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恩文
(玉溪市峨山县岔河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玉溪 653203)
动物的健康安全和养殖业能否健康发展息息相关,所以,养殖场要对动物品种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动物健康安全也是不容忽视的。当疫病出现时,若将带病的畜禽在市场上售卖,会导致消费者健康安全受到威胁,并阻碍社会和谐。所以,养殖户一定要做好羊病防控。
根据病原性质可将羊常见疫病分为病毒性传染病、细菌性传染病以及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传播蔓延的速度比较快,死亡率高,若未进行科学防控,会导致大范围的感染,给养羊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近年来,随着养羊规模进一步扩大,疫情也发生了变化,若是人畜共患病,会给人类的健康安全严重威胁。此外,疫病涉及面大,不管哪个季节都会出现,不同疫病出现的病因、症状也不相同,给防控工作增加很大难度。特别是在治疗时,药物使用不当会导致病原体变异,影响疫病防治效果。寄生虫病属于慢性消耗性病,症状并不显著,致死率较低,且具季节性、地域性,按照寄生虫病的活动规律合理安排驱虫。
2.1 防疫意识比较薄弱,忽视环境当前,大部分的养殖人员都缺乏专业培训,他们缺乏足够的防疫思想和意识,一味地追求养殖的经济效益,对羊舍的卫生情况没有给予重视和关注。同时消毒工作不科学规范,管理体系不完善,对羊的养殖环境疏于管理,导致养殖环境遭到极大的破坏。
2.2 疫病检测不及时按时对羊群开展健康检测工作,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避免出现严重问题。然而现阶段大部分的养殖场无法达到要求。养殖场没有检测记录人员,大部分的养殖人员也不了解羊群的活动情况,只是粗略记录,使最后的数据不够精准,也无法第一时间反映出羊群的具体状况。同时,当出现疫病之后,大多养殖场缺乏有效的应对手段,没有设立隔离区,会导致大范围感染。
3.1 强化羊病宣传政府部门要认真履职,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加大宣传与监管力度。一方面,要加大羊病防控宣传力度,在传统发放宣传单的基础上,应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通过制作短视频的方式,为广大养殖场户宣传讲解与疾病防控相关的知识和技术,明确疫病的危害性和防控的重要性,积极做好羊病防控工作。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应积极做好检疫工作,定时定期的强化对区域范围内养殖场户羊群的检疫,了解掌握羊群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患病羊,实现羊群净化,防止羊病的传播和扩散。
3.2 做好羊舍消毒工作按时开展消毒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消灭羊舍中的细菌和病毒,使羊舍保持干净卫生。同时,做好污物的消毒工作,可以断绝一些常见疫病的传播,防止出现疫病的大范围蔓延扩散。如果是在野外养殖,为了避免出现寄生虫病,就要在春秋季,把羊群聚集在一起做好驱虫工作,从而消灭掉羊体内外寄生虫。除此之外,放牧区里面的污染物同样要在第一时间做好处理,使其保持干净状态。
3.3 做好防控致病原工作由于在羊养过程中没有开展合理的管理工作,导致羊群被致病原感染的很大几率。所以,一定要加强管理,按照当地常见疫病的致病因素和流行特点,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方案。为了避免羊群大范围感染疾病,要第一时间进行免疫接种,要让养殖户在春秋季,对动物疾病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同时按照疫病种类,接种特异性疫苗,使羊的免疫力和抗病力得到显著提升,避免出现重大疾病在羊群中蔓延。同时,要加大重大流行病的宣传力度,让养殖户可以使用科学的方式阻断致病原的传播。比如,在放牧时要选择通风好且没有污水的高地势区域,同时,对放牧地区,用0.05%硫酸铜溶液开展喷洒工作,以消灭寄生虫、抑制土壤里面存在的芽孢杆菌,能避免寄生虫、芽孢杆菌的侵扰。
3.4 科学养殖管理很多疫病出现大范围流行,往往是因为养殖户一直使用传统养殖手段以及落后养殖方式所导致。所以,养殖管理重要。科学的养殖管理能够加快羊群的生长发育,同时还可以减少疫病出现,从事规模化养羊,一定要重视养殖密度及养殖场的供草能力,使用先进养殖管理模式,采取科学的管理手段。当羊群感染疾病后,要在第一时间进行隔离,同时寻找出现疾病的原因,开展针对性治疗,把疫病危害降到最小化。
4.1 口蹄疫羊患口蹄疫发病率极高,该病属于传染病,其病原为口蹄疫病毒,其传染性极强,传播速度快,危害性大。患有口蹄疫的羊,会高烧41℃以上,蹄部、舌头、乳房等多个部位出现水疱,类似黄豆大小,水疱逐渐破裂溃疡。蹄部有水疱的羊,轻则出现跛行现象,重则无法站立行走。
