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辨治湿浊困脾型口干症经验

2022-12-13 15:44:34杨娅青东方湘云张晓希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1期
关键词:刘英五苓散水液

杨娅青,刘 英,东方湘云,张 波,张晓希

(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云南 玉溪 653100)

口干症是指自觉口中少津而干燥,是临床常见的症状,轻者饮水即渴止,重者频繁饮水而渴不易解,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刘英教授是玉溪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应用五运六气思维结合中医四诊治疗内、妇、儿科疾病。笔者在跟随刘英教授学习过程中,发现其运用温阳利水法治疗湿浊困脾型口干症疗效显著。现将刘英教授治疗湿浊困脾型口干症的经验介绍如下。

1 诸医论治口干症

口干症在中医中没有专门的记载,可归于“消渴”“燥痹”等范畴。«伤寒六书»云:“口干者,邪热聚胃,消耗津液,故少阴证,口燥咽干,急下之。”常因燥热伤津,或阴液亏损,失于滋养所致。口干症病因复杂,与感受外邪、禀赋不足、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过度等有关。患者平素摄生不慎,感受风热燥火之邪,阳热亢盛,消灼津液,或风寒之邪入里化热,伤津耗液;先天禀赋不足,或劳倦过度,或五志过极,或亡血失津,或汗、吐、下太过,或过服辛温燥热之品使精血暗耗;平素喜食膏粱厚味,脾胃受损,运化失常,痰湿内生,气机阻滞,津液不能正常运行输布,均可致口干。

口干症的病因病机有虚有实,有寒有热,虚实夹杂,寒热错杂。在临床上,不同医家有不同的见解。秦伯未等[2]认为口干之病机,多与火热亢盛、体内津液受损有关,临床上常选用葛根、生石膏、天花粉、黄连、黄芩等清热生津药物。潘佳蕾[3]从阳虚辨治口干,一方面肾阳不足,气化失司,气不布津;另一方面脾阳虚衰,运化水液功能失调,水湿停聚,津不上承,出现口干,临床以温阳化气、化饮利水为治法。张兰[4]、杨振兴[5]认为老年人天癸竭、肾气衰、冲任虚、肾阴不足,肝肾同源,又致肝肾阴虚,阴液匮乏,无津上承,临床上可用一贯煎加减滋养肝肾之阴血,配伍疏肝达气之品,使肝体得以濡养,肝气得以调畅,阴虚得以滋补,虚热得以清除。刘鑫等[6]认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津液的来源有赖于人体摄入的饮食物及脾胃良好的代谢。若脾胃气虚,津液化生不足,致使涎液分泌量不足,发为口干舌燥,治疗以温补脾胃为主,常用党参、黄芪等补益脾胃之药。高仰秀[7]认为大部分口干症患者属阴虚体质,其脾胃功能多衰退,纳运失常,生化乏源,气失所养,终成气阴两虚。气虚无力载津上行,故在滋阴健脾的同时,必须配伍大量补气药,气阴双补。姜良铎教授“三焦经络瘀滞理论”提出口干不欲饮属于“燥湿不和”,它是机体同时存在气化不均衡的状态,常伴舌苔分布不均匀,认为三焦经络瘀滞、气血运行不畅是其关键病机,治疗上酌加活血通络之品[8]。

2 刘英辨治湿浊困脾型口干症心得

刘英教授认为南方湿润多雨,雨热同季,河湖密布,植被繁茂,加上饮食偏嗜肥甘厚腻,地处南方的人容易患湿邪类疾病,通过观察发现大部分患者舌苔白腻,舌边有齿痕,并伴有神疲倦怠、大便溏等脾虚湿困的表现。

2.1 脾布散精微失常——湿浊困脾型口干症形成之关键 刘英教授认为湿浊困脾型口干症的形成与脾布散精微失常密切相关。«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水入于胃,在脾的作用下将水液化为津液而被吸收,再经脾的传输作用上输于肺,在肺的通调水道作用下,达到水津四布和五经并行,发挥津液的滋润和濡养作用。当脾失运化,则不能正常运化水液,进入人体内的水液无法转化为身体需要的津液,故出现口干、皮肤干燥。

