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忻组宣
榆岭窊村位于河曲县土沟乡,距县城55 公里,海拔1400 多米,属高山区丘陵地貌,地理位置偏远。全村户籍人口167 户379 人,常住人口64 户109 人,耕地3433.65 亩,林地7058.55 亩。2008 年,榆岭窊村民营企业家张福田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毅然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任职以来,他坚持政治引领、党建铸魂、村企合作,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之路,奋力蹚出一条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新路子。
河曲县地处晋陕蒙三省交界、黄土高原东部边缘,属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势东高西低,境内丘陵起伏,海拔高度在836 米至1637 米之间,80%以上的村庄由于流水切割,地表破碎,沟壑纵横,植被稀少,常年干旱,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榆岭窊村曾经就是这么一个山高路远、沟壑众多、田薄地瘠、常年缺水少雨的具有典型代表的沟卯地型村,村民原先住在破旧不堪的窑洞里,生活状况异常艰苦。如今,榆岭窊村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坚定不移整治生态环境问题,推进生态保护修复,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经过十几年的接续奋斗,村容村貌整洁干净,一排排大气庄重的高标准小二楼,一条条宽敞平坦的环山旅游公路,一座座依山而建的有机果蔬大棚,一个个节水抗旱的高山区滴灌工程,一层层远望呈现黄河流域“华美波纹”的梯田堰展现在人们的眼帘……
过去的榆岭窊,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水平低下、村容村貌极端脏乱差,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如今的榆岭窊,发展基础夯实,公共服务提升,人居环境改善,经过多年的持续投入和建设,偏僻小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成为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新农村。
过去的榆岭窊,生态脆弱,经济薄弱,是一块“兔子都不拉屎”的荒凉地方。如今的榆岭窊,实施生态修复,推动开发治理,推动增效增收,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互促双赢。
过去的榆岭窊,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土里刨食,始终无法走出贫穷落后的怪圈。如今的榆岭窊,通过“引投资、建基地、促融合、带农户”,探索“能人兴村”,“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农村产业逐步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链条化。
过去的榆岭窊,人心不振、思想不稳,群众有许多不良习惯。“走得慢、穿得烂、怀里揣个油疙瘩”形象地体现了以前的民风村风。如今的榆岭窊,把乡风文明和增收致富放在同等位置,网格管理做到房前屋后覆盖、茶余饭后知晓;文明户评比人人争先、户户争“星”成为新风尚;创新“幸福养老餐厅”,推动了全村孝老爱亲、和谐文明之风。
基层堡垒作用发挥。榆岭窊村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向节水要效益,向科技要效益,把整沟治理、水土保持作为第一要务,积极创办企业,村企合作,拓展市场,制约全村发展的“瓶颈”问题得到根本性改变。
基础设施全面改善。榆岭窊村把兴水作为第一要务,投资383 万元打深井3 眼,维护淤地坝1 座,新建400 亩高山区滴灌工程,新建3 个250 立方米蓄水池、9 万立方景观蓄水湖,形成系统的节水抗旱水利工程。积极修路造地,先后投资906 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耕地质量;投资720 万元硬化通村路12 公里,投资1200万元修建全长8 公里二级旅游公路,有力夯实了发展基础。
公共服务全面提升。榆岭窊村积极改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先后投入450 万元建成集卫生所、敬老院、学校、文化站、图书室、红白理事会于一体的村“两委”办公综合大楼;投入240 万元新建剧场、文化广场、牌楼,修复文化古建筑;投入123.5 万元完成村内街巷道路绿化硬化亮化5200 米。特别是投入2450 万元建成48 套高标准农家别墅,每套160 平方米,免费配套水电暖、道路、闭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