对羊口蹄疫的防治,养殖人员应从管理工作入手,加强饲养管理,认真做好消毒工作,轮换使用生石灰、高锰酸钾等消毒剂消毒,保证消毒的有效性。要重视免疫接种工作,制定免疫接种计划,及时接种口蹄疫灭活苗,幼龄羊肌内注射0.5mL,成年羊肌内注射1mL,进而产生抗体,防止口蹄疫的发生。如发现有患病羊,需及时上报疫情,严格按照要求采取防治措施防止疫情的传播和扩散。
4.2 链球菌病链球菌病亦是羊常见病,该病属于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病原为溶血性链球菌,冬季和春季等寒冷季节发病率更高,山羊和绵羊发病率较高。该病发病急,病羊体温突升至40~41℃以上,呼吸困难,精神状态不佳,反刍次数减少,鼻腔有脓性分泌物,粪便带血,眼结膜充血,眼部、脸部以及嘴唇肿胀。妊娠母羊患病后流产几率较高。
对羊链球菌病的防治,养殖人员要加强养殖管理,保证圈舍光照通风良好,及时清理粪便污水,定期清洁消毒,定期更换垫草,做好防寒避暑工作,减少冷热应激,为羊群生长营造舒适的环境,保证羊群健康生长。要制定免疫接种计划,从正规途径采购疫苗,目前羊链球菌病疫苗主要以羊链球菌氢氧化铝甲醛苗为主,肌注3mL/只,能够有效降低羊链球菌病发病率。针对患病羊,养殖人员要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并对圈舍进行紧急消毒,病羊肌注青霉素100万IU,2次/d,连用2~3d,病死羊及污染物需进行无害化处理。
4.3 羊口疮
羊口疮又称羊传染性脓疱病,属于人畜共患病,其病原为传染性脓疱病毒,该病和口蹄疫有相似之处,要做好鉴别诊断工作。病羊呈群发性,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病羊口腔、唇部出现丘疹、脓疱,然后逐渐溃破结痂。同时病羊会食欲下降,口腔温度升高,齿龈红肿。
在防治羊口疮时,养殖人员要遵循自繁自养的原则,有效避免疫病的传入,如必须要引种,则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避免从疫区引种,避免在疫病高发期引种。引种后要隔离饲养30d左右,隔离期满无异常方可正常饲养。饲养时要保证饲料营养均衡,适口性好,避免饲料中有尖锐杂物刺伤羊口腔。应制定免疫计划,全群接种羊口疮弱毒细胞冻干苗0.2mL/只,实现对羊口疮的有效防治。针对患病羊,可肌注5%氟苯尼考治疗,10mg/kg1次,/d,连用2~5d。
4.4 胃肠炎在养羊过程中,如喂食发霉冰冻的饲料,会极大的增加胃肠炎的发病率。病羊初期表现为消化不良,后期转为胃肠炎,此时病羊会出现水样状腹泻,精神状态不佳,不愿进食,喜饮水,舌苔发白,粪便有恶臭味,检查粪便可发现有血丝,病羊眼球凹陷,越来越消瘦,剧烈腹泻易造成病羊脱水致死。
防治羊胃肠炎要重点加强喂养管理,做好饲料储存保管工作,避免发霉变质,禁止喂食发霉和冰冻的饲料,要做好水质监测工作,保证饮水健康卫生,避免污染物超标。同时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营造舒适的环境,确保羊群健康生长。患病羊可灌服硫酸镁50g+鱼石脂2g+酒精10mL混合液,并肌注庆大霉素,4mg/kg,2次/d。同时要预防脱水,静脉注射5%葡萄糖溶液300mL+10%樟脑磺酸钠4mL+VC20mL,2次/d。为避免酸中毒,可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100mL。
4.5 传染性胸膜肺炎羊患传染性胸膜肺炎发病率较高,该病属于接触性传染病,其病原为丝状支原体,传染性较强,可发生于一年四季,特别是冬季和春季有着更高的发病率。该病可感染山羊和绵羊,尤其是在3岁龄内的山羊有着更高的发病率。病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病羊表现为高烧,咳嗽,流出浆液性、黏性鼻涕,高烧不退,食欲下降,严重的食欲废绝,呼吸不畅,眼部和脸部肿胀,双目流泪,张嘴流涎,头颈伸直,腰背拱起,腹肋紧缩,发病中后期病羊越来越衰弱,怀孕母羊患病后流产率高达80%,耐过的羊转为慢性。慢性病羊全身症状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间歇性咳嗽、腹泻,被毛粗乱无光泽,身体消瘦,患病羊如饲养不佳,管理不当,极易因并发症死亡。
防治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时,要重点做好引种检疫工作,引种羊必须要隔离饲养1个月以上,隔离期满无异常方可合群饲养。做好消毒工作,对圈舍、墙面、地面、槽具等定期使用氢氧化钠、过氧乙酸等消毒,做到不留死角,有效杀灭病原菌,防止疫病的发生。要重视免疫接种工作,制定免疫接种计划,目前该病常用疫苗为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灭活疫苗,幼龄羊皮下注射3mL,成年羊皮下注射5mL,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针对患病羊,养殖人员要及时隔离防治,常用药物有土霉素、四环素、磺胺嘧啶钠等,配合使用中草药效果更佳取甘草5g,生石膏、苦参、黄芩、紫花地丁各10g,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粉末状后加入适量开水冲调温后灌服,2次/d,效果显著。
现阶段,对羊疫病要加强提升防控技术,养殖户要做好养殖管理工作,定期的消毒,阻断传播途径,保障羊养殖业能够长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