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铭(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经济集聚发展导致生产要素一直向中心城市集中。
在地区之间,我们已经认识到需要生产要素高效集聚、合理流动,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
但在城市群内部,始终有一种声音,认为一些大城市的发展“虹吸”了周边中小城市的资源,而没有看到经济集聚发展其实就会导致生产要素向中心城市集中,更没有看到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其实中心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片面地理解为把中心城市的一些产业疏散了,就能帮助外围城市发展,反而有可能使得中心城市发展受到局限,进而使整个城市群丧失集聚发展动能,对城市群甚至整个国家提升竞争力其实是不利的。
另外,在大城市和都市圈的发展上,仍然有大量观点认为,中心城区密度太高、人太多,要进行疏散。
我想澄清的是,中国很多大城市其实都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时期,服务业的占比已经绝对地超过了制造业,随着未来的发展态势,服务业的比重会越来越高,而且服务业的就业或者说服务消费的消费场景大量依赖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和人流。
中心城区的地理位置,有利于来自城市四面八方的人在中心城区面对面交流,进行服务业的就业或消费,而且中心城区还会产生服务业的多样性。
如果我们认识不到这个规律,简单地把人口向城市外围郊区进行疏散,导致的结果可能是职住分离,也就是居住和就业的分离,以及居住跟消费场景的分离,这实际上会导致城市更拥堵,住得离中心城区远的人难以触达优质的服务和多样性的生活。
我们经常碰到各种类型的社会公众人物,甚至一些社会科学家,他们大胆预测互联网将取代面对面的交流,然后使得城市的密度变得不重要、城市的规模变得不重要、城市的中心城区变得不重要。
但是有意思的是,如果我们看数据,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发达国家,人口是一直向大城市、向中心城区集中的,这个步伐并没有停下来,更不要说逆转了。
我们要看到,大量的互联网经济和数字经济的发展,其实在催生更多的集聚力量。
互联网公司和数字经济公司本身就是一个信息密集型行业,信息密集型行业本身就需要借助于产业集聚,以及人和人之间的见面和交流,来产生知识的生产和传播。
此外,许多数字经济的应用,实际上跟线下的人口密度是一种互补关系。
比如共享单车在人口密度高的城市是有的,在人口密度低的地方就没有了。比如外卖,人口密度高的地方,点外卖十分方便,人口密度低的地方,要么就是没有外卖,要么哪怕有外卖,配送费也要更高。
零零散散的需求,在传统的市场中介那边很难得到满足,但现在借助于互联网平台能够做到供求匹配,而且这种改善往往能够在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实现。
从这个角度来讲,数字经济甚至有可能是在放大人口密度的好处,减少人口密度的坏处,对于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它有可能是加强集聚,而不是弱化集聚。
北京、深圳、成都、杭州等城市的新兴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本身就说明了新行业高度依赖于大城市的人才集聚和应用场景。