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榆岭窊村抓住实施田园综合体示范项目契机,大力推进沟域综合治理,先后投资520 万元实施浅山区植树造林4000 亩;投资225 万元实施荒山区植树造林4500 亩;实施20 平方公里小流域治理和水源节水工程,森林覆盖率达32.7%;实施土地整理、梯田改造和填沟造地项目,新修基本农田1850 亩、梯田2000 亩,填沟造地300 亩,土地整理3000 亩,新增土地230 亩;建成1980 亩海红果特色产业示范基地,村集体投入300 万元奖补资金,增收45 万元,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互促。
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榆岭窊村党支部书记张福田带头创办丰禾生态农业公司,聘请山西农业大学20 余人组建专业技术团队;投资1110 万元建立下洼式日光节能温室大棚69 座,人均增收5000 元;发动有技术专长村民组建种植、造林等4个专业合作社,村民获益450万元;明晰村集体产权,2021年丰禾农业公司上缴租赁费42万元,与2008 相比增长40 多倍,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8万元,增长近30 倍。今年投资新建有机蛋鸡、海红果基地奖补资金入股以及土地流转等项目,预计集体经济收入可突破100 万元大关。
村风民风向善向好。榆岭窊村把乡风文明和增收致富放到同等位置,依据生产、生活片区设置农村网格1 个、微网格4 个,精细化管理连续14 年无矛盾纠纷、无上访事件。充分发挥“四会”作用,评选十星级文明户58 户,占比89%;评选十星级文明示范户28 户,占比43%。依托丰禾生态公司餐厅,创新“幸福养老餐厅”模式,积极开展企业餐厅助餐服务,在餐厅设立“孝心榜”,将子女对父母亲孝敬行为上榜公示,推动全村孝老爱亲、和谐文明之风不断形成。2014 年荣获“全省最美旅游村”,2020 年入选全省“第二批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2021 年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联动发展共同富裕。榆岭窊村带动周边王家山、寨洼两村,发展藜麦、高粱等订单农业500 亩,带动磨老洼村实施千头有机农家猪项目、寨洼村建设1.5 万吨有机肥厂,集体经济增收3.8 万元。联合周边集体经济薄弱寨洼、村沟两村,通过政府贴息贷款入股,投资680 万元实施有机蛋鸡项目,保底分红7%,集体经济增收5.6 万元。丰禾生态农业公司在县农业园区实施投资3.65 亿元有机果汁、果酱、果酒深加工项目,在巡镇实施投资6070 万元的有机黑猪养殖项目,在楼子营镇实施投资4 亿元的乡村旅游项目,积极助力全县新型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启示之一,党支部坚强有力,始终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牢记心头。榆岭窊村短短几年取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明显变化,最关键的一条就是有一个坚强有力、凝心聚力、团结战斗的党支部。榆岭窊村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统领生态文明建设、统揽境内全域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施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发展过程中,榆岭窊村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养过羊,失败了;种过玉露香梨树,冻死了;大棚里栽种桃树,由于不懂桃树习性,剪掉了新枝,留下了老枝,结果开花的是新枝。一次次经历失败,一次次修正错误,开发农旅蔬果融合产业,大胆抢占市场制高点,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催生出了美丽乡村的累累硕果。
启示之二,认清贫困山区优势和劣势,从贫穷落后到人生出彩出奇发生质变效应。面对榆岭窊村沟壑纵横、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常年缺水的落后面貌,榆岭窊村“敢于先行先试”“敢于破冰”“逆势而上”,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契机,建设蓄水工程,实施整沟治理,打造梯田大棚,柏油公路直通高速路口,海红果基地铺设“营养”滴灌,果蔬大棚铺设暖气设施。张福田从小家境贫苦,亲情缺失,小时候无不盼望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步入社会后,经历许多令他失望、甚至绝望、常人所无法忍受的尝试,但他永不言败,绝不泄气,通过十多年的磨炼和奋斗,带领父老乡亲们,硬是让榆岭窊村的“三个文明”发生了质变效应,“山沟里有了人才公寓”“冬天也能吃上村里的新鲜水果”“山沟里免费给每个农户送了一套别墅”,全体村民的美丽乡村梦想变成了现实。