«素问·六节藏象论»云:“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脾具有接纳食物、辨别五味、分泌涎液、促进消化等功能,其在窍为口,唇为脾之华,在液为涎,脾气通于口,涎为口津中较清稀的部分,具有保护和濡润口腔的作用,由此可见口与脾息息相关。涎由脾精所化,脾气健运,涎液化生适量,上行润口,而不溢于口外。脾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脾气充足则津液化生不断。其次,脾主升清,将津液不断上输于头面,濡养五窍。当今之人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常“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脾胃受损,脾失运化,痰湿内生,津液化生及输布失常,津不上承,导致口干。郎世平等[9]认为老年患者多脾胃之气亏虚,影响津液的生成,导致津液不足;津液的输布排泄全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脾主升清起关键作用,脾气亏虚则脾主升清功能受阻,脾不散津,津不上承,故导致口干。衡先培认为,很多患者口干的原因不在于津液不足,而在于津液不布,常因湿邪困脾,导致脾主运化、升清的作用失常,津不上承而致口干[10]。

2.2 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 刘英教授认为,口干症的形成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脾主运化水湿,脾将进入人体的水液化为津液,然后将津液输布至全身,以濡润四肢百骸。此外,脾还可将多余的水液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肃降及肾的蒸腾气化作用,分别化为汗液和尿液排出体外。肺、脾、肾三脏功能正常,则进入人体之水液得以及时转化和输布,体内无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停聚之患。脾居中焦,为气机升降的枢纽,若脾失健运,水液的吸收和输布就会出现障碍,从而导致水液在体内停聚;若外邪袭肺,肺的功能受到影响,肺失宣发,向上无以布散津液,肺失肃降,向下无以输送水液,使水湿停滞中焦,阻遏阳气;若肾的蒸腾气化作用失常,无法将脏腑组织利用后的水液,经肾的蒸腾气化作用升清降浊,津液不能上承于口,可见肺、脾、肾功能失调,均影响津液生成及输布异常,最终引起口干等症状。

李舒琪等[11]认为脾为太阴湿土,喜燥而恶湿,若外感湿邪,或脾虚运化失职,湿浊内犯,困阻脾阳,使脾气不升,津液难承,不能输布于清窍,则口干舌燥。潘佳蕾[3]认为肾阳不足,温煦失常,气化失司,气不布津;或脾阳虚衰,运化水液无权,水湿停聚形成痰饮,痰饮停于肺,影响肺的宣发功能,津不上承,濡润口舌的津液减少,则出现口干。

2.3 五苓散妙治湿浊困脾型口干症 刘英教授在临床上常用五苓散加减治疗湿浊困脾型口干症。五苓散出自«伤寒论»,由猪苓、茯苓、泽泻、桂枝、白术组成。原方治疗伤寒蓄水证,乃由太阳表邪不解,循经传腑,导致膀胱气化不利。五苓散在人体水液代谢平衡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五苓散的活性成分通过影响细胞溶质、细胞对有机物和化学刺激的反应,含氮物质代谢,小分子、离子、蛋白结合及转运活性等途径,调控人体内水液代谢及电解质平衡[12]。有研究表明,五苓散具有双向调节水液代谢的作用,机体脱水状态时产生抗利尿作用,而水肿状态时则产生利尿作用,使水液输布有道[13]。

刘英教授应用五苓散时,考虑到患者体内湿浊之象明显,多数患者除口干外,常表现为胃脘部痞满不适,不欲饮食,小便不利,常重用泽泻、猪苓、茯苓利水渗湿,使湿邪有出路;白术健脾燥湿,脾气健则水湿化;而桂枝用量轻,常用5~6g,所谓“病痰饮者,当与温药和之”。«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的气化有赖于阳气的蒸腾,故佐以少量桂枝温阳化气,阳气通利,津液上承,则水津转运正常。刘英教授认为五苓散遣方具有两大特点:一是桂枝温阳,助肾气化,促进尿液的生成,使多余的水湿之邪有出路;二是健脾运脾化湿,使水津正常布散。

