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二十大报告中的“共同富裕”
——社科专家热议党的二十大精神(上)

2022-12-12 08:31刘亭
浙江经济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中国式共同富裕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刘亭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学术委副主任、研究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点到“共同富裕”的共有八处。一是在讲到“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时,肯定了“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二是在讲到“中国式现代化”时,一连出现了三次:“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三是在讲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时,再次强调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四是在讲到“基本现代化的目标”时,指出“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五是在讲到“增进民生福祉”时,要求“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六是在讲到“完善分配制度”时,明确“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

上一次突出地提出共同富裕的任务和要求,还是在2020年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文本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建议》草案所作的《说明》中,第一条就专门点到了这个问题。2021年8月,他又通过在中央财经委第十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后转化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署名文章),对此作出全面而系统的阐述。

这次党代会报告在以上基础上,又对共同富裕作出了更为深刻的论述。一是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纳入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成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使命任务。“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两者是高度统一的。

二是再次重申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共同富裕所提出的目标要求,即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候,“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有所不同的是,在此之前加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分句,并用顿号加以并列,同时还有“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居民可支配收入再上新台阶,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社会保持长期稳定”等更为具体的任务和要求,要比《建议》更为丰满和详实。

三是突出强调了“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对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共同富裕既包括发展致富、做大蛋糕,也包括分享共富、分好蛋糕。前者主要通过高质量发展来实现,后者则要通过完善分配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和推进人民健康来加以实现。这其中,完善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基础性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城乡、地区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国家,达成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但也不能因为任务艰巨而裹足不前。这既需要实施更多的惠民生、暖人心的具体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也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完善种种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并确保得以有效执行。

着力促进全体人民精神富有

陈立旭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副校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这就表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要促进全体人民物质富足,也要促进全体人民精神富有。

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两种需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包括对美好物质生活的向往,也包括对美好精神生活的向往。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经济繁荣和文化繁荣、物质共同富裕和精神共同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和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是一个物质财富不断累积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不断繁荣兴盛、精神财富不断丰实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协调推进物质共同富裕和精神共同富有,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党的二十大报告聚焦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提出要“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全体人民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的同时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有,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追求,特别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中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平正义既要体现在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也必须体现在文化领域,不仅要体现在物质生活领域,也必须体现于精神生活领域、文化生活领域。这就表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不应存在地域、城乡、种族、身份等的歧视,即所谓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身份不分高低贵贱,均有权享受到同样的、质量稳定、程序公平的对待。这种公平对待,既应当体现在物质方面、经济领域,也必须体现在精神方面、文化领域。也就是说,全体人民都应享有平等的文化权利和文化发展成果,特别是享受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各种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文化服务的权利,平等参与文化活动、从事文化创造的机会。

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低收入群体(而非高收入群体)的文化生活状况,既是衡量全体人民文化权益保障程度的重要尺度,也是衡量全社会文化福利整体水平、全体人民精神富有程度的重要尺度。正如在物质领域、经济领域一样,在文化领域仍然存在文化发展的城乡、区域、群体不平衡等问题,文化投入、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供给方面,仍然存在着差别。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实现精神富有,必须破解文化发展不平衡问题。虽然文化发展成果必须惠及全民,但重点关注对象不应是高收入社会群体,而应当是城乡、区域弱势社会群体,必须重点关注弱势群体的文化权益保障和精神需求的满足。这就意味着促进全体人民精神富有的重心必须下移,必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文化发展的薄弱领域,不断加大对重点支出项目的保障力度,向农村倾斜、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文化生活条件,最终满足全体人民的文化需求,让广大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实现全体人民精神上的共同富有。

探索城乡融合促农民共同富裕新路径

顾益康浙江农林大学中国农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具体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战略举措时又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重要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根据这一精神,我们必须把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放到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更加重要的位置。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共富不共富,关键在农村。浙江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必须要顺应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趋势,采取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的新战略,探索加快乡村全面振兴和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新路径新方法。要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深入推进为有效抓手,以“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为新目标,把未来共富乡村建设作为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的重要载体,促进工作重心从建设美丽乡村向经营美丽乡村、发展美丽经济、培育共富产业转变。要积极开拓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新途径,要加大“两进两回”政策力度,鼓励更多的城市人才、资本、科技和城市消费上山下乡,通过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打通城乡要素流动和优化组合的“堵点”“痛点”,让美丽乡村、未来共富乡村不仅成为农民共同富裕的美好家园,而且成为市民休闲旅游养生的生态乐园,成为发展美丽经济的产业新园。

同时,要按照建设农业强国的新目标,加快传统农业向高效生态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探索增强农业生产保供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的新路径。要把“强村富民”集成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与完善“三位一体”合作联合服务体系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把农业农村合作制作为实现农民共同富裕最有效的体制和制度保障。通过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大“数字强农”“机械强农”“文化强农”“人才强农”行动,让现代农业成为务农农民增强致富能力实现共同富裕最可靠的产业保障。

新使命:人民共同富裕与自然和谐共生

鲍健强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使命和新任务。浙江省率先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就是要生态文明共建共享、美好生活共创共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仅要求物质富足、精神富有,而且需要环境优美、生态优质。新时代新征程上,践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要求,关键是要处理好“三组关系”。

实现经济与生态良性互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是经济发展,只有做大经济“蛋糕”,做强产业基础,做好营商环境,才能实现社会财富的增加,才能通过分配制度惠及人民。但是,经济发展决不能再走损害生态环境、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的老路,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实现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将生态的优势转化成发展的优势、把环境的优势转化为经济的优势,为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基础。

推进产业与低碳深度共振。在国家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产业结构的低碳化、能源结构的低碳化是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高水平转型的客观要求。从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性的刚性约束,既是新挑战,也是新机遇。如太阳能、风能、氢能、储能等新能源产业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中国的低碳能源发展规模已领先于世界;又如以电动汽车为标志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出现“井喷式”的增长,一方面令西方国家刮目相看,另一方面为中国人提供低能耗、低成本、低碳的交通工具。

促进社会与绿色交互发展。众所周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令人羡慕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党的二十大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憧憬,这是一场涵盖生产方式、发展方式、价值理念、制度体系的全方位的经济社会系统“绿色革命”。浙江人民将高举“绿色低碳发展”大旗,努力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共同富裕新的增长点、着力点、共生点。既要做好生态惠民的大文章,也要做实生态补偿的新机制,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指导下整合资源、对接资本、吸引人才,集聚休闲、旅游、康养、民宿产业等多种元素,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搭起一座有形的桥梁,为共同富裕提供浙江样本和浙江经验。

猜你喜欢
中国式共同富裕现代化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中国式教育的“逆袭”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