启示之三,集聚发展智慧,咬定青山不放松,推动资源聚拢、产业聚集和财富聚变。榆岭窊村党支部紧紧抓住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机遇,紧紧咬住不松劲,碰了南墙也回头,从产业发展、环境改善、公共服务、民主管理等方面,把基层党建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集聚党员智慧力量,推动了资源聚拢、产业聚集和财富聚变。榆岭窊村把“真正让村庄美起来、村民钱包鼓起来”作为奋斗目标,不换频道、不偏靶心,十年如一日、十年磨一剑,视村民为亲人、把家乡当家园,昔日凋敝落后的小山村,蜕变成如今欣欣向荣的新农村。村民们享受着“村在林中建、家在美中居、钱在绿中赚”的高品质生活,处处呈现出乡村巨变的生动画卷。
启示之四,高标准规划,精细化管理,完善功能布局,突显乡村特质,真正让“一张蓝图走活一盘棋”。建设美丽新村,必须下好规划先手棋。榆岭窊村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品位规划,把乡村建设与农业产业发展相统筹,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统筹,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筹,与乡村功能完善提升相统筹,与基层治理相统筹,为美丽乡村建设指引了方向。丰禾公司的每一位干部职工都亲力亲为、用心用情规划每个项目,一丝不苟、细致入微设计每个细节。比如详细记录每株作物的授粉时间,为每种作物铺设了地暖设施;为使油桃等作物光照均匀,呈扇形种植;为使西瓜外观精致、味道可口,每两个藤蔓只接种1 颗;每株作物都制定了相应的有机种植技术规程,过去要求员工管好一座大棚,后来要求管好一种作物,到如今要求管好一株植物。实践告诉我们:建设美丽乡村,必须围绕功能布局,突出规划引领,用七分力量抓规划、三分力量搞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一张蓝图走活一盘棋”。
启示之五,如饥似渴引进人才,如获至宝尊重人才,始终视人才为“亲人”,为乡村振兴源源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榆岭窊村高度重视人才,把人才引进作为未来发展核心竞争力,专业岗位配备专业的人才。不仅要用好本村人,把他们培养成行家里手,还要积极招才纳智,从最初的5 名本村和周边村种养殖能手,到现今拥有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等涉农院校专业技术人员20 人、农业机构专家50 人的老中青、高中低相结合的人才队伍。丰禾农业公司视人才为“亲人”,始终把薪酬待遇放在首位,激发员工踏实肯干、追求更高的品质。35 岁的生产技术部主任杨艳红,硕士研究生,入职3 年,年薪15万元;24 岁的丰禾农场场长王磊,本科学历,入职5 年,年薪15 万元。去年,王磊因产量达标、全年安全生产无事故,公司奖励他一部价值2 万元的华为折叠手机。公司关心职工终身大事,帮助职工牵线搭桥,把桃区助理技术员董星星介绍给王磊,最终促成一对美好婚姻,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丰禾农场场长王磊说,“在农产品出库中,本村村民到大棚无理取闹,张福田知道情况后坚决站出来让村民道歉,有张福田的支持,我们才能站稳脚跟,在这个平台上大展风采”;人资管理部李青润说,“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设置曲线留人机制、利益捆绑机制、考核奖惩机制,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不断优化了员工职业发展路径”。
启示之六,挖掘能人,用好能人,“一人”带动全村、“一村”辐射周边,让“头雁效应”带动“共同富裕”,形成黄河流域贫困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样板。榆岭窊村“两委”干部用爱家乡、建家乡、富家乡的实际行动,让群众跟着学、跟着干,激发群众从“要我干”为“我要干”,最终形成“一人”带动全村、“一村”辐射周边的共同致富格局,让更多人走向富裕之路,释放出满满的正能量。榆岭窊村取得巨大变化和发展,最核心的一条就是“头雁效应”带动“共同富裕”的理念,在党员干部群众中筑起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不仅领头雁带领得好,而且党员干部示范得好。既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又带动广大农民通过自己的勤劳双手发家致富。榆岭窊的实践再次告诉我们,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离不开像张福田这样的领头雁勇挑重担、担当作为、无私奉献。像这些成功脱贫致富奔小康、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典型,我们要发现一批宣传一批,充分挖掘他们的内涵,积极讲好他们的故事,生动展现党的乡村振兴政策在基层的丰富实践,深刻反映全市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取得的崭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