3 病案举隅

患者,女,56岁,2018年12月24日初诊。自诉口干舌燥半年余,不欲饮水,口中黏滞不爽,纳欠佳,眠可,大便溏,每日1次,小便可。舌淡红,苔白腻,脉细滑。曾在多家医院治疗,口干缓解不明显。为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中医门诊就诊,观其之前所服中药处方,多以清热养阴为主,偶涉及除湿之法,仅两三味淡渗之品,实力不足也。当下以健脾除湿、温阳化气升津为治法,口干责之于脾不布津,而不是津液不足,切不可过用滋腻之品,碍脾之运化,壅滞气机。处方:猪苓15g,茯苓20g,泽泻20g,桂枝5g,白术15g,苍术15g,黄柏10g,薏苡仁30g,麦冬15g,五味子8g,北沙参15g。5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每次100m L。2018年12月30日二诊,患者自诉口干减轻,服药后小便增多,上方加葛根20g生津止渴,5剂,煎服法同上。2019年1月6日三诊,患者自诉口干已基本消失,继服上方5剂巩固治疗。

按语:本例患者为体内湿邪太盛,困阻脾胃,阻碍气血津液的运行,导致津液不能正常布散,津液不能上承于口,所以感觉口干,治疗以健脾利湿为主,只有祛除湿邪,脾的运化功能正常,才能将水谷精微上输于肺,津液得以上承,不补水而水自足,口干自然就能消除。患者口干不欲饮水,口中黏滞不爽,大便溏,结合舌脉,皆为脾虚湿困之象,脾虚无力运化水液,津不上承,故饮水后口干缓解不明显,甚至口干不欲饮。孙元培等[14]认为口干症患者饮水后症状不缓解,表明水液代谢通路不畅是口干的关键问题。方中猪苓、茯苓、泽泻、薏苡仁利水渗湿,白术益气健脾,苍术燥湿运脾;湿易化热,加黄柏以清热利湿,防止热邪伤津;“脾得阳始运”,患病日久必伤及阳气,故佐少量桂枝温阳化气以助津液运行;麦冬、五味子、北沙参取生脉饮之意,以益气养阴,使津液来源充足,运行通畅,津液输布正常,则口干自愈。

刘英教授治疗湿浊困脾型口干症时,牢牢把握其关键病机——脾布散精微失常,始终以温阳利水为治疗大法,夹热者加清热养阴之品,如生地黄、天花粉;夹虚者加益气健脾之品,如党参、黄芪、大枣等。临床喜用甘淡之品,甘可益脾阴,淡能渗湿,故常加太子参、北沙参、麦冬、茯苓、白术等,既能生津,又不碍脾运行,沙参、麦冬滋养肺胃之阴,养肺阴以清金制木,养胃阴以培土荣木。

猜你喜欢
刘英五苓散水液
AA-stacked borophene–graphene bilayer as an anode material for alkali-metal ion batteries with a superhigh capacity
基于数据挖掘丹葛五苓散治疗CHF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
国医大师唐祖宣应用五苓散经验
针灸联合茵陈五苓散加减治疗男性湿热上蒸型脂溢性脱发的效果分析
A Modification for the Viscosity Approximation Method for Fixed Point Problems in Hilbert Spaces
应用数学(2019年4期)2019-10-16 01:43:42
两对穴让人体“下水道”畅通无阻
家庭医学(2019年6期)2019-06-27 01:37:34
行业科技逐梦人——纳爱斯集团刘英
五苓散治盗汗
特别健康(2018年4期)2018-07-03 00:38:16
刘英作品
画刊(2016年1期)2016-11-01 21:32:37
饮水
饮食科学(2016年3期)2016-07-04 15: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