《重刊江宁府志》,卷六,清嘉庆十六年修清光绪六年刊本,第8页。秦始皇第五次巡游江南“凿方山”“泄王气”对方山的改造,将华山句容河与东庐山溧水在山脚下汇流,形成一汪泽国之水,这便是明城墙的护城河,即今外秦淮河。公元245年孙权所开凿的流经方山的破岗渎也修建成功,成为灌溉农田、沟通南北的重要水利设施。清人朱鹤龄所撰《尚书埤传》中便记载了破岗渎修建后的情况:“六朝运道不由京口,自破岗渎入秦淮,自秦淮入江。破岗渎在今句容县,东二十五里,秦淮本名龙藏浦,有二源,一经句容西南,一经溧水西北,合自方山埭,西注大江。”①参见(清)朱鹤龄撰:《尚书埤传》,卷五,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5页。除去秦始皇、孙权二者外,方山的宗教人文历史遗存也颇丰,如葛玄洞玄观、方山定林寺等,相关记述在史志中繁不胜数,因篇幅所限故不赘述。
3.1.3 探寻历史环境文化轨迹
通过对城山关联的人、事、史、物等叙事线索的梳理,有助于对城山历史环境文脉的理解,为城山景观可持续利用提供重要的文献依据。同时,梳理物质空间背后的人文景观内涵表达,重视其人文价值观,进一步突显历史环境所蕴藏的叙事性,并正确认知历史时空语境下的城山景观定位,这样城山的形象就不会空洞、也不会干瘪。
如中国古代对山岳的信仰源于自然祭拜,山岳崇拜在周秦时期已作为国家礼乐典制重要活动。山岳祭祀代表的不仅是对山岳的崇拜,也是山岳通天达地的认同,岳镇逐渐演变形成华夏名山体系就是具体的表现。先秦天子的巡狩制度也是与山岳密不可分的,通过巡回视察以行王政,沿袭到清代。康熙、乾隆多次巡视江南就是典型例子,他们选择名山进行登高、游赏等。以无锡名山惠山为例,无锡作为京杭运河镇江到杭州段的必经之地,惠山的山水之胜深受帝王喜爱(图7)。据相关研究,康熙南巡时曾5次到达惠山、乾隆南巡时共亲临惠山12次,两者均留下了大量的诗文及匾联,极大地推动了惠山寺庙、名泉等名胜发展[12]。这些历史活动均可作为再现城山记忆的重要材料。
图7 惠山图(源自《南巡盛典名胜图录》)Fig.7 Picture of Huishan Mountain
再者如山林景观因山岳层峦叠嶂、深藏若虚、阳刚壮美等自然形象,亦成为文士在山地园林、山居别业中追求与建造的理想空间。明代计成《园冶》相地篇便有对“山林地”这一用地的高度评价:“园地惟山林最胜,……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可见置于山地的园林,在古代已被追崇。如若在城中建园,又有“片山多致,寸石生情”一说,利用师法自然的假山来模拟自然环境。除此之外,景观视线的营造也往往离不开环城的自然山体。如借景是将园外景象引入并与园内景象相叠合的造园手法,其所借之象往往为周遭自然山体,如苏州沧浪亭远借楞伽、七子和灵岩、天平诸山,无锡寄畅园远借锡山、惠山等。再者有位于南京五台山余脉小仓山一带的袁枚随园之《随园记》有载:“登小仓山,诸景隆然上浮。凡江湖之大,云烟之变,非山之所有者,皆山之所有也。”可见其江南城山与江南园林间之有着不解的渊缘。
借助叙事传统可知,叙事框架既要实现营造社会文化环境,也要实现塑造物质空间环境,既要为核心观点与关键词服务,也要找到搭建叙事框架中要素的选取、结构的组织及空间的整合。
3.2.1 要素选取
从线索关联的角度不难发现,时间、地点、人物、对象、起因、过程、结果是空间叙事基本要素,也是关键性要素。在史志中,与这7项要素相关的文献可分为文字信息与图像信息,具体而言,文字信息一般为疆域沿革、城垣、沿革历朝史治,府境诸山、诸水,本境城垣、宗教,本境世族、仕宦文学、游记以及本境植物品、动物品、矿物品等情况;图像信息也较为丰富,有府境全图、府城图、县境图、舆图、形胜图、山图全图、山水图、胜景图、胜迹图等等。
