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汉军
(烟台市芝罘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 烟台 264000)
在物质生活水平日益丰富的今天,肉制品已成为国民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而动物疫病不仅会对动物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也会对消费者的安全构成威胁。因此,本文以基层防疫工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基层防疫人员的科学工作方法,从根本上对动物疫病加以控制,并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同时降低养殖户所面临的风险和损失。
1.1 提高基层防疫人员的素养(1)基层防疫人员应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和综合能力。基层防疫工作涉及多方面内容,对防疫人员的要求较高。为了确保防疫工作的科学开展,基层防疫人员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的科学理论知识,还必须拥有丰富的经验以及较高的应急水平。随着形势的变化,基层防疫人员必须对自身的知识储备进行不断更新和优化。首先应深刻认识到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并积极主动地开展各项工作。必须对各类疾病的原因、特征、具体表现等有较高的熟悉程度,能够在快速、精准判断疫病的基础上,采用正确的防治措施,迅速遏制疫病的蔓延。
(2)基层防疫人员必须严格根据相关标准和政策,施行免疫接种。为了提高接种效果,在接种前应先对疫苗的有效期等相关信息进行检查。疫苗的日常保存必须根据说明书的要求严格执行。此外,给动物接种疫苗后,还应观察动物的反应,一旦动物出现不良反应及时进行救治。同时,为了确保接种的频率和时间能够符合要求,防疫人员必须对每一次接种进行记录。如接种工作并未达到预期的标准,还应采取补充接种的措施。
(3)为了应急突发情况,基层工作人员应提前做好应急物资的储备,且应确保日常用具的储存数量,以保证日常消毒工作能够正常开展,最大程度地降低病菌的传播几率。此外,基层防疫人员还应注意加强宣传。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而基层防疫人员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为了调动更多社会成员的参与,基层防疫人员必须采取有效的宣传手段。比如通过微信、微博、广播等方式来宣传防疫知识,提高社会各界对防疫工作的重视程度,最大地优化防疫工作的效果。
1.2 严格执行日常消毒计划(1)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疫病所带来的损失和风险,必须根据规定严格执行日常消毒计划。日常消毒计划的执行能够从根本上控制疫病,从而降低疫病的发生几率。具体来说,基层防疫人员首先应根据当地的具体形势,并充分考虑养殖户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消毒计划,在完成计划的制定后,必须严格按照方案开展日常的管理工作。
(2)为了确保养殖户能够根据要求和规定严格开展消毒工作。首先必须对养殖户进行培训,告知其消毒工作的重要性,并告知其消毒工作开展的具体流程。除此之外,应定期对养殖户的消毒工作结果进行监督和检查,如发现工作中存在漏洞或不合理之处应及时通知养殖户进行整改,将疫病的发生几率降到最低。
1.3 优化监测预警机制完善疫病的监测和预警机制,不断提高应急工作水平。(1)应对当前的监测机制进行优化和完善,确保在疫病发生的情况下能够第一时间进行报告。首先应根据制度和规定对动物进行检测,确保检测手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2)一旦出现疫病,必须进行区域隔离,同时,还应及时对所有物品消毒,消毒剂的选择以及消毒流程和消毒方法必须严格按照规定。(3)为避免病死动物传播病毒,必须对其进行处理,必要时做焚烧处理。同时,为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还应对部分动物进行隔离和治疗。为了避免其他区域的动物被感染,应对所有动物进行检测,将感染风险降至最低。(4)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排班计划,确保疫站在任何时间段内均有专人值守,一旦出现疫病,可有专人及时进行处理,最大程度地降低疫病的传播风险。
1.4 从兽医、养殖人员角度出发在疫病防控的过程中兽医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而基层的兽医人员流动性较大,在防疫过程中因为技术和设备等不完善导致出现较多的问题,因此除了要求兽医不断学习以外,相关的部门也应该建立健全完善的机制,同时要加大资金的扶持力度投入,留住优秀的兽医人才,兽医人员也应该对自身有更加清楚的认识,强化责任意识,做好工作,加大排查力度。现在科技较为发达,可以利用计算机建立起信息系统,这样基层防疫人员也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到目前的情况,实现信息共享,防疫人员对猪瘟、非洲猪瘟等的鉴别能力能得到进一步提升,这样能使防疫人员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防疫人员还应该积极与其他地区的兽医沟通,也可以从信息网站上学习到相关的防疫知识,第一时间了解到防疫信息,在发现疫情的过程中,更是需要从源头对疫情进行隔离处置,防止疫情传播和扩散。