受限于制图水平,彼时图像皆为图画,因深受裴秀的制图六体“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的影响,故已包含了城山形象的数理元素与形态元素。以清光绪年间《苏州府志》为例,其图卷包括了苏州府九邑全图、下属九县全图、苏州城全图及太湖全图;卷二疆域卷记述了苏州府建置、沿革及形势;卷四记载了城池情况;卷六、七载山,卷八载水。这些源于史志的要素信息与其原有的历史环境紧密相连,也是时间、地点、人物等7大要素的来源,为下一步结构组织打好基础、做好铺陈。
3.2.2 结构组织
结构主义大师让·皮亚杰说过“人们可以在实体的排列组合中观察到结构”,即叙事框架中的第二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结构组织,将时间、事件等放入国家视野的宏大场景、区域视野的中观场景、一城一山视野的微观场景。
研究在对城山利用形态结构认知过程中,查阅史志材料整理发现,择地观形相关的区位结构常出现在疆域卷、城池卷、山卷中,这些卷记载了城市自然形胜大环境、城池方位、城山轴线关系等;山水相依相关的形态结构可在疆域卷形胜部分、山卷、古迹卷中找到,曾经的城市山水名胜风貌对今天城山的规划设计、保护与提升有着重大意义;拱列映带相关的布局结构常记载于城池卷、山水卷中,其城市山水大环境的恢复与重建与此卷关联紧密;循山筑园相关的山林结构可在山卷、第宅园林卷中查得,此部分为城市人文内涵的集中,对城山环境的完善其着重要作用;寻芳揽胜的“八景”常载于史志舆图中,以图文结合形式出现。基于此,研究认为此5种城山利用历史形态结构是社会文化环境与物质空间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可视为再塑城山的区位、形态、布局、山林与胜景5种结构组织,有利于延续历史景观的可读性与观赏性,在当今历史环境保护中具有积极的引导性作用。
3.2.3 空间整合
整合是在共生理论语境支持下,通过资源重新组合并形成新的结构体系。在此阶段,城山文献资料的信息与空间紧密结合在一起,将叙事重心由文字转移到空间场所,重点是对物质空间环境塑造,即在场地环境中因地制宜、依文叙景,设定线路、利用材料,完成对城山叙事的空间建构。其中,整体格局整合是重点,用地调整整合是难点,游线展示整合是亮点。
城山空间整合应在整体格局层面加强视点、视线、视廊、视域的连续性一体化展示,加强天际线轮廓线的控制、视线通廊的通畅,打造城山整体性展示特色;在用地层面上,加强文化资源在功能性、结构性的用地安排与布局调整,对入口处、核心区、缓冲区作为重要节点设计;在游线展示层面上,主次线路的设置需要确保有机且高效串联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实现,合理引导设施布局及规模,确保设施容量、游人容量的合理性。
结合城山历史环境保护中常见的问题,本文认为在空间整合中要注意社会文化环境与物质空间环境的结合。根据本研究关注的各地经验来看,南京注重保护和彰显“襟江带湖、龙蟠虎踞”的地理形胜;苏州注重延续和强化“四角山水”城市格局;镇江注重塑造具有“大江风貌、城市山林、历史文化”特色的城市空间;杭州着重保护“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历史空间格局,实现景区与城市和谐共融;嘉兴注重保护控制瓶山、烟雨楼等重要制高点间的视线通廊,控制河湖水系沿线通视区域,合理控制历史城区整体建筑高度;湖州注重保护体现城市格局和发展特色的历史风貌及山水环境等文化遗产;上海全面保护历史城区的整体历史环境与空间肌理格局;常州注重整体保护,保持和延续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山河水系、绿地等物质形态和环境要素等。
做好主题文章,是提升城山景观的吸引力、亲和力和传播力,以及增强民众对名山精神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手段。讲好城山故事,必须找到恰当的主题进行传递。为此可以思考:讲谁的故事?为什么要讲?在哪里讲最好?讲几个故事为佳?讲什么类型的?如何解决物质层面、科学层面与精神层面的统一性?如何弘扬城山中的真善美?