但目前政府对乡镇畜牧兽医站的资金投入并不大,导致了很大一部分防疫工作没有办法做好。所以政府部门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和完善相关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基层防疫人员应该给予奖励,而对表现不理想的应该给其提供学习机会。资金投入增大后可以引进更加先进的技术和优秀的人才,以做好防疫工作。在防疫过程中,除了兽医对于疫情进行的监测和排查以外,养猪人员也应该积极的配合。但有一部分养殖人员因为缺乏相关的知识,所以不能及时发现非洲猪瘟也不能做出鉴别,也不积极配合所以需要政府加大宣传力度,让养殖人员了解到非洲猪瘟以及猪瘟的情况,能在发现猪有问题的时候,及时将猪隔离,避免发生更加严重的情况。同时,能及时上报有关部门积极采取举措减少损失。养殖人员必须要配合兽医工作以挽回经济损失,非洲猪瘟对养殖户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养殖户在这个过程中也应不断的学习。
如果猪场中有非洲猪瘟的情况,应对现场进行封闭,同时要切病猪与其他牲畜之间的接触,不再对猪散养,同时猪场的设备等都应消毒,即便是防疫人员再次进入猪场也应进行消毒工作,以免出现其他问题。同时也要落实检疫申报制度,只有经过检疫之后的猪才能够饲养和买卖。对隔离消毒等措施,一定要按照相关的程序严格落实定期的消毒,才能够为猪提供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经过审批之后的种猪进入到养殖场会更安全,同时也要对种猪隔离饲养,因为不了解刚引进种猪的健康情况,先隔离饲养一段时间,确定种猪的健康安全,再进行群养。
1.5 强化基层重大动物疫病消毒灭源工作基层工作任务量大,难度也大,除了不容易留住人才以外,由于大部分养殖户的知识储备量较少,对防疫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不太愿意配合防疫工作。因此,在动物疫病出现时,基层动物防疫部门应该与有关部门进行合作,在进行消毒灭源工作同时,养殖户平时的喂养活动也应该提出可行的计划,选择合适的时间对于禽畜运输的车辆等进行消毒,保证畜禽的安全。同时,相关的部门也应该建立起工作小组,做好人员配备工作,为消毒灭源工作提供基础,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灭源工作,不仅要有专业的消毒人员,同时也要注意有丰富知识储备的动物防疫人员,同时要与村里面的干部进行合作,做好人员的调动和培训,才能达到有效的消毒灭源效果。
1.6 逐步建立和完善防疫工作组织形式推广免役新技术在不断发展免疫工作的同时,相关技术也应进行更新。现在科技力量非常强大,已被用于各行各业。在基层防疫工作中,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同时也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管理模式,完善各项组织工作才能达到更好效果。现在乡镇企业都在推进新的管理方式,也在积极落实防疫工作,要与镇政府、村委会等进行密切合作,在村落之间展开防疫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基层防疫人员的工作压力比较大,一般所负责的内容非常多,因此可以建立完善的机制,引进更加专业的人才。同时各乡镇都应该积极的展开防疫工作,邀请到上级领导共同来组织会议,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对防疫人员进行知识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培训的模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进行实例分析,或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在网上学习。
1.7 加大宣传力度基层防疫部门必须狠抓宣传工作,尤其是在乡镇层面一定要加强宣传,提高群众的防控意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仅靠防疫人员是完全不够的,需要靠所有人一起努力才能做好这项工作,所以应更加重视宣传工作,争取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基层防疫人员做宣传工作的途径非常多,比如可以把相关的知识印在台历上发放给群众,或在乡镇的宣传栏上进行板报宣传,或采用广播等方式。现在科技发达,可以拍摄视频通过微信、快手、抖音等新媒体形式推送,也是非常有效的一种宣传方法,通过视频能够最直观的向大众展示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要让更多民众了解到防疫的必要性,如果不重视,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做到防控工作家喻户晓,以便得到更多群众的支持。除此之外,悬挂宣传标语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式,尤其是在春秋属于防控的重点阶段,更是应该加强宣传工作,可以贴放宣传语,还可以发放特色服务卡,让养殖人员了解到自家牲畜的情况,及早发现才能够做出正确的诊断,做好防控工作,也有利于政府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有很多养殖人员并不了解自己养殖的情况,所以在喂养过程中容易出现失误,加强宣传工作能够让养殖人员树立科学养殖的观念,能够帮助养殖人员解决实际问题并减少经济损失,进而促进我国畜牧养殖业发展。
基层防疫工作其包含多方面内容,因此对防疫人员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为此,基层防疫人员首先应转变思想观念,深刻认识到防疫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储备,提高对动物疫病的防控水平,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