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城山命名、与山文化相关的历史内容可以加以利用。因城名、山名自带文化,在空间叙事中自然就可以作为“‘城—山’文化—历史连续体”的重要主题;与江南地区的山水理论、山水哲学、山水田园一样具有遗产价值的是名山胜景诗词、名山审美活动,从摄景取物到表述方式、从意象择取到语言修辞、从画面组接到主题,山水审美的具有鲜明的叙事特征[13],都可以作为叙事主题。
在物质空间环境中,可以将要素直接叙事、空间情境叙事以及结构关联叙事[14]运用于江南地区的城山空间叙事主题传递。要素直接叙事中,如亭、台、植物、小品、建筑等空间要素的单体直接呈现出其历史文化属性,例如与名人典故紧密相关的空间要素等,可以最为直接地体现出在此空间的文化属性。空间情境叙事不是从要素物理特征上直接感知,而是通过对空间的渲染、利用多个要素的组合来诉说“空间的历史”,即是通过塑造特定的空间关系以及历史语境去引导相关的经验感知,以此获得共鸣,如城山中常见的书院建筑、寺观建筑等可作为多个要素组合进行叙事主题挖掘。结构关联叙事强调对结构性与整体性叙事效果的实现,与要素直接叙事、空间情境叙事相比,结构关联叙事在规模性与连续性上表现更丰富,不仅包括了山体制高点、山体景观视线、山体轮廓线等山体结构,还包括了近景、中景、远景、全景等场景结构,不仅有远借、互借、对景等组景结构,还有城山形象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及尾声的完整展示结构,结构关联叙事就是通过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具有共同文化属性的空间进行宏观叙事表达,以体现出城山特色,是实现物质空间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双结合、双修复的重要举措。
在城山保护具体的实践中,可以看到浙江省已经开始名山公园行动,20座名山以其特有的生态优势、旅游优势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已然成为浙江文化与生态名片。在江苏,苏州各单位在积极研究山体保护,划定边界;镇江也在2022年提出“名山名寺”的发展助跑计划,说明相关部门已开始重视城山之间密切的结构性关系,并以此为基础为城市发展作出贡献;南京也已经开始着手制定山体保护的地方性法规,为进一步利用规划好的城山空间打造法治环境。这些保护章程的制定非常必要也非常及时,在实施过程中应因地制宜,充分考察志书中的记载文字,根据其空间格局与历史文脉状况选择不同的叙事方式,也可借助这三种叙事方式相互结合进行构造表达,建构出最为适宜的空间叙事。这不仅有利于保护并延续在地的历史文脉与案例景观,还有利于重塑、重建择地观形的选址之策、山水相依的入画之美、拱列映带的环城之态、循山筑园的山林之志以及寻芳揽胜的八景之游5组城山形态,更好地顺应城市可持续发展以及历史文脉延续的战略目标。
城山历史环境的保护既是对实体空间载体的保护,也是对历史人文内涵的挖掘,城山的物质空间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双结合、双修复,是对城市历史环境景观的可持续维护与管理。史志文献记载中涉及的时间空间、人物事件等内容,使得城山形象的重塑具有真实生动的材料来源。
本文将“空间叙事”方法引入对城山环境景观的保护与利用中,叙事步骤分为导入史志文献中的叙事线索、设计搭建历史与现实中的城山叙事框架、进而表达历史文化这一叙事主题,最终对当代城山环境进行修复。其中,挖掘城山记忆,梳理时间、空间与事件的关联及历史环境文化轨迹是叙事线索的要点,要素的选取、结构的组织以及空间的整合是叙事框架搭建的基础方法,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城山命名、与山文化相关的历史内容可以加以利用,在物质空间环境中要素直接叙事、空间情景叙事、结构关联叙事是传递叙事主题的方式。
在这过程中,史志文献既作为逻辑框架的基础,又作为叙事传递的主要材料,彰显了古籍文献为当代江南城山历史环境的景观维护与管理提供的文献价值。
注:文中图片除标注来源外,均为作者自绘。
致谢:
感谢南京图书馆赵彦梅副研究员对本文的支持与帮助,感谢李旸、高思源两位硕士研究生对本文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